心理咨询有没有效果?到底有没有用处?

01

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呢?

起因是我的一个朋友,在周末聚会的时候向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真的太常见了,不止是我的朋友们会有这样的疑惑,来访也会有这样的疑惑。

甚至我也不止一次这样问过自己。

这个问题,对于不同的咨询师,在不同的场景下,可能有不同的感受。

我第一次被人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也是一个朋友这样问我,其实已经算不上问了,他说:感觉你们的这些都整得很玄乎,一个人心理有病,真的和你聊会儿天就好了,这么玄?你们的钱还真是好挣。

即便对方是我的朋友,他说这话的时候,也许没有什么恶意,也不是针对我个人,但我还是挺生气的,觉得你又不了解,你怎么能这样说?

所以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反驳,怎么就没有用了?这种反驳更像是因为遭到了对方的质疑而感到不快。

后来……经常会遇到这个问题,但我不会再觉得自己被冒犯了。

就像第一次问我这个问题的朋友,我发现其实他很孤独,很痛苦,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理解自己,觉得这个社会人心险恶。所以,在他的投射中,整个世界都是坏的,心理咨询也不例外,谁都帮不了自己。

而对于周末聚会时问我这个问题的朋友,我并不知道她为什么会问这个问题,我想,她肯定有她独特的经历和感受,于是我问她为什么这样问。

她说自己之前做过几次心理咨询,但是她感觉并没有什么用,觉得老师不理解她,她说:这个老师总是问我一些问题,我都不想回答,这有什么用呢?并不能解决我现在的问题啊。

于是她做了几次就没有做了。

当时她的语气和表情都淡淡的,但我还是感觉到了这里面的很多情绪,比如:困惑、质疑和痛苦。

我很理解她的感受,所以,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说一说我的经历。

心理咨询有没有效果?到底有没有用处?

02

在我大学的时候,曾经有一段时间因为恋爱关系的问题很痛苦,于是萌生了去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做心理咨询的想法,而且在去之前我还做了很多心理建设。

最后鼓起勇气对自己说,试一下吧。

但其实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在咨询师这个“陌生人”面前暴露自己,是真的需要莫大的勇气。毕竟自己的一些感受和经历,有时候是对身边最亲密的亲人朋友也无法诉说的(在这里,我要站起来为那些走进咨询室的来访们鼓掌)。

于是我预约了一位女老师的咨询。

到了约定的咨询时间,我走进咨询室里,老师很温和的让我坐在她对面的椅子上。我其实是很紧张的,从我当时的姿态就可以看出来,脚交叠在一起,背挺直,双手交叠放在腿上。

老师可能也看出了我的紧张,于是温和的问我发生什么事了,我向老师谈论了自己目前的状况和困扰,老师问了我一些问题。

到目前为止,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接下来你是不是以为我会讲一讲我在咨询中收获了什么?老师帮到了我什么?

nonono,too young too simple…

后来不知怎么,从原本的亲密关系,讲到了我的原生家庭,这原本是一个一带而过的问题,但是在讲到我的父母的时候,我突然哭了起来,而且越哭越伤心,有一种崩溃感。

在这个时候,作为心理学专业的我,马上就意识到,在这个咨询中我真正想要表达的,想要谈论的,其实是关于原生家庭的问题。

恋爱问题,只不过是一个引子。

于是,我想表达更多关于我的原生家庭的事情,但是咨询老师却没有给我这个机会,而是把话题又带回到了恋爱关系上,这时候,我就感觉,我被堵住了,我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没有机会表达。

我感觉这个老师不理解我,她难道看不出来我真正难过的是什么吗?她看着我哭为什么什么表示都没有呢?

并且,整个咨询过程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她问了一个在我看来完全无关的隐私问题,我当时其实是很生气的,但我没有表达出来,而是回答了这个问题,甚至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这个老师做咨询,完全是为了满足自己恶劣的好奇心。

她的提问,在那个时候确实让我很不舒服。所以,在这次咨询之后,我不仅没有心情更好,反而觉得更糟糕,我觉得这个老师不仅没有治愈我,反而对我造成了二次伤害。

于是这次结束后就再也没有约过老师的咨询,并且,在一段时间里,我都觉得心理咨询是扯淡,卵用没有。

03

这画风是不是有些不对?但这就是我第一次的咨询体验,我感觉很糟糕。

但是,随着自己的成长,后来我对那次“伤害”我的咨询,有了完全不同的看法和感受。

首先,对于老师提的那个让我很生气的问题,我想,不仅仅是这个问题本身触发了我的一些体验,更多的是,这种生气背后,是对于我没有坚持自己立场的懊恼。

在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的确是不舒服的,我觉得侵犯了我的隐私,所谓隐私,就是自己不想被别人知道的部分,老师无疑是踩到了我的雷区,我当然会觉得不舒服。

而生气更多的是在于,我明明可以选择不回答这个问题,或者直接对老师说:你这个问题让我觉得很不舒服,我并不想回答。

那可能我们还有机会去讨论这种不舒服的感受背后究竟是什么。

但我当时并没有这样做,而是憋屈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这才是让我生气的来源。

表面上看来,我是对老师很生气,实际上,我是对于自己无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无法坚持自己立场的这种“怯懦”而生气。

这让我回想到过去的一些经历,很多时候都会有这种“憋屈”的感觉,比如,和朋友一起吃饭,点菜的时候,我不好意思点,让朋友点,然后朋友点了一些其实我并不爱吃的菜,我也不会说什么。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菜单上那个自己喜欢却又没点的菜。

这种不好意思背后,其实就是在担心别人不喜欢自己,万一我点的菜对方不喜欢怎么办?她会不会讨厌我?会不会觉得我很自私?

所以,我把选择权交给对方。“委屈自己,成全别人”。

其次,我还从这件事情里体验到,来访很会给咨询师设下陷阱,然后看着咨询师跳下去,最后对自己说:看吧,果然没人能理解自己,没有人能够帮到自己。

就像在这次咨询中,我一开始表达的是,亲密关系的问题,但说着说着我发现了自己最想表达的其实不是这个,我的核心问题不在这里。但咨询师已经被我带偏了,掉进了我无意识中设下的陷阱中。

而我当时得到的结论就是:这个咨询师果然不理解我,我很失望。

那么你肯定会很奇怪,既然我的那次咨询体验这么糟糕,甚至心理咨询被我打上了偏见的标签,最后为什么会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呢?

这弯简直转得猝不及防。

但也许这是一种奇妙的缘分。

心理咨询有没有效果?到底有没有用处?

04

所以,说了这么多,心理咨询到底有没有用呢?

单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讲,我并不能保证每一次咨询都是有用的。

但我最最真切的感受是,心理咨询最重要的地方不是在于它教会我们怎样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而是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自我成长和发展的空间,让我们体验到,被接住,被接纳,被支持的感觉,让我们有向内生长的力量,这是一个二次成长的机会。

就像电影《心灵捕手》中的威尔和西恩,当心理学教授西恩遇到曾接连赶跑5名心理医生的“天才问题少年”威尔时,一场奇妙的旅行开始了。

一开始,威尔满身是刺,不断地激怒西恩,而西恩也的确深深地被威尔刺痛,并且坦诚的表达了自己的愤怒。但最后他还是选择继续和威尔做治疗,而不是像之前的心理医生一样,掩饰自己的愤怒,然后拒绝继续给他治疗。

这对威尔来说,无疑是一种新的体验:原来表达愤怒,并不意味着关系的结束。

面对将聪明用在攻击上的威尔,西恩说:“看着你,我没有看到聪明自信,我看到被吓傻的狂妄孩子。”

这里,其实西恩是在说:我明白你的狂妄聪明,你只是太痛苦了。

心理咨询有没有效果?到底有没有用处?

威尔和西恩逐渐建立起信任,威尔也慢慢开始发生改变。

而电影中令我很深刻的一幕,是有一次数学教授和西恩的争执,教授不想看着威尔浪费他的数学天赋,所以才送威尔来做心理治疗,希望西恩能帮助威尔重新走上正途。所以当那次他发现威尔并没有出现在咨询室的时候,他很生气,并且质问了西恩,而西恩却说:

“为什么他在逃避?为什么他不信任任何人?因为他生下来遇到的头一遭事,就是被应该最爱他的人遗弃。

他在别人离开他之前,就把别人赶走,是一种防御心理,他因此孤独了20年。

如果你现在逼他,事情会重演,我不会让他重蹈覆辙。”

看到这里,无疑西恩是理解威尔的,他透过威尔的攻击,看到了他背后的孤独,他关心的是威尔这个人,这个原原本本的人。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样,只关心这样一个天才不应该浪费。

电影中让我很感动,甚至忍不住流泪的一幕,是在最后,西恩拿着威尔的档案,一遍又一遍地对威尔说:“这不是你的错”。

心理咨询有没有效果?到底有没有用处?

因为档案里记录了威尔的受虐经历和种种问题,被父母抛弃,4次被人寄养,其中3次被严重虐待……

当西恩拿着档案第一次对威尔说:“威尔,我知道的不多,但你看到这个没?这些事,这不是你的错”时,威尔的反应很平淡,说“是的,我知道”。

西恩继续说:“看着我孩子,这不是你的错”。威尔撇了撇嘴,说:“我知道”。

其实,威尔并不知道,并不真正地知道。

所以西恩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这不是你的错”,威尔开始感到惊讶和生气,说:“Don’t fuck with me(别整我)”,但西恩看着他,继续对他说这句话,威尔的心理防线终于崩溃了,他哭了出来,并一把抱住了西恩,在西恩的肩膀上痛哭。

这一刻,威尔是痛苦的,但也是解脱的。

无数次的重复,是西恩对威尔无数次的理解、接纳和支持。

心理治疗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心理咨询师也一直在做这件事。

心理咨询有没有效果?到底有没有用处?

05

在这里,我不得不感谢我大学的恩师,虽然我们不是咨询师和来访的关系,而是亦师亦友,但在我成长的道路上,老师帮助了我太多。但你让我具体说某件事情,我可能说不上来,甚至老师给我说的一些曾经让我茅塞顿开的话,我也记不起来了。但我永远记得那种被恒久的理解、接纳和支持的感觉,这让我有了成长和改变的勇气。

而且,回顾我过去的经历,我能看到自己的改变,比如,开始正视和表达自己的需求,而不是一味地“憋屈”自己。

就像和朋友一起吃饭的时候,我会开始大方的表达自己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

有一次发小和我说,你以前可不这样啊,我笑嘻嘻的问她怎么了,她说你以前一到点菜的时候都是“随便”“我都行”“你点吧”,现在这样,我和你交往起来反而轻松了好多。

其实她一开始也会担心自己点的菜我不喜欢吃,但发现我每次都没说啥,所以以为我啥都喜欢吃……(这真是个美丽的误会)

所以,当你遇到一个能够倾听自己、支持自己、接住自己、理解自己、真心实意帮助自己的人的时候,疗愈就已经开始了。

这个人可能是你的朋友、家人、爱人……也可能是你的咨询师。

最最重要的是,在成长过程中,你自己成为了疗愈自己的来源。

而心理咨询,就像一把打开“成长”的钥匙。

(0)
网赚圈子的头像网赚圈子注册用户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