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普拉德(亲身证明失败乃成功之母)

英格瓦·坎普拉德年轻时做得最成功的一笔买卖就是从巴黎以每支1克朗的进价进口了500支自来水钢笔,这个价格还包含了运费和关税,他最后成功地将其以每支4.5克朗的价格出售给了一家瑞典手表和钢笔公司。这笔生意得以成交主要是因为政府对于进口的限制令:从事进口贸易必须持有牌照。这次生意轻轻松松让英格瓦·坎普拉德赚得盆满钵满,每支钢笔净利润3.5克朗,而且一次性就卖了足足500支。这一次的成功勾起了他在商业上的野心。

但紧接着他就遭遇了一次滑铁卢。这回把英格瓦·坎普拉德骗惨了的是一个在哥德堡的澳大利亚商人,他是宝格拉夫钢笔公司(Ballograf)的创始人。刚开始他展示了一款设计简单但质量优良的圆珠笔,供货价是每支2.5克朗。他的定价非常合理,因为周边的竞争者同款产品的售价都在10—15克朗。英格瓦·坎普拉德立马从他那儿订购了好几千支,并以每支3.95克朗的价格铺天盖地疯狂宣传。广告最终为英格瓦·坎普拉德带来了500多份订单,于是英格瓦·坎普拉德兴冲冲地揣着钱赶去哥德堡提货。但见到供应商却傻眼了,那位澳大利亚商人操着一口蹩脚的瑞典语一边道歉一边解释说,他压根儿不可能以2.5克朗的低价卖给英格瓦·坎普拉德,并瞬间把进价抬到了4克朗,比英格瓦·坎普拉德零售给顾客的售价还高0.5欧尔!

2484a9abb79f4c899b5905d70c949e29

英格瓦·坎普拉德眼含泪水,只好默默当了冤大头,带着几百只钢笔垂头丧气地登上了回家的火车。回家以后,他不得不按之前谈好的3.95克朗预售价给所有订钢笔的客户发货。后来英格瓦·坎普拉德给剩下的客户邮寄了另一种不同型号的钢笔才算勉强保住了颜面,可此后他又一次被骗,颜面荡然无存。这回是他从一家化学品公司订购了一批丛林精油,还打了不少广告,可油连个影子都没见着。于是,他不得不再次收拾残局。

于是英格瓦·坎普拉德也长了心眼,在交易上面定了自己的标准:不要在口头上达成协议。不要以为握握手就算成交。必须以书面形式确认成交的所有细节,保证万无一失。

其中最惨烈的一次莫过于投资一家位于赫尔辛堡市的电视机厂。电视的品牌叫普林森(Prinsen),英格瓦·坎普拉德也是股东之一。那是在20世纪60年代,这场失败让宜家在5年的时间内付出了总资产的25%—30%当学费。当年英格瓦·坎普拉德把厂交给家里一位亲戚的丈夫管理,然而他和经理都玩物丧志,他们整天只知道开飞机玩乐。

此后宜家设立了一项重要原则,规定生产供应商必须来自外部。原则上宜家不必拥有自己的产业,因为所有权意味着必须承担额外责任,不仅要负责销售,还要给供应商提供订单。

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格瓦·坎普拉德在俄罗斯再次惨败。扬·奥林(Jan Aulins)和他的团队建议英格瓦·坎普拉德在乌拉尔山脉租用林地经营锯木厂以保证宜家对木材的长期需求。于是签订了10万亩林地99年的砍伐权,期待未来整个世纪都能好好守护这片山林。英格瓦·坎普拉德在瑞典买下了一家锯木厂,拆除设备运到俄罗斯准备用于组建新厂,并任命了一位担任过林务员的新项目经理。锯木厂就这样正式成立了。

宜家的理念是,在保护森林生态环境和运用高超瑞典砍伐技术之间找到理性平衡。除了锯木厂,英格瓦·坎普拉德还决定之后再建几个工厂用来打磨木料做家具。但与宜家完全背道而驰的是日本人,他们来势汹汹地乱砍滥伐,也毫不考虑补种新苗。计划很好,可宜家自己棋差一着,加上俄罗斯黑手党的骚扰和没完没了的苏联模式的官僚体制,最后计划根本赶不上变化。即使经过调整,财报上还是有6000万克朗巨额损失。如果算上之前投入的时间与人工,这次起码损失了1亿——1.25亿克朗。

b7de6a8e8cb942c0b6cd4d5458b673ef

在俄罗斯的失败可能是宜家史上最血本无归的投资,在罗马尼亚投资的5000万克朗最终也打了水漂,按照当时汇率换算,5000万克朗可谓折戟沉沙的沉重打击。宜家在罗马尼亚的科德莱亚(Codlea)投资兴建了一座现代化工厂,不会破坏自然环境,而且采用西方现代化管理方式。在各种不间断的批评责难声中(偶尔也有些赞扬),宜家最终还是无法将工厂产能提高到合理水平。这个工厂不属于宜家,但宜家也有一些股份。这些股份现在一文不值。宜家总共为诸如此类的失败付出了上亿克朗学费。

a4c95479ca764bad8b4e1ed43cd8710f

宜家曾在泰国与当地合伙人合资建立了一座大型椅子制造厂。这次的投资又是一败涂地,在马来西亚与当地合建的家具厂也同样功败垂成。英格瓦·坎普拉德个人失败还包括那些生活上的失败,诸如任用非人最后招致公司被出卖、感情和友谊破裂等等。

(0)
扬帆号发布员的头像扬帆号发布员管理员角色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