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国集中营(救国集中营网站)

19-20世纪,世界各地发生了许多殖民战争和侵略战争,被侵略的国家为了本国发展,积极寻找各种理论、途径,力求实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独立。我们都知道,面对殖民侵略和法西斯战争,绝大多数国家选择的都是奋起反抗,用武力将侵略者赶出去。但是,有这样一个国家,他们选择了“非暴力”的方式,这个国度就是印度,“非暴力不合作”理论的创始人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印度“圣雄”——甘地。

救国集中营(救国集中营网站)-第1张图片

说起印度的历史人物,知名度比较高的也就是有“圣雄”之称的国父甘地了。甘地是印度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也是“非暴力不合作”理论的创始人。但这位邻国的国父,他不但自己不反抗,还希望中国不抗日,甚至于公开声明中国应该拿出两亿人让日本来杀!这种言论在中国人听来,很是诧异,不反抗,做任人宰割的羔羊吗?让南京大屠杀在整个中国上演吗?让中华民族彻底灭亡吗?连犹太学者都忍不住出来发问:你知道集中营吗?

救国集中营(救国集中营网站)-第2张图片

那么,甘地究竟出于何种心态,说出如此这般惊世骇俗的“劝告”?

生于1869年10月2日的甘地,属于印度教五大种姓中的第三等级吠舍。这一等级要求吠舍这一种姓自出生后必须信奉仁爱、不杀生、素食、苦行等戒律。甘地幼年时代浸染在这样的环境里,逐步养成了他天性善良的人生观。1888年甘地远涉重洋赴伦敦求学,接受了西方价值中的自由、人权和平等观念,他将这些价值娴熟地运用到了在南非领导的反种族歧视斗争中。这是甘地首次把“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具体运用到实践中,最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救国集中营(救国集中营网站)-第3张图片

甘地以自己这种特有的方式,成功试验了一种有效的武器——“非暴力不合作”,由此,由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从南非传回到他的祖国印度并快速扩散开来。在20世纪40年代前期,圣雄甘地开展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印度如火如荼、蓬勃发展。当时,处于抗战最为艰难阶段的国民政府为找到救国的良方,一方面促使国内形成了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局面,另一方面希望得到世界一切 平等待我的国家的帮助。

秉承这一宗旨,当1940年日寇的铁蹄已经逐步逼近英国在中国的殖民地香港、虎视眈眈于东南亚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逐步形成对缅甸和英国海外最大殖民地印度大陆的包围,想要快速将英国势力赶出远东。目睹日寇的这一野心,英国首相丘吉尔委托当时印度总督林里斯哥再三邀请国民政府派出要员访问印度,目的是希望圣雄甘地通过认真听取中国顽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理解抗击日寇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在印度掀起一股保家卫国的参军热潮,去勇敢面对气势汹汹的日军的进攻。

救国集中营(救国集中营网站)-第4张图片

国民政府经过再三斟酌,派出了外交水平较高的戴季陶前往印度担任此项说服甘地的工作。戴季陶见到甘地之后,极力夸赞中国军队的抗日气节,在战场上表现的视死如归的精神,以此鼓励甘地发挥其人格魅力,号召全印度的热血青年保家卫国,以热血抗拒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对于戴季陶的慷慨陈词,甘地神色漠然,他劝中国以非暴力的方式进行抗日:“假如中国人有我这种非暴力的观念,那无需拥有像日本那种最新的毁灭机构,中国人可以告诉日本人,带着你们的毁灭机构来吧,我们准备拿2亿人来对付你,可是剩下的2亿人,是绝不会屈服的。倘使中国人真这样做了,日本人便会成为中国的奴隶。”

救国集中营(救国集中营网站)-第5张图片

甘地为何要中国这么做,要中国人宁死不屈,毫无反抗的慷慨就义,做到内心强大,绝不和日本帝国主义合作。绝对不是他心血来潮胡乱表态的产物。其实,甘地之所以有“非暴力不合作”这个观念,并且作为一辈子的坚守,这与甘地的出身和其所属的种姓密不可分。然而,中印两国的实际情况大相径庭,被甘地不做区分的混为一谈,才会有了那些雷人的话。英国人对印度仅仅是想殖民掠夺,并没有想过将印度亡国灭种;日本法西斯对中国则不然,他们不仅想要亡中国,还要灭我们的种族。

救国集中营(救国集中营网站)-第6张图片

除了中国,甘地还多次向犹太人推销自己的“非暴力不合作”理念。他这种不考虑具体情况的言论,最终招致了犹太学者的强烈反对。奥地利著名哲学家、翻译家、教育家马丁·布伯愤怒地写信质问甘地:你知道集中营吗?无数的犹太人在集中营中被纳粹迫害,几乎到了种族灭绝的边缘。不可否认,甘地的理论成功地帮助印度实现了民族独立,但并不是在哪里都适用,我们对待任何事情,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不可搞一刀切,更不可直接拿来就用。

(0)
摩卡网的头像摩卡网注册用户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