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添作五是什么意思(方言里的二一添作五指的什么)

[ 扬帆导读 ] 方言里的数字:一五一十、三七二十一、一退六二五、二一添作五

数和话,加减乘除和语言技巧,一如风马牛。然而,在乐亭(或更大范围)人们凭借生活赋予的智慧,很多时候将数作为词语使用,不仅简捷以叙事且精妙于抒情。不妨一五一十的拣选几例。

何谓一五一十?在乐亭加法计数习惯以五为单位,人有五根手指,算盘上档一株代表五;东邻家到西邻家借二十个鸡蛋,那么在计数时就会数一五一十,十五二十,这样且数且算,和一个个数相比就由繁到简了,且计数准确;延伸到言谈中,一五一十就是这人说话没有水分和谎话,很实在、准确。借用为言辞的表述,意思是条理清晰:在素材归类,“一五”是具细,“一十”是综合;在行文数序“一五”为段落,“一十”为章节;在演绎推理,“一五”是缘起,“一十”

是结果。若连一五一十都不清楚,那这人就不在二五眼之上,也不在二五眼之下,那正好就是二五眼。在京剧的“板眼”中,有两板三眼、两板四眼、两板六眼,就是没有两板五眼,简称二五眼。所以“两板五眼”(简称二五眼),意思就是不着调。一瓶子不满,半瓶子逛荡,也是对于二五眼最准确的描绘。对于二五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二百五,旧时钱五百个为一封,二百五为半封,谐音“半疯”,这就是嘲笑之意,糊涂、不清楚、不明智。

在日常生活中,说到那一个人不懂事理、没素养时,会说:他四六不懂。四六二十四,就是人人都从每年的二十四个节令中度过,大家都是一样的,尽人皆知;还有一种文体,叫骈体文,对偶的四字和六字相间为基本句式,俗名“四六文”,曾是撰文造句的经典参照。故此,说某人“四六”,指的是具有文化素养,是对其行为规范的褒奖;而四六不懂当然就是反义了。

某个人做事时,不顾风险或不顾后果,以不管它为前提,人们就说到三七二十一。这是战国时的齐宣王初创的,说的是他仗着十万兵马,要攻打赵国,谋士掰着手指一算,摇头说使不得;因为赵国七万户,每户三人当兵,可有二十一万将士,力量悬殊,恐难获胜。齐宣王称霸心切,大腿一拍:出兵,管他三七二十一!从此,这五字爆出新意,是为:横竖左右不在乎。还有道家学说中人有三魂七魄,幻化为二十一魅,消散在死后第三个七日,就是人们说的“三七”,这天亡魂游走,离魂飞荡,亲属们要焚纸膜拜,其他诸事不宜。但偏有敢跟鬼神、魂魄叫板的,这天想干啥就干啥,爱咋地咋地,即为不管三七二十一。

在乐亭,当说到有人推卸责任,遇到困难躲着走,就会说,他一退(推)六二五,这本是一句换算口诀,在民国初年,由之前的十六两一斤老称向十两一斤的新称过度当中,由《斤称流法》普及而来,第一句就是“一退六二五”,也说“一推六二五”,说的是老称一两,后退一位数,等于新称的六钱二分五厘。其原意早已无任何意义,而次生的意蕴,却在生活中经常运用,退(推),推也,或溜之大吉或一推了之,与己无责,与己无关;“六二五”谐音“溜而无”,走了,什么都没有,多少麻烦事,悉数推的干干净净,走的远之又远,与己没有一点责任。

数的俗语中,譬如二一添作五,那结果当然就是二人等份均分了;在较早实行计划生育国策的乐亭,随着一孩化政策的实施,又有了一加一等于三;还有奸商的三八二十八,你给二十五等。乐亭民间,通过含数俗语的使用,使语言耐得咀嚼,色彩更加丰富,比呆板的说辞更有亲和力;多少人间世相,经数的俗语给予生动的反映,使生活的语言更加丰富。

(0)
吉米的头像吉米注册用户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