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背山什么意思?真正的含义你看懂了吗 –

随着时代变化,电影所拥有的范围早已没了清晰的界限。社会是迈步向前的,它对于人的接受与包容也愈发宽泛而开放。

电影作为一门主流艺术,自然有了更多施展拳脚的空间。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同性电影。而在这其中,当属李安导演作品《断背山》为代表。

三次观影,还是首次读到剧本译文。两万字的原著在李安笔下有了四万字的可能性,而他的文人气息赋予这篇文章变成影像的特殊韵味。这部电影为李安导演带来了奥斯卡,也带来了全世瞩目的地位。

豆瓣评分8.8,为什么15年过去,《断背山》依旧不可逾越?

一、文本中视觉元素与隐喻的运用

列夫·托尔斯泰曾泚笔:“艺术家在细节上竭尽全部力量,必将产生巨大的艺术魅力”。此言不欺。在《断背山》剧本中,导演使用了多处视觉元素和隐喻的埋藏,来达到影片效果。

从人物上讲,杰克的姓氏是“twist”,在英文中“twist”意为“弯曲的”,暗示着杰克性向的不同。而他在见到恩尼斯的第一面时,文本中用到的是“look over”,意为“打量”。

男性之间的打量往往是存在于话语权不同时,掌握者对另一方的评判行为;可此时很明显二人的处境、阶级不尽相同,“打量”便多了一层“double check”的意味,这是杰克对恩尼斯态度最初始的变化。在恩尼斯名字中,Ennis Del Mal的意为“island of the sea”,正是隔绝之意,辉映着恩尼斯最初冷落的性格。

当他们来到工作岗位时,我们看到,他们的工作是牧羊。在宗教中,李安导演藏了两个富有宗教含义的身份:羊和牧羊人。《圣经》中,羊最初是一种献给天主的祭品。恩尼斯和杰克兼有双重身份,他们是在牧场工作的牧羊人同时也是信奉基督的“羊”。

导演以此暗喻俩人都会为彼此做出牺牲,并表达出他的态度——同性之恋也是正常感情的一种。

但在影片所表现的年代,意识形态是非常保守的,尤其是故事发生地怀俄明。怀俄明是历史上美国各地区中单身男子自杀率最高的地区,而且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时,人们还对小群体的“内部规训”表示认同。

在政府无力管理时,人们会自动执行逾越法律的“惩罚”。

在《断背山》的时代背景下,虽然各州已大多颁布反同性恋法,但以恩尼斯父亲为代表的怀俄明恐同人士会直接采取致命的暴力“制裁”,本质上便是对同性恋进行“惩罚”,目的是消灭有罪的肉体。

“羊群”直到现在也仍有“社会群体”的含义,羊群心理便是“follow like sheep”,羊群混在一起也代表着无秩序的诞生。在文本中,恩尼斯与杰克二人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与羊群的游离,这也体现着他们与社会的分隔。

在激情一夜后,恩尼斯见到了一只被剥皮杀死的羊,这就是那只离群之羊,它象征着恩尼斯纯真的丧失,也象征着他们二人的隐藏被揭穿,秘密终将大白。

文本前半部分是二人在断背山那一段美好的生活,两个人若即若离的关系总在夜晚篝火旁得到提升。夜晚本是暗的,隐秘的,唯有在这个时刻,二人才能敞开心扉,表达自我。

在当时,也只有在他人看不见的地方,才能为这些“出格之人”提供释放真我的空间。终于,夜晚是水到渠成的线引,二人在狂风大作的夜晚耳鬓厮磨。

良辰苦短,此后二人分别,成了四年才得一见的苦心相思人。而导演所设定的四年也颇有深意。数字“4”在《圣经》当中有“受造之物”之意,是属地的数字。

二人在四年当中断了联系,他们重新开始各自的生活,表面上还是云淡风轻。《创世纪》提到耶稣在第四日完成物质的创造。恩尼斯和杰克在四年内完成了一种区别于先前断背山生活的改变,因此,俩人四年后的重遇是一种新生。再见之时,双方的思想和理念已经较先前有了很大变化,这也为后来二人矛盾的激化埋下伏笔。

除此之外,文本中很多道具与场景的使用在替角色说话。比如恩尼斯的黄色袋子,开始他初来乍到,一个黄色袋子包着这个穷苦小子唯一珍贵的东西;在最后,他也是用黄色的袋子,装走了他和杰克的衬衫,那是他与杰克唯一的念想了。

再例如帽子,杰克与卢琳相遇的时候,卢琳掉下了一顶红色的帽子;四年后再与恩尼斯相逢时,杰克又穿了一件红色的衬衫。而红色,在中国正是爱与美满的意象,再加上多次辽阔景象的诗意运用,正是李安导演东方审美的融合运用。

场景上最突出的便是断背山的选取,是一个偏僻而几乎无人烟的“隔离空间”,只有在这里二人才能释放自己;还有恩尼斯住的拖车房,远离城市。离群索居非他所愿,只是为了逃避恐同人士的“制裁”。

米歇尔·福柯曾说:“监狱的首要原则是隔离。”拖车房正是现代监狱的隐喻。恩尼斯选择寡居的确让他远离了主流社会,这意味着他将自己与异性恋大群体在物理空间上区分开来,对同性恋的性取向进行自我规训。虽然他没有再寻找其他异性伴侣组成新的家庭,但也并未放纵自己对其他同性的欲望。

就这样,恩尼斯在一个狭小的地理空间中将自己规训成一个离婚独居、禁欲守份的中年男子。他基本逃离了恐同人士的迫害,却也成了征服自我的本原,余生只有痛苦、自责与无奈。

最后,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就是文本的名字——“brokeback mountain”。原著中,二人云雨过后杰克总是背向恩尼斯睡觉,渴望得到关怀与保护的人在于爱人同眠时,总是背向而卧。杰克死后,也只能成了“断背”,因为再没人和恩尼斯背向而眠了。“断背”在这里,也指“断”了“从前”。

李安曾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也许是一个人,也许是一件事情,总之你倾注了心血去挽留,但就是做不到。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叫做“从前”的深山。

在英文中,“brokeback”还有一个含义是“稻草堆中最后的稻草”,也是承受压力最多的稻草。在《断背山》中,二人所承受的压力不仅来自家庭,来自社会,更来自时间轨迹下彼此不可抗的改变。

压死骆驼的从来不是最后一根稻草,每一根稻草都有巨大而不可推卸的责任。

豆瓣评分8.8,为什么15年过去,《断背山》依旧不可逾越?

二、文本中二人主动权的交替

在《断背山》中,杰克与恩尼斯二人处于感情里的主动权一直处于流动状态,由杰克开始,慢慢滑向恩尼斯。这种变化是体现在文本字里行间的,透过二人的行动与反应来慢慢展现。

从二人见面开始,二人对彼此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文本开头围绕恩尼斯的一系列动作进行,到杰克出现时便直接转换到恩尼斯的视点。恩尼斯对杰克的态度是“这辆车有很多毛病”,而根本没有提及对于杰克的注意。

事实上,直到进入乔的房间时,才有一句“恩尼斯抓起他那包衣物,瞅了一眼杰克,朝屋里走去”。从出场看来,恩尼斯始终是一种沉默而间离的态度。

但是杰克不同,最开始他“打量”完恩尼斯,有一种“故作矜持”的姿态,这是自我形象的内心修复行为,出于的是主动展现的目的。在二人站在乔的门口时,恩尼斯的双手还插在裤子里,这是一种保守姿态的展现;杰克的“手摘下了帽子,显得有些犹豫”,他的行动是被“门‘砰’的一声关上了”影响的,但他所处于的是一个扩张型姿态,站在行动的目的上,从一开始他就是相对热络的。等到二人离开乔的房间,也是杰克先伸出了手:

杰克: 杰克·特维斯特。

恩尼斯( 握着杰克的手) : 恩尼斯。

停了一会儿。

杰克: 你们家就姓恩尼斯?

恩尼斯( 过了一会儿) : 姓德尔马。

杰克: 很高兴认识你, 恩尼斯·德尔

马。

恩尼斯只顾看着埃圭尔给的钟表。

从这里便可以看出来二人的不同之处。恩尼斯的介绍采取了保护型的语言方式,对于杰克的态度也是隔离式的。在这种双方很清楚知道将要共事的情况下,互相的熟悉也是必然发生的,而主动方往往是最先迈出这一步的。也许这和恩尼斯的“童年阴影”有关,但杰克相对热烈的性格是一览无余的。

山上山下的位置关系也是二人主动权的暗示。杰克在山上,对恩尼斯是一种全景俯视的态度,这表示主动权此时还是在杰克手上。

而因为杰克的抱怨,恩尼斯开始索要汤而不是豆子,正说明恩尼斯第一次明显的态度转变。等到恩尼斯和杰克交换工作位置的时候,虽然恩尼斯到了山上,但是他回到山上的次数屈指可数,此时的二人主动性大致处于平等的动态波动中。

影片采取了二元对立的人物性格塑造。恩尼斯的人物形象是内敛、稳重的,杰克的人物形象是阳光、冲动的。下山之际杰克的嘻嘻哈哈引来了恩尼斯的情绪暴怒,总是考虑家庭责任与社会眼光的恩尼斯也让杰克痛彻心扉地说“戒掉他”。截然相反的两种性格自然也会成为二人矛盾冲突的来源。

所以直到后来二人分开,两人的交流变得甚少。此时的主动权看似还是在杰克手里,第一封信是杰克写的,第一次相见也是杰克提出来的。包括后来卢琳的抱怨,总是“你去找他,这可不太公平”。

这好像在说明,杰克一直在做着促进这段关系的行为。但实际上,这时的恩尼斯在这段感情中掌握着更主导的位置。杰克的变化与行为,包括在车上的痛哭,全是由着恩尼斯的反应进行。

我们可以看到,仿佛恩尼斯在这段感情中扮演着掌握决定权的人士,而杰克的一切忙碌都是因为恩尼斯的忽冷忽热。杰克无数次提出要去“过咱们二人的日子”,可是恩尼斯的一切反应都是拒绝、“这是不可能的”。

这时恩尼斯的情绪其实是恐惧而畏缩的,但是正是他的保守姿态,改变了杰克的生活,也在杰克心中树了一座不可逾越的深山。在杰克的眼泪中,更多的是无力感。

直到最后,杰克死去,恩尼斯终于找到了那两件衬衫。曾经的衬衫是被杰克拿走的,杰克把自己的衬衫包裹在恩尼斯衬衫的外面,实现某种层面上的守护。

到文本末尾,恩尼斯终于拿出了自己的衬衫,包裹住了杰克的衬衫,此时的主动权终于到了恩尼斯手上。

恩尼斯也终于让我们看到了他在这段感情中的深沉与个体意识觉醒的时刻,只是可惜他再没办法让杰克看到了。

豆瓣评分8.8,为什么15年过去,《断背山》依旧不可逾越?

三、文本中的留白与隐藏

作为一部同性电影的剧本,《断背山》与诸如《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湖畔的陌生人》等剧本有着深刻不同。其实《断背山》剧本改编很大程度上遵循了原著的风格,从而以一种不刻意吸引眼球的方式博得满堂喝彩。

首先,《断背山》的叙事平实而克制,情感也有的放矢。它刻意地省去了性欲的表达与传递,而是把视点转向那些在贫瘠土地上的乡村牧区居住的边缘人的生存环境和情感煎熬。偏僻的西部和虚构的“断背山”,构成了对特殊环境的暗示。

从这个远离社会和人群,脱离伦常约束的避风港中,展现一个充满禁忌和渴望的故事,既反映了社会对同性恋憎恶与否定的世俗偏见,又见证了爱的永恒、凄美、悲壮。

文本在描述时刻意绕开了好莱坞传统爱情片的世俗展示,而是用安全内敛的方式点到为止。这也是影片赢得各阶层和背景的观众认的重要原因。

导演李安以东方含蓄的方式处理西方同性题材,从异性情感的角度表现同性恋情的无差异性,传达出爱与怜悯的主题。

另一处明显的留白是在他在得知杰克意外死亡的消息后,闪回了一段童年记忆的画面。这段闪回有两层意思,一层含义是展现恩尼斯的童年阴影的严重性,这是他的第一思维,也是杰克死亡后他即时的感想; 另一层含义是隐喻杰克死于“反同”人士的殴打。

虽然导演没有明确表明这段闪回的意味,但是在那个年代,杰克的家人决定如此做是很可能的,这也是“内部规训”的重复。杰克是自相背叛的牺牲品,他的死亡表明了当时主流意识形态对离群个体的碾压。但杰克究竟死因如何,只是一个留白而已。

《断背山》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李安导演“文化折衷主义”的创作态度以及对消费主义的反抗。资本主义的艺术生产是对利润无限追求的产物,这种追求之所以成为现实则是因为消费主义的主导。

在这个文化消费的时代, 文化创造的商业追求远远超过了艺术本身的价值, 也就出现了大众文化下的娱乐产物。

“当代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主要以电子媒介)为手段、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的, 旨在使普通大众获得感性愉悦、并融入生活方式之中的日常文化形态。

大众文化是当代通俗文化、传播文化、消费文化、商业文化的复合体。它们既代表了以大众消费为中心的新的文化产业、文化工业的生产, 又是现代社会创造出的新的生活方式。”

断背山》便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出现,但它没有这么做。

他们对爱的追求超越了年龄、超越了伦理、超越了性别。真正的爱情是伟大的。正如李安所说:“爱是可以超越文化差异的, 当爱降临时, 异性之爱与同性之爱是毫无差别的, 不妨把性别撇开。”

《断背山》讲的其实与性几乎无关,而是一种犹疑的爱,最终转化为悲哀的虚无。它是基于人类纯美爱情上的一次审美狂欢。李安本人也表示:“《断背山》是失落的天堂,是伊甸园。”

豆瓣评分8.8,为什么15年过去,《断背山》依旧不可逾越?

四、文本中的反牛仔表现

在《断背山》中,有很多内容是对之前类似电影塑造的反叛,也是从现代眼光来看的反常态语境的正常化。正是这些大因素,构成《断背山》成立的前提。

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它的反牛仔设定。

从前部分塑造来看,《断背山》很像一部西部片的剧本。怀俄明州有“牛仔州”的称号。作为一个西部城市,其传承的牛仔文化也深深融入到《断背山》当中。

杰克热衷于参加各种牛仔竞技,他身上的牛仔气质很重。他身上有牛仔精神的传统意义上的崇尚自由、潇洒,同时也兼有其爱冒险的状态。所以,他能向恩尼斯提出抛弃家人的要求。也能与自己妻子的好朋友的老公生活在一起,最终毁灭于自己的牛仔精神当中。

李安在接受采访中曾提到:“美国西部是个阳刚的世界,只有男人和动物,所有西部电影从来没有往柔性的方面去走。”《断背山》中的牛仔精神便是通过情感世界来展现。

《断背山》是一种反西部的展现。西部形象的特点一应俱全,但是却用来展现完全不同的人物故事。

在学者王岚的文章中,作者将文学作品中的反英雄形象分为以下三类:积极向上的普通人,如《鲁滨逊漂流记》中顽强生活的鲁滨逊;拥有美好理想、信念,却被现实所击破而变得平静、甚至扭曲的从虚幻中惊醒的人们,如《堂吉诃德》中的堂吉诃德;失去了个人信念、迷失了精神归宿,走向虚无主义的荒原人,如《愤怒的回顾》中的吉米。而《断背山》正是第三种的典型。

文本彻底颠覆了牛仔的传统形象。杰克与恩尼斯都是来自农场的穷小子,毫无前途的乡下男孩,没有文雅的举止、没有文化、缺少家庭的关怀。他们成为拥有美好愿望却无法实现,正是梦想破灭的从虚幻中惊醒的反英雄。

两人为生活所迫,来到高山草地来放牧。在他们身上是找不到牛仔的洒脱的,有的只是贫穷的缩影。他们的理想就是存钱买一小块地,但这对于他们来说是遥不可及的。

杰克的梦想就是带着自己所爱的人“盖间小屋,好好整顿下这个该死的农场”。但就这样的简单的想法却被世俗所唾弃。

当他们有了各自的家庭后,杰克与恩尼斯就被沉重的家庭负担所束缚,赚钱来养活家。杰克与恩尼斯各自的婚姻只是迫于世俗,导致两个家庭、四个人的悲剧。

恩尼斯对艾玛的爱是冷漠的,他顾及不到妻子的感受,婚姻只有以失败告终。杰克来到了富有的环境,但那里是无情的,有钱的岳父连自己的女儿也不信任,在他的眼里只有钱才能主宰一切,他随时可以改变杰克的生活,亲情荡然无存。

但也正是他们的反西部传统形象吸引了读者,这些喜怒哀乐,揭开了原本人物神秘的面纱,也给读者开放了一条进入他们内心情感的通道。

哪怕是反英雄的形象,哪怕是一场盛大的悲剧,可杰克对于感情的热烈、恩尼斯个体意识最终的觉醒,同样是积极的人物设定,同样使读者热泪盈眶。正是这样的反向设定,使得读者能被其触动,使得读者能去深刻思考这段感情中的价值观。

豆瓣评分8.8,为什么15年过去,《断背山》依旧不可逾越?

五、结语

时至今日,再看《断背山》,仍旧令人动容。暴力的残酷反映了那个时代异性恋群体对同性恋者的极端排斥,辉映着美国西部同性恋者个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与时代的悲剧。

时代的压迫是无力感的罪魁祸首,断背山上的纯真爱恋凄然消逝,折射出异性恋者与同性恋者间不平等的社会关系与无法调和的冲突矛盾。

虽然李安导演选择冷静而克制,但他坚定却有力的口吻以及对平等的殷切期盼将会永远镌刻在电影史书上。

豆瓣评分8.8,为什么15年过去,《断背山》依旧不可逾越?

参考文献:

【1】文化视野中的断背山 刘婧;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学系

【2】另类的“英雄”——《断臂山》的反英雄角度分析 高照 刘岩;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3】无处遁逃的暴力与规训——《断背山》的福柯式解读 刘飞鹏 刘明录;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4】消费主义与审美狂欢———从《断背山》与《色·戒》谈起 刘延福;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5】对《断背山》的电影符号学分析 谢筱楚;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

【6】《断背山》与东方美学的唯美超越 张柏柯;洛阳理工学院

【7】从《断背山》创作看西方视域与东方意蕴 吴先泽;桂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0)
时间不会说谎  的头像时间不会说谎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