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徒子好色赋原文及翻译赏析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句脍炙人口的话出自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中,是鲁迅对司马迁《史记》的评价。而与《史记》并列的是屈原的《离骚》。可见在鲁迅看来,《离骚》的文学价值与史学价值是能够与《史记》并驾齐驱的。

而在中国的文学史上,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能够与屈原合称的有两人,一是庄子,其次是宋玉。前者被称为“庄屈”,后者则是“屈宋”。在刘勰的《文心雕龙·时序》中说到:屈平联藻于日月,宋玉交彩于风云。可见,在刘勰心中宋玉的文学高度已然可以和他老师屈原平分秋色了。

而据统计,在《文心雕龙》中,提及宋玉名字有十二次,由此可以说明历史中的宋玉此人,确有出众的才华与文学修养。

登徒子好色赋原文及翻译赏析

宋玉,战国时期楚国人,是当时伟大文学家屈原的弟子,同时也是一位家喻户晓的美男子,在中国历史上与西晋时期的美男子潘安齐名,正如俗话所说:颜如宋玉,貌比潘安。而好看的人自然会有属于他们的烦恼,而从历史文献资料中可以得知,宋玉经常被人指认为好色之人,这其中也许有与宋玉开玩笑的,也许是出于文人之间的相轻态度,亦或是来自朝廷上的无端攻讦,前两点可能危险不大,最要人命的是最后一种。

而在所有提及宋玉的史料中,最著名的就是《登徒子好色赋》中所说的故事,既然出名,必然会有很多人对此赋进行解读,但是大多都是讲“讽刺”、“礼”、“暗喻”等。本文就不再做过多叙述。

在学术界对于这篇赋是否是宋玉所写,目前为止还处于争议状态,但是不管是不是他所写,都不妨碍我们从此文中,几个人物之间的对话,来领会古代官场的生存之道。

登徒子好色赋原文及翻译赏析

一.弄臣登徒子,一位“玩弄权术”高手的滑铁卢。

前几年,我经常听到这样一个说法:人总是嫉妒于身边人的飞黄腾达,而仅仅羡慕于闻名在外且没有交集人的成功。最开始我并没有懂得这话具体是在指出什么道理。等到后来,随着社会历练的深入,突然懂得其中的奥妙。

而在《登徒子好色赋》中,宋玉所面临的境遇也许是他身边有人在嫉妒他的才华,也许是嫉妒他的颜值,也许宋玉原本就是一个风流才子,朝堂之上有人不耻他的道貌岸然。而不论什么原因,总之结果是他受到了攻讦。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

这是《登徒子好色赋》开篇第一段,可以从中清楚的看出,作为主角之一的登徒子引出宋玉好色结论的思路。既先说他长得很好看,接着说他口才好,最后将重点放在“好色”两个字上。而众所周知,在古代诸侯王室后宫佳丽众多,登徒子这样对楚王讲,其用心可见一斑。因为在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诸侯国之间“绿帽子传闻”比比皆是,男女之间关于“礼”的操守降到周以来的最低点,所以一旦臣子好色与后宫联系起来,这就是天大的罪过。

也许是当时的宋玉文学天赋太好,就如同那在他后面出现的唐寅一样,自古才子配佳人。而古代文人才子都喜欢自诩为风流才子,所以同理,宋玉在登徒子的眼中就是一个风流才子。如果宋玉像唐伯虎那样不在朝廷为官,也许不会碍着登徒子什么事。但问题是此时的宋玉在楚王这里就职,尽管此时的楚王昏庸无能,尽管以后的宋玉会像汉时司马相如一样郁郁不得志,但是此时的宋玉还算楚王面前红人。

正如魏晋时期李康的《运命论》中所说的一样: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而此时的宋玉就是这“木”、这“堆”、这“行”,自古以来,人们都是爱美的,喜欢欣赏美的事物,而像宋玉这般长得帅又有满腹才华的人,遭来非议是必然的。

也许正因为所有人都这样认为,所以当登徒子在楚王面前说宋玉的坏话时,其他人必然会产生是登徒子在嫉贤妒能的想法,也就是说,当登徒子攻讦宋玉开始,宋玉就有着“舆论”的优势。

如果是这样,那岂不是说登徒子是一个大大的忠臣,顶着“好色之徒”的帽子,蒙受不白之冤几千年了。

其实不是,我认为登徒子既不是佞臣,也不是纯粹的忠臣,而是一个弄臣。为何会这样说?

登徒子与宋玉是处于楚顷襄王时期,而据《战国策·楚策》记载顷襄王在郢都时:专淫逸侈靡,不顾国政。可见楚顷襄王原本就是一个昏君,骄奢淫逸。而作为楚大夫的登徒子是不可能不知道以貌美和才华出众攻讦宋玉,必然会引来麻烦,可是他依然这样做了。其原因也许有两个,一是从侧面说楚王好色,二是打压宋玉。但无论是什么原因,其做法都不是一个纯粹忠臣或者佞臣所做。

因为如果登徒子是纯粹忠臣,必然不会拐弯抹角地劝说襄王的同时打压宋玉,而是直接直言相谏。如果登徒子是一个佞臣,必然不会用这种引火上身的法子来打压宋玉,也不会拐弯抹角的劝谏楚王。所以,由此可以说明登徒子是一个弄臣,一个玩弄权术的高手。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说明登徒子对于自己玩弄权术的手段非常自信。原本想借此机会打压宋玉的同时稳固自己在楚王心中的地位,可不曾想到宋玉的口才可以颠倒黑白,指鹿为马,将官场厚黑学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导致一代弄臣登徒子,背上这千载“好色之徒”的名声。

登徒子好色赋原文及翻译赏析

二.黑白颠倒,官场常态,厚黑学灵活运用的宋玉。

之前,网络上流传过一句话:男人一高遮百丑,女人一白遮百丑。这句话的核心点在于当某个事物在某方面极度优秀时,那么其他不优秀方面都会被优秀的光芒所覆盖,有点儿“灯下黑”的意思。

而宋玉的颜值与才华就是这灯光,震惊着当时人,也照耀着后来者们,从而忽略了其他。

也许正是因为宋玉言辞太精彩,正如赋中登徒子所说的一样:口多微词。使得所有人都忽略了宋玉在面对楚王质问时的狡辩艺术。

宋玉面对楚王的质问,很从容淡定的解释,首先他说明貌美与才华出众是与他无关。

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地;口多微词,所学于师也。

接着就直接否认自己好色,引发楚王了解的兴趣。接着就虚构一个东家邻居之女,其美貌绝世,来证明自己为何不好色。

天下有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这是一段描写宋玉东边邻家女子美貌的文字,可谓是千古流传。在往后的几千年中,多众多文学作品借鉴引用,如汉乐府《陌上桑》中秦罗敷的描写、白居易的《长恨歌》、秦观的《南乡子》等等,可见宋玉的文采对后世的影响。

接着宋玉说自己对如此绝美之人毫不动心。

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立马接上登徒子的家庭状况。

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

这就是一种诡辩技巧,偷换概念。宋玉先说自己对美女不为所动,反衬登徒子对家中丑妻都如此喜爱,更何况面对绝色美女时呢?

对于官场厚黑学,宋玉可是深谙此道。其反驳思维与登徒子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反驳质问,宋玉充分脸皮厚的官场生存法则,虚构一个东家之女出来,营造出一个与登徒子家庭状况相反的极端现象。接着他用这两个极端的现象,相互映衬的同时,将自己虚构的东家之女放在前面说出来,先声夺人。再加上顷襄王的昏庸无能,自然可以洗脱“好色”这顶帽子,同时还可以反扣到登徒子头上。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昏君往往不会承认自己是昏君,就如同精神病人不会说自己是精神病人一样。顷襄王当然我不会认为自己蠢,而这时秦国章华大夫这个强力外援就派上用场了。

因进而称曰:"今夫宋玉盛称邻之女,以为美色,愚乱之邪;臣自以为守德,谓不如彼矣。且夫南楚穷巷之妾,焉足为大王言乎?若臣之陋,目所曾睹者,未敢云也。

连秦国大夫都说面对美女而不为所动是一种美德,这就更加证明了宋玉的清白,那既然宋玉是清白的,自然登徒子就不清白了。

而最终“好色之徒”流传了几千年,而这就是深谙官场厚黑学宋玉的功劳。他凭借着出众的才华,将原本代表着如同柳下惠“坐怀不乱”般的登徒子说成了一个好色之徒。如果登徒子真的是好色之徒,那他就是喜好美色,既然喜好美色,怎能忍受丑妻?这是不符合常理的。而宋玉生生捏造一个邻有绝世容颜的东家之女,偷换概念,先声夺人,硬是将登徒子“好色”的帽子扣实了几千年。

而这也是官场法则,权力的争斗,向来是你死我亡的。而登徒子与宋玉两人之间的精彩博弈,就是一份关于官场厚黑学教案模板,让人感悟的同时也让人反思,感悟生存的艰难,反思做人的诚信。

(0)
网赚圈子的头像网赚圈子注册用户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