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之死有哪些原因,带你揭秘你不知道的真相

[ 扬帆导读 ] 中国青年网北京4月4日电(记者 周小璐)“我们的足球其实辉煌过,1966年我们是接近成功的,现在我们的目标是走向世界,重担这个重任,还是要现在的人好好完成。”4月2日,在由中央网信办和团中央指导的“讲述红色文化故事”网络文化活动首场“清明祭英烈 共铸中华魂”

主题访谈现场,忆及自己的父亲贺龙元帅为共和国体育事业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贺晓明感慨表示。

爱国心 赤子情是共同情怀

贺晓明介绍,从1913年到1934年的21年间,中国足球进入了第一个辉煌时期。这一时期,中国足球在赛场上赢得了几个闪亮的数字,包括先后参加过10届远东运动会,获得过9次冠军、1次亚军。此外,还出现了一批能打善战的“足球宿将”,李惠堂、戴麟经、李凤楼等“铁军”的名字与共和国体育事业紧紧捆在一起。

“其中之一是被称为‘世界五大球王’之一的李惠堂,”贺晓明形容起那时李惠堂给人的深刻印象:“身高1.82米,速度快,动作敏捷,控球技术尤其出色,他的倒地卧射更是一大绝招。”

曾经辉煌 贺晓明讲述贺龙元帅和足球的故事

球场上的李惠堂。资料图。

“那时大家都是血气方刚的爱国青年”。贺晓明记得,当年,李惠堂所在的香港南华足球队访问澳大利亚时,悉尼的一家英文报刊登出了一幅漫画,11个身材矮小的长辫子球员,标题是:明天登场的中国队。李惠堂看后异常气愤,随后在澳大利亚的24场比赛中一人射进31个球,洗刷了中国人“东亚病夫”的耻辱,并获得“最佳表演者”的奖章。这种不服输的拼搏劲头和赤诚的爱国热情,相当程度上受到了贺龙元帅的熏陶和影响。

“贺老总动员小将们比赛要像初生牛犊不怕虎,讲到动情处摘下自己的牙套说,‘我打了几十年仗不怕死、没有死,一次挺胸昂头骑马上,敌人子弹飞过来,只碰掉我一颗牙。’是贺老总传奇式的英雄形象,鼓舞我们冲锋陷阱,成为英勇之师。”一位运动员在回忆录中动情表示。

求贤若渴 重视人才储备

贺晓明介绍,20世纪50年代,镡福祯是华东第一针织厂总务科副科长,原本不愿离开上海这个“安乐窝”,但是贺龙急于要为新中国培养出一批好足球苗子,他说:“一个总务科长容易找,一个足球名将可难寻哩!就说我贺龙请他来重庆。”终于感动了镡福祯。

曾经辉煌 贺晓明讲述贺龙元帅和足球的故事

三十年代的镡福祯(中)。资料图。

“在组建国家足球队之初,贺龙选中李凤楼出任教练。贺龙给了他指名调人之权,并表示:国家足球队需要谁,你们可以指名要,如果哪个省市不给,就来找我。”贺晓明回忆。

随后,李凤楼挑选了第一批队员,其中有足坛宿将孙福成。孙福成原在大连“爱华”队,在接到国家队的通知后,就赶到省会沈阳,但是在国家队选调的名单中,却找不到自己的名字,又返回了大连。

(0)
仰望辉煌。  的头像仰望辉煌。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