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的“前夫”,前妻为他赚了几百亿

最近,关注最多的就属世界首富马斯克了,得益于特斯拉市值突破一万亿美元,他的个人财富也飙涨超过3000亿美元。

当马斯克成为了世界首富,却有这样一位投资特斯拉股票的“散户”,也意外走红。他叫廖凯原,是一位出生在印尼的华人,拥有纽约法学院法律博士学位、兼职教授。目前持有631万股特斯拉股票、182万份期权,价值已经超过65亿美元(相当于人民币414亿元)。

同时,他也是特斯拉第三大个人股东,仅次于第一大个人股东马斯克和第二大个人股东拉里·埃里森。

幸运的“前夫”,前妻为他赚了几百亿

01

幸运的“前夫”

前妻为他赚了几百亿

廖凯原是何许人呢?为何他有这么多钱呢?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廖凯原,出生于印尼,是一位美籍华人,毕业于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同时他也是美国廖凯原基金会主席和美国国际软件屋公司(SHI)的创办人和主席。

最初世界名校毕业后的廖凯原做了一名律师,而他的人生轨迹开始变化,是始于他娶了一位“好老婆”。

1988年,廖凯原与毕业于哈佛大学的韩裔女子李泰结婚,两个人也算是学历相当,门当户对。

幸运的“前夫”,前妻为他赚了几百亿

两个名校毕业的年轻人,不仅情投意合,而且志同道合,婚后一起创业,卖掉了纽约的房子,再加上一些积蓄,总共不到100万美元买了一家濒临破产、可以出售软件商业许可证的小公司,将其改名为Software House International,中文译名为“国际软件屋公司”。

当时Software House的雇员仅有5人,但廖凯原和李泰看到了这家小公司的潜在价值。它的客户虽少却精,其中AT&T通讯公司就是它“原生自带”的客户;它的供应商里也有很牛的公司,比如IBM。

在夫妻两人的苦心经营下,这家软件公司软件公司也慢慢做大,到了2019年,营收达到约为100亿美元。

随着财富的暴增,两个人的分歧也越来越大。在2001年,廖凯原和李泰和平离婚,但离婚不分家。俩人依然维持着合伙人关系,李泰持有约60%股份,廖凯原持有大约40%。但廖凯原没有对股份占比做出过回应。

不过官网公布的资料也印证这一点,李泰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廖凯原是创始人兼董事长。

幸运的“前夫”,前妻为他赚了几百亿

这就意味着,虽然他不参与管理,但前妻每年都为他赚了几十亿。

很显然,廖凯原绝对是一个人生赢家,他有着全球其他人都没有的资产,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不管这个事情是对是错,至少这个事情是他喜欢的。

离婚后,有钱又有时间的他有2大爱好,一是投资,二是做捐资助学。

廖凯原真正开始投资,其实很晚了。据说他2019年才进入股市,一开始买的股票也很杂,像百度、英伟达、蔚来等等,但后来全部抛掉了,只保留了一家公司的股票,那就是特斯拉。

至于为什么独留特斯拉,道理也很简单,因为他是特斯拉的忠实粉丝。他说:“我相信该公司正走在成为世界最大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单行道上”。他还曾很肯定地说:“特斯拉是一家可以成为世界上最大公司的企业。”

追个星,也能赚了65亿美元,估计一般人羡慕不过来!

幸运的“前夫”,前妻为他赚了几百亿

02

知识分子的情怀

6亿捐资助学却惹争议

如果他只是一个闷声发大财的人,估计也不会这么备受关注。因为他“为人低调,出手高调”。

作为美国廖凯原基金会的主席,廖凯原同时也是“世界经济论坛”赞助人、“美国亚洲协会”董事、“博鳌亚洲论坛”2005年海南年会的主要赞助商之一。

尤其喜欢冠名资助中国顶尖高校。

幸运的“前夫”,前妻为他赚了几百亿

作为学法出身的廖凯原,还是很有法学情怀的。他在1982年美国藤校之一的哥伦比亚大学取得了国际事务硕士学位(M.I.A.),1985年又在纽约法学院(New York Law School )取得了职业法律博士(Juris Doctor)。

从2003年起,他持续大手笔资助中国知名高校的法学院,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据不完全统计,捐赠总额达6亿元人民币。

2005年,廖教授给北京大学捐了5320万元,修建了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教学用楼,该楼被命名为“廖凯原楼”。

2007年12月,廖教授受聘为北京大学名誉校董,对北大承诺捐赠总额达2.242亿元。

2007年7月,廖教授向上海交通大学捐赠了3000万美元用于建设法学院,法学楼建成后将命名为“廖凯原法学楼”。

2008年,廖教授向复旦大学捐赠1250万美元,用于建设法学院新大楼和廖凯原法治研究中心,以及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和奖教金。

2010,廖教授给清华大学捐了一亿元。

幸运的“前夫”,前妻为他赚了几百亿

同时,他还受聘为北大名誉校董、上海交大名誉校董、上海交大凯原法学院名誉教授、复旦校董、复旦法学院名誉教授。

如果只是单纯的捐钱就好了,也就没有后来的事情。但随之而来的,是廖教授在各个顶级大学里的课程和学说,引发了他捐助名牌大学的动机以及中国大学是否向金钱低头等问题的争论。

在2011年秋季、2012年春季清华、北大分别为廖凯原开设了《法治和天命科学观框架下的天命人》选修课程。同时,他多次在全国各高校举办讲座,内容涉及黄帝的科学法治观等。

幸运的“前夫”,前妻为他赚了几百亿

他的学术研究,不仅艰涩难懂,学术界也不承认,也因此引发了媒体和网络上的激烈争论。

当然,他的情怀和捐资助学之心,还是值得肯定的。下一步,廖教授的目标是搞更多的钱。

“我必须收集碎屑来制作面包屑蛋糕,我想做一个面包屑大蛋糕,自己吃别人也能分享,所有的钱最终会捐给慈善机构,希望能积累大约1000亿美元,来资助这个学术梦想。”

03

一代奇人

自创天书“凯原量子信息动力学”

对于他的学术研究,堪称一代奇人,这个地球上估计没有几个人能真正理解。

目前廖凯原只有两个头衔:一个是“国际软件屋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一个是“凯原量子信息动力学”(KoGuan Quantum InfoDynamics ,简称KQID) 时间引擎的创造者。

首先,单就这个完全由他个人创立的、横跨东西方文化的理论来看,的确超出了常人可以理解的范围。

譬如,关于KQID的定义,根据在凯原基金会网站查找到的官方资料显示,它更像是一种看似杂糅了“天上地下你能想到的所有学科”的综合体:

不仅结合了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现有理论,也对中国《易经》、八卦、《道德经》、《黄帝内经》等传统学说,形成了一个简单的统一理论:整体包含部分,部分包含整体,可以说是杂糅中西、博古通今。

KQID认为的‘现实’在本质上是非常矛盾的:虚构但真实。

它描绘了真正令人震惊的现实:“存在”是一个实时全息图,利用量子隧道和纠缠机制进行数字投影,而且来自一个且只有一个的非局部奇点性量子多元宇宙。

幸运的“前夫”,前妻为他赚了几百亿

就拿他公开的一份名为《轩辕召唤》的作品,作为取得了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事务”学位与纽约大学法学学位的法律专业人士,他这篇将“量子力学”等物理学科与《黄帝四经》《悲惨世界》等中外著作相结合的法治研究,呈到北大、清华、复旦、上海交大等高校法律学院学生的面前,估计没有几个人听明白的。

幸运的“前夫”,前妻为他赚了几百亿

在当时,甚至很多人觉得简直像是“开国际玩笑”,“99%法律人看不懂”。以至于廖教授的理论太过“超前”,引发了很多专业人士的争论,以至于北京大学的课程在开设一学期后就停办了。

毕竟从来没有人把当今世界最前沿的量子力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来研究过,我们不能发表过多评论,这个问题还需要归还至学术界的探讨范畴。

不过,确实非常惊讶于他的大胆。因为历史上绝大多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的名字,都只是被用来命名一个公式、定理,或者是一种研究方法。而廖凯原的“凯原量子信息动力学”,直接把自己冠名在一个涵盖了无数理论学派与分支的杂糅体,还是一个出身法学的非专业人士来做这样一个研究,既不专业也不谨慎,更让中国研究了几十年量子科学的那些白发苍苍的物理学家们情何以堪。

幸运的“前夫”,前妻为他赚了几百亿

当然,学术上的争议,如果不认同他的理论,可以选择有理有据地辩驳;如果是不强迫的选修课,可以选择不听。毕竟这个世界上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只要不害人,你可以有自己的判断。

有人自称上过他的课的学生,认为这“基本就是大家一起陪廖先生玩一下”,他是个“热心教育的好人”。

也有人觉得,廖凯原业余爱好是捐资助学,“而且本人对学术还很有兴趣,虽然胡言乱语,但是也没什么实质上的坏处”。

幸运的“前夫”,前妻为他赚了几百亿

最后,不管如何,廖凯原是一个幸运儿,暴富后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虽然他的学术研究饱受争议,但廖教授的奖学金能给寒门学子带来一丝慰藉,功莫大焉。

(0)
小多多的头像小多多创始人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