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XO也触底了,生物医药能反弹了吗

12月4日,药明生物大幅下修2023年业绩预期,公司营收将比原定目标减少约4亿美元,主要预期下降来自于药物开发营收与生产营收。并指出由于生物技术融资放缓,CXO行业预计未来两年可能出现个位数增长。不论是对药明生物还是CXO,一整年下来的温度已经非常明显,但此次药明生物是在药明康德调整业绩预期后再次下

12月4日,药明生物大幅下修2023年业绩预期,公司营收将比原定目标减少约4亿美元,主要预期下降来自于药物开发营收与生产营收。并指出由于生物技术融资放缓,CXO行业预计未来两年可能出现个位数增长。

不论是对药明生物还是CXO,一整年下来的温度已经非常明显,但此次药明生物是在药明康德调整业绩预期后再次下调,且作为龙头直接表示了整个行业将进入增长放缓的阶段,于是港股一众CXO、甚至整个创新药都受到冲击,港股创新药ETF骤跌近7%。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港股创新药ETF前十大持仓中有近一半是CXO,药明生物更是占比超10%,因此CXO的走势也会影响创新药的表现。

CXO也触底了,生物医药能反弹了吗

截至2023 Q3,港股创新药ETF前十大持仓

当生物医药行业的寒冬传导最终来到卖水人一环,此次生物医药的下跌,是真正的触底了吗?

药明生物的希望在哪里

如果不和过去两年迅速增长的业绩进行对比,药明生物的表现并没有太多问题:2023年营收增长10%,毛利率达到40% ,全年新冠相关收入已降至3%,招银国际预计非新冠业务收入的半年环比增长达5%。

今年药明生物的主要问题是项目数的骤跌,在此前的投资者开放日上,公司披露2023年上半年(6月20日前)新增CDMO项目为25个,而去年全年的新增CDMO项目为120个。

但是,此次业务更新,药明生物表示整体项目数量自今年二季度以来其实呈现了复苏,截至2023年11月,新增项目已达91个,今年有望成为药明生物上市以来新增项目数排名前三的年份(不含新冠相关项目)。

CXO也触底了,生物医药能反弹了吗药明生物2023年新增项目数

药明生物称今年的增长来自:北美作为创新的主力军,贡献约55%的新增项目;中国区新增项目数恢复至占比约20%;ADC受到追捧,增长强劲。

但药明生物也提前为净利润下滑做了铺垫。公司称,除了药物发现业务和药明合联的预期不变之外,药物开发业务营收下调18%~20%,药物代工业务营收下调15%~18%。预计2023年净利润将有个位数百分比的下降。

阵痛不可避免,不过药明生物也表示到2024年的时候,收入和利润都可以实现两位数增长,招银国际预计公司2024年收入增长在10-20%。2025年之后日子会好起来,综合业务更新与此前财报,一些可以对药明生物增长保持乐观的因素包括:

● 原液和制剂PPQ增长强劲,与CMO项目数同步增长,且2024年将新增更多。PPQ标志着产品工艺从设计和开发过渡到商业化生产,是BLA成功申报的坚实基础,药明生物PPQ成功率逾97%,为行业*水平之一。

CXO也触底了,生物医药能反弹了吗

药明生物先导指标PPQ批次稳步增长

● 药明生物长尾客户平均收入逐年上升,一方面体现客户的信任度加深,另一方面是一些早期阶段客户逐渐向后期和商业化阶段推进,逐渐成长为更丰厚的营收来源。

● 药明生物产能将继续提升,到2026年产能将达到58.8万升。明年爱尔兰基地将将执行商业化生产,2025年产能已接近订满,70%的项目通过“赢得分子”签定,且都是潜在重磅药物,大部分为已上市产品。

● 公司将在2025年推出2-3个重磅生物药项目,销售额达到20-30亿美元的峰值。

● 2023年已签署了30亿美元的合同,叠加药物发现端的里程碑可能达到50亿美元,创造了历史新高。

CXO 2023:争夺缩小的市场

新冠结束后的收入缺口,以及CXO需求疲软,不只是药明生物或药明系要面对的问题。要说业绩预期下调,赛默飞今年Q2和Q3连续第二个季度下调了年度利润预期;要说增长乏力,Lonza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2%;净利润同比下降17.5%;要说营收下滑,Catalent的2023财年总营收同比下降11%、净亏损同比扩大146%。

CXO正在经历下行周期,从同业收入和上游供应商收入来看,情况都不容乐观。药明生物指出:行业正从过去几年15%增长,进入到未来两年个位数增长的阶段。

CXO也触底了,生物医药能反弹了吗

来源:药明生物业务更新

另一方面,也是最明显的影响因素,自然是生物技术行业融资的收紧。

据浦发硅谷银行统计,2023年上半年国内生物制药领域融资交易数量为188起,而这个数量在2021年和2022年全年分别为842和604,是肉眼可见的断崖。

美国和欧洲市场在2022年在交易数量和交易金额上经历了大幅下滑。主要是由于上市窗口的关闭,及上市公司疲软的后市表现,对一级市场的公司估值产生了压力;以及由于一些海外的大规模后期基金放缓了pre-IPO投资,同时一些转型基金也暂停了医疗领域的新投资。

而在二级市场上,美股Biotech领域今年遭遇了严重的资金流出,比2008年金融危机和2016年Biotech泡沫破灭后的资金流出还要大。

药明生物还披露,今年下半年有3个来自大药企的重磅药延期,影响约1亿美元收入。FDA近年来批准上市的新药数量并不算少,2022年共批准上市37款,而今年截至11月已批准上市52款,只是标准趋于严格,为CXO业务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另外是今年常被讨论的:日韩甚至印度CXO高调加入业务瓜分行列。例如三星生物今年对外公开的订单价值已超过17亿美元,BMS、诺华、辉瑞等MNC今年连续为其下大单。

印度四家*的CDMO公司Syngene、Aragen Life Sciences、Piramal Pharma Solutions和Sai Life Sciences都表示今年备受欧美药厂青睐,其中Sai Life Sciences表示销售在最近几年增长了25%至30%。

不过药明生物的行业地位仍有保障,多年的成熟管理体系和短时间无法被超越的工程师红利,让药明生物的市占率持续攀升。

按销售额计算,药明生物的全球市场占有率由2017年的2.4%增至2022年的12.8%。此次药明生物在业务更新中虽然没有给出具体数据,但还是明确表示:2023年全球市场的大幅缩小的背景下,公司市场份额在持续提升。

“再蹲一会儿”

在生物医药行业最开始感到寒意时,一些投资人和相关公司纷纷转向了上游。而CXO的繁荣直接依赖于下游制药企业的需求,当资金都选择聚集到上游“避险”,CXO的订单开始迅速地消失。

然后就有了在岁末之际,由CXO将寒意传了回来。但CXO如果是最晚衰退的领域,那么必然也是更晚复苏的后周期领域,需要创新药领域活跃持续一段时间,才能进一步传导到业绩。

在慢半拍的CXO也触底之际,生物医药的反弹是不是真的能来了?

从资金环境来讲,随着美联储结束加息,利率即将进入下行通道,外部环境最严峻的时刻或已过去。今年美国生物医药市场的VC资金虽然较2021年相比大幅下降,但整体来看已稳定在60亿美元,与新冠疫情前的水平相当,这意味着生物医药领域的风投资金依然是充足的。

今年对于未盈利Biotech仍是难熬的,不过对MNC以及有一定规模和营收能力的Biopharma、Biotech来说是有成果的一年。

放眼全球,MNC并购资金滚滚而来。截至2023年10月,15家MNC的账上可用资金超过200亿美元,罗氏、默克、诺和诺德与诺华的可用资金更是超过600亿美元。港股医药公司中,差异化竞争能力增强、出海成果显著以及医保支付比例的提升下,也有不少公司交出了盈利成绩单。而这些公司是CXO的重要收入来源。

况且,CXO也并非全行业一片灰色,例如GLP-1药品供不应求带动CDMO及上游需求增长,ADC也进入新一轮产能比拼。

诺和诺德旗下Novo Holdings Ventures等投资机构近期还表示:随着之后融资环境趋于稳定,早期阶段的生物医药公司将采取将生产订单外包。因此,2024年临床阶段的CDMO需求将会迎来增加。

如果像药明生物所称,2024年上半年最难熬,2025年后重回强劲增长,那么现在要做的就是,再坚持蹲一会儿、并等待起跑。

(0)
小多多的头像小多多创始人

相关推荐

  • 高盛:AI或导致全球三亿人「丢饭碗」

    高盛:AI或导致全球三亿人「丢饭碗」,投行高盛本周一发表的一份最新研究就显示,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的最新突破,料将给全球劳动力市场带来重大颠覆,全球预计将有3亿个工作岗位被生成式AI取代,律师和行政人员将是最有可能被裁员的岗位。

    2023年3月29日
  • 新春换新AIPC首选京东年货节华硕天选5Pro仅需8999元_行业动态

    在迎接新春的同时,许多消费者也会选择给自己换新生产力装备,让开工开学后的效率成倍提升。为满足消费者需求,京东3C数码年货节上线海量爆款AI PC产品,下单还可享爆品直降1000元、购指定产品抽免单等福利。京东买年货,又好又便宜,准备换新的消费者现在即可打开京东APP下单。对于现代职场人而言,电脑不

    2024年1月30日 创投
  • 这款登上沙特总榜Top1的App,会干翻TikTok?

    不只开发者自己不提,媒体也都不提了,甚至就连用户都会默认 TikTok 的诞生是一个“恐怕连字节自己都难以复制的奇迹”。可是说来也奇怪,笔者在一款刚上线不久的直播产品——JACO 的应用商店评论区,连续看到了多个这样的评价,用户毫不吝啬地给出了自己的五星好评。徒留笔者自己满脸问号。JACO 是谁?什

    2023年8月22日 创投
  • 这届CVC真刺激,段永平大徒弟做投资,连抢5个A轮

    文丨王满华 来源丨投中网(ID:China-Venture) 江湖乱了,大厂做投资不讲武德啊! 你问为啥这么说? 因为以前这些深口袋不都是给VC做LP,再请GP带着投后期…

    创投 2021年10月25日
  • 始祖鸟、lululemon们为啥紧盯中国?

    “前两年,我们主要销售渠道是以线上出货或者熟客微信订货为主,今年以来,线下门店客流增长,门店销售明显增长,库存周转明显提速。”北京FILA门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财联社新消费日报记者近期走访调研发现,随着今年上半年线下消费逐步回暖,步行街、商圈客流量明显增加,运动服装类门店客流量显著上升。近两年,从露

    2023年9月6日
  • 养生是年轻人的终极对抗

    养生是年轻人的终极对抗,如果说养生是一个相较笼统的健康概念,那背后其实是年轻一代身上已经出现健康问题如脱发、亚健康、发福、失眠甚至情绪低落等问题,“初老”显现,如何对抗就成了年轻人迫不及待想要寻求的方法论。

    2023年6月8日
  • Warrantee(WRNT.US)登陆纳斯达克独创“保险+大数据营销”双赢模式_行业动态

    随着互联网、AI等技术的发展,保险行业也发生着更新和变化。成立于2013年的日本公司 Warrantee通过提供免费保险服务获取的大数据,助…” />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2023年7月26日
  • 新「Siri」之战开打

    新一代个人AI助理之战,终于打响了。9月,三家公司发布了重要预告,标志着这个节点的到来。这三家公司分别是亚马逊、微软和OpenAI。亚马逊在21日的秋季硬件发布会上宣布,“老牌”语音助理Alexa终于要升级,融入大语言模型。新Alexa延迟更低,能理解上下文、记忆此前的对话、无需来回唤醒,而且还会越

    2023年10月7日 创投
  • 特斯拉:能源利润率成为突围焦点

    特斯拉公司(NASDAQ:TSLA)长期以来一直通过展示其各种其他业务线,特别是其能源发电和存储垂直领域(称为“特斯拉能源”),将自己描绘成“不仅仅是一家汽车公司”。这种做法帮助创造并继续维持了特斯拉令人瞠目结舌的估值。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多年来一直承诺在特斯拉的能源领域做出重大贡献。2019年,

    2023年10月19日 创投
  • 投资界24h|《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草案)》已审议通过;极兔在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苏州发布千亿级基金集群

    投资界24h|《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草案)》已审议通过;极兔在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苏州发布千亿级基金集群,极兔速递在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中国快递业或进入“三足鼎立”时代。极兔速递计划募集5亿-10亿美元。

    创投 2023年6月19日
  • “干掉蜜雪冰城的,是旁边的蜜雪冰城”

    一个月前,蜜雪冰城香港首店开业。为了宣传,“雪王”孤身一人走遍香港的大街小巷。在“雪王”勇闯香港的评论区,粉丝颇为怜爱,将雪王比作“独在异乡的异客”,说它有着独自在香港打工的“奔波感”,为它写了一个孤勇者的悲情剧本。独行的雪王被粉丝玩梗称作“孤勇者”。( 图 / 小红书截图)然而,剧本演了还不到一个

    2024年1月7日 创投
  • 光大控股公布2023年中期业绩,实现扭亏为盈

    2023年8月25日,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光大控股”,股份代号:165.HK)公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个月(“报告期”)之中期业绩。2023年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金融环境挑战,光大控股稳步调整经营策略,引领公司加快转型发展。受益于资本市场回暖,基金管理业务业绩改善,投资收益大幅改善

    2023年8月25日
  • 重卡电动化:新能源汽车的一条隐蔽路线

    重卡电动化:新能源汽车的一条隐蔽路线,重卡市场相对较小、进入壁垒高,一直以来并非新能源的重点关注对象,玩家基本仍以传统品牌为主,但实现从0到1的突破之后,往往会是一个迅速繁荣的蓝海市场。

    创投 2023年7月31日
  • 大众要智能,小鹏要市场

    大众要智能,小鹏要市场,与当前的车型项目相比,合作的双方大众和小鹏可以通过联合开发和采购实现显著的协同潜力和成本优势。

    2023年7月27日
  • 扛不住,又一大商家关店了

    扛不住,又一大商家关店了,近日,烘焙行业的头部商家——克莉丝汀自曝,截至2023年2月28日,欠款5700万元,所有门店暂停营业。至此,克莉丝汀已经连续亏损9年。

    创投 2023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