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主打卡切尔诺贝利:一场虚焦审判,一次行为思考

谈及黑色旅游,你可以选择只是单纯地来一趟,在不违背规则与道德的前提下花点时间拍照,然后回归自己原本的生活,你也可以用心感受,去体悟,去反思,去表达自己的哀悼或者敬意。

博主打卡切尔诺贝利:一场虚焦审判,一次行为思考
博主打卡切尔诺贝利:一场虚焦审判,一次行为思考

“在规则允许下的单纯打卡虽然不能被称为“错”,却无法给这场旅行带来更多的意义。”

照片中是一位长发女子,在她面前的废弃楼房被杂乱的植物占据,墙面上砖块脱落的印记清晰可见。

萧索、破败,一地落叶。

照片的拍摄地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核事故发生地:切尔诺贝利。

10月21日,一名网红博主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一组自己在切尔诺贝利拍摄的照片,引发了网友们的一连串争吵。在微博引发热议的话题叫做“网红穿便服打卡切尔诺贝利”。公众对“便服”这一要素的关注背后是对该行为安全性的质疑。

一部分网友认为,该女子穿便服游切尔诺贝利不仅会给个人生命健康带来危害,还会给其他不知情的游客带来错误的示范和引导。

网友们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

1986年4月26日凌晨,苏联统治下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释放出的大量高能辐射物质,导致三十余人当场死亡。而在随后的二十年间,又有至少九万人死于辐射病。对该女子穿着便服而非防护服的质疑,透露着重提灾难后人们对辐射依然心有余悸。

面对质疑,该女子回应称自己大部分时间都穿着防护服,身穿便服的照片是在经仪器检测辐射量低的地方拍摄的。

博主打卡切尔诺贝利:一场虚焦审判,一次行为思考

博主在评论区对穿便服的安全性问题作出回应

这一回应,在2019年《中国青年报》关于切尔诺贝利旅游的报道中能够大致得到印证。

据报道,自2011年起,乌克兰政府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地区向普通游客开放。经过检查允许进入的游客都会被要求签署一份声明,承诺会身着长衣长裤,并且不触碰隔离区里的任何物品。

可见,在确保辐射量处于安全范围内的前提下,身着便服并无不妥。

博主打卡切尔诺贝利:一场虚焦审判,一次行为思考

博主郭杰瑞也曾在切尔诺贝利辐射量正常的地方穿便服

提起核辐射就本能地感到恐惧,“谈核色变”的背后是公众对于核辐射负面信息接触过多造成的认知失衡。对不少公众而言,灾害报道是了解核辐射的主要渠道。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巴西戈亚尼亚核事故、福岛核泄漏事故………一次次灾害带来的惨痛记忆太过清晰,导致公众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核辐射带来的严重危害上,因而不自觉地淡化了对辐射安全值范围的认知。

提及“核话题”时的本能恐慌使照片一经发出便迅速引发讨论。但“安全问题”却仅仅只是争议的序曲,在针对博主身份的虚焦审判后,部分公众开始逐渐意识到一个新的问题:什么才是黑色旅游的正确“姿势”?

一张照片引发的猜疑:思维定势下的虚焦审判

事件持续升温,部分网友开始猜测女子拍摄照片的动机,并得出结论:这又是一场为了获取流量的作秀。一些网友甚至将该女子诟病为“核媛”“辐射媛”, 使得一个原本无关性别的事件被“造媛”运动收编。

博主打卡切尔诺贝利:一场虚焦审判,一次行为思考

某网友对该博主的拍照目的提出质疑

实际上,对于行为本质的评判本应与身份与性别无关。

一场虚焦审判透露出公众对网红群体固有的思维定势,以及仍未停止的“造媛运动”带来的偏颇认知。

单就照片来看,女子并未穿着暴露,也没有出格的举动,更像是一位普通的游客。而当她处于网红的身份之下,就被部分公众与矫揉造作、吸引流量联系在了一起。

依据身份揣测动机,并不是分析事件的合理逻辑。将“网红”与“作秀”本能关联的背后,是公众对网红这一群体的信任丧失。

网红的全称是“网络红人”,最初单纯指因为某个事件或者行为在网络上走红的人。但当越来越多的人品尝到流量变现的甜头,纷纷加入网红行列,网民的注意力就变成了一种稀缺资源。在注意力争夺战中,部分网红在所难免地作出了一些不当行为。

从乔碧萝殿下直播翻车,到网红偷救生艇拍视频,哗众取宠、亵渎历史、妨害公共安全都只为了吸引更多关注。

网红们频频“出事”,使得“网红”一词彻底变味,网红群体也被打上了“为博眼球不择手段”的标签。

不可否认的是,部分网红的素质的确令人担忧。而站在普通网民的立场上,我们要警惕的是另一种极端,将“作秀”“有意为之”等负面揣测变成解读网红话题的思维定势。

此外,深受“造媛运动”的影响,部分公众仍旧习惯于将有摆拍之嫌的女性称之为“媛”。嗅到“流量气息”后,部分媒体开始将“媛”当作是自带热度的话题标签。仿佛一个事件只要集齐了网红、女性、照片几个要素就都能被带上“媛”的帽子。

媒体的造势与网络意见领袖的有意为之,使这个原本不该成立的等式成为部分公众潜意识里的偏颇认知。

意识到问题的网友随即提出,在切尔诺贝利也有不少男性游客拍照打卡。

实际上,在这一事件中,性别不应该成为被关注的重点,拍照者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无需被刻意强调。身份不是“原罪”。当我们针对行为本身展开对与错的讨论时,聚焦的主体身份应当仅仅是“游客”,无关性别,更无关其他社会身份。

行为自由还是不合时宜?跳出无解争论,怎样让旅行更有意义?

作为一名游客,该女子在切尔诺贝利拍摄的照片到底有无不妥呢?

一部分网友认为,既然当地已经开放旅游,那么在旅游过程中拍照也是一种自由。

博主打卡切尔诺贝利:一场虚焦审判,一次行为思考

某网友认为拍照是一种行为自由

也有一部分网友认为,该女子的拍摄风格倘若用于其他旅游景点并无不妥,但在具有伤痛记忆的切尔诺贝利便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令人感到不适。

博主打卡切尔诺贝利:一场虚焦审判,一次行为思考

部分网友认为该女子拍摄风格不合时宜

实际上,在2019年关于“在切尔诺贝利拍照”的行为就曾掀起过一场热烈讨论。2019年,HBO迷你剧《切尔诺贝利》播出,使得这场三十多年前的灾难记忆重回公众视野,并吸引了一大批游客前往。

随着上传到社交媒体的照片越来越多,问题也逐渐显现。一些游客似乎把这里当成了一个容易出片的拍照景点,比剪刀手、张开双臂或者双手环抱再配上灿烂的笑容展示着一个个旅游照拍摄的经典动作。更有甚者,做出了一些出格的举动,用一些带有冒犯性的表情和手势挑战着道德的底线。

博主打卡切尔诺贝利:一场虚焦审判,一次行为思考

某博主在切尔诺贝利的自拍

带有污蔑性的、不雅的举动在任何一种场合都不应该出现,这毋需讨论。

真正引发争议的是,打卡普通旅游景点的动作和笑容能否被直接照搬到切尔诺贝利。争议的背后是黑色旅游这一新型旅游方式带来的伦理问题。

黑色旅游,指的是人们到死亡、灾难、痛苦、恐怖事件或悲剧发生地旅游的一种现象。站在当地的角度,把一些曾经遭受过痛苦、灾难的地区向公众开放,不仅能够帮助当地居民重建家园,更重要的是使前来参观的游客获得警示与反思。

站在游客的角度,黑色旅游的动机就变得丰富起来,学习、缅怀,或者仅仅出于猎奇。

当理想主义的开放动机与因人而异的游览动机之间存在不可弥合的差距,游览行为不可控制地出现了伦理问题。因为本身承载的特殊记忆,黑色旅游景点终究不能与普通的旅游景区等同。

博主打卡切尔诺贝利:一场虚焦审判,一次行为思考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黑色旅游的成功范例之一/《纳粹备忘录》

开放游览是否是对逝者的冒犯,一些看似常规的游览行为是否带有对历史的不敬?这些疑问都回归到一个游览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什么才是黑色旅游的正确姿势?

摄影师夏兰·费雷认为,“尊重就是只展示你发现的东西”。还有人认为任何形式的照片都该被抵制,尤其是自拍。

可是自拍就是不尊重吗?内在感受与外化表现之间的复杂关系,使得是非对错的评判变成了模棱两可的难题。

这个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明确的解答,我们不妨换一种思路:面对黑色旅游,如何当一名基本合格的游客,又如何当一名优秀的游客。

黑色旅游本质上也是一种游览行为,游览者首先要当好一名合格的游客,遵守基本的公序良俗。但是,在规则允许下的单纯打卡虽然不能被称为“错”,却无法给这场旅行带来更多的意义。

而一名优秀的游客往往能够体会到游览地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底蕴,产生相对应的情绪,有体悟、有反思,并且将自己的思考传递给更多人。

博主打卡切尔诺贝利:一场虚焦审判,一次行为思考

博主郭杰瑞在切尔诺贝利表达自己的感受

视频博主郭杰瑞曾经发布过自己前往切尔诺贝利的视频,在视频中他实地拍摄了当地废弃的篮球场、游泳池、超市等,并且对它们目前的辐射量进行了测量。在他的视频中,观众清晰直观地看到切尔诺贝利的现状以及从签订协议到离开前辐射量检查的游览全过程。

在视频的最后,他通过对比同一地点三十年前后的辐射量,表达了自己的感受:是因为全世界的共同合作与努力,才有了今天得以开放的切尔诺贝利。

博主打卡切尔诺贝利:一场虚焦审判,一次行为思考

图片自上而下依次为:切尔诺贝利曾经的篮球场、游泳馆、超市

谈及黑色旅游,你可以选择只是单纯地来一趟,在不违背规则与道德的前提下花点时间拍照,然后回归自己原本的生活,你也可以用心感受,去体悟,去反思,去表达自己的哀悼或者敬意。

前者仅仅无错,而后者更有意义。

最后,回归对本文事件中“尊重”问题的思考。当我们以一名游客的身份前往参观时,要记得心怀尊重,而当我们作为一名看客对他人的游览行为进行评判时,要避免依据似是而非的蛛丝马迹而对他人的心态与初衷过度解读。

前者是尊重,后者亦是尊重。

参考资料:

中国青年报.《切尔诺贝利:昔日核禁区成“官宣”景点》

中国青年报.《切尔诺贝利一日游》

(0)
小多多的头像小多多创始人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