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干什么都能干成?

作者 | 良大大

来源 | 良大

Hi~,我是良大。

这是我一直想写的一个话题,如果你留意一下就会发现,那些卓越的人,做好一件事儿,还能做好另一件事,就算不同的领域也是如此。

雷军能把金山做上市,也能把小米做上市;

马斯克能把PayPal做成,也能把特斯拉做成;

任正非年轻时,能成为全国百大技术标兵,中年时也能把华为做好。

张小龙能把FOXmail做好,也能把微信做好,更牛逼的是,他在40岁的高龄学习高尔夫,几年后竟然跑到英国职业配对赛上拿了个冠军。

大家都说李佳琦牛逼,一个人一晚就能带货几个亿,可是你知道吗,他以前在线下做专柜时,就已经很牛逼了,每天早上,都会有不少小迷妹在等他上班,好听他介绍买美妆用品…..

我们总说“风口”,其实这些人即使没有遇到“风口”,也会在各自的领域混得不错,“风口”只是放大他们的优势而已。

我总是想,这些人大概是掌握了把事儿做成的底层规律,所谓底层规律,就是可以在不同的领域迁移的能力,也因此才能做好一件又一件事儿。

关于底层规律,我想到几点,分享给大家,我不算成功,但却一直在奋斗的路上,只是喜欢把路上的风景分享给你而已。

为什么有些人,干什么都能干成?

2

打造支点

只有杠杆行吗?

肯定不行,必须还要有个支点,否则那就不叫杠杆,只能叫板板。

在抖音上能看到很多踩到风口的人,一些抖机灵搞怪的人,莫名其妙的就火了,但是别急,你过段时间再看,这些人就消失在茫茫人海了。

为啥,因为没有支点,给你杠杆也没用,这种“火”是不可持续的。

那支点是什么?就是一种底层的核心能力,就算在这个平台不火,在那个平台也能火,就算今天不火,明天也能火,而且是可持续,可迭代的。

2006年,我在网上无意看到一篇名为《出租车司机的一堂MBA课》的文章,特别喜欢,就打印出很多份,送给我的企业家客户。

文章的作者叫刘润,当时是微软中国的部门经理,经常会写一些商业类文章,我就开始关注。

后来见证刘润老师创业做咨询,又去“得到”做主理人,现在成为知识服务界的天花板。

刘润的底层核心能力是什么呢?就是商业分析能力+商业表达能力。

出租车司机咱们天天遇到,几乎没人用商业的角度去分析,更没人用合适的形式表达出来。

没有长期的积累,你就很难拥有这种思考能力,就算有些专家拥有这种思考能力,但是表达出来晦涩难懂,而刘润却能化繁为简,无论是文字,还是视频,都接地气,又有深度……

两项能力一加乘,对手当然少之又少,而且,刘润是圈子里公认把一天时间用的最干净的人,每分每秒都创造价值。

当时,经人介绍我认识刘润,交流时,根本不需要寒暄啥,有事说事,直接进入主题,真的是清爽,我不是出了本书嘛,想请他做推荐,他说:

“我一般不做推荐,但你是个例外….”

嗯,比你有能力的人,比你还勤奋,而且情商还很高,就问你服不服….

日语里有个词叫做“自慢”,意思是厉害的人,都有自己的专属绝活,这和支点是同一个道理,只有这样才能长久独步武林。

说白了,支点就是1,杠杆是后面的0,如果没有1,后面再多的0也啥也不是。

为什么有些人,干什么都能干成?

我现在做抖音,也是同样的方法,我在抖音上找了一个教练,价格是我能找到最便宜的,而且开课的地点就在我家旁边,多方便啊,就她吧。

2天的课程,我不太关注所谓的技巧,只想知道抖音的底层逻辑是什么,以及最大的坑是什么。

最后知道抖音的推荐算法,就像是个漏斗,从下往上是不同级别的流量池,共有8个等级,机器会根据你作品的互动数据来判断要不要把你往上一个流量池推荐。

但是问题来了,一个刚来的人,在最底层的流量池,只会给你几百的曝光量,很难获得好的互动数据。

有没巧劲可以使呢,有,就是花点钱,去投DOU+,这有点类似给自己打广告,不同的价格,曝光量也不一样,这不是简单的花钱买流量,你可以理解为,人工去干预算法,把作品直接带到下一个流量池。

简单比喻一下,就好比一场围棋比赛,分为初赛、复赛、决赛,但是参加初赛的人太多,有几百人,我要和他们都比完,就会消耗太多时间和精力。

我觉得自己的棋艺还可以,于是申请直接进复赛,只需要面对几个对手,打赢他们就能进决赛。

我发了10条作品后,找了一条我自己觉得最好的,投了300的DOU+,想试试效果,第二天醒来,发现作品已经到最顶级的流量池,播放量接近1000万。

而且,很多人来我的主页浏览,把另外一条视频也带火了…..

教我的那个老师也刷到了我,看我数据这么牛逼,就发微信问我:

“你投DOU+了吧?”

“嗯,投了。”

“投了多少?”

“300”

她沉默了一会儿,发来3个字:“不可能……”

这就是抖音的底层逻辑,那么最大的坑是什么呢?

就是“敏感词”,如果视频字幕中有敏感词,机器就不会推荐了,你的视频就被卡死了,你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怎么避免?当时在课上老师分享了一个小工具,在上面检测一下敏感词,替换成拼音即可,不用半分钟,单就这一点,我觉得学费值了,能让我少走多少弯路啊。

我之所以这么详细描述,就是想通过我的案例,让你体会一下“选择”和“努力”哪个重要,要我说,两个一样重要,但是“选择”的排序更靠前。

记住,在正确的选择下正确的努力才是最重要。

在这个大前提下,巧劲和蛮劲要结合发力才行。

为什么有些人,干什么都能干成?

4

啰嗦这么多,也不知道各位能不能看完, 这些观点,不一定对,只是我的体会和总结。

我这人打小就喜欢瞎琢磨事儿,然后再去尝试,虽然我也没做成多大的事儿,但是找规律,再去用实践印证,本身就挺有乐趣的。

文章中所谓的“杠杆”、“支点”、“发力方式”,仅仅是为了把文字装进来而找的3个套子,你可以根据你的经历来理解。

总之,就是希望你能打造一套属于自己的底层方法论,可以迁移,可以迭代,这样就不会害怕什么“大浪淘沙”,因为你把自己变成了浪。

-END-

作者简介:良大,投资人,商业顾问。大学时开始各种折腾,卖过贺年卡、摆过带鱼摊、倒腾过服装店。毕业后,开过饭店,当过职业打假人,后来进了500强在总部做管理。有一天,脑袋一热,又出来创业,现在做咨询和培训,空闲时写写文章。

(0)
小多多的头像小多多创始人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