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国企很难做出好产品?

一个在国企呆了5年的产品经理在给我倾诉:“在国企内很难做出好产品。“

为什么在国企很难做出好产品?

谈到国企,互联网许多人都希望在再快35岁前进入国企、体制内做产品经理,即可享受到互联网所谓的高薪、也能够减少工作不稳定的压力。

为什么你却很难看到国企内做出优秀的互联网产品?

普通得到的答案是:国企的效率低下、思想保守、工作很闲等导致的导致的,真正情况是怎么样的?今天来聊聊

第一:在国企内做产品,第一条是:安全

比如网络安全策略、防火墙、端口都是属于安全。甚至在国企内部还会有意开展护网行动、兄弟公司之间的网络攻击,因为对信息安全和数据价值是极其看重的。

安全要是有潜在危险,宁愿下线或关闭服务器,也不能有漏网之鱼。而对于从0到1孵化互联网产品,显然在安全是严重不足和跟不上的。

安全要求需要做定期通过运维手段来完成安全的验证,如数据库版本、运维软件部署,即软件的版本不同也会有漏出问题。

在国企里有很多是因为安全不达标,导致服务器关闭,开发被迫停止,等网络安全达标后才恢复开发计划。所以很多认为国企的互联网产品功能不好用、体验太差是因为内部人偷懒,实际上是因为别人花时间在修复安全漏洞上。

大多数互联网公司, 因为用的是云服务器,同时也不会关心安全漏洞更不会花钱在云微上。只要不影响用户体验,可以节约和省略一切工作,把时间和资源投放在产品的新功能、研发上、商业模式验证上。

除了服务器运维上的安全,还有内容安全、操作安全,是否经过审核流程、有具体每个环节节点负责人,作为项目孵化人要考虑很多产品本身之外的工作,同时还要保证能够落地。

第二:审批流程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相关项目审批流程,在国企一般都会采购或自研OA系统。在OA系统里会产生依附于组织架构的审批顺序,项目孵化者在里面要想申请资源、或行政支持。就需要找到所需要的资源、权限、创建一个又一个工单,做一道审批。

即无法在系统中创建工单的,也一定要邮件走一个交接人,完成流程记录。

有的工单因为较为复杂,所需要走的审核节点和负责人是不同的。还需要跨部门负责人审批,有的还需要公司最大领导审批。

而在国企资源所需要审批的人员越高级,越难审批、同时也越不容易实现,最终孵化人员可能会放弃这个资源。

比如微信公众号注册的认证需要营业执照、公司公款账户付款、法人人脸识别、手机号验证等,上面的每一项都需要流程审批。

但在国企内,资金的流出哪怕只有几毛钱也是难以实现;同时要让一个国企营业执照CEO帮助你实现人脸识别,就为了一个公众号注册,其实也是不现实的。

有的新项目还要申请商标抢占市场,这类资源还可能要求要走到国企CEO审批,而相比传统公司能够走到国企老板审批的项目,不仅要看项目背后关系的事情原委重要与否,才其次是审批。毕竟老板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基础员工即是想破格走流程也是非常难的。

第二:网络策略问题

在国企里,几乎所有的产品研发都是因为安全要求在内网环境,但是在互联网创业公司或中小企业,这类是非常灵活的或几乎不存在的,公网开发、测试环境即公网也是非常正常的。

有了网络策略,就需要开发者花时间申请不同端口权限、访问策略、和甚至是独立的VPN权限。比如在国企里存在有许多的外包员工,这类外包开发者的权限是非常有限的,难以深入到项目查询BUG、排查问题。主要的原因是连不上内网网络,甚至是连接不到本地服务本地数据库,连服务器、数据库的操作权限也是非常有限。

因为安全产生的流程、操作疑惑咨询环节,自然就浪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第三:资源政策申请难

在国企内的资源申请分为软件、和硬件资源。比如硬件资源的电脑设备、服务器设备,就必须要选用对应体制内的。

所以在国企内想做IOS开发,除非是公司已经成功立项的,要想单独孵化去申请一个苹果电脑,是非常难的。(比如中美关系)

所以在国企孵化一款好的互联网产品,在早期还真的需要专门找装黑苹果系统的工程师来安装黑苹果系统,解决开发IOS需要苹果生产环境的问题。

同时云服务这类资源同样也有倾向性, 比如腾讯、阿里、还是电信、华为,国企都不会轻易采购其他企业,反而找到自家供应商。

第四:很难收钱

做一款互联网产品,首先会要求验证商业化MVP,能不能达到增长、赚钱的目标,验证产品立项初期目标。

但在国企里做产品是不能以随意就提出收费的,同时产品经理还要非常小心用户的使用口碑,如果用户超过一定体量,就算没有赚钱,也需要建立对应的售后、客服体系避免用户投诉;

而这本身也是给产品的孵化加大了难度和成本。

一个产品要想收钱, 在国企里首先要经过商业计划的撰写、汇报、立项、上会获得通过才可以进行收费。同时还要确认收费的策略,为什么要收这么多钱要拿出非常多的理由和调研来表明。

就像我们做一款互联网产品,定价899。那可能就是简单的参考了行业竞品的产品做对比就来了,而在国企里就一定要给出899的合理意见考虑成本、营收价值。

在经过上面的流程,相信所谓的PPT已经写了不下几十个版本了,同时每次汇报和沟通都需要协调相关领导时间,保管的项目时间就流逝了。

第五:真的要做出来了,很可能别人已经有了

综述上面5点原因,在国企内孵化的产品就算在某些国企存在垄断资源优势(比如运营商、交通、水电),但因为时间长度、或安全等问题原因不能被解决,被别人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民营企业快速超越。

打磨产品的时间被拆分为=安全+漏洞+审批流程+降低用户投诉,成了国企内产品首当其中的。而民营企业则首先是考虑怎么赚钱,能不能赚钱和增长。

在国企做产品还是很有优势的

一款产品的绝对垄断性,比如客户资源、硬件资源、硬件服务,国企拥有不可忽略的优势,可以在市场经济上占据。

同时对于产品经理的职业发展来说,35岁的中年危机在这里就好很多。仍然要求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但国企本身的是要求业务求稳。同时还会更加因为法律法规、舆论风控,员工在工作的压力和时间都会相对较缓和,即工作做得不够好还有调岗换部门的机会。

同时好的国企单位还有一定的背书经验,毕竟国企筛选人才也要求学历、和工作经验匹配,刚毕业进去的一定是高学历的求职者,比如研究生985 211,而社会招聘进去的一定是多年有外在头部大厂经验的同学,所以在国企的同事都会很优秀,不差。

正是因为如此,在有一些国企里还是有很多的跳槽经验。

不管如何,选择国企做产品经理,也是一种职场的方式,但这种方式也成了在一线城市BAT等产品经理羡慕的地方,工作时间不长,压力小,同时还能够享受到买房、高薪的吸引,35岁之前打好基础来国企也确实是一种好的选择。

(0)
小多多的头像小多多创始人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