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需求池的一些思考

01 为什么要有需求池

首先给大家讲述一个产品日常工作场景:

关于需求池的一些思考

一大早,产品小王来到公司打开电脑,处理昨天市场运营同事反馈的需求。这时技术同事电话打过来,说之前定下的实现方案会存在缺陷,建议下个版本优化。没多久,微信群中客户也发来消息,一一沟通之后,把得到的几个反馈需求记录下来,分析评估后准确答复客户。

下午刚上班,领导来找小王,讲述了前几天见客户时,客户反馈了一些需求,小王连忙用笔记录在小本本上。

剩下的一些时间,小王还要开始思考前几天从别的产品中看到的一些有可取的做法,琢磨一下怎么融入到自己的产品中…

信息源比较多,小王因为没有有效的管理方法,大量的需求没有得到很好的疏通。运营开始着急,把需求直接提给开发,开发做完以后又把意思理解错了,又要返工重做。原定一个月上线的版本延期半个多月后才上线。

从上述场景中我们可以分析出:一个产品从0到1打磨完善的过程,会涉及到开发、运营、技术、用户、产品团队等等。而这些角色与角色之间所发生的事情,产生的与产品需求相关的信息,都需要产品经理有全局的把控,及时做规划疏通解决。

假设产品人员没有有效将需求信息收集归档,让信息散乱在各个地方。也没有用足够的时间去分析需求,规划需求,都在低头做事,认真的把一个个需求都实现。但他没有思考什么需求该做,什么需求不该做。什么需求有价值,什么需求没有价值。这样一来:一方面会造成开发资源一直紧张得不到疏通;另一方面,这些对产品人员来说最重要的思考方式,长期以往没有得到锻炼,三五年之后,也就自然跟不上其他人的节奏。

02 需求池的作用

首先,需求池是什么?用一句话概况就是:产品经理将所有和产品相关的需求信息按一定的规则进行汇总记录的地方。这些规则包含了对需求的基本描述,需求的简单优先级划分、需求的价值评估、需求干系人等关键元素。需求池对于产品经理来说有点类似甘特图与项目经理,产品经理也可以通过需求池来规划需求,来促进产品的’新陈代谢’。

需求信息源多的问题,让小王使用需求池来管理需求,他将所有需求信息看成一个属性,需求池的字段就是用来形容属性的。这样,他只需要按规则填入信息。然后筛选出有价值、有必要做的需求,划分优先级,按部就班处理即可。

有一次,产品团队内部探讨产品下一期规划,在大家都有点陷入无头绪的情况时候,他通过需求池引导大家进行头脑风暴,让大家的思绪重新得到激发。时候领导也对小王的这种做法给予表扬,需求池的做法也得到团队的认可,后续慢慢引入成为部门规范。

通过案例,我们可以分析出需求池的作用:

(1)完整统一的记录多处信息源,避免遗漏。

(2)按规则的记录就像套公式一样,快速将需求分类,有序排布。方便产品人员进行需求优先级划分,管理好的需求的同时也增加了工作效率

(3)在团队进行产品需求规划的时候,可以拿来作参考,引发思维。

03 工作中,我的需求池

在工作中因为前文中所阐述的那样,有种种问题。那作为产品人员为什么不可以根据自己的问题痛点设计解决方案呢?给自己设计一个可以不断迭代完善的产品呢?所以当时我自己通过查阅一些资料、咨询一些产品朋友,在结合自己当初实际工作环境,设计了下面的V1.0版本的需求池

关于需求池的一些思考关于需求池的一些思考

我将需求池定义了这么几个字段:需求名称、所属模块、需求描述、需求来源、需求类型、人物属性、拟定优先级、拟定完成时间、需求跟进人、需求状态、相关链接、备注、开发成本预估、需求价值评估

接下来我结合下面这个案例来讲述一下需求池的属性字段设定的含义:

关于需求池的一些思考

(1)需求名称

首先得为需求命名一个称呼,这是因为需求一般要通过较多的话语去描述它,但多次描述的内容可能都不完全一致,造成团队之间的沟通障碍,通过需求名称就可以快速达成一致,不会争议和疑惑。

比如:一群人在讨论’张三’,每个人对’张三’的印象都不一样,但是大家都知道说的是谁。反过来,每个人先把自己脑海中张三的印象讲出来,但有人可能会不知道别人讲的和自己讲的是同一个人。

(2)所属模块

通过将需求信息归属到一个模块中,从而更好的管理需求。

打个栗子:小宝宝上户口的时候,肯定是上到这个宝宝所属的家庭户口中。那么和他相关的人和信息就联系在一起了。假设不这样,某天需要找这个宝宝的信息的时候,就会没有头绪。那么把新需求可以看成小宝宝,模块就是这个宝宝所属家庭,产品人员可以方便查找关联信息,判断影响范围

(3)需求描述

需求信息需要精准描述出来,让人更好的理解。让产品人员理解其中的含义来准确设计产品功能。假设没有需求描述,产品人员可能一时想不起这个需求是什么,更何谈准确设计功能。

就好比:我就告诉你一个人的名字,不告诉你他的其他任何信息,然后要你去安排他的吃穿住行,你可能会给一个喜欢吃辣的四川人顿顿安排各种甜食。

(4)需求来源

需求来源有产品优化、竞品分析、内部运维人员反馈、调研业务人员、开发人员反馈、用户反馈

需求来源影响产品人员对需求价值的衡量以及对需求的后续工作跟进,也直接影响需求在产品人员心中的权重地位。比如:两个小孩,一个已经知道是你哥哥的儿子,另一个不知道是谁家的小孩。那么你对待两个小孩的态度自然不一样。

(5)需求类型

需求类型为功能改进、体验提升、新增需求、其他,在项目的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类型处理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比如:一个预计还有10天就要上线的项目,用户在UAT测试时候,提了A、B两个有价值的需求。A需求是一个交互优化改进的需求,B需求是在后台新增一个统计模块。这是在不影响项目正常上线的情况下,A需求是可以酌情考虑赶在上线之前加进去的,而B需求肯定是进需求池,规划到二期的。

关于需求池的一些思考

(6)人物属性

人物属性包含提出人、提出时间。有了这两个字段,相当于知道了什么人在什么时间提出了一个需求。这样,产品人员能及时找到干系人调研需求。而提出时间可以帮助产品人员制定需求的紧急程度。

比如,9月1日,用户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需求,且10月1日之前上线是他最能接受的时间,过了这个时间需求的价值大大受到影响。那么产品人员在9月2号和9月20号处理该需求的紧急程度就不一样。

(7)拟定优先级

产品人员设计需求的优先级。通过需求价值、需求类型、项目资源情况等因素判定需求的优先级,从而帮助产品人员有计划安排日常工作。

举个例子:高考的一场理综考试,有物理、化学、生物三大科目的考试题目需要在150分钟内完成。我们都知道遇到难的题目先放下做后面,剩余时间先做把握大的,分值高的。因为通过这种方式多考1分,就能多胜过1万人。

这就好比我们在划分优先级,在有限的资源和时间面前,就得创造最大价值,错过风口,产品必然落后于人,失去机会。

(8)拟定完成时间

拟定完成时间是产品人员根据需求工作量进行评估。

将工作适当做量化评估,可以更合理的规划需求,安排工作。还是拿上面高考的栗子说,考试中我们把题从头到尾做完了,只剩下2道难题,这时离考试结束还剩半小时,一道选择题7分,证明题8分。通过评估,选择题要花所有时间验证,最少可以排除两个选项。证明题也需要花所有时间且一定答不完。但是你知道只写前面的论证可以得3分左右,时间也只需要花5分钟。这么一评估,你肯定先花5分钟钟拿这3分,剩下的时间去做这道选择题,有50%的概率拿着7分。假设没有这样评估,你可能就只会二选一的去做了。

(9)需求跟进人

指定责任人,负责跟进需求整个生命周期,确保落实到实处。出了问题马上就能找到责任人。

比如:要把每个宝宝抚养成材,都需要天下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饿了要喂食,冷了要穿衣,不开心了要开导,犯了错要包容承担责任。需求跟进人和需求关系就好比宝宝和父母的关系。

(10)需求状态

需求状态主要有:

  • 待讨论(刚提出或尚未调研或技术尚未确认的需求)
  • 暂缓(讨论完成尚未排期的需求)
  • 设计中(产品设计解决方案期间)
  • 需求中(已经完成排期)
  • 开发中(已经进入开发或尚未发布的需求)
  • 已发布(已经发布上线的需求)
  • 取消(无效需求)

对需求信息全流程进行记录跟踪。有效监控过程状态,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就像做菜一样,假如不打开锅看,就不能得知菜煮到什么程度。一直开火煮,只有等闻到烧焦味才知道,但这时候已经晚了。

(11)相关链接

连接一些需求相关资料,如参考资料、原型图,流程图,或者聊天记录等信息,这里可根据实际情况可选补充。

这里主要是方便产品人员在处理该需求时,提供一些信息参考,更好的完成工作。就像你大学的开卷考试,有些是需要翻看资料的,还恨不得用手机查百度。

(12)备注

对需求的最终处理结果进行描述。一些特殊情况可以在备注中说明,比如需求完成状态,取消需求为什么需求的原因之类的。完成对需求的闭环

再打个栗子:对一批灯泡进行质量检测,不合格的需要挑出来,并且要表明什么原因。如果不标注检测结果,假设这批灯泡不合格,都不知道怎么改进了。备注可以让我们不会有’这个需求最终怎么处理的’疑惑。

(13)开发成本预估

由开发人员对该需求进行评估,结合产品人员对需求的价值评估,决定需求是否需要实现以及实现到什么程度应该消耗多少团队的资源。尽量避免在团队资源紧缺的时候,做成本高价值低的需求

假设你非常饿,但是你只有2块钱。本来你可以买两个馒头充饥,但是你选择买了一块糖。最后买糖的选择让你饿了整天,但是买馒头的选择就不会。所以有限的资源是可以让需求价值最大化的,重要的是产品人员的选择。

(14)需求价值评估

由产品人员对需求的价值进行评估,做了能带来什么影响的判断,决定需求当前是否值得做。尽量避免花了大力气做了无价值或者价值不大的需求。

最后一个栗子:夏天,西瓜的需求量比较大。拿1千元去贩卖西瓜,之后能有500元的利润,可以卖完了贩卖更多的西瓜,整个夏天过去了,赚了10000元。但是拿着1000元去贩卖毛衣,结果是血本无归。需求价值评估亦是类似,判断需求价值后投入人力去做,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04 总结

需求池主要的作用就是记录需求的来龙去脉:谁在什么时间提出了一个什么样子的需求?需求有什么价值?开发花费的成本如何?这个需求是谁在跟进?进度如何?最终的解决方案是什么?目的是为了帮助产品人员更好的管理需求。

05 结语

每个产品经理的心中都应该自己定义一个需求池,因为每个人所处的工作环境,遇到的问题都是不相同的。但是解决问题的思维是都应该有的。

作为产品经理,希望自己不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可以及时运用自己的产品思维系统化的考虑问题,解决问题。

关于需求池的一些思考

(0)
小多多的头像小多多创始人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