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心理学是“识人术”,却把我变成了杠精! ——转自一花

之前,在我权衡利弊后,最终决心辞掉工作,不以创收为主,而把主心投身于看书、学习、提升思想认知和提高写作水平上,理想着厚积薄发,今后能成为一名合格的知识分子或作者,哪怕默默无闻一生清贫也在所不惜。在这物欲横流,众人都“向钱看”的时代里,对名利趋之若鹜的众流中,我却背道而驰,选择了在旁人看来不切实际的“活法”。这一决定,必然遭到许多人的不理解,我都没做出回应,而是默默坚守,但心里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好在,与我朋友谈及此事,他们都给出了精神支持与鼓励,让我倍感欣慰。直到与我一位忘年文友也谈及此事,我把的决定、付出的代价和追求都一一说与他听,他却总用“但愿吧”回应之,这话一出,立马让我有了不适感,我也宁愿相信他是出于无心,便没在意,按我原先的思路继续讲述。毕竟,咱俩一直以来都志趣相投,可谓无话不说,即使旁人再不理解,想必他定能理解我的追求。在我展望未来,讲述今后的人生规划和想要实现的抱负时,他依然用“但愿吧”来回应。顿时,不好的感受愈加强烈。

于是我扭转话题,想确认他“但愿吧”三个字的发心。可无论怎么交涉,都得不到正面回应,他只说“如果这三个字触及到你敏感的神经,让你无法接受,那我向你道歉,我收回那句话;但很遗憾,你无法知道我(说这三个字)的发心。”我答道:“尽管长久以来咱俩视若知己,但我并不强求你必须尊重、认同和鼓励我的理想追求,自然也无需你道歉。我只想‘透过表象看本质’弄明白你这‘但愿吧’真正的用意,莫非你‘词不达意’并不清楚这三个字具体含义?”

按我一贯“认真”的作风,不仅分解了在特定的语境下“但愿吧”有“不看好、不祝福、不希望你如愿”的意思,以免我个人感受过于主观,还执着到合并咱俩聊天记录转发给旁人,寄托于“旁观者清”来更一步验证他确有其意。尽管无数人看了那段聊天记录后的反馈都与我不谋而合,拿着如此“铁证”都无法得到他的回应。理论许久,依然以无果告终。时至今日,那事已过去小半年了。直到昨天因为其它话题,他一副“咄咄逼人”似非把我难住的提问姿态,又让我有了不好感受,才把“但愿吧事件”作为案例旧事重提。会得到怎么样的结果,毫无悬念。

咱这对志趣相投的忘年交,不知道花耗费多少时间、精力和口舌去“掰扯”,代价之大。他能跟我不断“掰扯”也有他的立场,不回应我的侧重点是因为,他认为“他的言语态度让我感到不舒服”借用心理学上一句话来说“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也就是说“通过外界感受到的,不过是你自己内心的投射”。假设,一个因贫穷而内心自卑的人,总担心旁人会因此看不起他,便会对此特别敏感,即使旁人并无此意,他依然会有这种感受,并为之做出反应。所以,他希望引发我的内观:“你为什么这么执着于我的言语态度?”

不巧,他也误判了我的“在意点”,我真正执着的,并非他的言语姿态对我造成的影响。而是,倘若他的“但愿吧”对我确有“不看好、不祝福、不希望我如愿”的意思,我也希望引发他的内观:“你在怎么样的潜意识下才会希望你的忘年交不能如愿以偿?”这也可能就是咱俩一直无法同频的原因,俩人宁可不断暗示都不肯明说。直到我很不“高明”地把“螃蟹效应”亮出来:“螃蟹效应在许多人身上都有印证,例如‘希望他们失败’,因为我们害怕别人有所进展后,自己就会落后,往往会蓄意破坏、故意拖后腿等方式来捣乱,让他们显得不那么成功。害怕落后的恐惧,会让你相信自己不够好。”

不明说,也为了避免我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之嫌。不过,似乎只有按我这样的分析“他会对我人生规划和理想抱负持不看好的态度;会以咄咄逼人想把我难住之势的苛刻提问”才显得符合逻辑。当然,我把话说得这么明确,自是得不到他的认同,谁愿面对一个这么“小人”,不够“君子”的自己呢?为此,我还故作高明地替他分析出我认为比较合理的解释“认知失调”人往往对自己是好的、对的,这些观点过度自信,因为大脑无法调和自我内在的冲突与矛盾,这会造成认知失调的痛苦,而根据“趋利避害”逃避痛苦的生物本能,大脑一旦濒临意识到自己是错的、坏的时,就会不断打压、评判,即使真是错了,也会通过辩护,使得错也似乎情有可原。

不肯面对自己是“错的、坏的、无知的…”所产生的认知失调外,简而言之,也有碍于面子的掩饰机制,《亲密关系》中有言:“我们一旦意识到自己的‘心上人’可能爱自己也能寄托自己的爱,所产生的美好感觉,其真正原因,却并非出于爱,而是需求与欲望;由于需求、欲望总让人觉得是寂寞的、软弱的,我们便会用很强的羞耻心来作为防卫机制,假装自己什么都不需要,欲望才不至于暴露出来。”同理,倘若连自己潜意识中的那点“小心思”都被别人看穿并无情揭穿,这得多么让人难以面对啊!出于羞耻亲的掩饰,自然宁可与我不断辩驳,都不会承认确有此意。

我似乎一直试图用自己足够“专业”的认知,来说服他就是我分析的那样子。毕竟,我比较坚信,能觉察与捕捉到自己潜意识中起心动念的人是极少数,我苦口婆心、乐此不疲的初衷,不过是想让他引起对“觉察自己潜意识”的重视。说起觉察自己潜意识,让我不得不想起前阵子刚发生的事:母亲因病需住院疗养,一时间,家里连做饭菜的人都没了,便由我暂时承担起买菜做饭、收拾家务的“重任”。由于前一天的饭菜是我做的,次日,我姐把饭菜加热了打包进医院,当母亲尝了我做的饭菜后,便夸赞到“这青菜吵得还挺好吃…”

母亲是远近闻名的好厨艺,她的口味自然是挑的。她能夸赞我的厨艺,自然不会差。可没等我沾沾自喜,我姐随口接话“啊?青菜不是最好炒的吗?哪里需要什么技术含量…”虽然这话让我顿时升起了不好的感受,可我并没说什么,而是十分惯性地默默分析她会这么说的潜在意识,“是什么原因、从小受到怎样的影响,才会形成她‘不会认可他人优点’的心理模式?”会把这个案例拿出来类比,也是考虑到我那“忘年交”可能也像我姐那样,因为不具备觉察自己潜意识的能力,所以下意识地说出让别人产生不好感受的话,也不自知。当然,这些都只是我的主观臆断。

至此,还有件事值得抛出来深思:我有个从事墙绘定制的小弟,上月,他带领两位女画师与我,一同前往某新农村开展墙绘施工。由两位画师主画,我则替她俩递递工具、打打边框等没有技术含量的差事,没事了就自己娱乐。我们称年龄略小几岁的画师为“小婶”,称年龄稍长几岁的画师为“阿姨”。她俩同时施工尺寸相同、色系一致、风格统一且并列的两幅画,中间仅隔半米。这过程我们仨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我突然发现,两位画师把风格一致的两幅画,画出截然不同的效果。

可以明显看出,小婶更擅长画人物,阿姨则不然。考虑到完工后的整体效果可能影响验收,我便直言“是不是每位画师所擅长的都不一样?”小婶接话:“那肯定啊,怎么了?”我继续:“我发现,你好像更擅长画人物,你画的人物显得更立体更逼真,要不然,所有人物都让你来画,让阿姨画山水花鸟等背景插画吧,别你俩画出来风格色系都不一样,影响验收就不好了。”小婶也很自然接话:“那肯定画不过来的,两人一起画,效率高工期短,不然她都画好了,我还没画好,老板该说我了。”这番交谈后,这个话题也就不了了之了。

过了会儿,我突然注意到,一直与我们有说有笑的阿姨,许久都不说话了,我定睛一看,她一直板着脸,一言不发,与刚才的气氛截然不同,我后知后觉般凑上前去询问:“阿姨,是不是我刚说错话让你不高兴了?如果真是这样,我很自责,我现在诚心向你道歉。”看书学习赋予了我敢于承认错误并且能够诚心道歉。阿姨见我态度这般诚恳,才一改沉闷边抽泣到:“哪有你这么欺负人的,小婶她是美术学校专业培训出来的,而我是自学的,你知道我能吃上画师这碗饭,多么不容易?不用你说,我自己都知道,论专业水平上,肯定比不上她。可哪有你这么说话的,太不懂尊重人了…”话毕,接上一阵更为伤心的抽泣声。

尽管在我主动承认错误和不断道歉中,双双释怀,这件事依然给了我一个深刻教训。事后,与我老板谈及此事,才得知,他虽然作为老板花钱雇她俩干活,但长期以来,与她们两位长辈级的画师相处,都十分小心,给足了尊重,生怕哪里言语不当,触及到她们敏感脆弱的内心。毕竟,在墙绘行业,她俩入行早、资历更高;而他年纪轻、入行晚、又不会画画,如今她们却要屈身给他打工。虽然我说者无意,却对她绘画技术这仅有的“尊严”都产生了质疑,也难怪她会哭得如此伤心。老板也安慰我“不知者不罪”,也是她自己内心不够强大。

那么问题来了,通过以上案例,问题在我心直口快、不懂人情世故、不懂顾及他人感受,还在个人自身内心过于敏感、不够强大?正如我那位忘年交对我一般。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复杂在于人性的变化多端和深不可测,即便再是研学人性心理、学会觉察潜意识,是否真能洞察人性?通过理性分析是一方面,找到和谐有效的相处之道又是另一方面。话回“内观”,我如此执着与追求原理、欲探察人性,这潜意识里的动机为何,也值得自省一番。毕竟学无止境,光是“人”和如何“做人”,都是一门值得用一生去探究的学问。

都说心理学是“识人术”,却把我变成了杠精! ——转自一花

(0)
季候的头像季候注册用户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