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2.24亿元,能换来喜马拉雅一个上市名额?

“裁员”、“自救”、“变革””。去年,这些负面词汇还围绕在这个在线音频巨头喜马拉雅的身边。今年,喜马拉雅底色似乎变了。日前多家媒体报道称,“喜马拉雅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高盛、摩根士丹利、中金为联席保荐人。”这是喜马拉雅第四次冲击IPO,但与前几次不同的是,其已实现成立11年以来首次盈利。招股书显示,

“裁员”、“自救”、“变革””。

去年,这些负面词汇还围绕在这个在线音频巨头喜马拉雅的身边。

今年,喜马拉雅底色似乎变了。

日前多家媒体报道称,“喜马拉雅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高盛、摩根士丹利、中金为联席保荐人。”这是喜马拉雅第四次冲击IPO,但与前几次不同的是,其已实现成立11年以来首次盈利。

招股书显示,2023年,喜马拉雅营收达到37.36亿元,经调整净利达到2.24亿元。同期,平均每月有3亿用户在线听喜马拉雅的音频内容,用户体量也远超同行稳占行业*位置。

这次终迈过“盈亏线”的喜马拉雅,能打动资本吗?

1、在线音频的“天花板”

喜马拉雅是在线音频行业的领跑者,成立于2012年,2014年就突破了5000万用户,如今用户数更是远超同行霸占*位置。

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3年,喜马拉雅平均月活跃用户数分别为2.67亿、2.91亿和3.02亿;移动端平均日活跃用户2021年3150万人,2023年为3026万人,和同行相比遥遥*。

另据灼识咨询数据,就2023年的移动端平均 MAU、总收听时间和总收入而言,喜马拉雅已中国*的在线音频平台。再据《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喜马拉雅用户渗透率达到77.8%,稳居在线音频行业*梯队。

按道理,这样一家具备高光的企业,敲开资本大门应该更轻松些,背后却是一路坎坷。

2021年5月,喜马拉雅提交赴美IPO申请,但恰好遇上了滴滴上市后中概股赴美上市停滞的黑天鹅事件。喜马拉雅只好撤回赴美上市计划转向审核更为严格的港股,2021年9月,喜马拉雅递交港股招股书,次年3月又更新招股书;但至今,喜马拉雅上市都未果。

同为在线音频平台的荔枝却更为幸运。2019年底,荔枝提交了赴美IPO申请,次年1月顺利在纳斯达克挂牌,成为“中国音频*股”。

有人说,“是荔枝找准了上市的时间,喜马拉雅倒霉遇上滴滴这件事。”喜马拉雅确实找错了上市时机,实际上喜马拉雅早已触及天花板。

一方面,长期盈利难,如今越过盈亏线或也底气不足。

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2年,喜马拉雅经调整净利分别为-7.18亿元、-2.96亿元;2023年却实现了2.24亿元经调整净利,喜马拉雅解释称,“主要是由于用户群扩大,变现能力增强以及成本结构优化带来的毛利率改善和经营效率提升。”

而在“降本增效”上,喜马拉雅却可圈可点。

2023年,喜马拉雅营业成本26.9亿元,同比减少7.71%,占总营收的比重也由48.1%降至43.7%。同期,研发开支、销售及营销开支等分别为9.3亿元、20.7亿元,较2022年同比分别减少0.75%、2.2%。

去年开始,有关喜马拉雅人员“优化”的消息也层出不穷。截至2023年12月31日,喜马拉雅拥有2637名全职雇员,而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为4342名全职雇员。计算这两年时间,喜马拉雅全职雇员数量减少1705名,“优化”比例也高达39.27%。

可见喜马拉雅的盈利,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压缩成本而来。

值得注意的是,喜马拉雅的营收增速也略显颓势。

2021年-2023年,喜马拉雅营收分别为58.57亿元、60.61亿元、61.63亿元,收入增长率由43.7%降至3.5%和1.7%。

营收增速放缓,这与喜马拉雅的用户付费率下降息息相关。

2021年-2023年,喜马拉雅移动端平均月活跃付费用户分别约为1490万、1570万和1580万,去年增长明显放缓。2021年至2023年,其付费率分别为12.9%、12.9%和11.9%,后两年处于负增长状况。

曾在喜马拉雅任职的员工张宏说过,“发展了十多年,在线音频的用户付费率太低,用户增量也见顶,平台赚不到钱。”

但喜马拉雅的用户体量一直处于同行难以超越的高位,这是护城河,却也是天花板。体量越大意味着平台运营更难,成本也越高,用户增量的触顶再加上付费意愿的降低,平台也只会更陷入更难赚钱的困境。

此外,在线音频行业也早已“遇冷”。

据艾瑞咨询报告显示,2021年-2022年,在线音频平台市场规模分别为100.2亿元、115.8亿,2023年预估为138.1亿,行业增速从2020年之前的超20%,下滑到20%以下,2026年,行业增速或将下滑至9.5%。2020年,荔枝赴美上市第二天股价就破发,可见当时资本就不看好该行业了。现如今,荔枝的股价停留3美元/股的低价。

这两年,因播客的火热在线音频行业重燃起一把火。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大厂也纷纷下场。但在去年下半年,大厂们渐渐撤退,企鹅FM还宣布了停运。

归根结底,是在在线音频市场内,大家看不到利益。毕竟同样是做内容的长视频领域,“爱优腾”背后的互联网大厂都在为盈利花足功夫打广告,以赚取用户更多时长。长音频又比不过长视频,受众怎么都比后者窄,又如何让资本们看到更大的利益空间?

现如今,喜马拉雅是可以通过成本结构优化或是“降本增效”等手段提升盈利水平,但未来又该如何保持?

2、AIGC加持,会带来新故事?

不论怎么说,时隔两年再度冲击上市的喜马拉雅是更有底气了,不止是首度实现了与用户数远超同行,公司也一直有资本支撑。

企查查数据,截至目前喜马拉雅共经历了10轮融资,背后投资者包括腾讯、小米、阅文、泛大西洋投资、创世伙伴资本等,如今估值已达到43亿美元(300亿人民币)。

就算受资本青睐,喜马拉雅还是没钱。

招股书显示,2023 年,喜马拉雅总资产42亿,总负债144 亿。不止去年,2021-2022 年,喜马拉雅的净资产分别-155 亿、-138 亿。可见,喜马拉雅的负债规模一直处于高位。

如今行业遇冷,平台又渐入发展瓶颈的期间,喜马拉雅更急迫地需要上市融资来缓解后续运营的压力。但行业和自身天花板在那,喜马拉雅也深知,去年系列变革与裁员动作其实都是在为此做努力。

具体来看,目前喜马拉雅的收入来源主要是订阅、广告、直播、其他创新产品及服务这四大版块,其中订阅收入长期占总营收超五成。喜马拉雅若要突破自身天花板,势必要撕开除开订阅收入外的其他口子,从目前喜马拉雅的布局来看,有两大出口:

一,广告。

众所周知,内容平台一般靠广告赚钱,但一直以来对在线音频行业却难。毕竟对于品牌方而言,听觉广告的吸引力肯定不如视频和图文广告。但也阻碍不了在线音频平台提升广告服务收入的决心。

近两年喜马拉雅也正不断优化广告服务,广告也成其第二大收入来源。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3年,喜马拉雅广告收入分别为14.88亿元、14.69亿元和14.23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5.4%、24.2%及23.1%。不过细究发现,该部分收入呈现逐年下降态势。

可见,要提升广告的吸金能力还是难,喜马拉雅仍有较长的路要走。

二,借助AI打开更大的商业化空间。

据披露,喜马拉雅已将自动语音识别(ASR)技术、语音合成(TTS)技术等应用在内容制作中。比如,通过TTS技术,喜马拉雅将已故评书大师单田芳的 AI 合成音应用在有声书制作中,用单式评书腔调全新演绎了《十二金钱镖》《蜀山剑侠传》等作品。

简单来说,就是借助AI生成音频内容。这是能为平台节约内容生成及人员成本的。同样也能让平台变得更智能,有助于提升用户体验感及粘性。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在接受媒体分析称,“AI技术对喜马拉雅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包括提升内容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提升用户体验与粘性;开拓新商业模式和盈利空间这三方面。”

喜马拉雅披露,2023 年,AI赋能的自动内容过滤覆盖率从 2022年的25.7% 增至 41.8%,2023年12月,覆盖率达到72.2%,这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招股书中喜马拉雅还表示,“募集资金将用于提升内容和赋能内容创作者,同时围绕下一代技术、AI及大数据能力,加强在线音频的营运效率。”

可见,喜马拉雅在AI领域上下的决心。但该领域也存在着监管、技术壁垒、落地难等多重难题。比如,现在国内外火热的Chatgdp、文心一言等AIGC平台,都存在着生成内容涉嫌抄袭的风险。

不论怎么说,AI时代下只要是内容生成的平台都可借助AI技术来提升内容生产效率,为此打开更多商业化的可能。但问题还是那几个,未来又如何落地,实现商业化呢。现在的喜马拉雅,自身刚迈过盈利线,又如何借助AIGC打开新的商业化空间?

总的来说,喜马拉雅要突破长音频的发展天花板,是需要上市融资所带来的资本支撑的。但在这之前,其也需要更可靠的盈利故事来打动资本,而非“降本增效”换来的盈利故事。

(0)
小多多的头像小多多创始人

相关推荐

  • 丽人丽妆业绩下滑,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丽人丽妆业绩下滑,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如今,虽然疫情影响消散,但是笼罩在丽人丽妆身上的阴霾,尚未散去。

    创投 2023年4月10日
  • 一个时代的结束:慢病千亿品种举白旗投降

    一个时代的结束:慢病千亿品种举白旗投降,全球胰岛素市场的萎缩,不仅仅只有1型糖尿病治愈希望的预期打击。

    2023年7月6日 创投
  • 小米系突击入股,将收获一个充电模块IPO

    8月31日,优优绿能于深交所创业板顺利过会。而这也意味着,A股即将迎来“充电模块*股”。据悉,优优绿能总股本为3150万股,本次IPO拟发行不超过105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不低于25%,由此推算其发行市值约28亿元。而募集的7亿元将用于充电模块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公司总部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

    创投 2023年9月4日
  • 东鹏最大的风险,是东鹏特饮一年24亿瓶的销量

    尽管半年报业绩涨势喜人,但股价至今都无法重回200元区间的东鹏特饮,到底面临怎样的“灵魂考题”,应该如何告别“大单品”依赖症,在功能饮料越来越卷的当下怎样以创新破功能饮料的万“卷”?如何“醒着拼”向资本市场和消费者讲好新的“醒”故事?告别“大单品依赖症”实属无奈尽管“山寨”红牛起家,但已经在功能饮料

    创投 2023年8月31日
  • 谁在炒600元/克的黄金?

    房子价太高,股票不敢炒,钻石看不懂……留给个人投资者的投资机会似乎并不多,但黄金可能是一个例外。12月4日早盘时段,纽约黄金期价与伦敦现货黄金价格集体上涨,均突破每盎司2100美元关口,刷新国际金价盘中新高。COMEX黄金期货一度站上2150美元/盎司关口,最高触及2152.3美元/盎司;现货黄金一

    创投 2023年12月8日
  • 密集走访5省7城,河南在下什么棋?

    密集走访5省7城,河南在下什么棋?,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衍生出的是产业大而不强、产品附加值低等连锁反应。

    2023年5月17日 创投
  • 身份证银行卡一起丢失怎么办 口头挂失然后到派出所报案

    马上拿起手机,向银行方面,进行口头挂失。不要想着到银行进行挂失,由于您的身份证也一起丢失是无法在柜台挂失的。如果不知道银行的电话号码,可以向114进行查询。 挂失的时候是需要提供您…

    2022年1月25日
  • 融科储能完成超10亿元B轮融资,君联资本领投

    融科储能完成超10亿元B轮融资,君联资本领投,本轮融资完成后,公司将持续发力钒液流电池储能领域,加快创新平台的扩建和升级、新一代储能产品及关键零部件的研发,进一步在全球市场拓展及引进高端人才。

    创投 2023年4月17日
  • 万达酒店及度假村荣膺第十四届虎啸奖三项品牌营销大奖_行业动态

    近日,中国品牌营销盛事 —— 2023虎啸盛典在上海圆满落幕,万达酒店及度假村“打造超级旅游目的地-长白山万达国际度假区”营销项目从2000…” />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创投 2023年6月20日
  • 互联网大厂,花名不能停

    ‍‍‍‍‍‍‍‍‍‍‍‍‍‍‍‍‍‍‍‍‍网友夏机智在抖音分享了自己入职阿里后艰难的“取花名”经历:“在起花名的入职流程卡了两天,正常的不正常的名字全试了,还是取不出来。”作为最早开创花名文化的大厂,阿里至今仍保留着入职需要取花名的传统。时至今日,阿里已经拥有超过20万名员工。此前那些人尽皆知的武侠

    2024年2月27日
  • 爱华仕箱包×TRICKCOO演绎户外新潮,引燃2024上海时装周_行业动态

    在繁华喧嚣的上海,时尚总是以独特的姿态在每个角落蔓延。2024年3月,上海时装周如期而至。在这场融合了传统与创新、东方与西方的时尚盛宴中,爱华仕箱包瞩目登场,再度掀起户外出行时尚风潮。本季上海时装以“链象生新”为主题,聚焦“新中式、新环保、新运动”等时下热点,延续“可持续时尚”环保理念,携手一系列

    2024年4月7日 创投
  • 阿里又一平台「大降价」,这些商家慌了

    继淘宝天猫卷低价之后,阿里旗下又一平台——盒马,也开始打价格战了。近期,盒马推出一款榴莲千层蛋糕,定价比对手山姆低了22%,引发消费者抢购。山姆随即应战,掀起了一波又一波降价浪潮。这轮价格战,也从榴莲千层这单一产品,扩大到多个品类。截至发稿前,盒马与山姆的战争,已扩大至至15个城市。盒马向山姆“宣战

    创投 2023年8月24日
  • 「茅台+」是茅台的万能绝招吗?

    从茅台冰淇淋,到如今爆火的酱香拿铁、茅台巧克力,“茅台+”策略是茅台的*绝招吗?01 跨界营销,茅台很忙要说最近哪个品牌爆火?答案当然是茅台,而且茅台很忙。先是在9月4日,茅台和瑞幸联名推出酱香拿铁,上市当天连续霸榜了多条热搜,整个朋友圈都飘满了酱香味,网友们纷纷分享“美酒+咖啡”的新品体验感言。第

    2023年9月18日
  • 年轻人的「搭子」游戏何时终结?

    “搭子”社交正成为年轻人时下的一种社交新风尚,搭子之间通过共同的兴趣和价值观念,主打着一个价值共享和精准陪伴。近期,特产互换搭子就是在这样的风潮下衍生出的社交新游戏。从国庆节前开始,不少年轻人就开始在互联网上寻觅“特产互换搭子”,如果能够谈得投机,便互相寄送特产,这样一来,即便是不出门去人挤人,也能

    2023年10月27日
  • 国家队正式进场,又一预制菜基金成立

    投资界(ID:pedaily2012)消息,11月22日,“2023食品预制化(预制菜)产业基地生态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会上,现代食品产业发展基金发布,基金规模达到10亿元,旨在为全国食品预制化(预制菜)产业基地高质量发展提供资金助力,该基金将投资支持优秀的预制菜企业、产业链工厂等给予金融赋能。值

    2023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