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正一个个从实验室「醒来」

不知从何时起,一股投资风潮兴起,刮向了正在实验室埋头苦干的教授们。尽管前几年就有“5年带动投资逾50亿”、“清华、浙大5年合同金额超百亿元”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喜人报道。但显然,这一次风潮不同凡响。如同当年风投机构们纷纷押注共享单车、 O2O、二手交易平台等,如今,风投机构们将目光瞄到了实验室里科研成

不知从何时起,一股投资风潮兴起,刮向了正在实验室埋头苦干的教授们。

尽管前几年就有“5年带动投资逾50亿”、“清华、浙大5年合同金额超百亿元”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喜人报道。但显然,这一次风潮不同凡响。

如同当年风投机构们纷纷押注共享单车、 O2O、二手交易平台等,如今,风投机构们将目光瞄到了实验室里科研成果转化上,纷纷进场,试图在下一个风口来临之前成功抢占到更好的身位。

随着风投资本的追捧和市场热情的高涨,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和教授受到鼓舞主动走出象牙塔创业,正成为“硬科技”创业的中坚力量,科学家创业蔚然成风。

尽管国内科研成果转化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已经有一些企业脱颖而出,他们中有的成功跻身独角兽,有的走到了行业细分赛道*梯队中。

高大上的科技成果,正一个个从实验室“醒来”,真正走向生产线,飞入寻常百姓家。

万亿投入,90%水漂的痛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高校、科研院所等则是科学技术最重要的产地和摇篮。

在我国,截止2023年6月,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72所,本科院校1275所。其中,有147所是“双一流”建设高校,115所高校曾列入211工程建设,39所高校曾列入985、211工程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中央级科研院所259所,国家级科研院所199家,重点科研院所共计458家。此外,中国科学院共拥有13个分院、114家科研院所和130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

我国论文数量和科研人员数量均处于世界*,整体科研水平也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如果说基础研究是科研成果从0到1的突破,那么科研成果产业化就是从1到10甚至10到N的跨越。

从基础研究到实现产业化,是一个漫长且艰难的过程。一般来说,一个原创的成果转化,要经过技术原理构想、实验室小试、中试以及产业化商业化发展等多个阶段。

现实情况是,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最高只有30%,与发达国家相差一倍,高校的科研成果产业化更是只有可怜的10%。也就是说,我们每年投入数以万亿计的科研研究专项资金换来的研发成果,有90%打了水漂。即便是处于成果转化期间的企业,大部分产品也都处于工程样机、原理机阶段,或仅仅只有一个产品雏形,产业化更是遥不可及。

结果是,很多基础科研的终点可能只是一篇静静躺在库里的论文,毫无实用价值;企业发展停留在产品样机阶段、难以维系。不仅造成了科研成果的巨大浪费,还拉低了整个社会技术进步的后腿。

如何破解实验室文章和专利内循环、基础科研低水平内卷、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效率成为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关键要素。

四端齐发力打通最后一公里

科技成果转化的闭环涉及技术、人才、资金、环境、市场等诸多要素。

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研转化向产业,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大公司、风投机构围绕这些方面做了很多努力。

政策端

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举措来激励、激活、释放全社会的科研成果转化热情,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包括《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专利法》、《科学技术进步法》、《关于组织开展“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的通知》等。

这些政策内容涵盖成果转化实操、奖励与职称评定、科技成果评价、区域创新、创新转化服务、科研人员与机构创新、技术转移转化人才等多个方向。

在成果转化链路中,政府不仅扮演着长期政策出台者,也是资金支持和技术资源的提供者,更是创新氛围和城市空间的打造者。

供给端

高校、研究机构是高新技术成果的主要创造者和开发者,也是整个科研成果转化过程的主力军,有丰富的政策优势、资源和人才优势,是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桥梁。

在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除了加快基础科研开发研发,还应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产业的紧密合作,争取广泛支持,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引导一种以需求为导向的转化策略,激发科研人员自主创新、自主开发、自我转化的能力,将成果转化率作为重要考核指标。

市场端

市场端包含创新企业、大企业和市场需求方。

创新企业是科研成果的主要应用者和推广者,其与研究机构合作,进行技术引进和技术转移,将高新技术转化为实际应用或商业产品,同时实现自身的技术升级和转型。

大公司则为创新成果价值实现提供平台支持和资源链接。阿里达摩院、腾讯“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百度投资、药企孵化等都是大公司用自己的方式探索科研成果转化的具体方式。

市场需求方提供市场需求和反馈,引导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推广方向。

资本端

科研成果转化项目普遍处于早期阶段,有的甚至处于原理构想阶段,所需资金量大、投资回报周期长,项目转化成功率也比较低。

而几乎全世界的科研成果转化落地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资金,而主打长期主义的风投机构加入无疑为成果转化插上腾飞的翅膀。

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除了核心技术支撑还需要各方的通力协作,打通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科学研究没有快车道,但科技成果转化可以有快车道。

03.

实验室长出的两家初创公司

当热门赛道不再代表高回报,“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成为社会主流,以科学家为创始人或创始团队的科技转化型企业正迎来黄金时期。

近些年,各方正不遗余力地将一件件科研成果推向市场。

放眼当下,脱胎于前沿科研成果而成立的初创型企业或早期小型团队越来越多,科技创新迸发了新的活力,成果转化也按下了加速键。

本文选取了2个最新成果转化案例。

噬菌体科技型企业「格瑞农」是来自华中农业大学和格瑞农生物的校企合作潜力股,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专业从事噬菌体毒株选育、制剂研究、自主生产及市场推广的企业。

创始人兼董事长王喜亮,系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既是企业家也是专研噬菌体十余年的科学家。

在噬菌体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上,格瑞农与华中农业大学联合成立了“噬菌体联合研究与开发实验室”,分两部分展开工作。一部分由王喜亮扎根高校,带领数名硕士、博士研究团队,负责噬菌体的基础理论研究;另一部分由格瑞农研发负责人黄金梅博士带领数十人组成的企业研发中心在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石上探索应用路径并提出解决方案。

科研成果,正一个个从实验室「醒来」

在两头的共同努力下,产品取得了市场化突破和资本认可。今年还将组建渠道团队,开拓市场,并提高市场对噬菌体的整体认知度。

还有一家公司,孵化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的「中科搏锐」,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医疗器械企业,核心业务是研发和销售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疗监测设备。

由中科院自动化所脑网络组研究中心主任、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蒋田仔研究员担任首席科学家,在他的引领下,团队所在的脑网络组研究中心在脑科学领域积累了逾20年经验,提出了全新的人类脑网络组图谱、光电同步脑活动检测仪等脑科学重要成果,最终形成面向临床的医疗器械产品,在麻醉科、重症监护科、卒中中心等场景得到实际应用。

A轮财经的思考:科技创新链的九级说

有一个形象的比喻:

若把科技创新链划分为9级,1到3级在实验室、4到6级是工程化、7到9级为产业化。

院所苦练内功、招才引资,政府全力支持、保驾护航,风投深度关注、持续加码……推动技术原理到实验室样品,再到可广泛应用的技术和产品,并最终实现利润反哺科学研究。

只有把每个环节落实到位,“科技之花”才有可能结出“产业之果”。

部分参考资料:

1.科技成果转化,如何加速?

2.一面迷途,一面澎湃,国内的科研成果转化真的准备好了吗?

3.科研成果转化率仅10%,卡在哪了?

4.华中农大科研支撑,格瑞农生物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

5.中科搏锐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谊安医疗*投资

(0)
小多多的头像小多多创始人

相关推荐

  • 「沉迷」兼职的年轻人

    「沉迷」兼职的年轻人,“五天能赚小一千呢。”多多算了算帐,觉得自己不出去玩,趁着假期做兼职的决定是对的。

    2023年5月8日
  • 年销317亿,国产马桶出息了

    时移世易,国内消费者赴日抢购马桶盖的热潮一转眼已过去了近十年,十年间变化翻天覆地,短短时间里,国产智能马桶已然悄悄逆袭。数据显示,国内的智能马桶销量已经由2016年的439万台上升至2021年的910万台左右,2022年我国智能马桶销量超1000万台,内销额达到317亿元,线上销售额达64亿元,同比

    2024年1月14日
  • 「配角」们想抓住这个春天

    「配角」们想抓住这个春天,老兵重装上阵,势必要和大厂再拌一拌手腕,看看自己能否跳出昔日窠臼,当一回主角。

    2023年4月13日
  • 宏济医疗完成数亿元融资,启明创投独家投资

    投资界(ID:pedaily2012)2月6日消息,深圳市宏济医疗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成功完成新一轮融资,融资金额数亿元人民币,本次融资由启明创投独家投资。本轮融资将用于继续推进已上市的一次性内窥镜产品的商业推广,以及新管线的研发和生产。加强深圳宏济医疗公司生产基地建设以及全球营销网络和渠道的布局,进一

    2024年2月8日
  • 赟汇资本设立两支人民币基金,10亿

    投资界(ID:pedaily2012)消息,2023年12月,赟汇资本完成两支大型人民币产业基金的设立,总规模10亿元,分别对智能交通产业生态和人工智能产业链进行投资布局。其中,智能交通产业生态基金是由赟汇资本与泰兴市经开区产业引导基金、毅达资本共同设立,将依托赟汇资本丰富的智能汽车产业资源,聚焦科

    2024年1月29日
  • 第一季度是春季吗 工作计划得怎么写

    每到新的一年到来的时候总会有很多人对于第一个季度以及春季分不清,那么到底第一个季度是哪几个月属不属于春节?季度的工作计划该怎么写呢?接下来的文章就给大家介绍一些有机会能用到的经验!…

    创投 2022年1月25日
  • 本地生活棋局生变:美团复苏增长,抖音高歌猛进

    本地生活棋局生变:美团复苏增长,抖音高歌猛进,本地生活商业,有足够丰富的社会性,外卖、骑手、商家、用户,不只是做生意的一种商业要素,背后则是千千万个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因此,本地生活领域的战争,最终起到作用的是更多不可见的东西。

    创投 2023年5月29日
  • 2024年,直播带货困与解

    我们越来越发现,在很多以前的大主播直播间买东西,好像捡不到便宜了。“今年双11想买个扫地机,有一款扫地机蹲点付尾款加上各种减免价格3913元,买完又逛了逛京东,发现同款只要3699元,还送十全十美礼盒和2L清洗水,那个主播直播间只自带配件套盒和一瓶清洗水,当时就在直播间退款了”,冯紫涵描述了今年双1

    创投 2023年12月29日
  • 销售额曾破亿的抖音白牌,现在怎么样了?

    在抖音上,你有刷到过针对“妈妈们”的种草视频吗?这些视频大多会特写主播的脸部和手里的产品,种草话术也十分雷同。“不会化妆、懒得化妆,五重维C素颜霜,就特别适合上了年纪的又不会化妆的妈妈们,一抹提亮遮瑕不假白,还不需要卸妆,真的非常方便又好用。”别小看这些针对“妈妈们”的品牌产品。它们的知名度或许比不

    创投 2023年8月21日
  • 大厂第一批被裁的人,开始摆摊了

    大厂第一批被裁的人,开始摆摊了,如果说,宇宙的尽头是考公考编,那么人生的中转站,或许便是街边的小摊位。涌向摆摊大军的年轻人并不会以此为终生事业,只是在这里歇个脚。

    2023年5月29日 创投
  • 「吊牌贩子」南极电商露底裤

    「吊牌贩子」南极电商露底裤,一个品牌的外延不断扩大,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南极电商最近几年的业绩走势,也许就已给出了答案。

    创投 2023年4月24日
  • 什么是余额宝(可以当作一种理财方式)

    当然这个标题真只对小编自己,不知道各位小伙伴们的今年的投资收益怎么样,可以在留言区晒一下你的收益。 那么首先可以明确地来说,我们每一个人购买基金或者理财或者去炒股,都是看好某一个行…

    2021年11月6日 创业分享
  • 港股今年最大IPO上了:极兔市值1000亿

    快递江湖冲出一个超级IPO。投资界—天天IPO获悉,今日(10月27日),极兔速递环球有限公司(简称:极兔)正式登陆港交所IPO舞台。此次IPO,极兔发行价12港元/股,市值约1000亿港元,成为港交所2023年迄今开盘市值最高的IPO。起家于东南亚,极兔的崛起速度让人惊叹。2015年,在OPPO打

    创投 2023年10月27日
  • 决胜2025,国产数据库大战金融市场

    决胜2025,国产数据库大战金融市场,金融数据库国产化进程在今年明显加速:在国有大行里,不少核心系统的国产化替代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完成,更大范围的中小金融机构开始调研规划。

    创投 2023年6月30日
  • 爆火的“量化交易”是什么?一文读懂

    近期,沪深两市成交量连续破万亿元,市场交易持续升温,市场人士通过观察发现,除中证500等小盘股指数上涨明显外,多数板块并没有涨幅甚至回调,因此有传言称量化交易在“薅羊毛”,有人担心会引起市场异常波动。

    创投 2022年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