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上市:圣母难当

今年8月,英国芯片公司Arm正式交表,有望成为今年美股*规模的IPO,也是阿里巴巴、Facebook之后的美股历史第三大的IPO。全球几乎所有智能手机都离不开Arm,用他们在招股书里的话说:我们的高能效CPU已经在全球99%以上的智能手机上实现了先进的计算,全球约有70%的人口使用基于Arm的产品。

今年8月,英国芯片公司Arm正式交表,有望成为今年美股*规模的IPO,也是阿里巴巴、Facebook之后的美股历史第三大的IPO。

全球几乎所有智能手机都离不开Arm,用他们在招股书里的话说:我们的高能效CPU已经在全球99%以上的智能手机上实现了先进的计算,全球约有70%的人口使用基于Arm的产品。

但Arm是一家不做芯片的芯片公司,通过销售芯片架构授权创收。具体而言,Arm的收入来自两个方面:

(1)Arm将芯片设计方案,即知识产权IP)转让给苹果、三星、高通等芯片公司,收取一次性费用。

(2)芯片公司通过ArmIP实现芯片量产并销售给手机品牌后,再根据每颗芯片售价按比例向Arm缴纳版税。

Arm上市:圣母难当

比如苹果的A系列芯片和M系列芯片都采用了Arm架构,因此需要向Arm支付版权费,高通和联发科也是如此。

听上去无比性感的包租公生意,却让大股东软银险些砸在自己手里。原因就是收入实在太低:

2022财年,Arm的大客户高通全年营收442亿美元,但Arm不到高通的零头——26.8亿美元[2]。

霸主的幻觉

Arm的崛起,本质上是RISC(精简指令集)的崛起,后者和CISC(复杂指令集)芯片设计理念,已经相互缠斗四十年。

二者的区别在于,复杂指令集能够在同一个指令下执行多个子任务,性能高、功耗也高。

而同样的复杂任务,精简指令集则需要通过多条指令来完成,每条指令只执行一个任务,性能显然不及前者,但功耗低。

20世纪80年代是双方你争我夺的高峰期,最终以英特尔x86架构为代表的复杂指令集大获全胜。2006年,苹果的Mac产品线全面倒戈英特尔,x86基本统一了从PC到服务器的整个CPU市场。

Arm上市:圣母难当

直到被胜利冲昏头脑的英特尔痛失智能手机市场,Arm凭借低功耗的优势迅速冒头。同时,Arm也开创了一种特殊的商业模式:不同于英特尔售卖整张芯片,Arm出售芯片IP,不同厂商可以按需购买Arm的技术或架构,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改进。

换句话说,Arm提供一个标准化的硬装方案,苹果、高通这些芯片设计公司可以自己软装,Arm收一笔设计费。

这种商业模式也是软银看好Arm的原因:Arm身为移动终端的基础设施,还有一个非常性感的商业模式。因此,软银在2016年斥资320亿美元将Arm私有化。

软银一开始的判断并没有错,Arm架构是移动互联网的核心底层,而且物联网设备出现时,这种IP授权模式也刚好迎合了需求多样复杂且定制化的各种终端应用。同时,Arm通过大量的专利积累,让之后的低功耗芯片设计基本都绕不开Arm的IP。

但久而久之,软银发现Arm虽然可以坐地收税,但收上来的税实在太少。

以2022年的收入作为标尺,同样是在芯片产业关键环节上的公司,Arm的收入只有台积电的3.8%,英特尔4.3%,高通的6.0%,英伟达的9.9%,ASML的11.6%。

Arm上市:圣母难当

Arm向芯片收取的两笔费用中,前期授权费通常在100万至1000万美元之间,一次性付清;版税则是每卖出一个芯片,向Arm交付芯片定价的1%~2%[3]。

作为对比,与Arm商业模式高度类似的是高通的基带芯片,后者的创收手段也是“收税”。以高通在2010年和苹果签的独占协议为例:高通每年支付苹果10亿美元,换取iPhone的*供应权;但苹果向高通支付专利费:每台苹果手机售价的5%[6]。

除了“税率”更高,手机的售价也远远超过芯片。苹果A16处理器的供应链成本在110美元左右,但搭载A16的iPhone 14Pro售价却超过1099美元。而且只要苹果涨价,高通都能等比例沾光。

虽然Arm的授权伙伴以每年30至40家的速度增加,但由于基数*值太低,依然杯水车薪。

这也是大股东软银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从一个性感无比的基础设施,变成了朴实无华的公共事业。

圣母的围城

2020年9月,一项秘密洽谈许久的收购计划公诸于世:英伟达将以400亿美元的价格从软银手中收购Arm。

英伟达在CPU领域建树不多,而Arm掌握着移动CPU的核心架构。倘若收购成行,英伟达就有机会同时称霸移动CPU和GPU领域。为了推动交易成行,英伟达一度就着Arm的财务问题卖惨:“Arm的财务状况不容乐观,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

然而这是一场注定会失败的并购,几乎所有国家的监管部门都投了反对票。

和台积电一样,Arm中立地位的“合法性”来源于两点:1.Arm只提供架构授权,从不自己开发芯片,不跟客户抢生意;2.Arm是一家独立的公司,不属于任何半导体公司。

但两者的不同在于,台积电拥有先进制程芯片制造能力的*优势地位,并因此获得了非常大的议价空间。

高通的基带芯片也是类似的道理。在2010年的协议到期后,在iPhone 7中引入英特尔作为二供,同时对高通发起诉讼。但由于英特尔的基带芯片性能实在堪忧,苹果最终选择与高通和解。

根据果学*人郭明錤的爆料,苹果自研5G基带芯片失败,高通仍将是新机型5G基带芯片的*供应商[7]。

Cellular Insights做过一个测试,高通基带版的iPhone网络性能,普遍比英特尔版高出了30%。而为了让两个版本的网络性能齐平,苹果甚至故意降低高通版本的信号能力[8]。

Arm的基础设施地位更多来自“生态”:即有多少下游客户愿意采用Arm架构设计芯片。

“生态”的壁垒在于“双边规模效应”:采用Arm架构的芯片越多,围绕在Arm架构的软件开发者和用户也就越多,反过来新的芯片公司和开发者也就更倾向于Arm架构。举一个类似的例子:如果美团的用户越多,那么商户就更倾向于入驻美团;而商户变多后,用户也就越倾向于使用美团。

但这里有一个关键前提:美团的配送费和佣金维持在合理的区间。

与Arm类似的是android系统和英伟达的CUDA,前者是开源的,后者理论上也是免费的,只是与英伟达的GPU绑定。

而且,美团的商户极其分散,但Arm的客户都是有钱有势富可敌国的芯片巨头。

2010年,英特尔和Arm曾隔空叫板。Arm认为“英特尔尚未真正进入智能手机市场”。英特尔CEO则在股东大会上反唇相讥:“Arm根本算不上对手,架构授权很难获得跟我们一样多的利润。”

事实也是如此,如果Arm的“税率”太高,促使下游的芯片公司铁了心寻找新的架构方案,失去的客户就很难再回来了。

这一切也正在发生。

无奈的反击

2022年,Arm在美国法院起诉高通,指控后者未经许可使用Arm的知识产权。原因是高通曾在2021年收购一家名为NUVIA,从事Arm架构CPU开发的初创公司。

收购完成后,Arm希望与高通针对NUVIA产品重新签订授权协议以增加收费,高通显然不愿意。

Arm起诉高通的时候,高通已基于NUVIA研发出服务器芯片的相关产品,正在寻找客户。和Arm的纠纷无疑干扰了这一计划。

两大巨头各执一词,Arm一度威胁高通将终止所有许可协议。尽管只是嘴上说说,但这显然使得高通以及Arm所有的大客户,都开始对其有所忌惮。

在纠纷进入到白热化阶段之时,Arm的下游客户们不约而同地开始默默寻找Arm的替代方案。其中最主流的战略就是投资RISC-V的架构。和Arm一样,RISC-V同样基于精简指令集,还兼有开源的优点。

今年初,一家叫做RISE的生态联盟在比利时成立。这一联盟的创始成员包括高通、英特尔、三星、英伟达、联发科、谷歌等科技巨头,占据了芯片市场的半壁江山。

Arm上市:圣母难当

RISE中的“R”指的就是RISC-V架构。这一联盟的主要共识,就是共同建设RISC-V的软件生态,加速其商业化进程。推动RISC-V处理器在移动通信、数据中心、边缘计算及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市场化落地。

这些领域不偏不倚,精准狙击着Arm的命门。

几乎是在联盟成立的同时,有媒体披露,Arm正计划改变授权模式,效仿高通把定价基础从芯片售价变成终端售价,每台手机收取其售价1-2%的授权费用,虽然比例没变,但实际上涨价幅度达到十倍左右。

早在RISE联盟成立前,Arm的客户就开始陆陆续续脱离Arm生态。以高通为例,骁龙SoC的CPU架构来自Arm,但Adreno GPU则采用自研架构;三星的GPU架构则来自AMD;联发科虽然使用了Arm的GPU,但是没有使用Arm架构的NPU。

2022年,Arm提出新规,从2025年开始,如果使用Arm公版CPU,必须搭配使用Arm公版GPU、NPU以及ISP。

而这一新规实质上要求这些客户在现用的解决方案和Arm之间二选一。要么放弃Arm,寻找新的CPU架构,要么换掉所有自研或第三方的芯片,全部改为Arm公版架构。

消息出来后,三星立马组建了自研CPU内核架构的团队,准备于2027年在手机和笔记本电脑产品中将Arm芯片替换为自研的Galaxy Chip;高通也加速了离开Arm的决定,准备最快在下一代骁龙8 Gen4中使用自研架构Nuvia。

Arm虽然贵为移动终端芯片的核心基础设施,但并没有与之对应的议价能力,它的市场地位的来源反而是对自身利益的主动让渡。移动终端芯片的市场话语权本质上由苹果、三星、高通、联发科这些公司掌握。

最终,Arm只剩最后一枚棋子:上市

上市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软银近年来活得也并不滋润,最近一个财季的亏损达到240亿元,Arm的收入只能贡献杯水车薪。相比之下,软银通过将Arm上市所获得的收益明显更高。目前,苹果、三星、英伟达、英特尔等都已经排队成为Arm的大股东。

另一方面,正值AI带动的芯片热潮尚未褪去,Arm在此刻上市,也许还能趁着AI卖个更高的价钱。

最后,在软银精准踏空生成式AI,积累了Uber、WeWork等多个失败案例后,Arm的上市或许也能更好的解答一个问题:孙正义的投资水平到底怎么样?

参考资料

[1]SoftBank’s Arm Targets $60 Billion Value in September IPO,Bloomberg

[2]Arm招股书

[3]《芯片改变世界》,钱纲

[4]传高通将通过Nuvia重返Arm服务器芯片市场,芯智讯

[5]2022 年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下降 16%,跌至 2.85 亿台,Canalys

[6] 苹果高通专利大战终落幕:同意撤销所有诉讼,华尔街日报

[7] iPhone 15还得用高通!苹果自研5G基带芯片被曝难产至2025年,芯东西

[8] 英特尔基带甩卖苹果:十年难撼高通 无奈作别移动,新浪科技

(0)
小多多的头像小多多创始人

相关推荐

  • AI开始为数字人注入灵魂

    AI开始为数字人注入灵魂,如今我们终于有一个长得像人类的数字分身,像我们一样说话,以后或许还能像我们一样思考。

    2023年5月15日 创投
  • 二十多年过去了,怎么又是微软唱主角?

    二十多年过去了,怎么又是微软唱主角?,微软依然年轻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不管是转型中的企业家、职业经理人,亦或是刚接班的创二代,微软显然给了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标准答案。谁能做到,让我们拭目以待。

    2023年4月13日
  • 大模型训练有多卷?揭开大模型算力之谜

    使用全球40年的天气数据,用200张GPU卡进行预训练,2个月左右的时间,训练出了参数量达亿级的盘古气象大模型。这是清华大学毕业3年的毕恺峰训练大模型的故事。不过,从成本上看,按照正常情况下,一张GPU 7.8元/小时计算,毕恺峰盘古气象大模型的训练成本可能超出200万。这还是气象领域的垂直大模型,

    创投 2023年10月17日
  • VC急找招商总监,月薪7万

    “今年内部两个岗位最火,法务岗和招商岗。”这堪称一级市场年度最生动的写照:法务岗对应的是回购,招商岗则是返投。正如最近一则招聘信息在圈内流传——一家知名双币VC基金紧急招聘一个新岗位——产业招商总监,开出的月薪为50k-70k。印象中,以往这样的岗位并不多见。临时年末,返投的压力越来越大。有IR朋友

    2023年12月5日
  • 中产纷纷往山里钻

    周六早上8点,位于北京西六环外京潭中路的檀谷小镇迎来了周末的*批客流。李昊和车友驱车来到苛萝坨桥(位于戒台寺山脚),他们把公路自行车从汽车上卸下来,沿着京昆路向戒台寺牌楼骑行,持续的上坡让李昊的大腿和心肺承压都到达了临界点,在下坡冲刺的瞬间,一周的工作压力终于在山路间消耗殆尽。骑行客只是檀谷的注脚之

    2023年9月27日 创投
  • 今年农村做什么生意好 各位一定要认真的挑一挑

    其实想要创业的人是非常多的但是赚到钱的却没有几个,那么今年在农村的话有哪些生意算是非常好的呢?接下来的这篇文章里就给各位好好的聊一聊介绍几个不错的生意项目! 首先非常推荐大家的是开…

    创投 2022年1月25日
  • 国内超强的核药捕手出现

    生物医药投融资寒冬下,没有浇灭核药赛道火热的暖意。今年以来,全球核药领域共发生18起融资事件,总融资额超过60亿美元;中国共有4起,融资金额合计超13亿元,其中,不仅近日核舟医药完成数千万美元种子轮融资,先通医药更是完成了年内医药领域*的一笔市场化融资,金额高达13.7亿元。资本的积极入局,揭示着核

    创投 2023年11月23日
  • 王慧文杀回AI创业赛道

    在病休近6个月后,王慧文突然有了新动作,再次与袁进辉牵手:入股其创业新公司硅动科技。公开资料显示,就在这两日,北京硅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硅动科技)发生工商变更,新增王慧文为股东。同时,注册资本由100万人民币增至约105.26万人民币。也就是说,王慧文目前在袁进辉新公司的持股比例约为5%。One

    2023年12月5日 创投
  • 被困在「VC梦」里的年轻人

    或许在大多数人眼中,风险投资是一个能够点石成金、翻云覆雨的行业,是改变世界风向创造财富神话的武器。《华尔街日报》曾经把风险投资称为“人类最后的希望”,然而近两年,国内风险投资行业却充斥“中概股落寞”、“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行业遇冷”、“VC裁员潮”等关键词,被渲染出愁云惨淡的景象。当然,这些关键

    2023年9月8日
  • 渊联技术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华映资本领投

    渊联技术获数千万元A轮融资,华映资本领投,渊联技术成立于2018年,核心技术团队由有着20多年智能物联、云计算、大数据、网络安全和精益生产经验的专家团队组成。

    2023年8月7日
  • 周鸿祎只是老了,不是不行了

    虽然近些年来周鸿祎已经极少对于个人和公司开炮,但并不意味着他没有开炮的能力,只是不愿意再点燃那根引信罢了。程前应该庆幸,他现在遇到的不是十几年前那个“斗士”周鸿祎。程前是谁,他是目前短视频平台商业访谈的头部博主,以他命名的IP“程前朋友圈”目前有超过600万的粉丝,过去几年里,他依靠商业访谈视频吸引

    创投 2024年1月12日
  • 大厂卷向扁平化

    大厂卷向扁平化,毕竟在商业环境不断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只有在组织结构上的敢于变革,才有可能延续繁荣穿越周期。

    创投 2023年7月18日
  • YDCapital领投,药物牧场完成2700万美金C轮首批融资

    YDCapital领投,药物牧场完成2700万美金C轮首批融资,据悉,药物牧场将利用此轮融资继续开展DF-006的临床试验,并将First-in-class新药DF-003推进到I期临床。

    2023年5月16日
  • 华为「不造车」背后的「诸神之争」

    华为「不造车」背后的「诸神之争」,在此次重新宣告的“不造车”决议中,帮助车企造好车,就成为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华为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模式。

    创投 2023年4月10日
  • 问界M7,背水一战

    傍晚七点,接近合肥问界门店的下班时间,当店内灯光逐渐熄灭,两批客户几乎同时走了进来,他们之中有一家老小7口人,说笑声让偌大的问界门店再次热闹。这家门店的本月销量已经突破100辆,其中新款问界M7的订单占80%。问界每天会公布新M7大定订单数量,这在业内罕见。截止9月25日,问界新M7上市不到两周,“

    2023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