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对头、头对头!当中国药企掀起更多大胆变革

头对头、头对头!当中国药企掀起更多大胆变革,即便药企有财力投入大量资金,但药物的临床试验还有着极大的失败可能性。

头对头临床试验,在过去的中国创新药研发历史上,很罕见。2020年以前,国内开展过头对头临床试验的创新药,屈指可数。

这不难理解,毕竟头对头临床试验,不仅费时费钱,风险也很高。正如百济神州高级副总裁汪来所说,“做这一类头对头试验,不光得有勇气,真得要有过硬的药物才敢做这个事情”。

也就是说,勇气、实力和财力,缺一不可。

对于大部分国内创新药企而言,3年前并不具备这些要素。当然更重要的是,彼时不做头对头临床试验,药企的日子也能过得相当滋润。

但时移世易,随着中国创新药行业经历跨越式发展,从规模扩张到高质量增长,研发风向也在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创新药企,开始勇敢地站出来,和海外标准治疗药物开展头对头临床试验。

在更远的未来,国内必将涌现出更多兼具勇气与实力的药企,正面硬刚那些海外重磅药物,而中国的创新药发展,也将在这些勇士的带领下继续向前。

/ 01 /

不再稀缺的头铁玩家

如何证明一款药物的价值?没有比头对头临床试验更直观的方法了。

所谓头对头试验,就是以已获批标准治疗的药物作为对照组,直接在临床试验中比较两款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一旦头对头临床成功,后来者有很大机会能够替代被挑战者的市场份额。

头对头临床试验的成功,能为一款创新药带来的价值毋庸置疑。但在早些年里,国内敢于和海外上市的标准疗法进行头对头临床试验的创新药企寥寥无几。

直到百济神州的BTK抑制剂泽布替尼正面硬刚伊布替尼,开启*中国本土新药与国外重磅药物的头对头临床试验,这一临床试验模式才逐渐被更多的人所熟知。

泽布替尼之后,头对头临床试验在国内进入加速期。近两年时间,随着中国创新药的不断发展,与海外重磅药物开展头对头临床试验药物,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加。

据医药魔方不完全统计,由中国本土药企发起的III期头对头临床试验的数量,2020年仅有2项,2021年增长至7项,2022年增长至8项。今年仅上半年,国内药企就已经布局了8项头对头临床试验。

头对头、头对头!当中国药企掀起更多大胆变革

尤其是在内卷的PD-1领域,更是不断有勇士单挑PD-1最强*K药。例如,康方生物PD1/VEGF双抗AK112在非小细胞肺癌领域头对头挑战K药;正大天晴与恒瑞医药两家的产品,开展了PD-1联合疗法头对头K药的临床试验。

下半年,或许还会有药企继续布局头对头临床试验。按这一趋势,今年国内头对头临床试验的数量将会创造新记录。

不断增多的头对头临床试验,是国内创新药行业从规模扩张到高质量增长的体现,也充分体现了创新药企冲击海外市场的野心。

此前,国内大部分药企瞄准的是国内市场。而国内市场,对于创新药是否有头对头临床试验数据要求并不严格。相反,国内药物的销售情况更取决于,药企有没有足够强大的商业团队,能否全面快速推广产品。因此,头对头临床试验并不是必选项。

但随着国内市场内卷、支付能力有限等问题的浮现,越来越多药企想要进军海外市场。而海外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入场要求严苛,如果之前已经有一个药物获批上市,之后再上市的同类新药,没有头对头的数据,别说是跟其他产品竞争了,连获批上市的可能性都微乎其微。

在这种情况下,国内药企或主动或被动地走上了头对头临床试验的道路。

/ 02 /

一场勇气、实力与财力的较量

对于置身事外的看客而言,头对头这种“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临床试验模式,固然是充满热血的中国创新药崛起故事,但对于置身事内的决策者而言,需要极大的勇气才能做出这样的抉择。

这不难理解,头对头临床试验的风险极高。

首先,头对头临床试验成本相当高。拿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与艾伯维的伊布替尼进行的头对头临床试验来说。当时伊布替尼在后美国的定价对CLL患者当时为80万元/年,患者用药时间长达几年。在临床试验入组的652名患者中,超半数需要伊布替尼。这也意味着,这一项头对头临床试验中,仅购买对照药物就需要花费数十亿元。

显然,并不是所有药企都承担得起如此高昂的临床费用。资金,是头对头临床试验的*大考验。

即便药企有财力投入大量资金,但药物的临床试验还有着极大的失败可能性。而失败后的药物不但可能失去海外市场,甚至还会失去原有的国内市场。

正如百济神州高级副总裁汪来所说的那样:“本来你不做头对头,还可以忽悠别人说我可能跟它疗效差不多,或许比它好。但要是头对头输了,那就是一败涂地。”

做不了成功者,就只能做失败者,没有任何折中的空间,这就是头对头临床试验的“残酷”之处。也是如此,过去少有药企愿意冒着如此大的风险去做头对头临床试验。

那么为何,如今国内创新药企却开始敢于下定决心推进头对头临床研究?这背后除了国内药企对海外市场的憧憬驱动,还有药企严谨的科学逻辑与强大研发实力的支撑。

如今,国内创新药的研发实力得到了质的提高。前有百济神州泽布替尼在头对头临床试验中大获成功,后有传奇生物CAR-T疗法在临床试验中展示出*的临床数据,得以在美国获批上市。此外,科伦药业、康方生物、荣昌生物等不少国内药企,其产品获得了海外的青睐,拿到了高昂license out金额。

在国内玩家的创新药研发实力得到证实的情况下,越来越多国内玩家开始有实力、有底气去布局头对头临床试验。

一开始是少数新公司,后来是大企业,现在连老牌企业也变得“大胆”了起来。

/ 03 /

中国创新药发展的必经之路

当越来越多的中国创新药企敢于“头对头”,这是属于中国创新药最激进的时刻,也是中国创新药走向全球化发展的必经之路。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国内创新药已经从me too产品为主走向了me better产品为主。不过,是否被视为me better药物,不能仅靠药企动物模型中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的优效数据主观判定,而要靠实打实的头对头临床试验数据。

放眼全球市场,也都是如此。已经有同类一代药物的情况下,新药都需要在头对头的比较中,挑战成功,才能坐实自己的me better身份,成为新的标准治疗方案。

这样一个末位淘汰的机制,既可以给患者源源不断的带来有确切疗效的新药,也能淘汰那些疗效不佳的老药。

从商业的角度而言,后来者想要弯道超车,也需要头对头临床试验数据,为其药物后续商业化提供划破一切阻碍的利刃。

更值得关注的是,如今头对头临床试验作用,已经不仅限于为药企打开海外市场。随着监管机构要求的不断趋严,未来me better想要在国内获批上市,很可能也逃不开头对头临床试验的考验。

并且,当下国内医疗反腐风暴的愈演愈烈,对于药物销售的合规性要求越来越高,以销售为驱动的创新药,必将逐渐被以临床数据驱动的创新药所取代。在这种情况下,一项强有力的头对头临床数据会如同一把尚方宝剑,给药企带来所向披靡的力量。

毋庸置疑,头对头临床试验将成为中国创新药产业拥抱国际市场、创造价值的必经之路。未来,头对头临床试验的浪潮还将不断汹涌,而那些有能力抓住机会、站在浪潮之上的药企,也会被带到更高、更远的将来。

(0)
小多多的头像小多多创始人

相关推荐

  • 贾跃亭,凭什么骂高合是行业的耻辱

    上次见贾老板发飙,还是FF被做空。而且和之前有些隐晦的暗讽相比,这次直接指名道姓。被骂的则是最近水深火热的品牌——高合,在某位投资人朋友圈转发的一条推文下,贾跃亭毫不避讳地评论:“行业的耻辱。”贾老板很少发表这么有攻击性的言论,即便是最近法拉第未来连66万的房租都交不起,总部面临丢失的危险,也没有表

    2024年2月26日
  • 潮流消费企业深受年轻人关注,名创优品校招吸引力大增_行业动态

    近年来,名创优品凭借其出色的业绩和超级品牌实力,成为世界级新消费企业。随着2023年秋季校园招聘季的来临,名创优品的2024届校园招聘备受瞩目。9月期间,名创优品陆续在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举办了10余场线下校园宣讲,并在广州大学城、武汉大学开展了两场高校嘉年华快闪活动,吸引了超过

    创投 2023年10月20日
  • 「不老神药」成爆品,中国有多少人在吃NMN?

    连续吃了4年多之后,今年54岁的陈茉莉用“试试吧,万一活过120岁我就比秦始皇厉害”的形容,描述自己*次接触到NMN时的感受。那是2019年8月底,距离李嘉诚掷2亿港币高调投资抗衰生物科技公司Chroma Dex已经过去两年;而几个月后,美国“抗衰教父”、哈佛医学院教授大卫·辛克莱就将在Fronti

    2023年11月23日
  • B站大幅减亏,但元气恢复还需时间

    B站大幅减亏,但元气恢复还需时间,总的来说,B站的成本控制终于见到了成效,虽然是以部分牺牲用户增长动力为代价。对于B站来说,按时完成2024年nonGAAP盈亏平衡的目标已经是头等大事。

    创投 2023年6月5日
  • 曾经的SLG霸主在憋什么大招

    前段时间,一则招聘信息引起了游戏新知的注意。一家北京厂商放出了SLG资深战斗策划的招聘岗位,在JD中提及要深度体验《万国觉醒》《万龙觉醒》以及《潜水员戴夫》,还要求体验过各种吸血鬼幸存者like游戏。令人意外的是,放出岗位的这家公司是智明星通。智明星通早年凭借着《列王的纷争(COK)》引领了SLG品

    2023年11月8日 创投
  • 喝瑞幸茅台新品,开车算酒驾吗?

    瑞幸茅台合体了,新品“酱香拿铁”,19元就能喝到。潘哥了解到,茅台以白酒风味厚乳的形式,为瑞幸拿铁注入灵魂,但其中“含茅量”似乎不高,酒精浓度为0.5%。早在瑞幸官宣之前,很多人就已经得到消息,并对口味、功效展开猜想,还有网友预备整活儿,备注去咖啡液、去冰等等,更有人对其周边产生兴趣。同时,瑞幸官方

    创投 2023年9月4日
  • 张一鸣最信任的女CEO,卸任了

    张楠挥一挥衣袖。昨天(2月7日),抖音集团CEO张楠宣布自己辞去集团CEO一职,未来将把精力聚焦在剪映的发展上,这是字节旗下一款视频剪辑软件。今后,张楠将继续向字节跳动CEO梁汝波汇报。至此,抖音又经历一次高层大调整。追溯起来,张楠加入字节跳动已有10年。2013年,张楠的创业团队被今日头条收购,由

    2024年2月8日
  • 硬折扣该怎样长硬不衰?

    刚刚过去的周末,让零售行业的从业者神经紧绷。因为,12月23日多个信源曝出,社区硬折扣超市比宜德已公告于12月22日起暂停营业。作为*家,也是*一家规模*的硬折扣社区连锁店零售商,比宜德不仅是上海市场最近10年新创的硬折扣社区超市标杆,也称得上中国硬折扣业态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有业内人士透露,

    创投 2023年12月26日
  • 跌停的股票可以买吗(分析第二天会不会涨)

    跌停板是为了防止股票市场的价格发生暴涨暴跌而影响市场正常运行,有些股票市场的管理机构对每日股票买卖价格涨跌的上下限作出规定的行为,即每天市场价格达到了上限或下限时,不允许再有涨跌,…

  • 抱歉,这一轮融资卡住了

    抱歉,这一轮融资卡住了,如今,完成返投KPI,投资机构开始习惯带着引导基金背景的LP一起看项目、踩厂房。

    2023年5月8日
  • 假装在怀孕,00后攒钱新思路

    网友喵喵正在经历一场“电子怀孕”:假装自己有个孩子,每天把孩子的开销存起来——如果坚持得足够久,她会在未来攒下一笔巨款,还能用这笔钱给自己养老。“验孕棒30元、叶酸25元、产检300元、孕期书籍140元、补贴剂60元、安抚小玩偶25元……”10月24日,喵喵算了笔账,“怀孕”114天,她的账

    2023年12月9日 创投
  • 在新氧做生意,设备玩起巡回演出

    在新氧上找的医美机构,店内设备也可能是租的。最近,有网友发现,新氧上的一些医美机构,设备居然是个“临时工”;另一边,还有网友预约做医美项目前,被告知设备“离家出走”了。智商税研究中心在深入了解后发现,新氧推荐的在医美机构中,设备在各个机构间,巡回使用的情况似乎并不少见;而众多医美机构,为何偏爱租设备

    创投 2023年11月7日
  • 百年车企败退中国:巨亏40亿,裁员千人

    百年车企败退中国:巨亏40亿,裁员千人,中国市场的趋势已经很明显:走性价比,合资品牌拼不过五菱比亚迪。走技术,拼不过新势力;走豪华,窗口期则越来越小。

    2023年5月23日
  • 智能交通板块股票 作为一个投资者肯定要知道

    最近这一段时间,关于智能交通的讨论非常的多,那么在国内的股票市场上,有哪些上市公司,是和智能交通这个板块非常契合的呢?这篇文章就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天泽信息:公司的主营业务是车辆…

    创投 2022年1月25日
  • 一年近2000亿,中国互联网巨头的研发资金都投到了哪里?

    一年近2000亿,中国互联网巨头的研发资金都投到了哪里?,粗略统计,过去一年主流互联网公司投向研发的开支高达2000亿,不过从实际成果看,似乎的确显得成色不足。

    创投 2023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