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215亿的国货之光,陷入中年危机

年收215亿的国货之光,陷入中年危机,大客户依赖症或许是苏泊尔业绩下滑的原因之一,但苏泊尔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作为小家电老牌企业,其正失去“国货之光”的优势。

一直止步不前甚至倒退的苏泊尔,其作为国货之光的故事愈来愈远了。

29岁的苏泊尔站在了中年危机的路口。

近日,有多名网友爆料称,自己购买的苏泊尔烧水壶拆开后里面含有蓝色塑料薄膜,疑似厂家组装时忘了揭掉。无独有偶,在黑猫平台上,苏泊尔炒锅开裂、苏泊尔热水器突冒火星爆炸等投诉层出不穷。

即使近年来出现在新闻上,也是品牌因质量问题被点名批评:

2022年,苏泊尔卫浴生产的不锈钢感应龙头抽检不合格;

今年年初,苏泊尔卫浴生产的淋浴用花洒检出“流量均匀性、管螺纹精度”等2个项目不合格……

曾经的国货之光怎么不行了?

01  从代工到自建品牌苏增福一路促成苏泊尔

苏泊尔的过往辉煌是有目共睹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退伍的苏增福去往陈屿镇供销社成为了一名供销员。在做了5年时间的供销员后,苏增福被提拔到了陈屿镇农机厂工作,并一路上升至厂长。此外,他还担任了玉环县压力锅配件厂的厂长,后者正是苏泊尔的前身。

由于当时金鸡牌高压锅已抢先占据了高压锅大部分市场份额,和玉环高压锅一样的“杂牌”高压锅销量并不好,只能作为金鸡牌高压锅的陪衬。

1988年,“金鸡”更名为“双喜”。苏增福找到机会,亲自去沈阳与双喜厂谈合作,最终以每年交纳500万元品牌使用费作为代价,拿到了为双喜压力锅代工生产的机会。靠着双喜压力锅在国民醒目中的知名度,玉环压力锅配件厂分到了一杯羹,开始扭亏为盈。

年收215亿的国货之光,陷入中年危机图源:网络

直到1994年之前,玉环压力锅配件厂一直在贴牌生产“沈阳双喜压力锅”。

这期间,苏增福敢为人先,不仅贷款200万元从国外引进了高压锅生产设备,还有意在双喜高压锅的“双喜”前加上“玉环”两字,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又因为产品质量的优越性在国内建立了知名度。

到1994年的时候,玉环厂已经成为全国压力锅行业里规模*的企业,在产量上甚至比沈阳双喜压力锅厂还多一倍。

也正是在这一年,苏增福渐察品牌代工的危机,和儿子苏显泽共同创立了苏泊尔公司。果不其然,当年年底沈阳双喜就正式停止了贴牌许可。

当时,由于国内压力锅爆炸事件频发,国家制定和颁布了新的产品标准,此时的苏泊尔因率先执行新标准,于1995年年初推出了国内*口安全压力锅而打开了知名度。

伴随“苏泊尔安全到家”口号深入人心,1996年,苏泊尔的压力锅销量达到400万个,一举占据全国市场的40%,从此登上“王位”。

年收215亿的国货之光,陷入中年危机图源:网络

几年后,苏泊尔又以“做什么菜,用什么锅”为主张,开启了差异化、多品类之路。2000年,苏泊尔开始进入厨房小家电领域,并于2002年推出*款苏泊尔电饭煲,此后又陆续推出电磁炉、电水壶、空气炸锅等产品。

2004年,苏泊尔登陆深交所中小板,成为*家上市的炊具公司,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

然而谁也不曾想到,如今风头正盛的国货之光,竟然在几年时间就转手变卖外资。

年收215亿的国货之光,陷入中年危机牵手SEB苏泊尔“自救”

2007年,法国炊具巨头SEB通过要约收购、定向增发、协议转让等方式获得苏泊尔52.74%的股份,成为后者的控股股东。

对于这场交易,外界争议不断。在当时,外资品牌收购本土品牌并不少见,但大多是国产品牌危急存亡,迫于外资救助的无奈之举,而此时的苏泊尔在外界看来正值辉煌,且大有一路长虹的趋势,根本不至于到急切转卖的地步。

但苏增福看法不同。在谈及苏泊尔卖身一事时他曾表示:“我能活多久,不受我掌控,但苏泊尔能活多久,我能为他争取。”

自创立起,苏泊尔确也创下了各种光环:创立2年击败行业霸主、10年上市成为中国炊具行业首家上市公司、连续多年稳居中国炊具市场*……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作为行业巨头的它,也无疑成为各品牌进攻的主要对手,行进艰难,腹背受敌。

这其中,以同在台州出身的爱仕达最为激烈。93年成立的爱仕达是集炊具、厨房小家电研发、制造、营销为一体的股份制企业,自创立以来,爱仕达一直对苏泊尔穷追不舍,并在某段时间对后者产生了压力。

2003年,苏泊尔销售收入超过8亿元,然而还没来得及欢呼雀跃,后起之秀爱仕达就追击上来了,并在不粘锅和电压力锅细分市场上超过苏泊尔。

年收215亿的国货之光,陷入中年危机图源:网络

此外,美的、九阳等炊具品牌,也在挤压苏泊尔的市场份额,加之劳动力成本上升,苏泊尔上市当年便出现明显的收益下滑。2004年,苏泊尔的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了17.42%和22.13%。

如此一来,苏增福意欲给苏泊尔找个“靠山”就不意外了,而SEB恰恰是苏增福能为苏泊尔留下的*选择。

法国SEB集团是以发明世界上*个高压锅而著称的小家电企业集团,创始于1857年,已有将近150年的历史,旗下拥有特福、好运达等世界知名品牌。2005年,SEB营业额逾20亿欧元。

更关键的是,SEB可以说是苏泊尔的“老友”了。早在1994年,SEB就试图以300万美元整体收购苏泊尔,但因为不舍得,最后这项谈判不了了之。几年后,SEB卷土重来,并给苏氏家族开出了不菲的条件。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量外资品牌收购后垄断、雪藏本土品牌事件发生后,SEB并购苏泊尔一事几乎遭到了全行业的反对。

2006年8月,一度曾经在市场上兵戎相见的爱仕达电器有限公司、沈阳双喜集团公司、广东省顺发五金制品有限公司、金双喜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家能现代厨具有限公司、河南汤阴营养炊具有限公司等6家炊具龙头企业紧急聚首北京,联合向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及商务部、工商总局、国家发改委、证监会、外管局等发出声明,集体反对这项“危及行业企业生存”的垄断式并购。

在业内看来,炊具属劳动密集型行业,进入门槛很低,一旦SEB控股苏泊尔,SEB可能借助强大的资金实力垄断中国市场,迫使资金实力明显落后的中国大批中小企业退出市场。

当年10月,商务部正式启动了反垄断审查程序,并下发通知征求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对苏泊尔并购案的意见,苏泊尔并购也因而成为商务部首次启动反垄断审查案例。

历经半年之久,商务部最终决定为这段“跨国婚姻”“放行”。2007年4月11日,并购苏泊尔得到商务部的批准。战略合作达成后,苏泊尔的品牌价值也上涨至16.248亿元。

年收215亿的国货之光,陷入中年危机图源:网络

借助SEB,苏泊尔不仅如愿实现了海外市场的拓展,将产品销往日本、欧美、东南亚等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收入也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甚至高达215亿元。

但不可否认,在苏泊尔的营收来源里,SEB是主力军。据了解,SEB每年至少会为苏泊尔贡献20%的营收,而这也为苏泊尔埋下了祸端。

03  昔日荣光不再国货之光遇难题

2022年财报显示,苏泊尔实现营业总收入201.7亿元,同比下降6.5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68亿元,同比增长6.36%。

这其中,以外贸业务下滑最为明显,全年实现营收仅51.5亿元,同比下降29.34%。

对此,苏泊尔称,外销业务因主要客户SEB集团存货水平较高,为积极管理控制当地渠道存货水平,本年度其对公司的订单数量有一定下滑。

大客户依赖症或许是苏泊尔业绩下滑的原因之一,但苏泊尔真正需要关注的是,作为小家电老牌企业,其正失去“国货之光”的优势。

近两年,“类快消品”的小家电正因满足年轻人的新需求逐步崛起,除美的集团这样的巨无霸出现增长外,九阳、小熊电器等新锐小家电品牌也出现了明显增长。这期间,作为曾经小家电巨头的苏泊尔竟然鲜有身影。

这其中原因,自然有屡屡被诟病的质量问题。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涉及苏泊尔的投诉合计高达3668条,这其中的投诉内容主要为产品质量差、售后服务差、虚假宣传、不发货与不退款等。

年收215亿的国货之光,陷入中年危机

口碑下滑的出现,是苏泊尔重营销、轻研发下的直接恶果。

根据财报数据,从2017到2022年,苏泊尔的销售费用分别高达22.20亿元、28.13亿元、32.06亿元、21.24亿元、19.10亿元和21.56亿元,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15.60%、15.76%、16.15%、11.42%、8.85%和10.69%。

其研发费用分别为3.89亿元、4.03亿元、4.53亿元、4.42亿元、4.50亿元和4.16亿元,占总营收的比例分别为2.74%、2.26%、2.28%、2.38%、2.08%和2.06%。

对比行业巨头美的集团,截止2023年*季度,美的销售费用为84.44亿元,研发费用为32.82亿元,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8.74%和3.39%,可见苏泊尔销售费用率之高,而研发投入比例又极低。

这种“重营销、轻研发”的模式不仅让企业在品控方面存在隐患,且在行业竞争中,很难和对手拉开差距,最终沦为同质化竞争。

尤其在日渐饱和的小家电行业,根据奥维云网统计显示,2021上半年,小家电零售额共计250.8亿元,同比下降8.6%;零售量1.19亿台,同比下降8.2%。

存量博弈下,一直止步不前甚至倒退的苏泊尔,其作为国货之光的故事愈来愈远了。

参考资料:《「国货之光」苏泊尔,何以跌落神坛?》《28岁的苏泊尔,遭遇“中年危机”》《苏泊尔:是稳健“老锅”还是烫手“铁锅”?》

(0)
小多多的头像小多多创始人

相关推荐

  • 食品饮料龙头今麦郎完成6亿元融资,获加华资本加持全国布局提速

    2022年1月28日,中国食品饮料行业龙头企业今麦郎宣布完成了六亿元人民币融资,投资方为中国消费行业头部机构加华资本。

    2022年1月29日 创投
  • TikTok,松了一口气

    甄嬛传里甄嬛从被逐到甘露寺到霸气回宫整整用了三年,而TikTok电商业务被印尼政府封禁到重回印尼则只用了两个多月。2023年10月4日,在印尼发展得如火如荼的TikTok突然关停了印尼的电商业务,“小黄车”下架,购物需跳转至外部链接,大小商家一片哀嚎。在华盛顿唇枪舌剑、以一抵百的周受资也来不及应对这

    2023年12月21日
  • 「软件定义汽车」浪潮之下车载智能计算平台迈向何方?

    「软件定义汽车」浪潮之下车载智能计算平台迈向何方?,目前中高端汽车的软件代码超过1.5亿行,软件占汽车生产总成本约10%,相信随着更多软件、算法、应用的部署,软件占总成本将逐步提高,甚至超过总车成本50%。

    2023年7月11日
  • 留学生,润回国了

    最新的调查报告显示,超八成的海外留学生打算回国发展,主要原因有中国就业机会多、海外人才引进政策利好等。但与此同时,大部分的留学生表示回国求职有压力,面临就业竞争激烈、薪资不达预期等问题,部分求稳的海归选择进入体制内。留学生学历贬值的背后是留学的大众化和产业化,越来越多人功利性地选择一年制水硕,导致海

    2023年9月12日
  • 中国AI蛋白质公司,什么情况

    最近看到国内一家知名VC的招聘信息,投资方向之一为新生物医疗,其中不包括药物管线和传统医疗器械。许多人一头雾水,不投创新药,不投器械,投啥啊?也有声音质疑这又是一种概念炒作,资本惯用的伎俩。但不可否认的是,许多生命科学出现的新兴技术,正在形成一种不同于创新药/械的商业形态,国内的投资人对此并不陌生,

    2024年2月2日
  • 什么是逼空 减少价格差异收入的操作方法

    逼空是指对于那些空仓的投资者或是机构,多方快速拉升,不给其建仓的机会,迫使其在高位建仓,减少其价格差异收入的操作方法。 就如同现在的行情,给看空的投资者没有建仓的机会,而如果建仓的…

    2022年1月25日
  • 赟汇资本设立两支人民币基金,10亿

    投资界(ID:pedaily2012)消息,2023年12月,赟汇资本完成两支大型人民币产业基金的设立,总规模10亿元,分别对智能交通产业生态和人工智能产业链进行投资布局。其中,智能交通产业生态基金是由赟汇资本与泰兴市经开区产业引导基金、毅达资本共同设立,将依托赟汇资本丰富的智能汽车产业资源,聚焦科

    2024年1月29日
  • 盘点近五年那些消失的汽车品牌

    盘点近五年那些消失的汽车品牌,面对传统车企的迅猛发力,叠加特斯拉“价格屠夫式”的夹击,对新势力品牌来说,生存将成为这几年的主旋律。

    创投 2023年5月30日
  • 首发|华熙生物与汇誉投资联合成立医疗大健康基金,一举开募10亿

    投资界(ID:pedaily2012)10月30日消息,汇誉投资与华熙生物正式签约,共同成立了一支专注于生命科学及大健康的产业投资基金,总规模10亿元人民币,由汇誉私募基金管理(湖州)有限公司担任基金管理人,以下简称“汇誉投资”。该基金将重点布局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项目,包括但不局限于生物技术、医疗器

    2023年10月30日
  • 转债股票是好是坏 可转债对公司影响盘点-财经

    对于老股民来说,转债股票应该是相当熟悉了,但对于新股民,可能就有点不是很清楚了。对股民来说,转债股票到底是好是坏呢?转债股票又是什么意思?今天,小编顺便带大家去了解下可转债对公司的…

    创投 2022年1月25日
  • 京津冀企业家联盟成立眼神科技周军当选副主席_行业动态

    12月6日,由京津冀三地工商联共同主办的“京津冀企业家联盟成立大会暨*次全体理事会议”在北京城市副中心举行。会上,京津冀企业家联盟正式成立,选举产生联盟*届主席团成员,河北省政协常委、河北省总商会兼职副会长、雄安新区总商会会长、眼神科技创始人兼CEO 周军 当选副主席。会上,举行了京津冀企业家联盟成

    创投 2023年12月11日
  • 模拟炒股有用吗 不交学费就学不会投资

    对于现在很多的新手投资者来说在炒股的时候都会选择先通过模拟炒股来练练手,不少人在模拟炒股的时候都能有稳定的盈利,但是真的投钱的时候却屡屡亏损,这篇文章聊一聊为什么通过模拟炒股学习投…

    创投 2022年1月25日
  • 元气森林的出牌方式变了

    元气森林的出牌方式变了,元气森林正在审慎地观察着传统消费品世界,并试图从老大哥们身上找到让自己“继续发育并活下去”的方法。

    2023年5月6日
  • 现在开采摘园可以吗 算是一个值得尝试的行业

    现在很多的农村创业者都在找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那么采摘园就因为入行门槛不那么高而受到关注,那么现在开一个采摘园可以吗?这篇文章就跟大家聊聊。 在当下快节奏的喧嚣城市中,每个人为了讨…

    创投 2022年1月25日
  • 负债5.8亿,门店全关,昔日千店餐饮巨头如今卖楼抵债

    负债5.8亿,门店全关,昔日千店餐饮巨头如今卖楼抵债,昔日“烘焙第一股”门店全关、卖楼抵债。这,并不是克莉丝汀唯一一次“卖楼抵债”。今年三四月份,克莉丝汀曾两次尝试拍卖一栋办公楼,起拍价分别为1.53亿余元和1.2亿余元,最终均因无人竞买而遭遇流拍。

    创投 2023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