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收缩有人掀桌,云产业即将驶入新航道?

有人收缩有人掀桌,云产业即将驶入新航道?,云产业为什么如此热闹?这恐怕与2023年云产业盈利提速的主题息息相关。

进入2023年,云赛道波澜频起。

先是年初的时候,各大巨头集体转向,释放本年度追逐盈利的商业目标,后是华为、腾讯密集的高管人士调整,直到近期,阿里震撼宣布全系产品大降价,将赛道热度推向了一个小高潮。

云产业为什么如此热闹?这恐怕与2023年云产业盈利提速的主题息息相关。经过数年间市场上的跑马圈地,无论是巨头还是腰部力量,都意识到谁能挺过现在的阶段,前路必将一片光明,而为了这一刻,各大巨头自然也是招数频出了。

在追求盈利的大势所趋下,云产业驶向了新航道成为必然。

1、三分天下,但阿里云降价

4月26日,阿里云宣布开始史上*力度的降价,核心产品价格全线下调15%至50%。而在5月7日起,阿里云下调部分的核心产品官网成交价,包括弹性计算、存储、网络、数据库、视频云、CDN和安全产品最高降幅达50%,已经开始生效。

这意味本次降价,不仅刷新了阿里降价的最高纪录,而且降价范围覆盖到了几乎所有核心产品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调。从适用范围和下降幅度两方面看,阿里云这次真的掀桌子了。

实际上,阿里云之所以这么做,还是出于对市场份额高占有率的期待。

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预测,全球云计算市场增长率将出现反弹,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过6000亿美元,5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3.56%;我国云计算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万亿元,2022-2027年复合增长率将超36%。初步核算,2022-2027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从4033亿元增长到18764亿元。

在如此蓝海之下,云巨头对市场的渴望可想而知。

但需要注意的是,据IDC发布《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2下半年)跟踪》报告显示,TOP5中国公有云(Iass+Pass市场份额)厂商中,阿里云市场份额排名虽然保持*,但已经从去年同期的36.7%减到31.9%,; 腾讯云市场份额从11.1%减到9.9%,排名从第二降至第四。华为云市场份额从10.8% 增到12.1%,排名从第三升至第二;天翼云市场份额从8.9%增到10.3%,排名从第四升至第三,

而在短短三年前,阿里、腾讯、华为三家还以41.6%、12%、8.4%的市场占有率稳居前列,三分天下的态势在大厂云业务增速收缩的背景下,已经分崩离析。

也就是说,阿里云本次降价,原因很大可能就是为了再次巩固市场份额,而且降价这一杀手锏在阿里云手中也是屡试不爽:据统计,2014年阿里云就曾经连续降价了6次,此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阿里云连续17次降价,核心云产品降价幅度一度超过50%。如果再算上从2015年至2020年,针对CDN长达5年的价格战,阿里云降价的次数已经难以计算。

但本次降价的幅度之大,还是能看出阿里云比以往巩固榜首更大的决心。据不完全统计,阿里云从2020年至2022年底,市场份额分别为40.3%、37%、31.6%,而据财报显示,2022财年四个季度,阿里云的营收增速分别为30%、33%、20%、12%。在抵销跨分部交易的影响后,全年总营收增长仅为3%。

不过,即使阿里云增长缓慢已成为事实,业界对于阿里云的降价仍然持积极态度。毕竟,从过往来看,降价促销本来就是行业巨头一贯奏效的商业手段。亚马逊CFO曾在2016年某次财报会议中,声称亚马逊AWS自2006年上线,10年内降价了52次,去年6月还针对中国市场降价了49%;微软Azure自2012年至今,已经连续数次降价60%以上,今年3月更是降价20%左右;谷歌从2013年左右,也开启了连年降价的竞争措施,无论是数据存储服务还是固态硬盘设施,都保持着最高70%的降价幅度。

既然国际巨头都已经验证过降价是市场份额争夺的有效措施,阿里云也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而效果也将马上公布于市场当中了。

2、人事变动频频,巨头集体“向钱看”

除了产品全线降价,阿里云为代表的云巨头们在近年来人事变化更是频繁。

据雷峰网报道,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将于近日将正式以全职身份回归阿里云。更具传奇色彩的是,在加入阿里云前,他的学术和工作经历大多集中在心理学领域,但在加入阿里云后,王坚带领团队从零开始自研分布式云计算平台,成为国内运计算*梯队的领军者。

虽然自2013年王坚离开后,阿里云发展突飞猛进,但随着增速减缓,阿里云自身也在寻找内部动力,在这一背景下,从2022年底开始,王坚就已经应阿里云CEO张勇邀请,作为幕后顾问角色,重回阿里云,指导相关工作。

实际上,进入2023年,阿里云管理层变化还远不止王坚一人。

今年3月,前华为EBG中国区总裁蔡英华空降阿里云,成为阿里M7级(资深副总裁)高管,更有媒体曝出阿里云中国区总裁任庚(M6)将离职,该职位由阿里云中国区副总裁黄海清接任,统管中国16个战区。

任庚此前在阿里云负责中国区业务,向蔡英华汇报,除他之外,尚有国际业务总裁袁千、数字政府总裁许诗军、新金融总裁刘伟光等三名阿里云元老向蔡英华汇报。而且任庚去职的消息,去年就曾传出,此次再度传出,看起来离事实落地距离不远了。

接班任庚的黄海清,从履历上看可谓是专家级别的人物。在2016年其加入腾讯云,着手业务拓展工作,干至腾讯云副总裁。2018年成为德拓信息的CEO,并在2020年带领公司冲刺登陆科创板。

不过相比于过往的经历,黄海清在阿里云中国区管理会上倒是释放了两条清晰的信息:一是销售重点放在高质量自主产品上,二是重视利润。具体人事分工调整还包括:将泛政府相关的6大行业线聚拢向许诗军汇报,其他6大行业线和中长尾客户直接划分给蔡英华,以便实现区域和行业线的联动,中长尾客户团队由潘立维作为*负责人,从浅雪团队调任而来。

从阿里云的调整可以看出,本次高管空降之后,其战略聚焦于盈利的用意更加明显。实际上,不仅是阿里云,其他云巨头也在人事任命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华为云在华为寒冬中,已经先后更换多位高管,从与余承东到徐直军再到张平安,华为云新上任的高管们同样也是以营销和管理为主要业务导向的。

再看腾讯云,2021年管理层架构调整内容包括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担任CEO,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云总裁邱跃鹏将在原有职责之上出任COO,SAP前全球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李强加入腾讯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任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智慧工业和服务业总裁,这一管理架构中除CEO是技术路线出身,而COO和副总裁的主要工作内容均是以销售、营销和经营管理为主。

也就是说,大势所趋下云巨头开始集体“向钱看”了。

3、再寻支点,央企云赛道成玩家必争之地

如何实现云内卷之下的增长曲线,是各大云品牌下一步的焦点。而腾讯阿里等巨头给出的答案,非常有代表性:押注国企上云。

经历了10余年发展,国内云市场已经从初创期走向成熟期。公有云市场已然饱和,云计算厂商纷纷从以互联网客户为主的市场,转移至政企市场。

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行业,IT系统架构演化迅速,腾讯云和阿里云也抓住机会,要加速布局金融云。在过去的一周之内,阿里与腾讯先后针对金融行业分布式架构发展发声。

5月8日,阿里云宣布发布“金融级云原生”,将延续了十年之久金融云系统架构再次向高可靠、高性能、高安全方向推进。

5月11日,腾讯金融云国产化战略峰会上,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表示,目前,科技行业在大数据、数据库与操作系统等基础软件领域的能力不断增强,也为金融行业更深层的自主创新创造了条件。

腾讯与阿里在金融云动作的背后,是基础软件国产化加速的行业趋势,而这一趋势的到来,也与国企云上需求的爆发有着密切关系。

国资委负责人近日表示,要全面推动国资央企上云,构建国资央企上云体系。这是国企央企数字化转型的重要环节,也是为了在数字经济环境下有效管控国企数据,保障数据安全。据悉,目前国资央企上云覆盖率达到了86%,并正在加速打造央国企信创产业生态链。这对于数据中心产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借助于政企云市场的爆发,根据科智咨询最近发布的《2022-2023年中国IDC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未来公有云市场仍有望以30%以上的速度快速发展。

特别是在国资央企涵盖了政务、工业、能源、交通物流、金融等多个领域的背景下,对于数据中心的需求量巨大,而围绕数据中心展开建设,对于阿里云们来说,可讲的故事就太多太多了。

可以说,到底这块诱人的蛋糕谁能吃到,还要看各家修炼的内功如何了。毕竟,对云巨头们来说,国企云这个千载难逢的增长点,对所有云玩家来说,都没有理由去错过。

(0)
小多多的头像小多多创始人

相关推荐

  • 景顺鼎意基金 景顺长城鼎益基金怎么样

    投资界三大优质赛道为消费、医药和科技。 最近几年,以白酒、食品为主要投资方向的消费基金,业绩非常好。 景顺鼎益便是其中的佼佼者,重仓白酒,同时还持有免税、医药医疗、饲料、食品等行业…

  • 山东老乡,第七个IPO来了

    山东老乡,第七个IPO来了,5月18日,微创心律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主板上市,高盛和中金公司为联席保荐人。此前一轮融资中,公司投后估值达到90亿元。而在此之前,微创医疗、心通医疗、微创机器人、微创脑科学已经登陆港股;心脉医疗、微电生理登陆科创板,微创系已经累计收获6家上市公司,令人惊叹。

    2023年5月20日
  • 比亚迪发布云辇系统,重新定义车身控制

    比亚迪发布云辇系统,重新定义车身控制,云辇智能车身控制系统由比亚迪全栈自研,这也标志着比亚迪成为首个自主掌握智能车身控制系统的中国车企。

    创投 2023年4月13日
  • 「裸辞当旅行博主后,我亏了50万」

    最近,一位“全网最蠢旅行博主”火了。@北京爆肚(以下称“爆肚”)花50万购置房车后,准备当旅行博主,结果环游中国半年却只发了两条视频,旅行自媒体收入为0,涨粉寥寥无几,心酸又无奈的爆肚发了一期视频吐槽自己的“大冤种”经历。意外的是,这条自爆转型旅游博主失败的视频,反而让爆肚一夜成名、涨粉几十万,一出

    2023年11月27日 创投
  • 炬星科技完成亿元级人民币新一轮融资,安徽省产业转型升级基金、铜陵国控、铜陵大江公司投资

    炬星科技完成亿元级人民币新一轮融资,安徽省产业转型升级基金、铜陵国控、铜陵大江公司投资,炬星科技将在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落地五万台产能级智能机器人生产基地,包括智能机器人装配中心、精密机械加工中心、智能机器人测试中心、原材料及成品仓库、工厂综合办公楼、智能配送及物料管理系统等。

    创投 2023年7月5日
  • 智能车芯片,来了国产新玩家

    车载芯片,迎来国产新势力。亮相即量产:一款支持L2级辅助驾驶芯片M55芯片,量产上车;两款在途芯片:M76H,支持高速NOA;M77H,支持城区NOA。整体定位Tier 2,面向客户还提供了完整工具链和软件开发平台。公司名叫爱芯元智,车载芯片领域的新人,刚刚发布了面向智能驾驶领域的车载品牌。作为AI

    创投 2023年11月27日
  • 降价潮「席卷」中高端摩托车

    降价潮「席卷」中高端摩托车,买摩托,再等等?无独有偶的是,在汽车行业掀起了史无前例的价格战之后,摩托车的降价潮也在悄悄酝酿。

    2023年7月21日
  • 茶饮老大和老二是如何炼成的?

    开年伊始,茶饮品牌联手扣响了资本市场大门。1月2日午间,古茗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蜜雪冰城紧随其后,也正式转战港股并递交招股书。两份招股书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参考。茶饮市场的*、二名答案已经揭晓。根据招股书,截至2023年前三季度,蜜雪冰城、古茗分别实现营收153.9亿元、55.7亿元。截

    创投 2024年1月4日
  • ChatGPT救不了云知声

    ChatGPT救不了云知声,但从上面各大人工智能企业的动作不难看出,虽然在前几年都曾坐过“冷板凳”,但在今年春天,整个AI行业都在跃跃欲试,想要重振旗鼓重新提交上市申请,难道新的机会已经来了?

    2023年4月13日
  • 普通人对亚运会的热情,都在快手里

    这个中秋国庆双节假期,没有什么话题的热度能超过杭州亚运会。从上月14日亚运门票开售起,多个项目的门票便被观众一抢而空。除了观看赛事本身,看亚运明星讨论比赛,为中国队加油助威,分享自己的观赛感受也在成为热潮。随着29日的比赛中,覃海洋在男子50米蛙泳决赛中率先抵达终点,中国拿下本届亚运会的第100枚金

    创投 2023年10月3日
  • TikTok电商火速重返印尼市场

    “想过会回来,但没想到这么快。”一位电商资深从业者感叹。印尼电商业务遭遇风波仅仅两个多月后,TikTok通过与本土企业电商战略合作形式重返印尼市场,并火速参与到“双十二”的活动中。TikTok与GoTo集团旗下Tokopedia合并,TikTok将持有合并后新实体75.01%控股权,整个网购流程仍在

    2023年12月14日
  • 2024年手机大战

    2023年,手机行业在经历8月底华为的回归、双11“价格战”,以及新机上市潮后,终于站到了2024年新的关口。多位业内人士提到,2023年,是国内手机大盘走向复苏的一年,2024年,是决定所有国内手机玩家命运走向的关键之年。全球市场和国内格局将如何演变,成了行业最关心的问题。从2023年Q3的市场份

    2024年1月15日 创投
  • 旅游的人多了,消费却降级了

    今年暑期是疫情放开后的*个暑期,旅游市场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但游客消费更趋于理性。亲子游依然是暑期出行的主力之一,出行目的以研学教育为主,年轻人更热衷于为一场演唱会奔赴一座城。贵州村赛和天津大爷火出圈,并吸引了大批游客。出境游也同样迎来了增长,客群主要是一二线大城市的家庭群体,目的地以亚洲地区为主。但

    2023年9月27日
  • 车船税漏交一年会怎样 滞纳金和处罚从次年的1月1日起计算

    车船税漏交一年会怎样?据悉车船税纳税期限为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对逾期缴纳车船税的纳税人,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滞纳金和处罚从次年的1月1日起计算。 车船…

    创投 2022年1月25日
  • 马云马化腾握手言和

    差不多一个月内,人们就能在朋友圈刷到淘宝的广告了。就在节前,阿里和腾讯宣布深化合作,商家通过阿里妈妈可在视频号、朋友圈、小程序等微信生态内进行投放,投放会跳转至淘宝、天猫商家的店铺、商品详情及淘宝直播间。曾经势同水火的双方,最终还是走到一起,握手言和。熟悉互联网江湖的人都知道,过去很长时间以来,在百

    2023年10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