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向思维,结果大不一样。

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性的看到一个目标或者任务时,先行认定这就是是努力的方向或者是最终结果。然后一头扎进去付出努力。在追求结果的过程中,一种结局是有可能方法和付出正确,达成了结果,内心自然收获了成功感和喜悦感,并逐步定位自身为某一方面的问题解

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性的看到一个目标或者任务时,先行认定这就是是努力的方向或者是最终结果。然后一头扎进去付出努力。在追求结果的过程中,一种结局是有可能方法和付出正确,达成了结果,内心自然收获了成功感和喜悦感,并逐步定位自身为某一方面的问题解决者。另一种结局是方法和付出不正确,也很努力,但依然无法达成结果,内心也就充满沮丧感和挫折感,并逐步定位自身为某一方面的失败者或不擅长的人。这是非常常见的行为现象。包括工作,学习,生活,感情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成功与失败的概率平分秋色。

我长期也是这种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毕竟受到的教育深刻影响着我们。“努力到感动自己”;“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天道酬勤”等等至理名言像法官一样庄严的注视着自己,不敢偺越。按照行为习惯看就是目标——过程——身份的一个输出引导逻辑。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觉得不理解或者枯燥,我举个不成熟的例子说明一下这个观点。一个小伙子遇到了怦然心动的姑娘,当他确定是喜爱的,首先是希望和她恋爱,由这个目标导入了开展追求的过程,包括各种付出。这会出现两个结果,追求成功,小伙子身份就转换为男友了。追求不成功,身份就是一个失败者。这就是一种大家都会应用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已经成为一种潜意识,自然而然产生,不必思考就会生成。

那么,我们可以讨论一下,这个潜意识到底是不是最优方案?前头已经说了,成功的概率是50%。我想换个思维角度,换成身份——过程——目标,会不会提高成功的概率呢?还是用前面的例子。一个小伙子遇到了怦然心动的姑娘,当他确定是喜爱的,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身份就是她的男朋友,由这个身份定位产生出做她的男朋友肯定了解她的喜好,生活习惯,对她包容和细致。这些需要捕捉大量的相关信息进行梳理和加工。然后进入追求过程,开展追求。一切按照梳理好的信息在进行,我想目标自然就会出现。我不能说小伙子一定成功,但成功的概率会极大提高。这就是心理学里的“心理建设”概念。首先进行心理建设,再进行过程创造从而引导出目标的达成。这也与“谋定而后动”这个成语是一个意思。

不知道大家看懂了吗?原谅我的笨拙。再举一个例子,一位有志青年,他的人生目标就是成为富人。那么先努力从某个行业基层干起,非常努力,也愿意付出比同事更多的精力和体力。那么他一定会成为富人吗?我想不一定。可我们为什么还是相信呢?成功人士的言论和传记都是这样描述奋斗轨迹的呀!但是我们没有看到和他们曾经一起在基层奋斗的同事到底有多少是同样成功的。那么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不同之处。我想应该是思维模式的不同。那么思维模式从哪里来呢?我觉得是身份定位。

身份定位决定了思维模式,思维模式决定了看待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态度,当这些过程累积到达复利效应出现的时间点位上,成功就必然出现了。就像想成为富人的年轻人一样,首先强化定位身份,我就是富人,那么接下来关注的就应该是富人的样貌体态、遇到问题的行为习惯、待人接物的态度、决策和发现问题的角度等等。将这些信息能够提炼到思维模式的高度并逐步固化成自己的东西。我想目标达成的概率会很高。按照这个模式,这位年轻人一定会自发的主动参与富人的交流,并乐于结识这个圈层的人士。他也会主动放弃业余时间喝酒,吹牛,骂老板这些看起来很舒适轻松但毫无意义的情绪思维上。那么从认知角度来说,他的认知已经向上吸收兼容了。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想强行灌输一种模型,而是提倡一种更好的更多角度的一种选择方案。把心理建设放在首位,是决定过程和目标达成的好方法。自身的身份定位决定了其他后续的行为。当然,身份定位越具体,行为也就越会有指导性。一般宽泛的身份定位会导致行为模糊。比如我是一个优秀的人,我是一个好人这类的身份定位,会使后续选择出现极大的模糊性和偏差,所以我倾向越具体越好。养成了这种思维模式,你的思维和行为就会有行业迁移性,它只属于你。就像牙医不一定能把鱼香肉丝炒的好吃一样,因为专业知识不具备迁移性。但思维和行为模式是每个行业每件事情都会是普遍适应的,具备迁移性。我们为什么不主动拥抱呢?

写这篇小文章是出于女儿毕业择业的关键阶段。我不太了解她的专业和外部环境,很难有非常有益的建议。但是做为父母,会有帮不到她的焦虑。这时候提供一点思维模式的改造建议,我想会帮到她转换看待问题的视角。毕竟外部环境是客观的,怎么换个角度看待才是最重要的。这远比无意义的具体指导更好吧!

(0)
小多多的头像小多多创始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