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鸽传书是怎么做到的是什么原因(简述飞鸽传书传输文件)

梁羽生先生的封笔作《武当一剑》改编的同名电视剧正在播出,剧中第一集有个情节:耿京适和何玉燕私奔到塞外苦寒之地,何玉燕在集市上看到一个小女孩手里抱着一只鸽子,羡慕道:“要是我们也有一只,就可以给家里送信了。”那么在古代,一只鸽子从辽东送信到数千里之外的武当山,这靠谱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鸽子,一种常见的动物,被世界各地广泛饲养,也是最早被人类驯化的鸟类。据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介绍,早在5000年前,古埃及已经把野生原鸽驯养成家鸽。中国古代驯养鸽子的历史也很悠久,1976年,在河南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器中,有一件绿玉雕成的玉鸽。考古学家从其形象特征可判断出,至少在3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饲养鸽子。

古人飞鸽传书靠谱吗?怎么送信的?科学依据不简单

飞鸽传书,亦是自古有之,这主要是在古代交通情况很落后的情况下,人们利用鸽子能够辨认方向、恋家的特点,使之充当传递信息的媒介。

《开元天宝遗事·传书鸽》:“ 张九龄少年时,家养群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系鸽足上。”

《酉阳杂俎》载:“鸽,大理丞郑复礼言,波斯舶上多养鸽,鸽能飞行数千里,辄放一只至家,以为平安信。”

鸽子可以用来送信,这一点毋庸置疑。在纸张尚未发明之前,人们用竹简当做书写材料,料想鸽子并没有送信功能,或者送信功能受到限制,直到东汉时期蔡伦发明了造纸术,更轻薄的纸取代了厚重的竹简。通常,需要传信的时候,人们把写好的书信卷成一卷,放在竹筒里,然后绑在鸽子的腿上再放飞。一只小小的鸽子从此跨越千山万水,将书信传递到另一地。

古人飞鸽传书靠谱吗?怎么送信的?科学依据不简单

那么,世界上的鸟类千千万,为何唯独鸽子可以肩负送信的使命呢?对于这个问题,科学依据可不简单!科学家们只能笼统地归结为鸽子具备“归巢性”,目前对此较为权威的解释包括敏锐嗅觉说和探测磁场说。

据近代研究,科学家证实鸽子的上喙确实具有一种能够感应磁场的晶胞,它就是鸽子的飞行导航。科学家试验后证明鸽子具有磁性感知能力,这让鸽子和海龟一样利用地球磁场进行导航的。

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的生物学专家卡杜拉.诺拉博士说:“关于鸽子能够识途的能力有两种主要的理论:一种是鸽子靠嗅觉找到回家的路;另一种是在它们的脑中有一个磁力图。我们的工作有力地支持了后一种理论。当然,这一理论还需进一步的证明。”

古人飞鸽传书靠谱吗?怎么送信的?科学依据不简单

那么古代的飞鸽传信真那么方便,随心所欲,指哪飞哪?我们不妨先看一个例子。

元代文学家陶宗仪写的《辍耕录》有一个故事:山东曲阜的颜清甫,是孔子弟子颜回的四十八代孙。有一次生病了,他儿子用弹弓打下了一只鸽子,准备给他补补身子。但在鸽子的羽毛之间发现有一信封,上面写着“家书付男郭禹”。郭禹,正是曲阜县尹。这封信是郭禹的父亲从河北真定(今河北正定)寄来的。而这时候,郭禹改任远平县尹,已经离开曲阜了,鸽子找不到他,正在四处盘桓寻觅,不料被人打死了。

颜清甫一见这封信,责怪了儿子一番,把鸽子用木匣装了,待到病体稍愈,便直接去找郭禹,把书信和鸽子交给了他。郭禹伤心地说:“这只鸽子已经养了十七年了。凡有家书,虽隔数千里也能送到。真是一只不寻常的鸽子。”于是让底下人把鸽子埋葬了。

古人飞鸽传书靠谱吗?怎么送信的?科学依据不简单

由此可见,鸽子的通信能力也具有局限性,并不是想让它飞到哪就飞到哪。

首先,鸽子是一种温顺的动物,除了容易被人捕食以外。鹰、雕、狐、蛇都是其天敌,往往在送信的过程中,还没到目的地,便已经丧生。

除此之外,鸽子的归巢能力很强,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只能单向送信。打个比方,想要让信鸽从A地送信到B地,那就先要把它从小饲养在B地,需要它送信的时候,再带到A地去。到了A地再放飞它,它就会发挥天赋,努力地飞回自己在B地的家。那么,想从B地再送信到A地呢?同样的道理,只能把A地从小饲养的鸽子带到B地,在B地附上书信,鸽子凭借认巢功能,会一路飞回自己在A地的家。所以,能在A、B两地往返送信的,绝不可能是某一地饲养的鸽子。

因此,如今各类古装剧的情节中,演员们在抓住飞到面前的鸽子,看完书信后,直接回信一封,然后把同一只鸽子从空中一抛就完事了,这完全是编剧脑补的画面,经不起推敲的。

古人飞鸽传书靠谱吗?怎么送信的?科学依据不简单

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的交流已经跨越了空间距离。只需一部手机,我们就能跟千里之外的人打电话和视频聊天,与人类相处了几千年的鸽子,已经失去了通信的作用,成了全世界和平的象征。然而,一只小小的鸽子,却能在几千年前被人们驯养做信使,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0)
仰望辉煌。  的头像仰望辉煌。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