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剧时,我在想:产品该火却没火,为哪般?

当看剧时,我在想:产品该火却没火,为哪般?

当用影视剧宣广的视角来思考产品运营,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想知道的话,不妨阅读下这篇文章~

该火但不火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作为HBO出品的一部极客创业喜剧《硅谷》,自开播以来,豆瓣评分屡创新高(豆瓣评分分别为9.1;9.2;9.2;9.6),这是要火的节奏啊,然而并没有。

在当下如火如荼的创业热潮中,《硅谷》并没有像它的兄弟《权利的游戏》、《西部世界》那样成为现象级的热播剧,如此高的评分也没有收割到相称数量的观众,着实让人费解。这就好比一个曾打造无数爆款的产品经理,在几乎无人竞争的领域,针对当下热点打磨出一款产品,产品推出后好评如潮,用户量也说的过去,用户忠诚度也不错,但始终没有成为爆款。产品不错但却打不开局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是受众少,市场容量有限?还是营销不过关,解锁观众的姿势不对?且听一一分解。

按照格拉德威尔《引爆点:如何制造流行》一书的观点,产品爆发流行三法则:个别人物法则、附着力法则、环境威力法则。下面以五星来评判《硅谷》在三个维度的完成情况,其中,★表示一颗星,☆表示半颗星,打分如下:

  • 个别人物法则:★☆
  • 附着力法则:★★☆
  • 环境威力法则:★★★

影视剧宣广的两条路,爆炒与慢炖

影视剧宣广的高富帅之路,大火爆炒

先讲个别人物法则,一件事情的流行需要关键人物的带动,这些关键人物包括信息员、内行、推销员,他们完成完成信息的挖掘与传播。

对于影视剧而言,自带光环的明星无疑是集信息员、内行、推销员于一身,明星的一条微博、一场发布会无疑会得到极大关注。在明星们的热情带动下,媒体和网民都兴奋起来,曝光度有了,话题有了,流量有了。这也是绝大部分影视剧宣广的最直接也最有效的套路,高富帅开挂之路。

影视剧宣广的屌丝逆袭之路,文火慢炖

但对于《硅谷》这样一部舶来剧,演员在国内几乎无知名度,辨识度也不高,且缺乏和国内观众的有效互动,这条路几乎就废掉了。好在,还有另外一条路:屌丝的逆袭之路。

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指出,“创新事物在一个社会系统中要能继续扩散下去,首先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人采纳这种创新物。通常,这个数量是人口的10%-20%。创新扩散比例一旦达到临界数量,扩散过程就起飞,进入快速扩散阶段。”,这条理论讲的是创新,也同样适用于信息的传播扩散。一部缺乏足够曝光的剧,一小撮人心血来潮,一不小心观看了并进行传播,他们是“尝鲜者”;随后一队人跟随而来,他们是“早期大多数”,他们通过微博,微信等渠道各种晒,各种分享,口口相传;然后KOL、媒体加入并带动,一大波人加入追剧的行列,成为“晚期大多数”,流行的势头直线上升,直至最后一些“落后者”的稀落加入。

这样一条悠长的传播链条,一个环节稍有不慎,就前功尽弃,这也是为什么逆袭的剧这么少的原因。对于这条传播路径,最关键的节点有为:早期大多数,他们承上启下,这队人的质量、活跃度与影响力将决定整部剧的走势。《硅谷》在小范围内是成功的,吸引了码农、部分互联网爱好者的关注,但缺乏足够的声量、缺乏足够的宣传,没有大佬的加持,没有疯狂的自来水,怎么能火?(可思考《摔跤吧!爸爸》)

什么样的产品具有强有力的粘性

内在质量很重要,好的名字也重要

其次,谈下附着力法则。附着力一词,换成粘性会更容易理解。什么样的产品具有强有力的粘性,会被人乐于接受并传播给更多人。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参考《让创意更有黏性》一书:什么样的观点或创意具有强有力的黏性,能被他人牢牢记住? 斯坦福大学知名组织行为学教授奇普希思指出让创意或观点具有黏性的六条路径:

  1. 简单(Simplicity)
  2. 意外(Unexpectedness)
  3. 具体(Concreteness)
  4. 可信(Credibility)
  5. 情感(Emotions)
  6. 故事(Stories)

黏性创意六大原则的英文单词首字母可缩写组合在一起为SUCCESS。

这些原则对于产品营销很有帮助,在单一case中采用这些原则会大有裨益,但影视剧是一系统工程,其内容丰富度、涉及到的信息挖掘、重构与分享的复杂度决定了没有打造热门剧的定式。

下面来吐槽下《硅谷》,单从剧名来看,如此草率,能上点心不,你以为你是《成都》,你咋不直接《美国》呢。找不到像你像兄弟《权利的游戏》那样的名字,最不济你像汪峰那样来个《硅谷硅谷》,或者重要的话说三遍《硅谷硅谷硅谷》。看看百度舆情洞察里,什么鬼谷。

有辨识度的名字很重要,当然王思聪除外。

直奔主题很重要,情趣体验也重要

再者话题性,剧名已自断双臂,作为一部极客创业喜剧,你讲码农,你讲创业,你讲科技,统统没问题,但总不能一直脱离低级趣味,柴米油盐不进吧,隔靴搔痒式的插科打诨;作为仅有的几个女性,莫妮卡鲜有露面,简章暴殄天物,整部剧除了纯友谊的基情外,几乎没有爱情的火花。HBO,你的口号可是”It’s Not AV, It’s HBO”。

流行大多是肤浅的,失去了情色,如何自带传播性,还怎么与码农、与观众的内心产生碰撞。

做产品,让用户爽,可以直奔主题、直击痛点,这没问题,但用户会各种疲劳,多管齐下,多维度刺激,才能让用户爱不释手高潮不断。

变傻的两条路径:恋爱与加群

最后谈下环境威力法则。

常说,恋爱让人变傻,这是一种不自觉的变傻,甜蜜的负担;还有很多人是想主动变傻的。

其实还有一种变傻的方法,加入群体。人在群体中,智商会下降。《乌合之众》指出,作为个体的人可能都是理性的,但一旦融入某个群体,个性就会被淹没,群体的思维就会占据统治地位,而群体思维也会表现出排斥异议,极端化,情绪化和低智商化的特点。

社交媒体极度发达的今天,我们表面上是独立的个体,我们通过朋友圈、微博、今日头条等媒介和世界保持连接,我们随心所欲、不假思索的与世界发生关系,自觉不自觉的成为群体的一份子。当某部剧的信息铺天盖地时,很多人汇聚成的环境就产生了一种巨大的说服力,你会产生一种必须要看的念头,甚至是压力,羊群效应显现,你选择点击链接或者打开视频。如被称为填平几代人代沟的《人民的名义》,各种相关的信息几乎占满了你耳目触及到的所有渠道。《人民的名义》已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不看剧仿佛就不入群。到了最后,流行的不是电视剧,也不是演员,而是看剧和讨论剧的行为。当一部剧成为社交货币时,马太效应就开始显现,这种相互激发积累到一定量后,就会爆发。

因此,在特定环境的漩涡中,抓住吃瓜群众的注意力和情绪,再基于众人的压力和其他形式的影响裹挟着更多人加入到某个潮流中去,就产生了流行。(可以思考当前的反智主义和民粹主义,不转不是中国人,现象逐渐变多,**都是傻逼)

流行,就是智商变低后的一种普遍的群体现象。

再来看看《硅谷》的目标受众,程序猿等互联网从业者以及部分创业者,智商很高(感觉周围所有人都是傻逼)、有态度的一批人(缩进用空格键还是Tab键,语言用JAVA还是C#),他们能否跳出变傻的怪圈?对这部剧而言,是没有讨论价值的。一来这部剧本身没有带来什么环境威力,二来我们有理由相信,环境威力在这批人身上不能大显神威(我心里是疑问的)。

东扯西扯这么多《硅谷》不火的原因,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正如我们平时挖空心思用很多理论来一本正经的解释),可真相会不会是:加班狗,哪有时间看剧。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作者:白珩(微信公众号:白珩),前阿里运营,脑子有坑因而思维跳跃,欢迎交流碰撞。

本文由 @白珩 原创发布于。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0)
小多多的头像小多多创始人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