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我残配版的“二儿子”能将现有“网上卖菜”按在地上肆意摩擦

编辑导读:社区团购、网上买菜在这两年飞速发展,各大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竞争格外激烈。本文作者在几年前就策划过类似的项目,文章中对此项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用我残配版的“二儿子”能将现有“网上卖菜”按在地上肆意摩擦

人说40不惑,我是到40什么都想开了,这个岁数这辈子不必挣扎了,消停的在四线城市赚几千元工资,做个足以温饱的普通人了此残生也就是了,即使有那个才华也没有那个命,真的算了。

今天要说的卖菜项目是我16年去北京要创业的项目之一的残化版,这个项目叫《城市厨房》,名字是不是即大气又好听?当初在北京呆了一个来月,没资金、没人脉、没队伍、投资老爷们也没有赏下我聊项目机遇,这个项目就胎死腹中了,(虽然这个项目足够大,但他只是老二,还有一个更大、更好、投入更少、更不容易被模仿的项目,当初真有机遇也轮不到他先出生),而今巨头们争抢着玩生鲜配送,让我又想到了我苦命的“二儿子”。

你看看当初那些高高在上的,搭了着眼皮懒得撩我一眼的投资老爷们,花重金培养的网上卖菜都是些什么玩意,做出的东西像没经过思考一样,你都替他着急,眼见着好步就是迈不上,今天我把我的残化版的“二儿子”推荐出来,他一定会借尸还魂的。

原因很简单,因为你按我说的做不能保证你一定赢,但你的对手按我的做,你一定、必定、肯定、确定输,一点悬念都没有,所以不用求着谁让我“二儿子”附体,我“二儿子”当初只是没投个好人家,重新投胎后一定会改变世界。

我二儿子叫《城市厨房》,厨房么,做菜的地方,而今天说的是卖菜的事,即使你没读过我的“喂到嘴经济”也应该听说过“懒人经济”,一种是做熟了菜给你,一种是买生菜给你,哪种能让用户更省事一目了然。为了迎合当前的形式,我把《城市厨房》这个项目简化一下,让它只卖菜,即便是残化版(当初的项目构想也有卖菜的功能,但只是辅助),你也会发现,我的方式比现有的某宝、某选、某多高出好几个层次。

另外必须强调一下,一旦市场上形成了做菜的巨头,对仅仅卖菜的行业,打击会是致命的。

一、项目灵感来源

我不止两个“儿子”,以前我发表过一个《神奇老爸》项目的构想,那是我很多个儿子之一。还有网上总打广告的《新氧》,跟我另一个儿子长得很像,只是他做的都不对,还有一个儿子叫《借读》,取自“书非借不能读”之意,一旦做出来罗胖的《得到》什么都得不到了。

我为啥有这么多儿子,因为我谋划一个项目向来不是来自于“灵光一现”,我有一套属于自己理论,以前的文章有介绍过一些“用户势能”“交易权重”“喂到嘴经济”还有一些没写的“积木法则”“集元化思维”“灰道模式”“老鼠哲学”等等,而且这些词不是孤立的,他们从点到线到面到体到维再到生态,是一套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像星云一样,随时可以孕育耀眼的恒星。

一些创业者往往注重于项目要怎么做,此时在读此文的读者也有很大一部分会闲我墨迹,“废话那么多,直接告诉我怎么做就得了”,告诉你,这个项目就是你的吗?你读过那么多好东西哪个成为你的了?你没有那种子宫你也孕育不出那种孩子,孩子长什么样很重要,但是这个孩子怎么来的更重要。人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你不要太注重三生万物的阶段,那不是根,学一万个都没学一个“一生二”有用,所以别太浮躁,既然要“舍孩子”让他找一个更好的归宿,我会把我能给你都给你,也包括他是怎么来,为什么他要长这样,如果你有好命,二儿子算什么,整个星云都可以给你。

我的“二儿子”灵感来源于一个基本假设。(以下,挨个字慢慢的读,跟着我的思路,不要着急。)

基本假设:社会细化分工的进程是不可逆的。

精细化社会分工有利于形成熟练工种,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随着文明的发展,文化的进步,各领域的知识不断的增长和积累,必然使得专业化程度日益明显,而精密化的社会分工有利于专业化发展进程。(停下来,这段,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么回事,把他理解了印入你的思维。)

随着分工的细化,必然导致社会化协作程度更加紧密,因为没有协作的分工是无意义的。专业化程度形成领域壁垒,社会协作无缝嵌接,当这一现象发展到极致,人将发展为只有一类技能,并以此为职业,而其他的技能由于专业领域壁垒的存在,将会逐渐丧失,而需求要么靠社会化无缝协作来完成,要么由被某些功能性设备来补足。(好好思考一下,我说的是啥意思,这个才是根。)

如果以上推论是正确的,那么现在的人还拥有的技能,就是未来的行业市场。

这在社会化文明进程中已经有很多先例,例如以前的人自己盖房子,自己织布做衣服,自己烧炉子取暖等等,而当初人拥有这些技能并不是他的职业,仅仅是因为生存需要,后来逐渐被商业化所取代。那么现在的人非职业化技能还有哪些呢?比如做饭,比如打扫卫生,比如洗衣服。以上三种无论从设备的可替代性,专业性,复杂性,还是需求频率,做饭无疑是最有可行性和规模的市场,而《城市厨房》构想的产生就是因为我察觉到了做饭这块市场。

也许有人会问,一日三餐,认知所需,谁还不会把饭做熟了?想要在做饭上颠覆世人的习惯,是不是想多了?

饭你是会做,但你比厨师做饭更好吃吗?你比营养师更懂得饮食搭配吗?他们是专业的,他们以此为生,所以首先你得承认,即便是做饭也是有专业壁垒的。其次,历史上人类的非职业技能不是因为消失而商业化,而是因为商业化而消失。

拿织布做衣服举例,人不是因为丧失了织布技能而选择买成品衣服的,而是因为成品衣服质量更好,价格更便宜并且节省了你的时间成本而取代了个人织布的技能。而今虽然厨师和营养师的他们更专业,但你却没有选择用他们是因为他们的价格不便宜。但如果能做到更便宜呢?而工业化的集成采购、加工对于降低成本这件事正是他们擅长的。据我所知全国各地有一些商业化食堂,他们活的还不错,有一些还是还是大锅饭时期遗留下来的产物,这也能够看出饮食的集体加工与供应还是很有市场空间的。

书归正传,前面之所以说了那么多,第一是因为这的确是一块非常大的市场(你每年吃饭花多少钱?你每年逛淘宝花多少钱?),有条件的可以再这个方向上深入思考一下。第二是因为当下因疫情而衍生出的超市生鲜配送服务,与我当初《城市厨房》项目构想中的配送服务有很大一部分重叠,今天把重叠部分稍加变通分享出来,以供大家参考。

二、生鲜配送的可行性分析

说道生鲜配送,作为消费者来说可能最关心三个问题:

  • 第一,选择配送需要增加多少成本?
  • 第二,生鲜不具备统一性,属于非标准品,送来的产品是否能够满足用户心中的评价指标?
  • 第三,配送到货的时间是否合适?

让我们来逐一的分析一下。

关于成本:如果站在商家的角度考虑,看似送货上门比用户自己来超市选购增加了繁琐程度,理所当然应该增加成本,而实际上因为两种程序的流程不同,在某些差异性上是可以节省成本的。

  • 生鲜的损耗率很高,这很大程度上源于顾客的挑选,那么损耗的成本也是需要摊到售出品中的,而送货的话损耗成本会大大降低,相对于超市售卖成本也就降下来了。
  • 生鲜的贬值很快,生鲜会随着新鲜程度而贬值,而生鲜的新鲜度流失的很快,当菜很新鲜的时候价格高,不够新鲜了只能折价处理,甚至还有一部分因为“卖相”实在难看只能扔掉,老话常说“赚货头,赔货尾”就是这个道理;还有老话说叫“货卖大堆”例如香菇在超市中的堆很大,就很“招人”大家挤着买,量小了人们也兴致缺缺,所以防止生鲜贬值快,采取少量进货的方式其实是不行的,因为量小勾不起人们的购买欲望,所以超市为这个事很头疼,而上述的事情都是需要分摊成本的。

但如果是送货,这些问题就解决了。由于订货需要通过网络,这会使得统计和预测更为准确、方便。那么:

  • 每天配送每天备货,新鲜度的流失可以忽略,几乎不存在折价和损失,降低了成本。
  • 不必超量备货,节省资金,而利润=单位利润率*资金周转率,资金的利用率高,周转率也高,自然利润大。
  • 超市的商铺成本很高,大型超市一般要覆盖三公里的范围,并且选地都是黄金地段,装修、照明、设施、维护、整理货品也不少花钱,这些钱自然最终要分摊到消费者头上。而如果是送货的话,选那么好的地段干嘛?装潢的那么华丽干嘛?并且配送可以扩大覆盖区域。

也许还有我没考虑到的地方,但通过以上三点能够看出,配送并不是简单的超市货价加配送费,有很多可以节省成本的地方,即便是配送到家比去超市购买的价格还便宜,也不是没有可能。那么具体的价格还要看流程的优化程度和实际的测算比对。即便测算后价格略高,但给用户带来了方便,节省了用户的时间成本是毋庸置疑的,市场肯定是有的。

关于非标准品间的差异:什么叫非标准品?它的对比概念是标准品,所谓标准品就是有标准规格的产品,例如,你去买一盒烟或者一瓶酒,在哪购买它都是那个样子,这就是标准品,你不必考虑产品间的差异。而生鲜显然就是非标准品,它们的差异化很大,同一批产品的个体性也有不小的差异。也因为差异化的不确定性阻碍人们购买的意图。

不过在这里有点遗憾的告诉大家,关于用户对于非标准品差异的顾虑我这里并没有完美的消除方案,只能尽量的降低。因为我原来的构想是《城市厨房》,而在那个项目构想中是有解决方案的,原理是非标准品经过加工后是可以成为标准品的。例如罐头、烤串、锅包肉等,即使加工成半成品也具备了这样的属性,例如白菜可以切片卖,土豆可以切丝卖,甚至鱼都可以切成段卖。土豆都成丝了你还能挑出什么差异化?经过加工后在加上一些保鲜和防氧化措施可以完美解决非标准品的问题,但在超市的生鲜配送中未必适用,原因很多,例如配套人工、设备、配送的实效性、距离等等。

如果不依靠半成品加工,还有什么办法能够消除用户对非标准品的不确定性心理呢?那就需要分析一下用户对于产品的不确定性都源于哪些方面,我这里想到了五个方面,分别是:大小,品相,新鲜度,性价比,产品需求量。

  1. 新鲜度和性价比:在上面的文章中已经有所涉及,这里就不赘述了。
  2. 产品的大小和品相:可以用小视频或图文的方式加以展示,大小可以用参照物做对比展示,例如小柿子可以旁边放一元硬币做对比;可以通过切割展示生鲜里面的品相。这些内容过于细节,我们还是挑重点,避免啰嗦。
  3. 产品需求量:举例,某人想做白菜炒木耳,可送来的白菜太大,可能几次都吃不了,或者某人想吃鲤鱼,希望要条二斤以内的,但送来的有三斤多。即,某些产品由于个体化差异较大,又不便于分割,供应量与用户的需求量之间产生矛盾。这类问题有解决的方案,但不够完美,因逻辑性需要,我们在后文阐述解决方案。

关于配送:目前已有的配送员分有两种,一种是快递的配送员,每个件配送费大约1元左右;第二种是外卖配送员,每件配送费大约5元左右。两种配送员的单价相差很大,我们来分析一下其中的差别:

快递配送员:

  1. 始出点是固定的,都是从快递的分部装货;
  2. 抵达的分项节点是固定,每个快递员都有固定的配送小区;
  3. 一次可以拉载多件商品,相当于多件货物的配送路程合并了,降低了成本。
  4. 配送时间相对宽松,顾客对送达时间的容忍性也比较宽松。同时顾客位置的不确定性很高,时常不能准确送达顾客手里。
  5. 配送货物流程相对稳定,几乎不需要云平台计算分析辅助。

外卖配送员:

  1. 始出点是不固定,你不知道客户想吃哪家的外卖,所以赶往饭店需要时间和成本;
  2. 送货的地点也是不固定,你也不知道下一单要去哪个小区;
  3. 一次拉载的商品数量有限,因为配送地点不一样,不太顺道你就没法多接单,很难多件商品合并路程,成本就要增加。
  4. 配送时间相对比较苛刻,实时性要求很高。同时,用户位置的确定性很高,能够直接送达用户手里。
  5. 配送货物流程变化量大,需要计算量很大的云平台实时计算分析辅助,这也增加了成本。

那么生鲜配送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特点呢?对于用户来说,订购一次生鲜极少只为了下一顿饭,一般都是一次订购几顿或几天的量,但在所订购的生鲜里时常包含了下一顿饭的食材,所以送达的时间是要求别耽误下一顿饭。这么表述时间点还是有些模糊,我们细致点说,一类是着急的,因为距离做下一顿饭时间不太充裕,虽然一次订很多菜,有些不急着吃,但有些却着急用,他们一般承受范围是30至60分钟送到。另一类是不着急的,他们可能提前订,下一顿饭做之前送到就成。对于着急的,我们只能按照送外卖的方式来配送,配送的费用自然也不会便宜。

值得思考的是第二类,因为很多时候用户的习惯是需要培养的。如果我们让用户提前订购,设立用户订购的时间节点,那么配送员就可以稳健有序,按部就班的配送,像送快递一样,而这就能大大节省配送成本。那么我们通过设定时间节点,时间节点之内配送费少,时间节点外配送费多,这样逐渐的就能改变用户的习惯。这样一来快递类的配送会成为主流,而外卖类的配送之作为填填补补之用。然而,纯粹的照搬快递还是不行,为什么不行?逻辑需要,我们下文论述,这里说不清楚。

由于订货和送达的时间间隔也有点大,那么用户的位置也会有不确定性,作为补足,也需要像快递一样设立中转节点,例如驿站、电子柜、或者我看有些送鲜奶的在用户家门口钉个小箱子,这些都可以参考。

至此,我们阶段性总结一下,之所以要总结,是要拿上面的论述和现在的超市配送做对比,说明白现在的配送差在哪?之所以叫阶段性,是因为只做到上面这些还远远不够。

先来总结,现在很多生鲜配送就是超市产品打包,其实应该分开设立,分开成本核算;现在配送的生鲜无法消除用户对于非标准品的顾虑,应该通过各种手段打消或降低用户的顾虑;现在的配送只是外卖形式的配送,其实应该培养用户选择快递方式的配送。从中能够看出生鲜配送不应该是简单的超市货物打包加外卖配送的方式。

如果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原来的味道,没有采取任何节省成本的措施,想通过短期的补贴培养用户习惯,补贴过后,老百姓面对真实的货价是不会买账的,而极少数人的买账也支配不起高额的固定成本,那是条死路。

接下来谈谈为啥说还远远不够,如果你读过我的“喂到嘴经济”或《神奇老爸》项目构想,就会知道,上面所述操作还没有“喂到嘴”甚至可以说,“把菜送到家”与“把菜吃到嘴”之间,还差十万八千里,因为这里面起码还少了“吃点啥”、“怎么做”、“都缺啥”、“啥营养”、“剩下的怎么办”等等,只做送菜的,从根本上讲完全没有构建生态的意识。

这些内容整体表述起来看似简单,一旦深入思考你会发现里面的权益分配错综复杂,一千个人里能有一千种方法,但往往只有一种是最符合市场的,而一旦驶入互联网+的道路上来,往往只有第一没有第二,方向错了,一切的钱和努力都没有丝毫意义。所以我在写构思的时候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同时提醒各位,以下只是我个人的思考,我没有胆量说它一定是对,我甚至可以肯定这里面一定有错的地方,我希望自己的构想偏离正确的市场不太远,这样在市场验错调整的代价也小一些。总而言之,我的构思只是参考。那让我们重头至尾详细捋顺一下,看看如果我做这个平台应该怎样做。

三、框架搭建

作为用户与商家的联系纽带,制作一款app是必要的,小程序、公众号、微信群、头条号、抖音号等等不是专业的工具,用户体验感差,即使有,也应该是辅助或者作为引流的工具,这里不讨论如何设计界面,而是从更基本的应用场景出发,来讨论一下线上和线下的逻辑和app应该具备的功能。

第一

一般家庭会做的菜品在30至50道左右,而常做的菜不足20道,面对着漫漫人生路,这点样式显然有点单调和乏味,如果用户都不会做,自然也就不会想着买。

根据“喂到嘴经济”,你不应该是让他自己在那想,而是给他提示,让他挑,教他做。所以用户打开APP首先应该看到的是视频列表封面,封面上的菜秀色可餐,点开视频应该有详细的制作步骤。对于这一功能,我们后台可以和一些厨师合作组成团队,这里有一些点需要注意。

  1. 菜品制作讲解时要标准化。在抖音或西瓜视频中有些美食博主,讲解没有一定的侧重点,一些细节介绍的不是很清楚,导致做出的东西不一样,微信群就更不用说了,传播过程都不具备“溯源性”,所以作者也根本不需要对其内容负责。那么教学都应该注意哪些细节要点,都应该统计列项,每道菜根据列项逐一介绍并量化细节;对时间也需要有要求,不能这个菜讲十几分钟,那个菜七、八分钟,一些不必要的情节要删掉,做到简练而不失其精。也许我们能参考某些杂志的方式,有目录、有简介、有正文,视频的封面就是目录的标题,用15-30秒的小视频剪短的介绍怎么做,如果用户感兴趣再看详细的教学视频,视频的时常也应该有要求,时常可以根据菜的难易规范,简单菜建议5至2分钟,难度大的也不应该超过4分钟。最后还需要视频下配图文,因为用户看完视频会忘一些,制作的时候再看视频寻找一些细节比较麻烦,而图文形式好找,而且图文也方便用户快速的了解菜品,方便用户做出选择。
  2. 有些菜品因为需要一些基本功,例如拉面,没有一两个星期的专业练习,教你你也学会不会,所以在菜品研发阶段要考虑其难度和专业性。
  3. 拿录制好的视频做小范围的制作尝试,看用户根据视频的讲解,是否能做出差不多的菜品来。
  4. 小范围的尝试推广,测评用户满意度,如果效果好再进行更大范围的推广。

第二

用户在看到想吃的菜品后,应该能够方便购买,根据“喂到嘴经济”你不能让用户主菜、配菜、配料一样一样的买,那样对于用户来说太麻烦了,应该根据菜品的需要整理好打包出售。

对于这一功能说起来简单,实现起来有很多细节,我们从后向前递推。

打包的主配菜及调料比例需要参照视频教学的比例标准化,这样能让用户会觉得自己和教学的材料一样,会有一种安定的心理。调料打包是件麻烦的事情,例如白芷、肉蔻、草果、迷迭香等这些调料多数家中并不常备,但某些菜如果不加,就出不来那个味道,所以这些配料也需要按比例打包,但打包起来显然很费时,这里可以参考人民币的币值的方法,可以把各种调料提前分装成1g、2g、5g的方式,当打包时能够快速的组装成需要的克数。另外标准味道未必适合每个人的口味,有些人喜欢甜点,有些人喜欢辣点,应该允许用户购买时在标准口味上适当的加减配料。

既然卖给用户的是打包后的成品,自然需要打包程序,那么谁来负责打包?一种是平台自己做,另一种利用奥卡姆剃刀,整合现有资源,让超市加盟。平台自己做,盘子太大,不能快速的占领市场,一旦用户形路径依赖,再来抢占市场是件非常麻烦的事,所以最好的方法是整合资源。对于打包流程应该着重设计一下,如何设计步骤、如何分工、如何流水化作业、打包员间的距离、角度、空间、相应的设备都应该由平台设计好,在超市加盟时培训给他的员工,既然知道需要给用户“喂到嘴”,那么超市也是平台的用户,自然也需要“喂到嘴”。

如果产品从某个超市售出,那么教学视频应该有一定的归属性,这能让超市根据视频来有的放矢的准备食材,即,这个超市推荐的视频,这个超市负责打包菜品。那么视频是否应该由超市提供?答案是否定的,这显然不符合细化分工,也无形给超市增加了职能部门,另外视频质量参差不齐,不好控制,对于用户体验会很差。更好的方法是平台提供视频,让超市根据其货物储备挑选视频,挑选后放入他的网店推广售卖。为了便于超市挑选,平台应该提供一些数据,例如材料、难易度、好评率、人群购买率等等,要直观方便。后期可能演化出各种toB端的选菜的联盟。

超市配送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性,范围也就几公里,这意味着几公里的顾客必须能够支撑独立运作的成本,所以必须步步为营,配送覆盖范围内的用户的知情率必须非常的高,那么店面宣传,线下活动,社区微信群,传单等等都要搞,平台应该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当某个地域形成成熟的消费群体后,后加入的商家不需要宣传,直接进入平台就可以享用成熟的消费群了,那么这显然对前期投入推广的商家不太公平,而后入住的商家仅仅是公摊前期推广费用,显然也不太容易调动前期商家的积极性。网上流传的一个抢劫的案例或许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启示,说某劫匪抢劫长途客车,为了分化矛盾,规定第一交钱的人只需要交10元,第二个人交20元,依次类推……于是大家纷纷抢着交钱。所以越后入住的商家缴纳的费用应该越高,缴纳的费用可以补贴给前期推广的商家。(再读起来,这部分也许是个馊主意,我现在持保留意见。)

在一个商业圈内可能包含了大商场、菜市场、中等超市、社区超市等等,如果允许其在平台上共存,那么大家每天的菜品都差不多,是否会产生恶意竞争呢?我们必须要允许多个商家共存,避免产生大量淘汰出局的情况,因为出局以后就给了我们竞争对手的再次整合机会,那么应样避免相互之间的竞争呢?首先,应根据其规模制定标准,例如分为大,中,小,微四种规模,大的每次可以推出10道菜,中的6道,小的3道,微的1道。限制菜量可以使商家有针对性的打包菜品,打包更快更熟练,提高工作效率,并且能有准备,有计划的进购原材料,并可以根据平台的预测数据进行提前的打包。其次,菜的制作不是个有时效性的东西,超市可以选择今天新推出的菜,也可以选择上个月推出的菜,你可以主打川菜,他可以主打淮扬菜,这样一来每个商户都可以发展出自己独特的竞争力。

商家已经准备好了他要推广的菜品,推送给谁呢?自然是用户,用户在哪?自然要对用户定位,根据用户的位置匹配商家的配送范围,用户手机上显现的是所有配送范围内的商家店铺的菜品。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位置未必是需要配送的位置,所以当用户在选菜(有购买意向)的时候提醒他确认配送位置。

第三

为了方便配送,给打包、配送留出足够的时间,应该设置网购结束时间,为了客户规划取货时间,应该设置最晚达到时间。同样的,为实现这一目标,也会牵扯出一些细节和相关联的事情,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1. 如果用户订购A超市的一个菜,又订购了B超市的一个菜,而A、B两家的送货时间不统一,顾客需要多次取货,显然不够方便,那么对于时间的设定应该平台统一规划,大家都按照这个时间操作。
  2. 如果订购A、B两家的菜,需要花费两次配送费用,对于用户来说显然不太愿意接受。如果只在一家订购,用户会觉得欲望受到了限制,小一些超市为了迎合用户,必须推出更多的菜,而小超市的资源没有办法配置很多的人手,最终造成小超市没有竞争力而退出。所以必须花一次费用,当然选购的超市多的,应该比选购超市单一的要略多一点费用,但费用应该在用户能接受的范围内,例如每多增一个超市多花5毛钱。那么如何做到这样呢?在上文的快递配送分析中,我们说快递的始出点是固定的,抵达的分项节点也是固定的。那么这里我们可以把他反过来,即,始出的分项节点几乎固定(根据当天订货超市,规划取货路线),抵达的节点是固定的(根据配货量可以仅服务一到两个社区),这样类似配送员在周围的超市采购一圈货,再回来。
  3. 如果配送员不专门配送一家超市的货物,那么配送员就不应该归属于某个超市,而是商圈超市共享,那么配送服务应该独立出来,单独运营。这样也便于向专业化和统一化发展。实际上配送服务可以平台自营,他没有普通快递那样的高的固定资产,并且会比普通快递更赚钱,但最好独立出来自负盈亏。
  4. 上文提到用户订购商品的时候,时常会为紧接着的下一顿饭考虑,所以每日的配送次数以两次为宜,方便用户午饭前取购或晚饭前取购。那么上午送达时间可以定为10点半,下午送达时间可以定为4点,暂定收集及运输路程为1小时的话,那么上午设置的网购结束时间应该是9点半,下午应该是3点。商家备货可以提前准备一部分,再根据单量临时包装一部分,如果商家怕订单爆量,来不及准备,可以设置总单量,卖完为止。

第四

用户菜买完,接下来是做菜吃饭,做出来合不合自己的胃口只有尝了才知道,对于合自己胃口的,平台应该有添加为“拿手菜”功能,不合胃口的应该打入“垃圾箱”,这便于收集用户的喜好,同时也是评判菜品好坏的一个标准。为了营造氛围,组建同口味圈子(人是社会动物,需要圈子,同时也为更懂顾客的口味),增加“交作业”、留言、点赞等功能也是必要。

第五

吃完饭后可以加入营养评价、指导功能,为了保持生态完整,这是必须要增加的功能,但为了使这个功能存活下去,必须要收费。听起来有点奇怪,我们来解释一下。

营养评价指导功能更像是一个说话直来直去的忠臣,它总告诉你这个不能吃,那个对你身体不好,每个人都知道这是好话,但,这是基于你的理性判断,而潜意识对你行为的影响力会更大,所以它唠叨久了你会很烦,你知道应该听它的又不想听它的,这会让你决策犹豫徘徊,后果就是对于app的体验不好。

营养评价指导功能最大的障碍是数据不够精准化,因为主食不能天天配送吧?如果以家庭为单位做的菜,每个人吃多少不好控制,而在我当初《城市厨房》构想中这个问题可以解决,分好好份再配送就可以了。其次的障碍是要填写个人的情况的一些表格,比如轻重体力劳动、身高、体重、运动量等等,这些东西很烦,多数人没有耐心填写。

营养评价指导属于饮食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发达国家中营养师在人群中占有很大的比例,随着国人意识形态的提升,会逐渐的重视健康饮食,它的地位会从参考变为必不可少的衡量指标,做饮食一定要提前布局。另外一旦收集了个人的营养数据,用户就会对平台产生很高的粘性,因为积累的数据能持续为他提供指导,换平台就没有了数据支持。

人很奇妙,往往容易得到的事物不愿意珍惜,反而付出了一定成本得到的事物会更珍惜一些。营养评价指导功能也是这样,因为收了他的钱,所以才给他一堆表填,所以才让他准确记录每天主食吃多少,菜品吃掉的比例,用户会觉不认真填,钱就白花了,反而会认真对待(太坏了)。对于大众用户平台可以发一些免打扰消息作为参考,例如近期菜品中油脂摄入量较多,请注意调整。对于需要更深度营养指导的功能,平台可以接入营养师咨询的功能专题。

对于一些特殊要求的人群,可以引导超市成立专题为他们单独配菜,例如糖尿病人,痛风病人,三高人群,生酮饮食者等等,这些人往往需要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和定期测评,他们的需求量比较稳定,由营养师配菜,超市签订长期合作配货。有些食材只是特殊人群需要,因为需求量少,超市往往都不销售。

拿生酮饮食来说,这是从国外传过来的一种饮食方式,食谱也偏外国化,在国人看来都不像人吃的东西,不专门订购的话,真就不容易备齐。

我来列举两个生酮饮食菜谱,大家感受一下:

(1)早餐:奶油生酮热可可、葵花籽20g、柠檬水1500ml+矿盐1茶勺+奇亚籽10g。午餐:烟熏鲑鱼或山羊起司。晚餐:奶油炒高丽菜松阪猪。

(2)早餐:生酮蛋仔煎、炒花生20g、葡萄柚水1500ml+矿盐1茶勺+山粉圆10g。午餐:酪梨白肉鱼。晚餐:牛肉起司汉堡排。

别问我这都是啥,我也不知道,对于无所不食的中国人,看见这些稀奇古怪的食材感觉很惭愧,所以想吃这些东西得提前订,得长期合作便于安排计划,不订了也要提前说,否则卖不出去。

第六

饭吃完了,营养也录入了,整个场景完了吗?还没有,因为还有下一顿。下一顿不是开启新的循环吗?不全是,我们看看为了下一顿,还有哪些需求。

在前文我们提到“产品的需求量”(我不说都忘了吧),例如一颗白菜很大,教学中用不了这些白菜,剩下的怎么办?鱼很大,人口少,吃不了怎么办?首先能分割的尽量分割售卖,例如白菜虽然不能切片,但可以切半卖。

其次,一个主料可以推荐多道菜,例如鱼可以一半红烧,一半打成鱼蓉加入淀粉做成鱼蓉面条,对于用户来说这是两个菜就吃的下了。最后实在吃不了,可以放入我的冰箱,我是说app中应该设置一个版块叫“我的冰箱”,平台会根据你冰箱里所剩的原材推荐菜品,用户找到想吃的菜品后,根据冰箱已有的食材,能够匹配出这道菜还需要的食材,那么对于还需的食材,应该能够在附近的超市售卖中匹配,方便用户一键购买。“我的冰箱”的设立也方便用户购买菜品中,哪些已有的食材、配料等能够自动匹配,用户需要的是贴心。

前文提到了“拿手菜”功能,某次你觉得学来的菜很好吃,但超市的每天更新中,迟迟没有再上线这道菜,为了用户能吃到,应该方便用户一键购买,由于超市每日特价菜的打包在“独立厂房”走的流水线,食材种类也有限,所以“拿手菜”应该走超市,食材全,但因成本不一样,一个菜一个配置,打包起来又比较麻烦,所以价格会更高一些,所以前面的叫“每日特价菜”。

前文说的都是已有菜品如何配料选料,对于用户自己想做一道菜,想买各种主配料除了一位料、一位料的添加,还应该输入菜名显示材料,方便用户从中摘选,不足的再添加,新数据录入数据库,逐渐丰富起来。

至此,基于用户的基本需求、应对需求的使用场景、基于场景的各种逻辑布局就说完了,我们一起回忆一下:

  • 基于用户:看视频选菜、购买、取货、按视频烹制、菜品“交作业”交流评价、营养评价指标、剩余食材的处理方式、特殊要求订制。
  • 基于超市:每日特价菜独立运作、菜品的选择规划、应对的打包方法流程、时间的规划,特殊订制的应对方式。
  • 基于配送:紧急的配送方式、一般性的配送流程及方式、配送时间的规划。
  • 基于平台:线下菜品的制作教学及推广方式、打包配套设施及流程的研发和推广、线上上述应对方案的app的开发。

虽然写了不少,但也只是写了个大框,个别具有建设性的方法和内部逻辑写的略详细一些,因为有些方案不容易想到,也是为了说明为什么应该这样,而不是那样。其中有些虽然必要但都能想到的事情甚至都没提,例如应该设置省市县代理及代理应负责地域性推广和引导;例如相关节点的利益如何分配;因为我们要保障侧重点。基于app的UI如何设计,前端怎样布局,后端如何匹配,数据库间如何架构逻辑关系,如何合理的运用数据,这些事情也几乎没说,因为这些事情花钱就能解决,能请到专业的人为你设计,如果要写,字数怕是要翻倍。

基本流程说完了,但在项目生态的闭合上还有一些欠缺,我们一起来分析完善一下。

第七

上文提到线下的内部团队菜品的研发,这显然是个费时费工、劳心劳钱的活,每天开发出有限的菜品面对着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众口不一,显然有点力不从心、接应不暇。那么怎么办?在前期我们可以用自己开发的方法,后期我们一定要设计一套自动循环系统,就像大海一样,有流入、有流出、有蒸发、有降雨,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以后我可能会写一篇“开放式企业”那种企业像《失控》里说的,不是闭合的,并且像种子一样能够自己生长,需要有完积木法则和灰道模式的知识基础才能听明白)如果你读过我的“用户势能”那篇文章一定会想到,用户中存在着大量的潜力等待挖掘、开发、变现。所以我的方法的立足点还是要根植于用户。党内有句名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一起来构思一下如何建立这套系统。

它的基本思路很容易想到,允许用户自己录制菜品视频,选择优秀的作品进入平台视频分发系统。这里面涉及一些问题:

用户为什么要录制菜品?因为分享后能得到某种心理满足,但还不够,我们构建的是商业化的平台,不是信息类平台,所以还应该赋予其变现的途径。那么变现可以有三种途径。

首先,up主的教学视频成为了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收益时理所当然应该分配到红利。当用户想吃他的视频教学中的菜时(注意此时的up主的菜,并不是超市推荐的菜),应该能够方便买到,方法与上文中的一样,根据教学的中食材匹配附近的超市,方便用户一键购买,在这个过程中因为超市的货品是因UP主的视频才获得的销售额,所以应该按某种比例返给UP主一部分利润。那么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UP主录入食材时需要特殊的格式或表格,方便调用、匹配。

其次,UP主通过直接贩卖产品获利。当涉及一些保密配方、地域性食材、标准品,便于运输保存且消费者当地不容易买到的食材,应该允许其销售。例如张三火锅底料。

最后,获得在主板块发布菜品教学的权利,从而获得更多收益。用户发布的视频应该有单独的版块,平台向超市分发的视频在另一版块,平台通过某种机制筛选出来优质视频可以进入平台视频分发版块,进入了平台分发视频版块后菜品就有机会被超市选中,销售量就会增大,那么按照份额能分配到的利润就会更多。

两个版块的区别。同样是做菜的教学视频,但版块不一样,其性质也不一样,这是很多产品经理对产品的性质理解不深,往往容易忽视的地方。

平台给超市分发的视频具有“工具性”,因为用户是在超市的“每日特价菜”版块看到的视频,超市选菜、配送是整个app的主干道,加之特价菜具有时效性,此时的用户目的很明确,就是挑选购买食材,所以视频的风格是快速方便的解决用户的问题,所以前文我们说要像杂志一样,有目录、有简介、有正文,时间、格式都要有标准,所以它应该具备工具的方便属性,能够让用户用完即走。

而用户自己录制的做菜教学视频具有“娱乐性”,因为UP主每日更新的视频会很多,UP主的风格不一,能力参差不齐,消费者在观看的时候自然也会抱着一种娱乐刷屏的心态来观看,遇到想吃的就收录或购买,所以用户的风格、时长等不用限制,任其发挥,让市场来选择其去留。

如果用户录制的风格和平台分发的给超市的风格不一样,那么怎么选择后录入平台呢?很简单,让他按要求重录一个就好了。录哪个?哪个都行,只要按要求录制。UP主自己会衡量点赞量,自己的拿手程度,口味的宽泛性等等,能赚钱的事他自己会用心的。重要的是给谁录制的机会,凭什么给他?也就是平台的筛选机制应该如何构建?

如何构建平台的筛选机制。拥有录制平台分发视频的机会就能赚到更多的钱,那么这个录制的机会给谁?当然应该给对于平台来说更有价值的人,平台是商业化平台,从上文的论述中能够看出,UP主价值应该来源于两个方面,第一有多少人浏览过他的视频(娱乐价值),第二通过他的视频为平台增加了多少销售额(商业价值)。这种价值可以用积分的形式将其数字化,UP主积攒一定的积分就可以购买录制平台视频的机会,同时消耗掉积分,这也给UP主持续创作提供了动力。但一旦涉及到利益,一定会有些人不按规则的套取利益,那么平台如何避免UP主刷积分呢?

在很久很久以前,搜狐的张朝阳发明了一个词,叫做“眼球”(现在回忆起来,真的很久远了,那时的我还是个白衣如雪,来去如风的青葱少年……呃!好吧,起码当时我还很年轻。),当时互联网才刚刚兴起,大家讨论如何衡量一个互联网公司的价值,张朝阳说这要取决于它能够多大程度的抓住人的眼球,于是浏览量成了衡量标准,这也是为什么发展出了各种弹出网页的木马,浏览器和路由器的各种主页绑定,百度的竞价为什么按点击量收费等等,直到现在我电脑上的谷歌浏览器还在捆绑着一个不知名的主页,怎么也修改不掉。淘宝的刷单也是眼球的变种。

为了防止其刷单,就要保证浏览的有效性,我们可以这样设计:用户在平台购买的商品价值可以转换成积分,例如1元1积分,该积分数值顾客不可见,只在平台后台做统计,当用户每浏览一个菜品时UP主增加1积分,浏览者扣除1积分,当浏览者积分为0时,再观看菜品UP主积分不再增加。

这样做有一些好处,首先没有消费、停止消费的用户浏览无意义,避免了机器刷单,其次用户看不到积分,无法向刷单的组织者证明其观看的有效性,也就无法刷单。在生态闭合环涉及的要素中扣除一种可控要素,使闭合环不能完整闭合,这种方法叫“闭合要素缺失”。

第二种,用户通过UP主的教学视频购买了菜品,也能证明其是有价值的,平台也可以根据其带动的销售额增加积分。这就与淘宝有点类似,会被刷单吗?

也是不会的,淘宝刷单,寄出的物品是店家邮寄,邮的是廉价品。我们平台是超市配送,是货真价实的生鲜,想刷单需要大量的真金白银,请全国人民吃饭那得多“豪”,一个不小心就容易破产。但是UP主为了增加购买量,可以到处推广,他推广平台就“搭便车”。将生态的闭合环涉及的要素分配给不同的客体,使其不便于人为控制,这种方法叫“闭合要素拆分”。

那么问题来了,你能想到避免淘宝商铺刷单的办法吗?闭合要素缺失、闭合要素拆分以及并列的一些方法会在我以后写到“生态化项目”里的闭合时会详细介绍。

当这套自动化流程逐渐的形成体系后,我们可以逐渐的取消自己团队研发菜品的职能,并可以由这部分人审核民间UP主的菜品。

如果给这一版块起个名字,叫“千家宴”如何?

第八

以上的闭合环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都是我们设计、参与或规划的,除此之外还存在一条闭合链,那就是人们长期的习惯,自己去超市选购生鲜,这是一条完整的闭合链,想融入进来需要找到切入点。我想到了三方面:

  1. 以配送为切入点。用户买的菜多,携带不方便,我们可以告诉他有配送服务,通过配送体验进而达到引流的目的。
  2. 以支付为切入点。通过减免的方式引导客户用我们app中钱包支付,支付后菜品自动进入我的冰箱,通过app的良好体验引流客户。
  3. 以购物小票为切入点。小票下方有一个二维码,二维码下方配一句软文,例如:扫描二维码,根据你买的食材教你做菜。

第九

前面所提的都是B2C的闭合,其实上游的供应商也一定要接进来,这便于超市端的补货、选货、对于时间的安排也更可控,超市也方便根据实时的价格制定销售计划。更重要的是平台方对于食材物资的调运和规划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和掌控能力,此时的平台不仅仅是个教老百姓做菜、卖生鲜“家长里短”的小玩意,更能对宏观上的食材产业链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能有多牛呢?

想扶持一个一亩田那样的企业,只是一个念头的事,反之呢?或者想想如果平台一个月不推荐羊肉的菜谱,对于羊肉产业链会有多大的影响呢?这就是“交易权重”,如果各位还不了解概念,可以去看我的第三篇文章,关于影视的那篇。但这个平台一旦做大了,那是关乎万千百姓的事,不要搞小动作,不要有歪念头。

近些年国家提出了供给侧改革,作为国家层面说出的话不会仅仅是个倡导,更是为我们指明的一个方向,是国家高瞻远瞩看到了未来,在发达国家中服务行业占比要远高于我们,这就是方向。产品要升级,服务更要升级。在我构思时一个理念贯彻项目的始终,那就是如何能让老百姓尽可能的省钱而获得更优质的服务,从配送超市的独立运营到特价菜,从配送方式到我的冰箱,最后接入千家宴和上游产业链也是为了老百姓能赚到钱和得到更多的实惠。

这个项目需要整合很多的资源、领导能力也需要非常强,一般人不容易承担起来,包括我,最后给这个项目起个名字吧,叫城市烟火怎么样?

就这些,拿走吧,都拿走吧。年少习得屠龙术,我辈岂是蓬蒿人,本以为恃才可以睥睨天下,到头来在人海沉浮中还是活成了路人。人力终有穷,天道终有定。时间磨平了锐气,岁月蹉跎了英雄,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一生被安排体验你们的世界,原来不如意才是人生。身在黑暗如果命中有定,又为何让我见到过光明。

本文由 @善盗工作室 原创发布于。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0)
fox张的头像fox张注册用户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