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楼阁理论什么意思(初识投资中的两种理论)

今天给大家带来一本新书,书名叫《漫步华尔街》,作者叫伯顿。马尔基尔,也有翻译成麦基尔的。马尔基尔教授是著名的专业投资人,也是一名经济学家,他曾任美国总统经济顾问理事会会员,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院长,以及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董事会董事。

《漫步华尔街》是一部投资界的经典著作,出版之后近40年,一直雄踞投资类书籍榜首的位置,我们本次读的是原书的第11版,可见它的受欢迎程度。

漫步华尔街01—初识投资中的两种理论

漫步华尔街第11版

作者说本书是一本个人投资指南,书中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介绍了大量的理论方法,从传统的基本面分析到技术分析,再到现代的各种新投资技术,比如投资组合理论、“聪明的β”策略;另外,书中用很大的篇幅讲述了历史上著名的投资泡沫和投机狂潮,让投资者们能以史为鉴,更明智地进行投资;第三,作者认为,书中关于各年龄段人群的生命周期投资指南,将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因为读这些内容,相当于你找专业的理财顾问做了一次家庭财务规划,仅仅这一项,就足以让你在阅读这本书上物超所值。

书名中的“漫步”指的是随机漫步,这是投资界被广泛认可的一种理论,它是指过去的历史无法预测未来,应用到股市上,就是说股票价格是无法预测的。这一理论也出现在我们读过的很多其他投资著作中。因为股市无法预测,所以普通人根本就无法战胜市场,对于要追求超越市场平均收益的行为都是徒劳的,甚至是适得其反的。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在《钱,7步创造终身收入》里,先锋基金的创始人约翰。博格就说:普通投资者只要简单持有指数基金,就能获得与市场平均水平相同的收益,并因此打败90%的专业投资者。这也是作者在本书中想要表达的主要观点。

提到投资,大部分人认为炒股、买基金、炒外汇等才是在投资,其实广义的投资,是指所有和钱相关的行为,也就是说当你把钱放在银行,或是放在支付宝,又或者只是揣在口袋里,这都是在“投资”。

漫步华尔街01—初识投资中的两种理论

投资是一件需要努力的事

投资的目的是让我们的钱保值增值,而上面列举的三种行为,却并没有达到这一目标,这当然是因为通货膨胀这个“小偷”的存在,让我们的钱悄无声息的消失了。大部分人并不曾意识到通胀对我们财富的侵蚀性。书中有个例子,从1962—2014年,通胀的平均水平大概是每年4%,但期间巧克力棒的价格上涨了20倍,而报纸价格上涨了49倍,看起来很温和的通胀,在期复利的影响下,破坏力是巨大的。

知乎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问题:我有200万(或者其他数字),存银行的话,够不够养老?下面大部分回答都会去计算,以银行现有的存款利率,够不够以后生活,但往往会忽略通胀的影响,这200万,20年后,或30年后,它的购买力还剩多少?

所以,不懂投资,我们就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财富被通胀慢慢地融化掉!

但是——

但是,投资是需要努力的,且要给这个努力加上一个形容词,它应该是“万分努力”。

如果说不投资会让你的财富一点一点的消失,盲目投资可能会让你的投资快速地化为乌有。这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缺少这样的例子,大家都熟知的迈克杰克逊、拳王泰森,他们通过职业创造了巨额财富,但转身就很快挥霍一空,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乱投资导致的,因为消费是花不完那些钱的。

如此,对任何一个明智的人来说,以上两种境况,肯定都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需要成为一名,如格雷厄姆所说的,“聪明的投资者”。

前面说到,作者相信市场是随机漫步的,我们无法通过研究历史表现来预测未来,他甚至说这一术语认为,一只猴子随意扔飞镖选择的股票,表现会和专业人士精心挑选的股票一样好。这引来投资界专业人士的反驳,他们反驳的武器就是通常使用两种资产估值方法。

这两种方法,一种叫坚实基础理论,也叫“磐石理论”,该理论认为每一个资产,不管是一只股票还是一座房子,它都有一个内在价值,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析和研究,计算出这个内在价值,然后在价格小于内在价值的时候买入,价格大于内在价值的时候卖出,从而获得收益。很显然,这就是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理论。

漫步华尔街01—初识投资中的两种理论

价值投资

关于内在价值的计算,在《投资价值理论》这本书里,作者威廉姆斯提出折现这个概念,就是把未来的钱折算成现在的钱。举个例子,假如利率5%,明年的1块钱,折算到现在就是0.95元,如果是2年后的1块钱,折算到现在大概是0.9元。他认为股票的内在价值,就等于未来所有股利的折现值。这一理论随后被费雪和巴菲特发扬光大,变成现在的DCF,也就是现金流折现估值法。

通过坚实基础理论可见,一只股票当它的股利越多,股利增长率越高,它的价值就越大。所以专业投资人士,要当前判断一只股票的价值,就是要确定公司的长期增长率是多少,以及这个增值能维持多久,这就不可避免的把对未来的预期因素掺杂了进来,并导致最终的结果变的主观。

另一个理论叫“空中楼阁理论”,这个理论由凯恩斯提出来,他认为股市主要受人的心理因素的影响,也就是只要能在市场中先人一步,在别人乐观之前买入,在别人悲观之前卖出,就可以获取丰厚的收益。他不信什么价值,他认为某一项资产的真正价值,就等于他人愿意支付的价格。这就是著名的“博傻理论”,只要你确定身后还有接盘的人,那么不用管它现在的估值是30倍还是50倍,都是值得买入的。

漫步华尔街01—初识投资中的两种理论

空中楼阁

这一理论,也获得了不少的拥护者,比如《非理性繁荣》的作者罗伯特.希勒就在书里指出20世纪90年代后期,人们对网络股和科技股的狂热,只能从大众心理的角度加以解释。如今行为金融学也开始流行,研究人的心理因素在投资行为中的影响变得非常重要。

接下来作者带着我们,详述了历史上的那些危机,17世纪的郁金香热,18世纪的南海泡沫,20世纪60年代的新股热和70年代的“漂亮50”热,然后是87年的股灾,日本泡沫和纳斯达克泡沫等等,这让我们身临其境的重温历史,真切的感受在投资上大众的狂热和无知。

(0)
小多多的头像小多多创始人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