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mi和Minimax,争夺「下一个DeepSeek」心智

近日,在36氪WAVES 举办的大会上,一个有趣的环节引发了人们的热议:主办方让Kimi与Minimax两家的投资人进行了对谈。随着DeepSeek的横空出世,整个中国大模型的牌局已天翻地覆。行业龙头的格局,从原来的大模型六小龙,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基模五强。当六小龙不再是市场的焦点时,安静很久的Ki

近日,在36氪WAVES 举办的大会上,一个有趣的环节引发了人们的热议:主办方让Kimi与Minimax两家的投资人进行了对谈。

随着DeepSeek的横空出世,整个中国大模型的牌局已天翻地覆。行业龙头的格局,从原来的大模型六小龙,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基模五强。

当六小龙不再是市场的焦点时,安静很久的Kimi和Minimax在前不久不约而同有了新动作:Kimi开源了编程模型Kimi-Dev,它的*个Agent Kimi-Researcher深度研究也开启小范围测试。而Minimax则开源了*推理模型Minimax-M1,并完成连续五天包含大模型、视频生成、音频生成等多个方向的更加。

从产品侧来看,Kimi将重心聚焦到agent,以深度研究为主要方向,似乎有意向金融、学术等方向发力,这条路线虽然已经有了智谱等竞争者,但远离了以生活服务为主的大厂射程,叠加原本不错的基础模型能力,Kimi似乎找到了自己的舒适区。

而另一边,Minimax则似乎想要弥补自身的遗憾,在没有接入DeepSeek之后,继续发力全方向的布局。

这似乎也意味着,大模型竞争进入下半场之后,更多的变量正在酝酿之中,而从各项评测来看,Kimi与Minimax的新产品,似乎都有着不错的效果。

在没等来R2之后的缓冲期,六小龙中的代表们,正在试图携带着各自的大招,开启下半场。而从报道来看,无论是频繁与DeepSeek撞论文的Kimi,还是曾经和DeepSeek赌同一个技术路径的Minimax,似乎都带着一丝不甘心。

而在大厂先后加入大模型赛道后,六小龙中,Kimi和Minimax正试图找到自己的生存方式。从某种程度来说,竞争的模式正在发生改变,而在泡沫消散之后,越来越懂经营的六小龙们,也在期待着下一个周期的开始。

01

Kimi和Minimax接连放大招

“一年前,就是比投放、比用户,现在则回到技术前沿,回到强认知,我相信反而更适合以技术大牛为核心的创业团队。因为比投放,其实是大厂的机会,所以我觉得他们状态还挺好的。”在这次对谈上,真格基金合伙人戴雨森在谈到Kimi与Minimax时如是说。

正如其所言,近日,相较于在教育、医疗等垂类应用场景中争夺的大厂,Kimi与Minimax似乎更希望在基础技术上展现自身的底色。

6月20日,Kimi官方发布消息,Kimi-Researcher(深度研究),开始小范围灰度测试。据官方消息透露,模型即Agent,Kimi-Researcher 是基于端到端自主强化学习(end-to-end agentic RL)技术训练的新一代Agent模型,也是一个专为深度研究任务而生的Agent产品。

做为内测用户,可以看到的是,Kimi这次试图去打造的就是“高实用性”以及“靠谱”的产品。

按照官方的数据,每个任务平均进行23步推理,自主梳理并解决需求,平均规划74个关键词,找到206个网址,由模型判断并筛选出信息质量最高的前3.2%内容,剔除冗余、低质信息。报告的平均长度在万字以上,平均引用约26个高质量、可溯源的信源。

很明显,Kimi此次直指需要低幻觉类的垂类赛道。从小红书等社交媒体反馈来看,论文党、甚至如金融、法律等高频需要深度探索的方向,都对Kimi-researcher有着不错的评价。

Kimi和Minimax,争夺「下一个DeepSeek」心智

专业评测博主mactalk评价道:深度研究不算什么新创新,但Kimi生成的内容,在信源和形式上确实不错,Kimi的深度研究功能,除了给到一份分析报告外,还会生成一个网页。看到网页的那刻,给人的感受是,网页也应该成为一种和文本同等重要的交互方式。

与此同时,Minimax也用全新的模型在展示自身的肌肉。根据极客公园报道,作为推理模型,Minimax-M1在长上下文理解能力上,是目前包括所有闭源和开源模型在内,能力全球前二的模型,且在训练和推理成本上有极高的性价比。

M1仍然延续着MoE架构,而在注意力机制上和强化学习算法上的创新让M1鲜明地区别于其他推理模型。模型总参数达到4560亿参数,原生支持100万token的上下文长度输入,以及目前所有模型中最长的80ktoken的输出长度。

在专业上下文能力的测评中,M1的表现远超包括DeepSeek-R1-0528和Qwen3-235B在内的所有开源模型,甚至超越OpenAI o3和Claude 4 Opus,仅小幅落后SOTA的Gemini 2.5 Pro。

Kimi和Minimax,争夺「下一个DeepSeek」心智

除了基础模型的进展,Minimax在agent以及多模态等多个领域也是亮点频出。“大家最近刷抖音有没有看到‘吴彦祖教你学英语’?其实是Minimax在提供背后的技术支持。我*次听的时候,也难以分辨到底是真人还是AI,直到后来才知道是Minimax的客户,感叹这真的挺厉害的。”云启资本合伙人陈煜提到。

实用性*的agent,能力出众的大模型,Kimi和Minimax试图开启的是一场全方位的竞速,而从更深层次上来看,两家公司更希望表达的则是,打破大众对于大模型赛道的固有心智。

02

渴望一场

DeepSeek式的胜利

相较于DeepSeek的光芒万丈,不得不说,此刻回头来看,Kimi与Minimax是两家曾充满遗憾的公司。

杨植麟清华出身,同时在卡内基梅隆大学(CMU)语言技术研究所(LTI)读博,导师是苹果AI负责人Ruslan Salakhutdinov和Google AI首席科学家William W. Cohen,这样的学术背景,在技术可信度上远超普通创业者。

而且他在循环智能等方面的创业经历,已经在企业级AI落地方面证明过自己。这更能让资本相信,这个人不只是懂技术,还会做生意。高频快速的融资,让其估值迅速爬升。

技术背景,管理经验,同时具有大量子弹,这让杨植麟成为前DeepSeek时代的明星。

更重要的是,Kimi的*仗还打的漂亮,把长文本技术提升到了“中国AGI突破口”的高度,精准匹配了资本对其的期待。

但不可否定的是,DeepSeek的爆火,一定程度上掩盖了Kimi的部分声量。

不过,即便是到当下,仍然可以看出,Kimi在技术实力上,仍然不逊于DeepSeek。在基础研究环节,2月18日,DeepSeek和月之暗面几乎同时发布了他们各自最新的论文,而主题直接「撞车」—— 都是挑战Transformer架构最核心的注意力机制,让它能更高效的处理更长的上下文。而更有趣的是,两家公司的技术派明星创始人的名字,出现在各自的论文和技术报告里。

而在近日,两者撞车的事件又频频发生。在法律、医疗等方向招聘上的相似,潜移默化的让外界觉得,似乎Kimi仍然是能与DeepSeek并驾齐驱的存在。

而另一边Minimax的遗憾,则来的更为直接。在媒体的报道中,Minimax其实更早的启用了与DeepSeek相同的技术路线。2023年下半年,大部分国内大模型厂商还在继续迭代稠密模型(dense model)之际,Minimax创始人兼CEO闫俊杰就把80%以上的研发和算力资源,投到了一件不确定的事情上—— MoE(Mixture of Experts 混合专家模型)。

2024年1月,Minimax上线的abab6,成为国内*MoE大模型。此后,MoE架构彻底取代稠密架构,成了大模型领域技术迭代的新方向,而年初爆火出圈的DeepSeek,应用的正是MoE。虽然无法一概而论的将两者在此维度上进行比较,但可以验证的却是两者间肉眼可见的落差。

客观来说,与DeepSeek技术实力难分伯仲的Kimi与Minimax,在市场中早已无法得到与之匹配的影响力。

而从这个维度上来看,没有被大厂打败,而是被DeepSeek超越,也让两家在下一个周期即agent的争夺中,渴望着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翻身仗。

正如戴雨森所言“我们不是因为大模型投资Kimi,而是投资团队。现在是技术革命的早期,他们仍然是拥有中国*秀团队的AI创业公司之一,以及拥有最多资源的AI创业公司之一。如果我们相信AI是一件非常大的事,你有*的团队,又有最多资源,仍然能够做出很多有意思的事来。”而AI的下半场,是否仍会按照当下大厂主导,DeepSeek重点突破的模式演绎,似乎仍然是一道谜题。

03

AI公司的生存逻辑正在重构

进入6月,AI圈似乎达到了比以往更为热闹的情景。罗永浩数字人直播带货拿下天量成交,夸克与元宝在高考报志愿竞逐,同时,豆包上线了AI播客功能,美团高层点了*杯AI外卖咖啡,AI的想象力与应用正在不断加速地渗透至生活的各个角落。 

这一切的快速演变,似乎让人看到了红杉AI峰会中所提到的,下一轮 AI,卖的不是工具,而是收益。

但与此同时,对于agent未来演变的辩论也在持续。拾象CEO李广密曾坦言Agent与当前模型能力的匹配程度。他认为,今天Agent 80%的能力依赖于模型这个引擎。比如,GPT到了3.5,多轮对话的通用范式出现了,Chatbot这种产品形态就行得通了。Cursor的崛起也是因为模型发展到了Claude 3.5的水平,它的代码补全能力才得以成立。

而AI Research Lead钟凯祺则认为:通用Agent的需求基本上就是信息检索和轻度代码编写这两类,而GPT-4o已经完成得非常好了。因此,通用Agent市场基本上是大模型公司的主战场,创业公司很难仅仅通过服务于通用需求来做大。而创业公司基本都聚焦在垂直(Vertical)领域。

回到本文的主角:当Kimi用深度研究Agent叩开垂类专业场景的大门,当Minimax以推理模型M1刷新开源能力边界,两家公司的每一步动作都在印证同一个事实:大模型竞争早已超越 “参数比拼” 的初级阶段,进入到 “心智占领” 的核心战场。

DeepSeek的崛起证明,在大厂与创业公司的博弈中,技术突破与市场定位的精准耦合,足以重塑行业认知 —— 而这正是Kimi与Minimax此刻最迫切的目标。

从技术路径看,Kimi押注“垂直 Agent”,试图用“深度研究”的专业标签切割出差异化赛道;Minimax则试图用线性注意力机制打出差异化,通过多模态能力构建全场景渗透的想象空间。两者的策略差异,本质是对“AI下半场生存法则”的不同解读:前者选择在大厂尚未重兵布防的垂类扎根,用“高实用性”对抗大厂的流量优势;后者则延续“全栈布局”的野心,试图以技术性价比弥补生态短板。

但这场争夺的关键,或许正如戴雨森所言——“投资团队而非模型”。当 DeepSeek 用技术叙事改写资本逻辑,Kimi与Minimax的核心竞争力,仍在于创始团队对技术趋势的预判能力(如杨植麟对长文本技术的坚持、闫俊杰对MoE架构的提前布局)。在大厂凭借资源优势加速内卷的当下,创业公司的破局点从来不是 “硬碰硬”,而是像DeepSeek那样,在某个技术维度建立不可替代的认知优势,进而占领用户心智。

如今的AI下半场,既是技术落地的“马拉松”,也是心智认知的“闪电战”。Kimi与Minimax的每一次开源、每一个Agent的迭代,都是在为 “下一个DeepSeek” 的叙事加码。而当行业泡沫逐渐消散,真正能穿越周期的,或许正是那些既能在技术深水区扎根,又能在用户心智中刻下独特标签的团队。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才刚刚开始。

参考资料:

字母榜,《闫俊杰不甘心》

字母榜,《minimax的好日子来了?》

王智远,《Kimi还能找到月之亮面吗?》

凤凰网财经,《Kimi和DeepSeek又撞车?》

暗涌,《一年后,当Kimi和MiniMax投资人再坐到一起》

极客公园,《巨头博弈下,Agent 的机会和价值究竟在哪里?》

36氪,《开源还要IPO?MiniMax不想被遗忘在这个夏天》

月之暗面,《模型即 Agent,Kimi-Researcher(深度研究)开启内测》

极客公园,《MiniMax-M1 登场,MiniMax 再次证明自己是一家模型驱动的 AI 公司》

(0)
小多多的头像小多多创始人

相关推荐

  • 港铁首次进入西安,能为这座城市带来什么?

    作为全球为数不多持续盈利的地铁公司,“港铁(香港地铁有限公司)模式”常被业界津津乐道。近期,港铁和西安地铁携手成立合营企业,这一消息引发坊间期待,认为这将显著改善西安地铁商业资源开发,减少地铁亏损、甚至实现盈利。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在与西安地铁合作之前,港铁分别参与北京、深圳、杭州、成都、郑州等城

    2025年7月10日
  • 不回北上广的青年,捧红了「1688小镇」

    2023 年“平替风”走红网络。“不是大牌买不起,而是平替更有性价比”的口号成为很多人的心声。“平替风”的盛行,也让不少出售平替商品的 1688 工厂小镇火了,雪地靴要看桑坡村,家纺要搜南通,汉服找准曹县,这些小镇关键词都成了各个平台最火的热搜。在这火热的流量下,诞生了很多生意机会——有的买手涌入

    2024年2月22日 创投
  • 第二届“鼎新杯”数字化转型奖项发布,浩鲸科技4项成果入选_行业动态

    近日,由中国信通院和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联合主办的“2023数字化转型发展大会暨首届数字原生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第 二届“鼎新杯”数字化转型应用大赛成果正式公布,浩鲸科技在智慧中台、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等赛道荣获多项荣誉。一等奖:中国联通网络中台能力运营中心建设及应用浩鲸科技助力

    创投 2023年9月20日
  • 我,和陌生人聊天赚钱

    “连接和助人是我的终身课题。”当曾经出家的北大数学天才柳智宇都还俗做起心理咨询,这个行业越来越成为当下人们“生病”时的求救方式。无论是成百上千一小时的一对一咨询,还是成千上万的疗愈课程,人们付出时间和金钱,只为看好心中的“病”。除了线下医院的心理门诊,在线上,头部心理类APP上找一个专业的咨询师往往

    2024年5月10日
  • 卖出传奇生物的巨大迷雾

    史上*中国Biotech并购案即将诞生?7月12日晚,据Street Insider报道传奇生物收到并购邀约,并聘请投资银行Centerview Partners帮助其董事会审查收购要约和其他选择。消息传出后,当日传奇生物股价大涨12%,今日金斯瑞生物科技也大涨25.4%。大涨之后传奇生物最新收盘市

    2024年7月15日
  • 硅光,潜力无限

    自1985年以来,硅光子学作为一种技术领域经历了显著的演变。最初,这一领域专注于开发高约束波导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硅光子学不仅实现了与CMOS行业在材料、集成和封装技术方面的战略性整合,而且最终在收发器领域确立了其主导地位。凭借能够提高数据传输速度、降低能耗并支持各种应用等优势,硅光子学,已成为工

    创投 2023年11月17日
  • 知识赋能,携手同行|ATFX泰国研讨会共话技术策略创新_行业动态

    六月,骄阳似火。在这个炎热的季节里,知名差价合约经纪商ATFX在持续深化投资者教育和服务的征途上奋勇向前,并在全球多个区域市场掀起一股知识赋能的浪潮。继4月在泰国三城联动研讨会取得热烈反响后,日前ATFX泰国办事处团队积极响应市场呼声,于曼谷、孔敬、南奔以及办事地点站精心策划,再度成功举办四场线下

    2024年7月2日
  • 火锅届顶流CP:假背刺,真捧哏?

    从对立到互鉴:海底捞与巴奴的竞争哲学。花钱为对手做广告,在商业世界很罕见,但宝马和奔驰却玩得不亦乐乎。2016年3月,恰逢宝马100周年,奔驰特意发广告示好,“感谢100年来的竞争,没有你的前30年,其实很无聊……因此,我们来了,贺老朋友的百岁生辰!”。“心机婊”奔驰的言下之意是,论发展历史,宝马是

    2025年4月2日
  • BAT还是BAT

    在经历过这场名叫DeepSeek的龙卷风之后,我想到了一个问题,如果有人在DeepSeek(深度探索),那么是谁在DeepFeed(深度供给)?很显然,如果单靠DeepSeek自己,即便它已经掀起了龙卷风,也无法在短时间里,席卷所有人。它需要市场教育、获客、裂变,然后在高速的增长之后,趋于平缓时,为

    2025年2月18日
  • 澳优奶粉层层把关,从源头到餐桌,只为给宝宝最好的营养_行业动态

    奶粉,这一看似简单的产品,实则承载着无数家庭的期望与关怀。从宝宝降生的那一刻起,奶粉便成为了他们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营养伙伴。在琳琅满目的奶粉品牌中,澳优奶粉怎么样,它为何能够在国内外市场立足,并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信赖与好评?自2003年成立以来,澳优便矢志不渝地追求着*品质。这家企业独具慧眼,将

    2024年11月12日
  • 谁在造就内娱四大普女?

    谁在造就内娱四大普女?,细想「谁在造就内娱四大普女」,会发现所谓明星成「普女」,表面一场雌竞,内里指向平权。

    2023年4月24日
  • 传统卫视平台入局短剧,有何创新打法?

    近年来,短剧行业正蓬勃发展,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平台入局。其中,传统卫视平台正以后来者之姿创新探索与短剧这一新内容物种的更多可能。一方面,卫视平台尝试打造短剧剧场,择优播出一些短剧。短剧上星相关的行业动态可以追溯到2023年底,当时不少卫视平台看中了精品短剧的潜能,创新尝试为短剧打造专属剧场,如湖南卫

    2025年3月27日
  • AI直面算力难题:在密集发布大模型之外,我们离算力自由还有多远?

    AI直面算力难题:在密集发布大模型之外,我们离算力自由还有多远?,目前AI对算力需求增长的速度要快于算力供给增长的速度,AI芯片的迭代也有点跟不上模型训练及迭代所需。

    2023年4月24日
  • 光刻技术,有了新选择

    光刻工艺是半导体器件制造工艺中的一个重要步骤,该步骤利用曝光和显影在光刻胶层上刻画几何图形结构,然后通过刻蚀工艺将光掩模上的图形转移到所在衬底上。自1961年*台光刻机诞生以来,光刻机经历了接触式→接近式→投影式的发展路线,如今以投影式中的步进扫描式光刻机为主流。在不同的阶段,每一代光刻机都遇到了前

    2024年8月8日 创投
  • 第十一届全球云计算大会·中国站档期调整至11月29-30日,议题征集及“云鼎奖”申报火热进行中_行业动态

    近日,第十一届全球云计算大会·中国站议题征集及“云鼎奖”申报正式拉开帷幕,全球各地云计算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将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云计算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据悉,大会将以“创新不止,应用无界”为主题,于本年度11月29-30日在宁波举行。大会将围绕互联网领域的最新前沿技术展开深入探讨,以及如何

    创投 2023年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