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宝行业能挺住吗?

震荡蔓延:从消费者恐慌到行业洗牌。席卷电宝行业的风暴,还在引发连锁震荡。据界面新闻7月3日报道,多名罗马仕员工表示,自7月1日起,罗马仕内部已陆续通知员工全面停工停产,员工工资只发放到6月。尽管当晚罗马仕回应称“公司没有倒闭”,但这场风波对其经营影响之深已不言自明。这场行业危机,早已露出端倪。导火索

震荡蔓延:从消费者恐慌到行业洗牌。

席卷电宝行业的风暴,还在引发连锁震荡。

据界面新闻7月3日报道,多名罗马仕员工表示,自7月1日起,罗马仕内部已陆续通知员工全面停工停产,员工工资只发放到6月。尽管当晚罗马仕回应称“公司没有倒闭”,但这场风波对其经营影响之深已不言自明。

这场行业危机,早已露出端倪。导火索可以追溯到今年3月罗马仕充电宝在航班上起火;6月中旬,多所高校禁用罗马仕产品;紧接着,6月中旬以来,罗马仕宣布因“电芯缺陷在极端场景下可能过热燃烧”,召回三款型号充电宝,涉及49万台产品。随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信息显示,罗马仕多款快充移动电源的3C认证被“暂停”。

并非罗马仕一家公司中招。6月25日,另一头部品牌安克创新也宣布召回问题产品,矛头直指供应商的“电芯原材料未经批准变更”。据多家媒体报道及官方信息,安克涉事电芯供应商指向安普瑞斯。6月30日,无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回应,正对安普瑞斯(无锡)有限公司电芯问题展开调查。

针对召回事件,安克表示已经与涉事供应商安普瑞斯终止合作,并全面采购ATL(宁德新能源)的电芯。安克副总裁熊康与自媒体“知危”7月4日对谈中指出,其实从去年年底,安克已经陆续发现部分产品热失控的情况,并陆续召回。

此次事件波及的不仅是厂商,机场、高铁系统也紧急响应。6月28日,民航局实施新规,全国机场日均拦截超千件无3C或属于召回范围的充电宝。7月1日,12306客服回应指出,高铁目前仅要求充电宝“标志清晰且额定能量≤100Wh”。消费者措手不及,“3C认证”充电宝搜索量激增180%……

从涉事品牌数量和持续时间看,这是国内移动电源行业有史以来最 大规模的召回事件之一。更深层次看,事件折射出行业在“安全”与“成本”间的艰难博弈:长期价格内卷导致的成本极 致压缩、多层代工模式下的品控失守风险以及现有3C认证体系的局限性,在此次风波中集中显现。

现在,整个行业正面临严峻拷问:厂商该如何重塑品控体系,赢回用户信任?

风暴中心的“安普瑞斯”

此次风暴的核心焦点,指向电芯供应商安普瑞斯。

科技自媒体差评6月24日消息,安克充电宝的召回事件起因于,安普瑞斯将两个批次的电芯外包给江西某代工厂生产。报道称,该外包工厂涉嫌违规替换了电池正负极间隔膜的原材料,这可能导致隔膜存在失效风险,一旦移动电源正负极因此直接接触,便可能触发热失控,进而引发起火或爆炸。

6月26日,安克创新相关负责人向媒体确认,供应商存在私自更换电芯材料的行为,该公司已经终止与安普瑞斯的全部合作,并于6月25日宣布与ATL(宁德新能源)达成电芯采购合作。

根据安克方面的描述,安克向电芯厂安普瑞斯采购电芯,而安普瑞斯又将部分生产(涉事的两批次)外包给其他代工厂,最终代工厂在生产环节中替换了原材料。

安普瑞斯是国内充电宝软包电池的主要供应商之一。据无锡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信息,截至2023年7月,其锂电池累计产量已突破1亿只。

除了安克,据电池交易网等公开信息显示,安普瑞斯曾是罗马仕、小米、绿联、倍思、电友等品牌的电芯供应商。

充电宝行业能挺住吗?

图源 / 电池交易网

6月28日,绿联、倍思均向九派新闻表示,在售充电宝均不再使用安普瑞斯电芯,已将电芯供应商转为力神、亿纬锂能等。

随后,监管重拳落下。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官网上,安普瑞斯的69项CCC认证中,20项状态为“撤销”,49项为“暂停”。涉及产品主要为“锂离子电池/电芯”。

据公司官网资料显示,安普瑞斯成立于2014年,由美国安普瑞斯全资子公司与无锡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合资设立,总投资2亿元(美方技术持股55%,中方资本持股45%),主要从事消费类锂离子电池的生产销售。

安克公告中提及的代工模式本身常见,在手机、汽车行业也是如此。多位锂电池供应链人士向「定焦One」表示,代工模式本身不必然导致质量下降,但委托方(品牌或上级供应商)对代工环节的品控管理负有首要责任。若监管不力,风险随之升高。

上游供应商透露,包括安克、罗马仕在内的许多品牌,普遍将生产环节(如电芯)生产外包,自身更侧重品牌运营、销售和售后。部分供应商为压缩成本,会进行多层分包。

江西某锂电池电芯厂销售经理陈杰对「定焦One」表示,“若转手层级过多(比如超过三层),产品质量一致性的管控难度将显著增加”。中间环节增多,不仅可能导致品控标准在传递中衰减,也增加了“二次代工”等非源头生产的风险。

为什么拿电芯隔膜“动刀”?

此次事件的根源直指电芯材料。

业内分析认为,表象背后,和充电宝行业惨烈的价格竞争有关,迫使供应链各环节在极限压缩成本中寻找空间,但这并不是企业降低品质的理由。

在深圳从事充电宝研发的赵宇坦言:“充电宝行业的成本压缩空间已极其有限,常以‘分’甚至‘厘’为单位计算。

对于媒体报道中“安普瑞斯外包电芯,代工厂违规替换隔膜”的说法,安普瑞斯未作公开回应。不过,“为什么换的是隔膜?”,我们通过业内人士的分析试图找到原因。

充电宝主要由主板、电芯和外壳构成。综合业内人士的说法,以售价百元左右的充电宝为例,外壳成本可能低至约1元,主板成本也已被压缩至7-8元的低位。因此,电芯成为成本控制的重点。

深圳某锂电池厂市场销售徐彬表示,市面上常见电芯价格普遍在12-15元左右。

电芯核心材料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赵宇解释,电池容量是消费者的核心关注点,大厂对电芯容量要求极为严格。更换电解液或正负极材料会直接影响容量,因此成本压缩通常不会首 选此处。

隔膜负责隔离正负极,防止短路,作用关键。但从规避检测角度看,替换隔膜相对不易被发现。赵宇举例,假设一台企业称其电芯隔膜“耐温300度”,对应GB31241-2022标准,最高温度是130度,送审的样品只需达到130度即可。据他分析,理论上,存在选用实际性能仅略高于认证下限的隔膜以节省成本的空间。

赵宇同时指出,现行3C认证测试通常在标准恒温室进行,达标即可生产。但现实使用环境复杂多变(如剧烈震动、强冲击、高温高湿),认证测试难以完全模拟这些极端场景下的风险。

不过,从成本角度看,隔膜并非大头。真锂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墨柯指出:“隔膜原材料成本相对较低,每平方米仅几元,平摊到单个充电宝上约几分钱。”单纯从隔膜节省成本,收益微乎其微。

在锂电池电芯材料中,正极成本占较高,通常达30%-40%,其余的负极、隔膜、电解液大约各占10-15%不等,还有铜箔、铝箔、壳体包装材料等辅材。

从性能趋势看,行业追求更薄的隔膜(薄隔膜可提升能量密度),价格反而更高。若为省钱更换更厚的隔膜,会挤占正负极材料空间,影响设计容量。因此,要在低价前提下维持“薄隔膜”和高容量,安全性可能受到挑战。

墨柯补充道,隔膜生产自动化程度高,合格率高,次品通常被回收处理,流入市场的可能性低。“有些供应商为了节约成本,优先从占大头且材料价格差异大的正极入手。

无论问题具体出在哪一环,“抠成本”都是核心驱动力。而混乱的代工体系,又埋下了隐患。

行业“地震还在继续

这场由电芯引发的“地震”,其冲击波已从企业蔓延至行业监管、消费者日常生活层面。

监管层面反应迅速。目前,安普瑞斯有超70款电池和电芯产品的3C认证均已被暂停或撤销。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显示,2025年4月至6月,绿联、倍思、品胜、小米均有部分型号的移动电源3C认证被暂停,原因包括“工厂监督检查不通过”、“严重不符合项(如产品一致性问题)”或未按期整改。

5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发布了更严格的移动电源和锂离子电池强制3C认证新规:飞行检查增至一年两次;取样方式由“企业自主送样”改为“指定实验室赴工厂现场随机抽样、封样”;并强调量产产品必须与认证样品严格一致。这旨在堵住过往认证中的漏洞。

然而,有供应商向媒体透露,仍有工厂能做“虚标容量”的充电宝,并暗示“等过了这阵子”。

消费者端受到了最直接的影响。

6月28日起,民航局新规明确,禁止携带无3C标识、3C标识不清或属于召回范围的充电宝。多地机场的严控,源于频发的旅客充电宝起火冒烟事件。据统计,今年已发生15起旅客携带充电宝起火事件。

就在机场新政实行“禁携令”第 一天,冯婷因携带召回型号安克充电宝被拦。她表示,部分机场只看型号,并且机场内的快递点表明:“只要是安克和罗马仕的品牌都不允许寄运。”最后她只好把充电宝丢弃。

有些消费者为过安检,不得不临时购买新充电宝。

安克对于有乘机需求的消费者给出了变通方案:消费者保留好登机牌和产品照片,通过官方售后(输入“机场安检”)可退款或换新。

召回本身也困难重重。顺丰等多家快递公司将召回品牌充电宝列为“高风险电池类物品”拒收,众多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寻求解法。对此,罗马仕给出的解决方案是:用户将充电宝电量耗尽,用盐水浸泡24小时后自行丢弃,拍摄视频报备客服可申请退款。过程繁琐且存在安全疑虑。

风暴中心的罗马仕,被曝自7月1日起全面停工停产,有员工对媒体表示,员工工资发放至6月,可见事件对其经营的巨大冲击。但官方回应称,“没有倒闭,感谢关心。定将努力解决所有朋友、用户及合作伙伴的一切问题。”

安克则终止与安普瑞斯合作,并主动进行召回。截至6月30日,安克称已发放超8万个防火保护袋,召回率约10%。相比之下,截至7月初,主流品牌中仅安克和罗马仕发起了正式召回。

当数百万台产品被召回,头部供应商安普瑞斯疑因违规替换材料等事件,迫使行业正视长期低价竞争对安全底线的忽视。未来行业发展的关键,在于重建安全和信任。这样,充电宝才能回归其作为可靠便携能源的本质价值。

(0)
小多多的头像小多多创始人

相关推荐

  • 新增创作者1.46万名,抖音健康2024年医疗健康影响力作者名单发布_行业动态

    近日,抖音健康联合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发布2024年度医疗健康科普影响力创作者名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詹启敏,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委兼秘书长施琳玲等,共同见证了名单发布环节。@张英泽院士 @何建行胸科TEAM @卢骁的急诊日记 等专家及机构创作者入选。

    2024年12月18日
  • 这一医疗出海热土,被严重低估

    “不出海,就出局!”在今年举办的多个行业论坛上,不少医疗企业高管发出如此慨叹。这背后,与当下医疗行业面临的巨大挑战有关:一方面,国内药企管线同质化非常严重,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另一方面,药械产品进入医保集采后,价格大幅下降,企业利润开始承压。面对困境,去海外寻找市场新增量变得愈发紧迫。据动脉网观察,这

    2024年7月5日
  • 茶咖激战,加盟商受苦,规模故事最终由谁买单?

    2024年,你还想加盟茶饮吗?某社交平台上,一位网友分享自己最近加盟了茉莉奶白,并表示*次接触茶饮行业,有点儿迷茫。下方*条热评回复:“迷茫只是开始,后面还有悔恨、气愤、无奈和躺平。”网友纷纷点赞,直呼其是“过来人”。2024年茶饮咖啡领域行业,品牌对于加盟商的争夺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目前,能否吸引

    2024年10月8日
  • 与小米机器人并肩的日子

    2020 年 9 月的一天,北京酷暑刚过,秋天将至,雷军在位于北京清河的小米科技园里接见了一位客人,有意洽谈一笔机器人方向的合作。这个客人当时刚刚三十岁,是深圳一家机器人创业公司的一号位,名叫赵同阳。两年前,出于对机器人的本能热爱,赵同阳创立了 Dogotix,虽然只有一支八人构成的研发团队,却成功

    2025年3月20日
  • 瑞幸出海新加坡,比星巴克还贵

    瑞幸出海新加坡,比星巴克还贵,“它的品牌力和产品力都不足以支撑它的定价比星巴克还贵,可能很多人薅完第一杯的羊毛后就不会再买了。因为瑞幸用的豆子确实不咋地,口感和醇厚度都不太好。”

    2023年4月7日 创投
  • 星巴克,不信9块9的邪

    从瑞幸库迪等品牌掀起价格战开始,很多人都认为星巴克在竞争对手的围剿下,大概率会走下神坛。不过星巴克并没有加入9块9大军,反其道而行,通过押注9块9活动的不可持续性来坚持自我。现实情况表明,这一策略行之有效。7月31日,星巴克发布了2024年第三财季(即2024年第二季度,以下统称为2024年第二季度

    2024年8月9日 创投
  • 关税阴影下,苹果与亚马逊谁更「扛打」

    自特朗普宣布潜在的新关税政策以来,美国科技“七巨头”(M7,即苹果、微软、亚马逊、Alphabet(谷歌)、Meta、英伟达及特斯拉)在全球资本市场普遍承压的背景下,股价开始经历不同程度的下滑。5月2日凌晨,被认为在M7中最易受关税冲击的苹果与亚马逊,同步发布了今年*季度财报,迅速成为市场焦点。两家

    2025年5月5日
  • 锟铻®出鞘!元化智能“剑指”全骨科机器人手术!_行业动态

    元化智能携全骨科手术机器人锟铻®惊艳亮相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元化智能首席科学家孟庆虎院士受邀发表重磅演讲。锟铻®是髋膝一体的全骨科手术机器人,核心自研,集成了全膝关节置换术式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式,具有众多满足实际临床需求的功能,医院、医生、患者三方都能获益匪浅。一、全骨科手术机器人

    2023年9月4日 创投
  • 无人驾驶板块上市公司一览 都是手里有技术的好公司

    最近这几天,大家对于无人驾驶的关注越来越多,那么在A股市场上,有哪些做无人驾驶的上市公司呢?这篇文章就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高德红外:国内唯一实现红外芯片量产的企业;子公司轩辕智驾…

    创投 2022年1月25日
  • 巨头押中一个超级爆款

    你永远可以相信老牌MNC的眼光和坚守。诺华首席执行官Vas Narasimhan早前宣称:相比ADC,放射疗法可能更具有安全优势。所以,诺华将资源配置在放射疗法上,而非与众人争抢ADC。正当所有人都认为诺华痛失了ADC这样的肿瘤领域黄金机会的时候,市场正在验证其押注的放射性疗法领域巨大威力。2月22

    2024年2月27日 创投
  • 凤凰网进博:MegaGold引领第3代专业级高纯鱼油新趋势_行业动态

    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这一全球瞩目的商贸盛事上,美国高端鱼油品牌MegaGold凭借其第3代专业级高纯鱼油,成为全场焦点。凤凰网作为海外*的全媒体华语文化传播平台,有幸见证此次的精彩盛会。在凤凰网的镜头下,一起与MegaGold分享其如何开创并引领专业级高纯鱼油的新趋势,

    2024年11月29日 创投
  • 2024年了,为什么「痛经」还是没药可用

    时至今日,痛经依然没有对症的药物可用。尽管在社会观念中,痛经被视为女性的寻常之痛。很多女性选择忍一忍或是止痛药来熬过经期疼痛,也很少有人为此特地就医。然而,痛经并非总是无害的,这种隐忍有可能埋藏着极大隐患。痛经,尤其严重的痛经,很可能是一种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远不止痛经那么简单,不仅

    2024年12月20日
  • 宋向前:非理性繁荣

    此轮行情没上车就不要后悔了,这时候下跌的不一定是飞刀,上涨的行情也不一定暗示着国运。也许不久的将来,你就会暗自庆幸:幸好当初抑制住了入市的冲动,否则又当了一回绿油油的韭菜。因为有一种行情就像电视剧里的爱情一样,*用来隔着屏幕欣赏,现实生活这样的剧情是一集都活不下去。世上没有一个国家,也没有任何一种经

    2024年10月6日
  • 高端液压元件厂商「励贝电液」获国投招商独家投资

    投资界(ID:pedaily2012)7月15日消息,近日,国投招商独家投资杭州励贝电液科技有限公司,支持公司研发迭代、产能建设和客户拓展,推动我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持续升级。本轮融资由点石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高端液压元件是智能制造装备的核心部件,直接影响装备性能,进而影响制造水平。高性能液压阀,具

    2024年7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