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剧霸屏,「武侠」却没了

六月第 一周,《藏海传》正式收官。但是在社交媒体上,《藏海传》从上映到完结一直伴随着各种争议。除了《藏海传》的剧粉与《盗墓笔记》系列死忠粉的激情开撕,还有不少自媒体博主将《藏海传》与《琅琊榜》对比,称其为“翻版琅琊榜”“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然而真正值得注意的是,抛开对单个作品的评价,2015年播出

六月第 一周,《藏海传》正式收官。但是在社交媒体上,《藏海传》从上映到完结一直伴随着各种争议。

除了《藏海传》的剧粉与《盗墓笔记》系列死忠粉的激情开撕,还有不少自媒体博主将《藏海传》与《琅琊榜》对比,称其为“翻版琅琊榜”“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然而真正值得注意的是,抛开对单个作品的评价,2015年播出的《琅琊榜》已经是10年前的作品,作为参照物未免太过久远。除此之外,当下的古装剧市场,悬疑、权谋等关键词站上了C位,曾经红极一时的武侠剧成为了小众类型作品,且鲜有新作问世。

这或许反映出一个事实:内容消费群体已经出现某种文化断层或脱节。

01

武侠缘起到“黄金十年”

回顾国产影视剧行业的发展史,武侠剧的地位举足轻重。因为在大多数中国家庭还买不起电视机的年代,武侠剧是中国观众们最早接触的影视剧类型之一,而港台制作公司出品的武侠剧,也为中国观众们构建起了独有的武侠宇宙世界观。

20世纪70-80年代,伴随着中国香港电影市场如火如荼的发展,香港无线电视台(TVB)、香港丽的电视有限公司(后改名为“亚洲电视有限公司”)等影视剧制作公司,开始将金庸、古龙等名家作品改编成电视剧。

1976年,传奇导演楚原执导,白彪、米雪主演的《射雕英雄传》为港产武侠剧打开了历史的大门。此后,麦当雄导演,徐少强、顾冠忠、苗可秀主演的《天蚕变》以及王天林(导演王晶的父亲)执导,郑少秋、汪明荃、赵雅芝主演的《楚留香》等经典作品的出现,又为武侠剧市场不断培养出新的受众。

影视剧行业的转折点,往往伴随着爆款的出现。而武侠剧的关键转折点,就来自于83版《射雕》的开播。

1983年,由王天林、杜琪峰等执导,黄日华与翁美玲主演的《射雕英雄传》在TVB正式首播。网络数据显示,83版《射雕英雄传》的平均收视率达到60%,单集最高收视率突破90%。

这意味着,在当时只有500万人口的中国香港,每天都有超过300万人守在电视机前等着《射雕英雄传》更新。因此,83版《射雕》也夺得了当年的TVB年度收视冠军。

由于83版《射雕》太过火爆,1985年广东电视台开始将其引进至内地,并迅速在全国各频道转播。传言在大陆,83版《射雕》的单集观看人数超过了7亿人,而当时全国人口只有10亿左右。许多家庭为了追剧,开始攒钱购置黑白电视机,在经济相对落后的乡镇,甚至还出现像看露天电影一样,全村围观“华山论剑”的盛况。

进入90年代,武侠名著的成功改编以及电视机的普及,为制作公司提供了十足的信心,武侠IP开始被大规模演绎。金庸的《射雕英雄传》《碧血剑》《天龙八部》《笑傲江湖》《倚天屠龙记》等知名IP,被多次改编;古龙的《天涯明月刀》《绝代双骄》《小李飞刀》《圆月弯刀》等名作,被悉数翻拍成电视剧;梁羽生的《云海玉弓缘》、黄易的《大唐双龙传》和《寻秦记》等作品被搬上荧幕后,也成为了影视佳作。

千禧年之后,武侠剧除了在数量上不断增长,还有一个历史性的变化——“大陆产”武侠剧开始进入观众视野。

2001年,张纪中担任制片人,李亚鹏、许晴主演的“央视版”《笑傲江湖》正式开播。这是大陆方面首次尝试制作金庸武侠剧,并且在内地完成改编和拍摄,因此吸引了大量大陆观众的期待。该剧于2001年3月26日在央视八套首播后,以11.08%的收视率排在2001年央视八套收视率排行榜第三名。

2002年,大陆多家影视公司与台湾中视联合出品的《风云》正式播出。区别于金庸剧、古龙剧,《风云》改编自中国香港漫画家马荣成的同名漫画,而郭富城、郑伊健主演的同名电影已于1998年上映。因此,《风云》电视剧在开播之初就已经奠定了粉丝基础。根据媒体报道,当年《风云》播出时,其收视率甚至超过了同年央视春晚,牢牢稳居收视率第 一。

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可谓是大陆武侠剧的“黄金十年”。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之后,大陆出品的武侠剧数量至少有上百部,而在豆瓣平台上,评分在8分以上的武侠剧只有14部,而《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天龙八部》《连城诀》《水月洞天》《天下第 一》《武林外传》《怪侠一枝梅》这八部武侠剧,均产自“黄金十年”。

02

古偶崛起,武侠落寂

“大陆产”武侠剧之所以能够迎来“黄金十年”,一部分原因是受到港台武侠剧的启蒙和影响,拥有了受众基础。但更核心的原因是内地影视产业逐渐成熟,制作水平和资金投入不断提高,为武侠剧的拍摄提供了物质基础。

而当产业开始迎来蓬勃发展时,武侠剧已经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最为显著的变化是随着影视剧类型的不断丰富,仙侠剧作为新的市场“顶流”渐渐取代了武侠剧。

2005年,唐人影视联合上海影视、云南广播电视台共同出品,改编自同名单机游戏的《仙剑奇侠传》,为武侠剧加上了“奇幻”的前缀。

在重庆、上海的地面频道首轮播出后,《仙剑奇侠传》的平均收视率达到了11.3%。2008年《仙剑奇侠传》在河北卫视首轮上星播出后,最高收视率达到了4.6%,平均收视率3.8%,超越往常收视近130%,创下河北卫视开台以来最高收视率。

比起收视数据,《仙剑奇侠传》更值得关注的是,从新派武侠小说到游戏的原著IP转变,将影视制作行业的注意力从武侠剧引导到“仙侠”的道路上。而2010年后,仙侠剧的改编蓝本又从单机游戏转向网络小说,期间仙侠剧数量不断增加,持续的量变也终于迎来质变。

2014年,台网联播的《古剑奇谭》在电视端多日收视率破2%,网络端总播放量近40亿,单集播放量突破1.6亿次,日播放量近2亿,在当时还超过了《甄嬛传》《步步惊心》等热门剧集。

《古剑奇谭》更重要的一项成绩,是其登上微博热搜的总话题阅读量突破50亿。由于当时,视频网站与传统电视媒体正处于台网融合的重要发展阶段,一部分剧迷的追剧习惯,从在电视上观看逐渐转变到在视频网站在线观看。而社交媒体刚刚成为主要社会舆论场和网络核心流量池。因此,《古剑奇谭》长期占据微博热搜的营销打法,使其牢牢抓住了线上流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现象级”电视剧。

再往后,2015年的《花千骨》、2017年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作品,也都复制了《古剑奇谭》的成功路径,取得了极高的收视率和网络播放量。而如今回过头再看当时的情况就会发现,“武侠剧”大概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隐身”的。至于隐身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结为三点原因。

首先,武侠IP的改编泛滥导致同IP武侠剧的市场号召力越来越弱。据惊蛰研究所统计,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金庸和古龙几乎所有作品都被搬上过荧屏或是大银幕。其中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影视化次数高达12次,其中至少包含8个版本的电视剧以及4个版本的电影,《倚天屠龙记》则有11个影视化版本。而古龙的《楚留香》,也有8个影视化版本。

其次,为了解决武侠小说原创力枯竭的问题,武侠小说中开始加入玄幻等新元素,甚至像“步非烟”这样的网络作者直接转向玄幻小说写作。大量仙侠、玄幻等新题材作品的出现,导致武侠作品的“浓度”不断减低、被持续弱化。特别是2010年后,在纸媒时代挖掘出大量武侠IP的武侠刊物陆续停刊,更加动摇了武侠剧的根基。

2015年,被公认为“国内传统武侠一面旗帜”的《武侠故事》,在2009年12月停刊长篇专号后宣布正式停刊;2019年1月15日,创刊于1959年的《武侠世界》正式停刊;2023年,曾刊登金庸、梁羽生、温瑞安作品的《今古传奇·武侠版》宣布停刊。有媒体在报道表示,《今古传奇·武侠版》停刊意味着国内最后一本专门刊登武侠小说的杂志消失。此消彼长之间,仙侠剧也悄然替代了武侠剧。

古装剧霸屏,「武侠」却没了

第三,女性受众的崛起引发了从网文到影视剧行业的“女频变革”。不但女频网文成为仙侠剧的重要改编来源,改编后的仙侠剧叙事,也开始更倾向于展现“大女主”视角,使得爱情线的剧情比重大幅上升。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在武侠剧、仙侠剧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古装偶像剧这一剧集类型。

03

武侠精神的消失

武侠剧的“消失”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但也是合理的。因为武侠剧作为影视行业进行内容创作时的一种选择,它的性价比着实不高。

在港台武侠剧掌管舞台的时代,制作公司因为资金有限,往往服化道上精打细算。于是乎,眼尖的观众们会发现剧中重复出现的鸡公碗,95版《神雕侠侣》里用保鲜膜“假扮”的瀑布、用泡沫做的假山,甚至金轮法王还和后来《寻秦记》的主角项少龙撞衫。

不过那时的观众们也不在乎这些,反而更看重草蛇灰线的剧情、一招一式的动作设计和演员的专业表演。所以观众们提到83版《射雕》时,脑海里想到的是“俏黄蓉”的古灵精怪;提到《天龙八部》,会想到乔峰血战聚贤庄;而《神雕侠侣》里只是配角的郭襄,也能因为“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生”的名场面,引发观众共鸣。

但是在当下,观众们对包括武侠剧在内的所有古装剧的要求都不一样了。

除了服化道的全面升级,还要有震撼眼球的视觉特 效。《倚天屠龙记》里左脚踩右脚就能飞起来的轻功“纵云梯”,只会令人发觉违背物理常识,而为了突出一个“仙”字,演员可以吊着钢丝满屏幕飞来飞去。高手对决也不再使用一招一式的套路动作,而是像哈利·波特一样可以言出法随、隔空发功。

演技部分,“好看”比一切重要。人物对话时直接省掉走位,用近景和特写将明星们的颜值填满屏幕。不论剧情设定,主咖一定时刻带妆,做到24小时保持最 佳状态。

至于剧情,当把预算投入到服化道、视觉特 效和演员阵容这些“看得到”的环节时,剧情已经不重要了。所以,如果按照现在的标准和制作要求去拍武侠剧,除去已有的常规成本以外,至少还要多花一份武术指导的工钱,演员们恐怕也没有多余的时间成本来配合动作训练。所以,砍掉性价比最 低的部分,把钱花在刀刃上,才是古装剧的制作逻辑。

事实上,人们对影视剧的偏好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下的社会风向。

经过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个体意识的觉醒让人们更关注自身的需求。而古偶的“甜”,复仇和权谋的“爽”给人观众最直接的刺激。为了突出复仇的爽感,主角也可以不那么正派,甚至不择手段。

相比之下,武侠世界里江湖侠义、快意恩仇的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与现实生活并不相通。

武侠剧里,大侠们可以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走进饭馆都是“五斤牛肉两斤好酒”的豪迈。而现实生活中,不少人看到老人摔倒,还会犹豫要不要扶起来,为了点便宜外卖,恨不得外卖平台打起来。当武侠精神伴随着武侠剧的消失,武侠文化已然出现断层,一部分人成为了热心的看客,在网络上四面出击,生活中唯唯诺诺。

值得庆幸的是,过去的这些武侠经典依然保留了下来,并且通过二创的形式,被不熟悉武侠的用户重新认识。此外,“新武侠”也在用自己的方式生根发芽。

例如《雪中悍刀行》虽然在动作设计、特 效方面颇受诟病,但借少年成长的心路历程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江湖情感和对家国情怀的思考;根据同名系列电影《绣春刀》改编的《山河之影》,除了延续同名系列电影的美术风格,还加入双男主的设定,令人想到了《绝代双骄》;《莲花楼》则是将武侠与悬疑探案结合,让人看到了“陆小凤”的影子。

作为一种影视剧类型,武侠剧的消失并不算什么大事。但武侠剧所蕴含的侠义精神,承载了人们对正义和公平的追求。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句话可能有些悬浮。但当以满足精神需求和感官刺激的影视作品大行其道时,也应当有“侠客”挺身而出,通过内容引导人们停止过度的自我关注,重新思考个体与社会的关联与价值,避免整个社会娱乐至死。

(0)
小多多的头像小多多创始人

相关推荐

  • 杭州亚运会背后的东方之美_行业动态

    杭州亚残运会进入倒计时,整个亚洲的目光将继续聚焦杭州,体育与地域的魅力继续在金秋涌动。杭州,作为此次盛会的东道主,想要讲述什么样的故事?本次亚运会闭幕式以“最忆是杭州”为主题,泱泱中华国风雅韵、江南水乡诗情画意,将中国独有的历史、建筑、节气、植物*融入,每一位演员都带着东方的气韵,完成了一场恢弘的

    2023年10月23日 创投
  • 173亿美元,华平投资史上最大募资诞生

    一笔久违的超级美元募资诞生。投资界获悉,10 月 10 日,华平投资面向全球宣布新的全球旗舰基金——华平全球成长十四号基金(WPGG 14)成功完成募集,总规模17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200亿元。众所周知,华平投资是全球历史最悠久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之一。WPGG 14的募集规模创造了华平投资57

    2023年10月11日
  • 开一个快餐店大概要多少钱 创业要看自身的条件-财经

    快餐店一直以来以利润高人流大而受到创业者们的欢迎,那么想开一家快餐店的话,大概要多少钱呢?这篇文章就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无论做哪一类快餐店,都不可以为了品种多而多,因为首先你要有…

    创投 2022年1月25日
  • 用户数超12亿的「美版闲鱼」,盘活了整个Facebook

    「你怎么还在用 Facebook 啊?」「我用的是 Facebook Marketplace。」这两句对话,可能比扎克伯格心心念念的元宇宙,更能说明 Facebook 的真实用户生态。「社媒活化石」Facebook,一个比许多 Z 时代岁数还大的社交网络,近年用户增长几近停滞、年轻用户加速逃离。互联

    2025年4月21日 创投
  • 特斯拉再次降价,投资人不愿意了?

    特斯拉再次降价,投资人不愿意了?,2023年开年到现在4个多月,特斯拉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宣布了6次降价。

    2023年4月24日 创投
  • 今年农村有什么好项目能赚到钱 有思路了就会有出路

    农村随着经济的发展也成了创业的一片热土,那么在农村的话有哪些好项目能够让投资者们赚到钱呢?接下来的这篇文章里就给各位简单的分享几个! 首先为各位推荐的项目是农村大药房,农村大药房并…

    创投 2022年1月25日
  • 3年缩水66亿美金,Grail给早筛行业出了个难题

    泛癌种早筛“圣杯”Grail一直是众星捧月。成立后,Grail的吸金能力极其强悍,一级市场融资额超20亿美元;2020年,Grail一度想要冲击美股IPO。不过,最终的结局是,被其孵化公司Illumina于2021年收购,对应估值高达71亿美元。3年后的Grail,在资本市场却是另一番景象。因为反垄

    2024年6月28日
  • 「寄生」型餐饮店,正在批量涌现

    这届餐饮店,开始流行“寄生”了。近期,挪瓦咖啡和库迪咖啡相继宣布,开启“店中店”的扩张模式,将常规店植入到其他合作伙伴门店中,并分别喊出万店、5万店的计划。细心留意也会发现,如今,不只是咖啡品牌在开启“店中店”模式。在一些街边的便利店、超市、药店、水果店等大众消费场所内,已经出现了茶饮档口、面包烘焙

    2024年12月3日
  • 原料巨头们“裁员潮”来了?背后另有真相

    在过去的数年里,国际化工巨头们积极采用调价、裁员、业务调整等方式进行降本增效。近日,美国化工巨头陶氏化学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500人。这是该公司继2023年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裁员。此前,赢创也宣布,集团正启动史上规模*的重组计划,预计裁员超7000人。不过,尽管业绩增长停滞成为这些化工巨头们的共性

    2025年3月6日
  • 胖东来越神,老板越「不像人」

    胖东来被捧上神坛后,于东来正在“肉身成圣”。从嘉百乐到步步高,从青海一家亲到永辉超市,知名商超老板踏破门槛请于东来去调改(从员工薪资、工作时间、选品到价格、服务全方面进行系统性调整)——因为经他“点化”的商超门店,无不“脱胎换骨”:6 月 19 日晚,永辉郑州信万广场店公布调改成绩:首日销售 188

    2024年6月24日 创投
  • 法式经典美食,让康铂酒店深得客户好评_行业动态

    随着酒店行业竞争的日益加剧,酒店之间的实力的比拼是全方位的,从空间设计到客房服务,从旅居体验到餐饮美食。许多的品牌酒店会将餐饮作为酒店的有力…” />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创投 2023年6月26日
  • 河北生殖妇产医院被授予全国“双胎妊娠规范化门诊”“双胎规范化管理提升项目试点单位”_行业动态

    2024年6月17日,经过前期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及双胎专委会专家组的严格评审考察,河北生殖妇产医院被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授予全国“双胎妊娠规范化门诊”和“双胎规范化管理提升项目试点单位”。在“第四届胎儿镜临床应用培训班”开训仪式上,河北生殖妇产医院大产科主任张平、产科主任兼双胎团队负责人赵玲,代表河北生

    2024年6月26日
  • 圣润新材料完成Pre-A轮融资,北极光创投领投

    投资界(ID:pedaily2012)1月14日消息,据36氪报道,气凝胶材料制造厂商「宁波圣润新材料有限公司」日前完成Pre-A轮融资,由北极光创投领投,宁波天使基金跟投。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产线建设及新品研发。宁波圣润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润新材料」)成立于2022年,是集先进材料工艺研发、

    2025年1月14日
  • 支持15家银行个养账户投保,慧择上线国民慧选养老年金保险_行业动态

    每年4季度,随着年度个人所得税汇算节点的临近,个人养老金的话题都会被广泛关注。不仅因为个人养老金可抵扣应纳税收入至高1.2万元,最高可实现个人所得税退税5400元每年。更为重要的是,在老龄化时代,每年存入1.2万元到个人养老金账户,存入的资金通过配置符合规定的商业养老保险和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公募

    2024年11月22日
  • 上喜马拉雅搜索“声临巴黎”,看许昕、管清友揭秘心态与财富之道_行业动态

    正值巴黎奥运会国乒比赛之际,乒乓球世界冠军许昕与经济学家管清友于7月31日晚做客喜马拉雅直播间,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乒乓球赛。乒乓知识、投资创业经验、好书推荐……比赛后,更有精彩内容分享。许昕,中国男子乒乓球队运动员,现任亚洲乒乓球联盟副主席,曾获第十四届全运会乒乓球混双冠军,2021东京奥

    2024年8月2日 创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