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走红,短视频新闻的春天要来了吗?

新闻的“当代性”。B站迎来新“网红”,河南广电APP的官方账号@大象新闻在上周跃居B站涨粉榜首位,涨粉率达到118.75%,目前粉丝数已经超过165万。在不少网友的眼中,大象新闻是“为人民发声”的好媒体。这一改大众过往对于短视频新闻的刻板印象。无论是纸媒还是广播电视媒体,进入短视频时代后都经历了漫长

新闻的“当代性”。

B站迎来新“网红”,河南广电APP的官方账号@大象新闻在上周跃居B站涨粉榜首位,涨粉率达到118.75%,目前粉丝数已经超过165万。在不少网友的眼中,大象新闻是“为人民发声”的好媒体

这一改大众过往对于短视频新闻的刻板印象。无论是纸媒还是广播电视媒体,进入短视频时代后都经历了漫长的的转型阵痛期。最初,所谓的“融媒体”尝试大多数时候只是将文字或视频直接搬运到网络。后来,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倒逼部分媒体不得不向流量倾斜,大量生产新闻史上所不齿的黄色新闻,关于“新闻已死”的呼号络绎不绝。

而短视频新闻又是极为特殊的时代产物。当短视频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触达大众的媒介形态,新闻短视频化已经成为不可逆的趋势,但无论是新闻本身的生产过程和呈现形态,还是受众的观看习惯,短视频新闻都与传统媒体完全不同。

挑战的核心在于,速度与深度、流量与质量的平衡。 而大象新闻的走红,恰恰证明了专业媒体的核心价值——专业的判断、严谨的求证和人文关怀——在短视频时代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变得更加重要。

“新闻学魅力时刻”

又到一年高考时,专业选取指导建议满天飞,但“不要学新闻”已经成为大众共识。

这与媒体环境的巨变有关。报纸逐渐退出人民大众的生活,电视新闻的受众范围也越来越窄,手机每天都在提供即时可查的、爆炸性的资讯,再也不需要有人专门负责筛选与呈现当日重点新闻,因为人人都是自己的“把关人”。

传统媒体的困境,已经是无需再赘言的事实。早在互联网刚刚兴起时,这一结果便可以预料。渠道改变了信息的承载形式,传统媒体也纷纷踏上了“融媒体”的道路。

早期大部分传统媒体在转型时,都只是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搬运工作,比如将原本刊登在报纸上的新闻稿发布到网站上,或是将在电视台播出的视频做二次上传。

这种转型的收效甚微。原因是互联网改变的不仅是接收信息的渠道本身,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受众的消费习惯。简而言之,比起报纸或电视,在互联网上观看新闻,“跳出”是极为便捷的举动,过去的内容风格显然与互联网模式并不适配。

但环境的变化不可逆,新闻媒体于是只能用极端的方式维持生存,五要素残缺的“新黄色新闻”开始成为短视频新闻的主流方向。

“黄色新闻”是一个来源于19世纪末的概念,指的是具有煽动性的、格调不高的新闻类型,通常不具备较大的社会价值,而是对大众趣味的无底线迎合。黄色新闻的缘起,来自普利策和赫斯特的一场商业竞争,用煽动性的大号标题和刺激性、娱乐化的内容来提高报纸销量。

对媒体而言,追求流量本身无可厚非。即便是传统媒体,也要为了收视率和售卖份额锱铢必较,更别说在这个信息流竞争如此激烈的互联网时代。选题和内容开始向流量倾斜或许是无奈之举,但底线就在这个过程中被一降再降,甚至失去了新闻本身应该有的价值。

去年发生的“巴黎作业本事件”,就是“媒体失信”的最 佳案例。自媒体博主@Thurman猫一杯 发布了一则“在法国巴黎捡获一年级学生秦朗的寒假作业”的视频,由于刚好在寒假期间,话题热度很高,很多媒体纷纷转发,把这个看起来很有戏剧性的故事推上了各大平台的热搜。

后来,杭州警方发布通报称,这个视频是博主和其同事共同策划、编造脚本和摆拍而成的,并非真实事件,并最终对二人及其所在公司作出了行政处罚。

自媒体为了追求流量和迎合大众情绪编造虚构故事,固然是社会乱象之一,但在这个话题发酵的过程中,新闻媒体的推波助澜也不容忽视。有不少媒体因为话题热度高而“一键转发”,而忽视了新闻内容所必备的求证流程,才最终演变成了一场闹剧。

这样的事一再发生,对于公众信任是一种极大的损耗,且这种损耗是积累性的。当大家开始对没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和错误信息感到厌倦,辨别信息真伪的成本增加时,专业媒体的公信力也会荡然无存。“新闻学魅力时刻”“学新闻学的”,由此成为了广大网友每当遇到黄色新闻时最喜欢调侃的梗。

积极拥抱变化

2023年1月,河南台成立了媒体融合旗舰平台,命名为“大象新闻中心”,是一套覆盖广播、电视、客户端、网站及新媒体矩阵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大象新闻则于2020年起就开始在抖音、B站、视频号等平台同步更新内容,但爆发性涨粉发生在五月的最后一周。

大象新闻走红,短视频新闻的春天要来了吗?

B站单周涨粉榜(图源:新榜)

大象新闻的记者公开分享过对于“新闻大屏转小屏”的思考。其发布的短视频新闻,既不是简单的新闻切片,也不是怂人听闻的猎奇消息,而是将真实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以更有“网感”的形式呈现。

基于平台的算法推荐,大象新闻会将电视新闻的短标题扩充为涵盖新闻五要素且有亮点的标题,以供算法分析和精准推送。

目前大象新闻发布的内容,基本都是以长标题出现,即便不点开,也可以快速了解基本信息。比如一则标题为《暖心一幕!城管帮大叔卖苹果》的新闻,在短视频中改为《患癌大叔路边卖苹果,许昌城管引导到安全地带,拿喇叭吆喝帮大叔卖苹果,市民纷纷抢购,两天时间卖了5000斤》,最终该视频达到了9300万的播放量。

除了标题,更重要的是对节奏的调整。大象新闻总结的爆款定律是“一秒留人、信息直给、细节制胜、情感共鸣”,通过适合的配乐、更快速的信息露出和对时长的把控,让新闻更适配短视频的形式。

大象新闻的账号不仅日更多条视频,保证了内容的时效性,在大众关心的事件上也做到了不缺位。在黄杨钿甜的“天价耳环”事件引起舆论关注后,大象新闻自5月20日开始接连发布了16条视频进行追踪报道,包含进展汇报、质疑追问、评述等不同内容。而这也成为了它在五月的最后一周高速涨粉的肇因。

更早开始拥抱变化的是新京报。2016年,新京报社会新闻部的部分记者开始转向视频业务,并与腾讯合作推出了“我们视频”。

“我们视频”分别针对资讯类和非资讯类新闻设立了标准。对于强资讯类视频,要满足新闻价值,同时呈现核心现场和核心人物;非资讯类则要满足信息价值,让受众获取有用的公共信息,同时在视觉层面提供新鲜感和刺激感,或是引发社会群体的情绪共鸣。

简而言之,“我们视频”在实现专业媒体转型时,紧扣的是两个大方向,即时效性和准确性。要求是“3秒进入高潮,60S了解真相”,还要保证内容全部准确,不采用任何尚未证实的画面,因为“准确才能权威”。

同样具备参考性的,还有央视《新闻联播》的短视频账号@联播一瞬。该账号自2024年除夕夜开始更新,其内容并非当日播出新闻的简单切片,而是有针对热点单独定制的短视频选题,剪辑节奏也更符合当下观看习惯,拓展了《新闻联播》的打开方式。

这些媒体的共同点在于,既没有对短视频新闻这种新兴形态抱有抵触心理,愿意深度拆解和剖析其传播和制作逻辑,又坚守了自身作为专业媒体的底线和标准,在流程上做到了标准化、专业化。

短视频新闻的窠臼

大象新闻的有效尝试,证明了短视频新闻不是伪命题。

尽管与传统新闻有太多差异,但在如今这个时代,短视频已经成为当下对公众渗透率最高的媒介形态。

因此,在现在的媒体环境下,讨论解法远比讨论合理性更关键。如何能在高速运转的新时代,让真正有价值的新闻能实现舆论场的突围,成为摆在所有专业媒体前的考验。

其中,不能忽视的是短视频对地域区隔的彻底打破。除了视频号这类依托私域流量的平台还带有一定的地方性,“地方媒体”的概念如今已经几乎不复存在。因此,短视频新闻要求媒体将自身放置到多维度、多领域、跨地域的视野中,以拓展自身影响力。

大象新闻的定位就是“立足河南,放眼全球”,其视频号订阅用户有80%是外省IP,只有20%的用户是河南IP。同样成为“媒体网红”的账号@四川观察,也因为大量发布其他地域的新闻,被网友戏称为“四处观察”。

不过,不同于四川观察的搜集、记录属性,大象新闻增添了一重观点属性,在绝大部分短视频新闻中加入了简短的观点评述。并且,大象新闻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快速涨粉,是因为其选题和评述大多都是站在民众一侧,精准捕捉到公众情绪。比如在评价黄杨钿甜事件时,大象新闻的主播提到,“公众的质疑不是无端的揣测,而是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合理推测”,把公众行为总是摆在值得赞誉的位置上。

在UGC内容爆炸的时代,自媒体本身就有优势,不仅在新闻的响应速度上快,还可以“不受限制”地表达立场和观点。那么反过来,专业的传统媒体要做的,更应该是能坚守新闻专业主义态度的,以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为主的新闻内容。

腾讯新闻研究院曾分享过“我们视频”与UGC内容的不同:在新闻出现之前,会在短时间内核实内容,保证新闻“五要素”的齐全和准确性。从UGC处获得的新闻线索,会经过二次调查将事件进行全方位还原;对新闻现场目击者进行采访,保证新闻的信息增量;在特殊新闻中,关注新闻伦理。

必须考虑的客观事实是,短视频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它始终是碎片化的内容。因为需要保证高频的产出速度和适合互联网观看习惯的时长,必须牺牲传统新闻中所必要的内容,比如更严谨的考据过程,新闻当事人的发言等等。

因此,更适合短视频渠道的新闻形式应是传统新闻的浓缩,在确保事实无误的前提下,提供“事件梗概”和简单的观点评述,而不能做到对过去新闻内容的完全替代。另外,也不是所有的新闻都适合视频化。当复杂、长线的新闻被改编成短视频后,就容易产生信息量不足甚至被断章取义和误读的风险。

“我们视频”的总经理王爱军提到过,当下的新闻生产时立体化的。泛资讯类新闻像是“快餐”,能够满足用户的日常需求,但与此同时,也需要“大餐”来增加营养,也就是“深度化、现场化、思想性、栏目化(品牌化)的新闻产品”,才能满足用户多元的新闻观看需求。

在那场普利策和赫斯特的黄色新闻大战中,普利策选择主动退出,赫斯特也由于遭到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而解散《纽约新闻报》。但“黄色新闻”的余波仍在,如今的短视频新闻,正是时代对专业媒体提出的新考验。

而专业媒体真正的生命力,是无论载体如何变迁,都能够成为照亮前路的一道光束,始终为公众提供清晰、可信赖的坐标。

(0)
小多多的头像小多多创始人

相关推荐

  • 日企在苏州的40年

    今年是日资进驻苏州的第40个年头。从中外合资到外商独资,从1到3000余家,日资企业作为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一路参与并见证了“中国最强地级市”的炼成——上世纪80年代,苏州地区生产总值不足200亿元,2023年已达2.47万亿元,全国第6,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2.45万亿元,名列第4,其中出口额1.5

    2024年7月4日
  • 从裁员到价格战,大厂们如何「求生」?

    特斯拉的裁员,像一场无休止的拉力赛。当地时间5月6日,特斯拉再次发出裁员通知。据美国媒体《商业内幕》报道,一些员工在6日早接到通知,称团队将进一步裁员。还有几名特斯拉员工在职业社交平台领英(LinkedIn)称,周末就收到了裁员通知。技术团队也未能幸免,裁员涉及涵盖软件、服务和工程等领域。其实,特斯

    2024年5月11日
  • 各地政府抢滩合成生物背后

    作为21世纪颠覆性前沿技术,合成生物是生物医药领域重要的新赛道和新业态,且正在成为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必争的技术高地。为了抢抓新风口,近年来,北京、上海、深圳、江苏等多地政府密集出台支持合成生物学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这也进一步促进了产业的变革。其中,今年5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北京市加

    2024年9月11日
  • 搅翻科技圈后,OpenAI 瞄准了人形机器人

    搅翻科技圈后,OpenAI瞄准了人形机器人,处在AI变革的时刻,新机会可能在这里。ChatGPT爆火的半年里,语言大模型已经展现出跟各行各业结合的潜力,教育、医疗、科研、办公领域都在掀起人工智能热潮。

    2023年3月28日
  • 大模型的toB围城

    “你们带技术拢共一百来号人的工资有八九千万,加上水电福利上亿,但你们一年只给我赚四五千万,你说我还有没有必要养你们?”听到大老板半开玩笑的打趣后,作为网易to B商业化的一员,张智(化名)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处境,趁早谋求退路。他瞄准了时下难得一个需要全身心入局的赛道——大模型。To B方向的大模型

    2024年9月3日
  • 阿里放弃的新零售,胖东来能成功?

    令人猝不及防,1月1日,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把公司全年的经营数据,直接贴在了自己的抖音上。有内部人士对剁椒Spicy确认,这正是胖东来内部使用的飞书多维表格仪表盘。而且从水印来看,图片应该是于东来自己截的图。数据显示,2024年,胖东来集团累计销售额(许昌新乡两地)约为169.64亿元,每日销售额达到

    2025年1月3日 创投
  • CoWoS,劲敌来了

    先进封装,不再是边角料的存在。知名分析师陆行之表示,棋盘中央如果说先进制程是硅时代的权力中枢,那么先进封装,正在成为下一个技术帝国的边疆要塞。最近,业内关于先进封装的消息频频,其中又以FOPLP最为突出。马斯克宣布要跨界入局先进封装,瞄准了FOPLP。旗下 SpaceX涉足将半导体封装,拟于美国得克

    2025年6月10日
  • 深化医险融合,险企携手医院如何共创患者优质服务?_行业动态

    11月10日至12日,以“宽见与高驰”为主题的2023年中国医院管理年会在海口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同期举办为期3天的第十二届中国医院临床专科建设与发展论坛。平安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健康保险”)和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联合举办“健康保险与医保共创患者连续优质服务”专场分论坛,聚焦中国特色医疗

    2023年11月14日 创投
  • 快消行业企业迎来新一轮“涨价潮”

    10月22日,洽洽食品发布公告称,因为原料等成本上升,决定对旗下部分瓜子产品进行出厂价格调整,价格执行于2021年10月22日开始实施。 洽洽食品公告显示,基于瓜子系列产品升级带来…

    2021年10月26日 创投
  • 2018京东小白信用分多少可以开通白条 真相这么惊人

      2018苹果秋季发布会在九月进行,带来三款新机,其中iPhone XS非常受欢迎,但考虑到自身的经济情况,不少爱疯粉会选择分期购买。京东白条则满足了这部分的需求。   京东白条…

    创投 2022年3月31日
  • 光通信新机遇频现联纲光电打造光电信号传输核心竞争力_行业动态

    近期,第49届光网络与通信研讨会及博览会(OFC)在美国加州圣地亚哥会展中心举行。本次展会集中展示了多项创新技术,如高速光模块、多芯光纤、相干通信、LPO、CPO等,受到行业广泛关注。近年来,得益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进步,光通信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普遍预期,随着这些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相关产业链企

    2024年4月9日
  • 游戏、卖货和广告,仍是中国互联网大厂最强印钞机

    2024年,对中国互联网行业来说,是异常热闹的一年。中关村创业大街的路演上,元宇宙项目几乎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AI短剧、AI网球训练、AI教育……AI+一切。大厂也在AI战场厮杀,砸下重金,投入资源,招兵买马——对在校生来说,大模型方向成为“显学”,取代推荐算法,成为就业市场的头一号金字招牌。但A

    2025年3月27日
  • 茅台冰淇淋,盯上「小镇青年」

    茅台冰淇淋,盯上「小镇青年」,在全面进入市场之后,茅台冰淇淋不得不思考自己的长劲和忠实消费群体到底在哪里。

    2023年5月30日
  • 29块9的「情绪用品」,成了端午标配?

    一种神秘植物,正在迅速占领北京超市。它们通常随着“端午安康”的祝牌,摆在最显眼的地方,标价29块9。畅销的艾草,往往不会单独出现。成熟的端午花束里,艾草总是和铃铛、祈福香包、吉祥穗扎在一起,倒挂在入户门外,寓意来年风调雨顺,平安顺遂。29块9的单价,极大降低了端午仪式感的入手成本。临近端午,看到福禄

    2025年6月1日 创投
  • 「仅退款」毁誉参半?跨境电商退货如何从乱象中突围?

    在跨境商家群里,现在聊些什么最能激发大家的表达欲?答案不是定价、不是运费、更非投流,而是退货退款。只要抛出话头,马上就会收获一众商家激烈的讨论:从遭遇“羊毛党”,到给退货判责“翻案”,再到揭露无良退货仓……如何在退货问题上斗智斗勇,成了商家群体的热点话题。事实上,由于物流链路长、回收成本高,跨境电商

    2024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