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AI将变革一切?

6月11日消息,美国OpenAI公司今晨发布推理模型最高版本、也是迄今为止该公司性能最强大的推理型AI模型——o3-pro,而且将o3的价格大幅下调80%,降至与GPT-4o相当的水平。与此同时,OpenAI CEO奥尔特曼(Sam Altman)也在其个人博客上也发表了一篇题为《温柔的奇点》(Th

6月11日消息,美国OpenAI公司今晨发布推理模型最高版本、也是迄今为止该公司性能最强大的推理型AI模型——o3-pro,而且将o3的价格大幅下调80%,降至与GPT-4o相当的水平。

与此同时,OpenAI CEO奥尔特曼(Sam Altman)也在其个人博客上也发表了一篇题为《温柔的奇点》(The Gentle Singularity)的“小作文”,他称这是本人最后一篇手工完成的长文,之后再发文将可能会使用 AI 工具辅助发文章。

“我意识到,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在没有任何人工智能帮助的情况下写这样的文章了。”奥尔特曼表示。

未来10年AI将变革一切?

奥尔特曼在长文当中期望未来到2030年代 AI 能够变革人类的工作与生活。他提到,未来,AI让科学家效率翻倍,而且人类习惯了AI写作、诊断甚至创业。奥尔特曼甚至还大胆畅想了未来的机遇和挑战,提醒我们——这场变革,已经在你我身边悄悄上演。

奥尔特曼提到,随着数据中心生产自动化,AI 成本最终应该会趋近于电力成本。他指出,目前大家平均一次查询ChatGPT平均耗电约0.34瓦时,相当于一台烤箱一秒多一点的耗电量,或一个灯泡几分钟的耗电量。另外,ChatGPT查询还会消耗约0.000085加仑的水,或者“大约十五分之一茶匙”。

不过,OpenAI尚未回应奥尔特曼是如何得出这些数字的。事实上,近期研究人员发文指出,到2025年底,AI的耗电量可能超过比特币挖矿,此前《华盛顿邮报》与研究人员合作文章称,使用GPT-4生成的一封100字电子邮件需要“略多于一瓶水”,而用水量可能取决于数据中心的位置。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ChatGPT 已经比任何人类都强大。数亿人每天都依赖它,并完成日益重要的任务;一个小小的新功能就能带来巨大的积极影响;一个小小的偏差乘以数亿人,就能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2025年,我们会看到能够进行真正认知工作的Agent的出现;编写计算机代码将不再是以前的样子。2026年,我们可能会看到能够得出新颖见解的系统的出现。2027年,我们可能会看到能够在现实世界中执行任务的机器人的出现。”奥尔特曼在博客文章中表示,AI 将推动科学进步和生产力提升,对生活质量的提升将是巨大的,未来将远比现在更加美好。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上周6月6日,许久没有露面的OpenAI联合创始人、前首席科学家伊利亚(Ilya Sutskever)出现在了多伦多大学的校园里,接受母校授予他的荣誉理学博士学位。

伊利亚在这次演讲中表示,我们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AI时代,AI 最终将能够完成人类所有的工作,这将带来人类有史以来最 大的挑战,但也蕴含着最 大的机遇,因此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积极观察 AI 的发展,培养对其能力的直觉,并为即将到来的深刻变革做好准备。因为无论我们是否愿意,AI 都将深刻影响每个人的生活。 

“可以说,当前的挑战是:AI 如何影响我们的工作和职业生涯。但真正的挑战在于,AI 将发生极大的变化,未来的影响将比现在更为深远。我们已经看到,AI 可以与我们对话,理解我们说的话并用语音回应,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AI 不仅能理解我们的语言,还能编写代码,这真是不可思议。然而,它仍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做得还不够好,依然有很多缺陷。所以我们可以说,它在很多方面还需要追赶,但它的潜力是巨大的,值得我们继续关注。 在未来的某个时刻,AI 将不断进步,可能是三年、五年或十年后,但 AI 会逐步变得越来越强大。最终,AI 将能够完成我们所有能够做到的事情,而不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伊利亚称,AI 带来的挑战是人类有史以来最 大的挑战,克服它也将带来最 大的回报。

我们不清楚,奥尔特曼和伊利亚前后几乎同一时刻发表文章和演讲都谈 AI 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是否存在关联性,或是有对标、对抗的想法,但可以肯定的是,AI 对于人类的工作与生活产生巨大影响,但AI对于我们人类也存在诸多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有用户将Elizabeth Holmes照片(一滴血的骗局,创办血液检测公司Theranos骗更多人能够滴血验癌),替换成奥尔特曼,称他“不断许下越来越大但更难兑现的承诺”。对此,奥尔特曼还多篇推文回应,并且似乎针对马斯克(他没有点名)表达不满。

2015 年 4 月,马斯克与Elizabeth Holmes一起出现在麦凯恩研究所,这距离《华尔街日报》首次报道爆炸性新闻仅过去六个月。2022年,马斯克回复网友时表示,他几年前就知道Elizabeth Holmes是个骗子,认为《华尔街日报》的调查“并不是一个天才之举”。

“不知道他是一个巨魔还是智力上极其不诚实。数亿满意的用户,全球第五大网站,人们谈论它是他们生产力有史以来最 大的变化…… 我们在实实在在做出成果,他却一直像赶外人一样排斥我们。我认为这可能是在搞怪——他这么长时间以来一直如此自信,如此错误,更不用说如此刻薄,我真的不明白他到底是什么意思。”奥尔特曼发推文称。

未来10年AI将变革一切?

奥尔特曼在文章中重申,我们(整个行业,不仅仅是OpenAI)正在为世界构建一个大脑,它将极其个性化,人人皆可轻松使用,而OpenAI首先定位是一家超级智能研究公司。“我们眼前有很多工作要做,但前方的道路大部分已经照亮,黑暗区域正在迅速消退。我们非常感激能够从事我们所做的事情。”

奥尔特曼透露,预计会在今年夏天晚些时候,OpenAI会发布首 个开源巨型模型,但不是在今年6月。“我们的研究团队做了一些出乎意料且非常令人惊奇的事情,我们认为这非常值得等待,但需要更长的时间。”

奥尔特曼强调,“愿我们(OpenAI)能顺利、平稳、持续地迈向超级智能的未来”。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林志佳,编辑|盖虹达)

以下是奥尔特曼博客文章原文整理(翻译仅供参考):

我们已经迈过了技术的“临界点”,变革的起飞已经开始。人类距离创造出超级智能的人工智能已经非常近了,不过到目前为止,这一切并没有我们原本想象的那么奇怪。

现在,街头还没有机器人随处可见,我们大多数人也还没整天和AI聊天。人们还是会生病、死亡,太空旅行依然不容易,宇宙里还有太多我们不懂的东西。

但其实,我们最近已经造出在很多方面比人类还聪明的AI系统,可以大大提升人们的工作效率。最难的部分已经过去,像GPT-4和o3这样的AI背后的科学突破非常不容易,但这些成果会让我们走得更远。

AI会以各种方式改变世界,尤其是让科学进步和生产力提升变得更快,这会让我们的生活质量大幅提高,未来会比现在好很多。科学进步其实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最 大动力,想想我们还能取得多少新成就,真的很让人期待。

从某种角度说,ChatGPT已经比历史上任何一个人都更强大了。每天有数亿人在用它,完成越来越重要的任务。AI哪怕多了一点小能力,都能带来巨大的正面影响;但如果AI有一点小问题,影响到这么多人,也可能带来很大的麻烦。

2025年,我们已经有了能做“脑力工作”的AI助手,比如写代码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了。2026年,可能会出现能自己发现新想法的AI。2027年,也许会有能在现实世界里干活的机器人。

以后会有更多人能写程序、做艺术创作。但世界对这些东西的需求也会更大。只要专家们愿意用新工具,他们还是会比新手厉害得多。总体来说,2030年一个人能完成的事情,跟2020年相比会有天壤之别,很多人会学会如何利用这一点让自己受益。

最重要的是,2030年代在很多方面其实不会变得特别陌生。人们还是会爱家人、发挥创造力、玩游戏、在湖里游泳。

但在另一些很重要的方面,2030年代又会和以前完全不同。我们还不知道AI能变得比人类聪明多少,但很快就会知道了。

到2030年代,聪明才智和能源——也就是好点子和实现点子的能力——会变得非常丰富。这两样东西其实一直限制着人类的进步。如果有了充足的智能和能源(加上好的管理),理论上我们就什么都能实现。

现在我们已经习惯了和强大的数字智能一起生活。最开始大家还会感到震惊,但很快就觉得理所当然了。比如,AI能写一篇好文章让人惊讶,接着我们就会期待它能写出一本好小说;AI能做出救命的医学诊断让人惊喜,接着我们就会想它什么时候能直接发明新药;AI能写个小程序很厉害,接着我们就希望它能直接创建一家公司。这就是技术变革的节奏:新奇的事情很快就变成了日常。

科学家们已经说,AI让他们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两三倍。AI的意义很大,其中最特别的一点是:我们可以用AI来研究和改进AI本身。我们或许能发明新型计算机、开发更好的算法,甚至更多我们还没想到的东西。如果一年、甚至一个月就能完成过去十年的研究,那进步的速度当然会完全不同。

从现在开始,我们已经有的AI工具会帮我们获得更多科学发现,帮助我们创造出更强大的AI。当然,这还不是AI自己完全自动升级自己,但已经是“自我进化”的雏形了。

还有其他的良性循环在发生。AI带来的经济价值让我们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来支撑这些越来越强的AI系统。机器人制造机器人(数据中心制造数据中心)其实也快要实现了。

哪怕最开始我们要用传统方式造出第 一百万台人形机器人,只要它们能自己搞定供应链——挖矿、炼矿、开卡车、开工厂等等——再去造更多机器人、芯片厂和数据中心,进步的速度就会大大加快。

随着数据中心生产自动化,AI的成本最终会接近电费。(很多人好奇,ChatGPT一次查询大约用0.34瓦时的电,相当于烤箱一秒多的用电,或者高效灯泡用几分钟的电。用水也很少,大概只有十五分之一茶匙。)

科技进步会越来越快,而人类的适应能力也很强。会有挑战,比如有些职业会消失,但另一方面,世界会变得更富裕,我们也能认真考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政策。我们可能不会一下子改变社会规则,但回头看几十年后的变化,会发现其实已经很大了。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我们会很快学会新技能、产生新需求,也能很快接受新工具(比如工业革命之后的职业变化)。大家的期望会提高,但能力也会同步提升,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我们会为彼此创造更多美好的东西。人类有个AI没有的优势:我们天生在意他人、在意别人的想法和行为,而对机器其实并不关心。

一千年前的农民看到我们现在的工作,可能会觉得我们做的都是“假工作”,只是自娱自乐,因为我们有吃有喝还有各种享受。我希望一千年后的人们看到他们的工作时也会觉得很“假”,但我相信,那些工作对当时的人来说一定很重要、很有成就感。

新的奇迹将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涌现。今天甚至很难想象到2035年我们会有怎样的发现;或许我们今年解决了高能物理难题,明年就开始了太空殖民;又或许我们今年在材料科学上取得重大突破,明年就实现了真正的高带宽脑机接口。许多人会选择以类似的方式生活,但至少有些人可能会选择“融入生活”。

展望未来,这听起来难以理解。但经历这一切或许会让人印象深刻,但并非不可避免。从相对论的角度来看,奇点是一点一点出现的,融合也是缓慢发生的。我们正在攀登技术进步的长弧;它总是向前看是垂直的,向后看是平坦的,但它是一条平滑的曲线。(回想一下2020年,如果2025年能实现接近通用人工智能,那听起来会是什么样,而过去五年的实际情况又如何呢?)

在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们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确实需要从技术和社会层面解决安全问题,但考虑到其经济影响,广泛普及超级智能的使用权也至关重要。最 佳的前进方向或许是这样的:

    解决对齐问题,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强有力地保证人工智能系统能够学习并采取行动,实现我们长期真正想要的目标(社交媒体信息流就是错位人工智能的一个例子;支持这些算法的算法非常善于让你继续滚动并清楚地了解你的短期偏好,但它们是通过利用你大脑中某种超越你长期偏好的东西来做到这一点的)。

    然后,专注于让超级智能变得廉价、广泛可用,并且不会过于集中于任何个人、公司或国家。社会具有韧性、创造力,并且适应能力强。如果我们能够驾驭人们的集体意志和智慧,那么尽管我们会犯很多错误,有些事情会变得非常糟糕,但我们能够快速学习和适应,并能够利用这项技术获得最 大的好处和最小的坏处。在社会必须决定的宽泛范围内赋予用户很大的自由度,这似乎非常重要。世界越早开始讨论这些宽泛的界限是什么,以及我们如何定义集体共识,就越好。

我们(整个行业,不仅仅是OpenAI)正在为世界构建一个大脑。它将极其个性化,人人皆可轻松使用;我们将受到好想法的限制。长期以来,初创企业的技术人员一直嘲笑“创意人”;那些有想法却想找团队来实现它的人。现在在我看来,他们即将迎来辉煌的一天。

OpenAI 现在有很多事情要做,但首先,我们是一家超级智能研究公司。我们面前有很多工作要做,但前方的道路大部分已经照亮,黑暗区域正在迅速消退。我们非常感激能够从事我们所做的事情。

“智能便宜到不用计量”已经近在眼前。这听起来也许很疯狂,但如果2020年我们告诉你今天会怎样,可能比我们现在对2030年的预测还要难以相信。

愿我们能顺利、平稳、持续地迈向超级智能的未来。

(0)
小多多的头像小多多创始人

相关推荐

  • 埃尔法光电完成新一轮数千万元融资,安鑫基金投资

    投资界(ID:pedaily2012)6月11日消息,近日,深圳市埃尔法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埃尔法光电”)完成数千万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华峰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投资方为安鑫基金。此次融资的成功完成,将为公司的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注入新的动力。埃尔法光电是一家专注下一代新型光电模块及光

    2025年6月11日
  • 低度酒:千亿微醺生意

    低度酒:千亿微醺生意,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低度酒市场规模预计约6341亿元,2018年至2022年间的复合增长率达29.3%。

    2023年7月14日
  • 学理发三个月能开店吗 只要学的认真完全有可能-财经

    很多人对于开店都是非常感兴趣的,比如最近很受欢迎的理发店,这篇文章就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介绍一下,学理发的话,三个月能不能开家店。 如果是在理发店一边打工,一边学习的话,只有自己利…

    创投 2022年1月25日
  • 「被选择」的人形机器人

    从特斯拉、小米推出各自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擎天柱)、CyberOne(铁大),到从OpenAI为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1X投资2350万美元,再到同一赛道的Figure AI完成6.75亿美元融资(参投企业包括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英伟达、OpenAI和微软等巨头),人形机器人赛道持续升温。开发者

    2024年3月11日
  • 在投流这个问题上,99%的大模型从业者都理解错了

    无论是写PPT,还是写简报、做海报,AI工具如今俨然已经成了我们打工人的“职场搭子”,像咖啡一样,办公必备。虽然应用产品层爆发,但还没有形成稳固的AI 用户生态,因此谁能抢到用户,谁就有望做到规模化,完成商业化闭环。可是从营销端看,不少大模型的投放思路,还停留在快速起量上。如何实现更好地留存、持续获

    2024年12月10日
  • 兴普泰完成数千万元战略+轮融资,推进AI+先进制造解决方案的跨行业落地

    投资界(ID:pedaily2012)11月18日消息泰州兴普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普泰”)宣布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战略+轮融资,该轮融资由全球领先的染料龙头企业江苏泰丰化工有限公司、丰肽企业管理共同投资,源壹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本次融资用于兴普泰在泰兴经济开发区持续稳定发展,双

    2024年11月18日
  • 被下「狠手」后,小米、vivo们不敢抛下印度市场

    劫难重重。10月11日,据外媒报道,印度金融犯罪机构以涉嫌洗钱为名,逮捕了1名智能手机制造商vivo的员工,其将面临三天的拘留期。据悉,vivo此次被查是2022年相关案件的延续。报道还称,印度政府部门早在2022年4月就曾对vivo启动了关于“所有权架构和财务报告方面是否存在重大违规行为”的调查。

    创投 2023年10月13日
  • 预约超百万,手机大厂时隔一年的又一次豪赌

    “今年上半年渠道特别难做,现在多数大商都是在想哪里可以融资,哪里可以借钱。”谈及今年经销商的状态,身为某手机品牌经销商体系一员的李冰感叹道。今年年初开始,品牌方不断透露出“大干一场”的信号,也格外的强调利润,以至于省公司的提货任务比以往多了不少,李冰不得不拿出大量现金去提货,确保后续的配货不会出现问

    2024年9月8日
  • 扫地机器人,卖不动了

    你家里的扫地机器人生灰了吗?作为曾经宣称“解放双手”的家务能手,扫地机器人因为各种“智障”被诟病后,连带着它的头部企业,也变得“灰头土脸”。最近,先是科沃斯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跌近70%引发关注,紧接着石头科技因业绩下跌、创始人发言屡登热搜,股价大震荡,云鲸科技也在这之后不久被爆出产品研发和测试部门

    2024年12月27日
  • 抖音放不下小红书

    字节跳动内部,再造一个“小红书”的尝试依然没有停止。最新进展是,字节跳动旗下海外团队打造的社区产品Lemon8,一度登顶美国市场APP Store生活区榜首,并冲进总应用排行榜的前20名。《中国企业家》记者在下载试用后发现,其产品UI设计与小红书相似:采用双列瀑布流排版设计,鼓励用户分享图片和视频,

    2024年10月14日
  • 蔚小理留给英伟达的时间不多了

    黄仁勋这次来北京脱下皮衣,穿上了西装——鉴于英伟达面临的严峻形势,最 佳销售老黄必须把对客户的尊重提到无可挑剔的程度。在中国市场,英伟达正面临多重挑战。两天前,英伟达宣布,在可预见的未来,其“中国特 供版”H20芯片将需要向美国政府申请出口许可证,预计第 一财季将产生约55亿美元的相关费用。消息公布

    2025年4月18日
  • AI制药之变

    此前AI制药的三大商业模式 AI SaaS、AI biotech、AI CRO引发了不少议论。从团队背景和技术路线来看,总是各有各的道理,各花入各眼。但现在,AI制药公司却陷入了走不出的怪圈:Biotech选择售卖软件,CRO减少合作推进自研管线,SaaS公司开始制药。这里就有一个市场迷思,究竟是踩

    2023年10月9日
  • 美国外卖,摸着中国过河

    补贴很重要,配送运力很重要,得小城市者得天下。上个月底,美国外卖鼻祖级平台Grubhub宣布,公司将被出售,价格是6.5亿美元。这次交易,距离Grubhub上次卖身,也不过短短3年,而当时的估值还是73亿美元,也就是说,短短三年时间,这家曾经全美*的外卖巨头的估值就下降了91%。而它的市场占有率,如

    2024年12月12日
  • 装着剩菜的穷鬼套餐,有人一年卖了2个亿

    日本作家三浦展在《第四消费时代》中指出,在第三消费社会,人们消费观念逐步理性,不再推崇奢侈,开始追求性价比。这在中国消费市场已见端倪:工地盒饭备受追捧,零食折扣店遍布全国各地,就连剩菜盲盒也不自觉成为年轻人追求的新型就餐方式。所谓“剩菜盲盒”,并非大众认知里的残羹剩饭,而是指余量食物,即外观或包装不

    2023年8月31日
  • 网宿科技为何跌落神坛 华为入股收购网宿科技最新消息

    网宿科技曾经是创业板的明星股之一,上市不久,开始了将近10倍的上涨过程,极其的凶悍凌厉。于2014年2月19日创下141元的历史天价,“复权价574.97元”。然后,经过,经过几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