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降18万,宝马「神车」伤透3亿中产

有言道“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这句兴起于互联网的野生广告词,是宝马等价于物质生活的坚实象征。可如今坐在宝马车里的人哭的真的很伤心,哄不好的那种。有朋友最近在宝马车友群里遭到了羞辱,作为宝马汽车的忠实老粉,今年年初他提了最新款的宝马5系,彼时起售价为43.99万元,但前几天有车友在

有言道“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

这句兴起于互联网的野生广告词,是宝马等价于物质生活的坚实象征。

可如今坐在宝马车里的人哭的真的很伤心,哄不好的那种。

有朋友最近在宝马车友群里遭到了羞辱,作为宝马汽车的忠实老粉,今年年初他提了最新款的宝马5系,彼时起售价为43.99万元,但前几天有车友在群里轻飘飘来了句26万就提车了,悲催的让人心疼。

狂降18万,宝马「神车」伤透3亿中产

最近一两年,传统豪车车主久违体会到了价格背刺的痛处,隔三差五的骨折价促销扯下了豪华脸面,在转型路口犹豫不决的态势又给品牌蒙上了一层阴影,仿佛一夜之间被甩在了时代的拐角处。

其实降价在当下的车企早已不是新鲜事,问题是降价的底线究竟在哪里?

毕竟尊界S800上市7天大定突破3600台的新闻满天飞,这边宝马5系狂降18万,一种新能源和燃油车冰火两重天的感觉油然而生。

宝马降价真相

抛开销量谈一切,都是耍流氓!

5月初,宝马集团财报显示,2025年*季度总营收为337.58亿欧元,同比下滑7.8%;净利润21.73亿欧元,同比下滑26.4%,营收和利润双双承压。

在销量端,一季度宝马集团在欧洲实现增长6.2%,在美国市场增长4.1%,整体来看,宝马集团在全球大部分市场都实现了增长。

但其中最扎眼的是中国市场数据,数据显示,中国是宝马集团全球*单一市场,2025年一季度累计销量155,195辆,同比下滑17.2%,占全球总销量的26.5%,是*出现销量下滑幅度*的市场。

究其原因,如今的中国诸侯林立,价格战硝烟弥漫,没有哪个品牌能够守着老本,独善其身。

在生死存亡面前,以价换量是不得不采取的手段。

其实早在去年12月底,网上就疯传一张促销海报,显示某地宝马4S店,宝马i3限时福利价为15.9万元。

狂降18万,宝马「神车」伤透3亿中产

图源:小红书网友

要知道作为肩负着宝马纯电希望的轿车,宝马i3起售价为35.39万元,打四折销售相当于打自己耳光。

不过彼时的优惠只针对特定地区,而且需满足省内置换补贴和品牌置换补贴的条件,还需办理5年分期贷款。

但如果骨折优惠发生在宝马5系身上,那么一切都将崩塌了,毕竟这是宝马体系中豪华中大型轿车领域的标杆车型,是无数车主心中的白月光。

其实在两个月前,就有媒体报道,宝马5系终端价格已降至“历史冰点”,如*的车型5系525Li M运动套装的裸车价只要29.3万元。

刚过两个月又跳水两万多,老车主的心拔凉拔凉的。

不过仔细来看,优惠还是暗藏玄机的,如必须选择贷款方案,加上利息、保险、装饰包等,实际落地价可能在30万之上。

可即便如此,老车主们还是一片哀嚎,因为这个口子一旦撕开,往后会有更多类似情况出现,毕竟是否为特价车是其自我定义的。

当然最要命还不止是降价的叨扰,隔三岔五传来的4S店倒闭同样让车主们人心惶惶,这些都是对豪华品牌的真实伤害。

BBA没守住豪华底线

即便从内因到外因宝马都有降价的充足理由,但是反映在大众眼中可能又是另一番景象:

车企铁王座上的“那个男人”也需要降价促销了吗?

毕竟低价销售产品向来会给消费者留下品牌低端廉价的印象,降低品牌的形象和声誉。

而坚挺的价格是衡量一个豪华品牌最外化、最直观的证明。

当然了,以上铁律只适用于风平浪静时期,宝马的窘迫,是如今豪车阵营在华市场唏嘘哀哉的缩影。

2024 年,奔驰集团总营收为1456 亿欧元,同比下滑 4.5%;息税前利润为 137 亿欧元,同比下降 30.8%;净利润 104 亿欧元,同比减少 28.4%;奥迪 2024 年总营收 645.32 亿欧元,同比下滑 7.6%;营业利润 39.03 亿欧元,同比下降 37.8%;净利润 41.89 亿欧元,同比减少 33%,数据惨不忍睹。

销量的下滑是BBA在2024遇到的大考,而在中国这一全球*市场的低迷表现是其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

过去一年,奔驰、宝马、奥迪去年在华销量分别为68.36万辆、71.45万辆、64.94万辆,同比跌幅分别为7%、13.4%、10.9%,在全球销量跌幅中遥遥*。

在中国市场的不景气,其实不难理解,关键原因是新宠沦为了旧人。

这话怎么理解?

回望燃油车统治全球汽车市场的那段日子,人们对BBA的憧憬离不开精密强劲的发动机、严谨扎实的做工用料,以及百年来积淀的豪华底色。

但如今是电气化的时代,三电和智能化比拼无情的将传统豪车抛在了身后,想要重新赢回竞争力就得从新手阶段学起,一切都不再容易。

甚至于保时捷也难逃萎靡态势,据保时捷2025年*季度全球汽车交付量数据,中国市场交付量大幅下降42%,至9471辆,比去年同期少了近7000辆。

面对一片质疑,保时捷CEO罕见地出面做出解释,表明保时捷如今的境遇与小米汽车无关。

够不够震撼,一个纵横全球市场的超豪华品牌,需要主动澄清自己和一个成立一两年的竞争关系,或许只有那句歌词足够表达心情:

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世界变化快!

悲观的来讲,目前整个豪车市场没有一个逆流而上的品牌。

而且市场大环境的风向仍在变动,对于传统豪车们而言,最紧迫的阶段还远未到来。

毁灭你,与你何干

单论价格战,已不再是针对某个车企某个阶段的策略,更像是一种“你死我活”的肉搏战。

豪车阵营其实在降价这件事上有过犹豫,反悔过促销的决定,但国产品牌们一直是一往无前的态势,早就做好了押注一切的准备。

就拿前段时间进入淡季前的车圈价格战来说,据相关媒体统计,仅5月23日至5月30日7天,比亚迪、吉利等品牌超70款车型开启了降价优惠。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眼看着竞争对手掀了桌子实在没有理由忍住不跟,其中不乏凯迪拉克等一些传统豪华品牌。

其实一直以来对于价格战的双刃剑的威力,车企们都心知肚明,前段时间中汽协还向车圈发出倡议,要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只是在淘汰赛迈入纵深阶段,没有车企敢轻易停下步伐。

最要命的是,价格战只是国产车企的一把常规武器,在体验感与产品力上的赶超才更令人绝望。

如最近上市的尊界S800,售价在70.8万元至101.8万元,上市7天,大定3600台,直接看傻车圈。

这可是百万元车型,要知道2024年的D级行政豪华轿车市场,奔驰S级共卖出了16,121辆,迈巴赫S级共卖出了12,974辆,对比起来这个数字就足够震撼。

在这样的竞争格局下,传统豪华品牌销量乏力是迟早的事。不过一切仍没有结束,如BBA们目前正在拥抱中国合作伙伴,打不过就加入是最省事的捷径,卧薪尝胆同样是个思路。

例如,宝马和奥迪与华为展开了合作,毕竟在智能化下半场最紧要的就是不能掉队。

很多以往不屑于来华的车企们,都开始与中国合作伙伴寻求合作,渴望重新在这块市场找回竞争力。

站在长远角度来看,BBA们的优势还是显著的,光是钞能力这一条就足够其他车企赞叹,据统计,2024年BBA全球总投入规模已超350 亿欧元(约合人民币 2700 亿元)。

何况当BBA开始不留活路式的大降价,很难想象新势力们拿什么顶!

*可以肯定的是,这次造车游戏的终局之战还远未结束。

(0)
小多多的头像小多多创始人

相关推荐

  • 光伏企业承压

    6月7日,一位国内光伏企业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公司位于东南亚的工厂已经部分停产。据记者了解,有多家在上述地区设有工厂的国内光伏企业也在进行生产计划的调整,其中就包括了天合光能。天合光能回应称,公司在泰国和越南的产能即将进入停产检修状态,并且类似的检修在每年年中都会进行。天合光能方面还称,公司在泰国和越

    2024年6月9日
  • 港股大逆转

    国庆后,港股开市第二天,许多人看着账户,开始不淡定了…今天早上港股的大幅暴跌,诠释了什么叫“翻脸不认人”。恒生指数早上盘中一度跌超4%,恒生科技指数跌超7%。这是要把昨天吃进去的全吐出来的节奏?别着急!午盘后让你见识一下什么叫“V型反转”。许多前期已经飙涨的个股,从早上的暴跌一路修复,差点带动指

    2024年10月4日 创投
  • 大家千万不要领失业金?失业金领取后果严重?真相来了!

    失业金领取后果严重? 有一种说法是:领取失业金之后,会在档案上面留有记录,对以后找工作可能会产生影响。下家公司的人事如果问到你是由于什么原因离职 ,那就很尴尬了。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

    2022年3月31日
  •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领导来昌调研指导工作_行业动态

    1月23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雷平带队来昌调研指导工作。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器械注册司司长吕玲、器审中心主任孙磊,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厚廷,区委书记甘靖中,区委副书记、区长刘晓东参加。调研组一行首先来到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医疗器械产品研发等

    2025年1月25日
  • 什么是看空 投资者看坏大盘或个股行情的未来

    看空:指投资者看坏大盘或个股行情的未来。 看空:某股下跌,场外人都认为该股会继续下跌一段时间而不敢买入。 “看空”的“看”是表示投资者对未来市场行情发展的研判,而“多”与“空”则是…

    2022年1月25日
  • 刀郎翻红,但刀郎们已经快消失了

    刀郎翻红,但刀郎们已经快消失了,今天“复仇”的刀郎已经不是当年唱遍大街小巷的刀郎,消解当年“俗气”质疑的办法,是用了十年时间变得更高级、更高雅,这大概是这场看似一边倒的“复仇”中,值得玩味之处。

    2023年8月2日
  • 生数科技ViduQ1:国产视频大模型的可控性飞跃_行业动态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多模态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世界。而在这场科技浪潮中,国产视频大模型正悄然走在前列,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2025年3月29日,在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中关村论坛上,生数科技可谓收获满满。不仅生数科技Vidu入选中关村论坛十大重大科技成果,公司CTO鲍凡

    2025年3月31日 创投
  • 诺峰药业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恒保控股投资

    诺峰药业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恒保控股投资,诺峰药业集团(ZennovaPharmaGroup)是一家以中国制造、全球研发、全球市场为三大战略重心,聚焦眼科、病毒、心血管及肿瘤四大治疗领域的创新国际医药集团公司。

    2023年7月21日
  • 三季度业绩增速放缓,市值蒸发5599亿!五粮液“天花板”隐现?

    10月29日,五粮液披露了最新的三季报。根据财报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季度,五粮液实现营收497.21亿,同比增长17.01%;实现净利润173.27亿,同比增长19.13%,营收、净利润“双位数”增长,这样的数据看似还算不错,但从单季度来看,业绩则没有那么乐观。

    2021年11月8日 创投
  • 芯联,重庆今年最大融资来了

    刚刚,重庆跑出一个独角兽。投资界获悉,近日重庆芯联微电子有限公司(简称“芯联”)发生工商变更,获得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大基金二期)的认缴出资,金额达21.55亿元,缔造重庆今年最大一笔融资。成立于2023年10月,芯联是重庆市重点打造的半导体项目,也是国家集成电路的西部重

    2024年8月3日
  • 不想掉队的Costco

    虽然销售疲软,Costco的四季度营收依然超出了预期。9月26日,美国仓储会员超市Costco(开市客)发布财报,截至9月3日的前三个月内营收789亿美元,超出市场预期的779亿美元,净盈利22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7.6%。Costco在全球的会员数量达到7100万,同比增8%,其中高级会员数量有3

    创投 2023年10月2日
  • 医药一哥,头对头杀疯了

    恒瑞医药玩头对头,好像有点上瘾了。近日恒瑞医药在clinical trials登记了一项CD79b ADC药物SHR-A1912联合利妥昔单抗、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后三者联合被称为R-GEMOX化疗方案)头对头R-GEMOX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患者的三期临床

    2025年4月19日 创投
  • 市场回暖,2024年智能手机会不会涨价

    自2022年的上半年开始,全球的智能手机市场几乎都陷入销量低迷的尴尬境地。今年以来,智能手机销量延续了此前的下行趋势。01 持续两年的市场不振后IDC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约12亿台,较上一年下跌11.3%。海外品牌中,三星以2.6亿台的出货量卫冕榜首,苹果则以2.26亿台的出货量维持

    创投 2023年12月28日
  • 28个品牌88次高管调动,美妆人事大地震

    2024年,美妆届淘汰赛再加速。品牌效应驱动了市场的两极分化。珀莱雅、薇诺娜、可复美等今年双11登上美妆榜单的品牌,近两年各渠道大促表现趋于稳定。靠投流砸出来的“短视频白牌”,仍难以与其竞争。例如2023年还在抖音美妆小店单月榜首的肌先知,母公司在不久前被超40个自然人申请破产清算。1季度挤入抖音美

    2024年12月30日
  • 何小鹏详解如何与滴滴合作

    8月28日早间,小鹏汽车在港交所公告称,小鹏汽车将发行占交易完成后总股本3.25%的A类普通股,收购滴滴旗下智能电动汽车项目相关资产和研发能力。滴滴将成为小鹏汽车的战略股东,首批股份的锁定期为24个月。此次收购达成后,小鹏汽车将以全新品牌发布A级智能电动汽车,项目代号“MONA”。这款新车型主要面向

    2023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