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的旧脚本,叶国富放不下

叶国富又将收获一家上市公司。6月6日下午,名创优品发公告回应了,市场对其分拆公司业务独立上市的传闻,“正在对其以‘TOP TOY’品牌运营的潮流玩具业务潜在分拆上市可能性进行初步评估”。就在该公告发布前一周,“Labubu限量版在海外引发抢购斗殴,被迫紧急叫停英国销售”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泡泡玛特(

叶国富又将收获一家上市公司。

6月6日下午,名创优品发公告回应了,市场对其分拆公司业务独立上市的传闻,“正在对其以‘TOP TOY’品牌运营的潮流玩具业务潜在分拆上市可能性进行初步评估”。

就在该公告发布前一周,“Labubu限量版在海外引发抢购斗殴,被迫紧急叫停英国销售”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泡泡玛特(9992.HK)股价再创历史新高,截至发稿,泡泡玛特股价为257港元,市值升至3459亿港元。股价继2024年累涨346%后,2025年至今再度累涨190%。

在泡泡玛特靠IP文化溢价横扫全球时,TOP TOY们仍在苦苦追赶。资本市场已经用估值投票——即便拿整个名创优品来看,其445亿港元的市值,尚不足泡泡玛特的1/8,双方的差距恰是“IP价值”与“渠道价值”的差额。

叶国富并非没有机会打造出*个泡泡玛特。2016年,叶国富也曾与王宁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却因路径依赖错失关键转型期。

2016 年,王宁在泡泡玛特十家门店的规模尚未形成稳定现金流的时期,咬牙签下Molly设计师 Kenny Wong,自有IP孵化所需大量的设计研发费、开模费、市场推广费,王宁清楚自己可能面临 “血本无归” 的风险,但他赌的是用原创IP构建长期壁垒。

几乎同一时期,尝试带领名创优品IP化转型的叶国富,却选择了一条完全相反的路径 —— 用上千家门店的渠道优势批量采购漫威等成熟IP的授权。

在叶国富的算盘里,三丽鸥、宝可梦等顶流IP自带粉丝流量池,标准化授权模式既能规避原创开发的长周期风险,又能通过规模化铺货快速抬升门店坪效。

这套“拿来主义”的确让名创优品短期内尝到了甜头,但代价是将品牌钉死在“IP搬运工”的位置上,从根本上背离了潮玩行业“IP即品牌灵魂”的底层逻辑。

如今,潮玩行业的竞争早已从IP联名的视觉刺激,升级为文化认同的“价值共鸣”。叶国富当初的捷径成了如今的天花板,即便TOP TOY独立上市,其渠道商定位恐怕也难获高估值,叶国富或许该明白:用十元店的逻辑做IP生意,从根上就错了。

01

自从名创优品做IP生意,就常被拉来与泡泡玛特做对比。不过叶国富一直强调,他没有把泡泡玛特当作对手,做的是IP二创生意。

但TOP TOY独立上市,叶国富就要面对资本市场对潮玩品牌IP运营和孵化能力的拷问。

TOP TOY目前仍依赖外部IP授权,财报显示,名创优品旗下潮玩品牌TOPTOY在2025年一季度实现总营收3.4亿元,同比增长59%。其自研产品占比虽首超40%,但核心爆款仍较为依赖三丽鸥、宝可梦等授权IP,而自有IP“Twinkle”等也尚未形成爆款。

显然,相较孵化自有IP的长周期和不确定性,已经被验证过的顶流IP的粉丝经济能锁定销售基本盘,与此同时,标准化的授权体系也大大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

然而,短板也很明显,IP的非独占性导致TOP TOY的护城河脆弱。

以芭比为例,版权方美泰同时授权超100个品牌,名创优品仅占其中1%的份额,同质化竞争使得联名商品的生命周期被挤压至不足半年。

随着消费者对IP联名的审美疲劳加重,名创优品不得不陷入了不断追求新IP和上新速度的循环之中,以此提升门店客流量。

这就导致高昂的版权费也会吞噬掉一部分利润。与狂奔的业绩和门店相比,TOP TOY的盈利能力并不算突出,名创优品披露的财报显示,2021年——2023年,TOP TOY截至6月30日止12个月的年度“税前分部利润”这一财务数据始终处于亏损状态,直到2024年才开始盈利。

反观泡泡玛特,自有IP的高毛利是撑起其业绩的核心。

泡泡玛特2024年财报显示,其自有艺术家IP收入占比为85%,同时,经典IP LABUBU(THE MONSTERS 系列)和Molly还分别拿下了30.4亿元和20.9亿元的营收,凭借自有IP的强力表现,2024年泡泡玛特的毛利率增至66.8%,远超同期的布鲁可的52.6%和名创优品的44.9%。

另一方面,无论是运营、管理,还是加盟等模式,在TOP TOY的身上随处可见名创优品的影子,这也导致TOP TOY和名创优品一样,更像是渠道品牌,而非IP品牌。

和名创优品类似,TOP TOY也是集合店的形态,涵盖8个主要潮玩品类,其中,积木,盲盒,手办,拼装模型四大核心品类平均占据了所有商品的80%。

在定价上,TOP TOY沿用了名创优品的性价比路线,大部分商品的单价都在 99 元内。凭借“谷子界拼多多”的定位,TOP TOY在竞争激烈的潮流玩具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但作为渠道品牌,需要靠不断开店实现规模扩张。2024 年全年,TOP TOY门店数量净增加128家至276家,同比增长86.49%,推动全年营收同比增长近五成。

但过度依赖渠道规模扩张使得单店盈利模型更加脆弱。名创优品就是前车之鉴,2024年其业绩营收利润双双增长,但同店销售增长率明显下滑,到了2025年一季度,同店销售再次出现中个位数同比下滑。

更重要的是,在TOP TOY加速拓店换增长的同时,营收增速却在放缓。TOP TOY在2022年、2023年、2024年的年营收分别为4亿、6.8亿和9.8亿,同比增长降到2023年的70%、2024年的44%。

从估值指标来看,泡泡玛特的市盈率高达100.22倍,名创优品的市盈率则为24.91倍,泡泡玛特的估值明显高于名创优品。两者的估值差异,本质上反映了投资者对二者不同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判断——前者聚焦泡泡玛特的IP运营孵化能力,后者则侧重名创优品的IP渠道能力。

在TOP TOY首次爆出拆分港股上市时,锌刻度在《10元店起家的TOP TOY,要在海外和泡泡玛特硬刚?》一文中提到,有业内人士分析TOP TOY独立后或可享受超百亿估值。

即便TOP TOY达到名创优品当下的估值水平—— 445亿港元,和泡泡玛特高达3459亿港元的市值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02

事实上,叶国富现在手里攥着的是泡泡玛特的“旧脚本”。

和名创优品一样,2016年之前的泡泡玛特,走的也是授权IP的路线。彼时的泡泡玛特顶多算个渠道品牌,只有十家门店,产品涵盖家居产品、服装、化妆品、玩具等。其中,潮玩产品基本都是外采,来自日本多丽梦公司的Sonny Angel就占了营收的30%。

但在Sonny Angel爆火之后,版权方担心过度依赖泡泡玛特单一渠道而损失利益,于2016年1月取消了对泡泡玛特的授权。

也正是这件事让王宁明白了借流量输血,不如自己用IP造血的道理,带领泡泡玛特转型。同年,泡泡玛特签约香港设计师 Kenny Wong,并于8月推出Molly系列盲盒,泡泡玛特一夜爆火,逐渐走入大众视野,为泡泡玛特从潮流玩具的销售商向 IP 运营商转型奠定了基础。

但自有IP孵化不仅是门慢生意,前期还很烧钱。2016年是泡泡玛特的钱荒顶点,王宁为获得资金以开展业务,四处奔波融资。甚至还参加了 “创客中国” 栏目,拿着四个盲盒向投资人解释泡泡玛特的 IP 优势,争取投资。

也正是在同一年,叶国富开启了名创优品的“IP化”转型之路。彼时,名创优品国内门店扩张陷入瓶颈,对于叶国富而言,IP不仅能提升门店的流量和销量,提高品牌溢价。

全球超过7000家的门店就是叶国富*筹码,*IP在选择合作伙伴时,更看重的是联名带来的品牌曝光与影响力扩大。成功地将全球IP引入了十元店的玻璃橱窗,从而在IP争夺战中占据了有利地位。

直至2019年以7.9元的超值价格推出漫威联名款马克杯火爆出圈,叶国富尝到甜头。自此,他意识到,IP化是名创优品的破局之法。

在孵化自有 IP 的长线深耕与IP联名的流量捷径之间,急于提升门店效率的叶国富选择了后者。

叶国富的商业基因中始终流淌着流量变现的急迫性。从哎呀呀时期“7天产品上新周期”,到名创优品以“711战略”,其核心方法论始终是渠道扩张与流量收割。这种追求短期回报的基因,与IP培育所需的“慢功夫”天然相斥。

当泡泡玛特投入重金签约艺术家,按IP划分专项运营小组时,名创优品将资源倾注于“高频联名”,与迪士尼、三丽鸥、宝可梦等巨头建立长期合作,每年推出超百款联名产品,包括生活百货、文具、美妆等全品类,并成功抓住了《黑神话:悟空》《哪吒》等热门 IP。

IP策略显著拉动了名创优品的业绩增长,名创优品财报显示,2020-2022 年,IP联名产品贡献了超 30%的营收,推动整体毛利率提升了五个百分点,甚至在上市招股书中,强调了 “IP 联名 + 高性价比” 的差异化模式,将 IP 资源作为品牌升级的核心战略。

但过度依赖外部 IP 导致名创优品缺乏品牌辨识度,消费者记住的是迪士尼米奇、库洛米,而非名创优品本身。此外,随着 IP 联名在零售业的同质化竞争加剧,市场逐渐趋于饱和,2023 年名创优品的 IP 联名产品增速开始放缓,库存周转天数同比增加 15%。更严峻的是,外部 IP 授权成本持续攀升,压缩了利润空间。

名创优品借IP提高利润,但还是难以摆脱日杂百货的定位,为了平衡 IP 的高授权费与低毛利率之间的矛盾,2020年,名创优品旗下的TOP TOY开出了*家独立门店,品牌开始独立运营。

但TOP TOY的脚本依然没换,依赖外部IP授权的模式仍旧没有改变。TOP TOY提出了做“潮流玩具集合店”的概念,企图走弱原创IP、多品类潮玩齐驱的路径。

四年时间,TOP TOY的门店数量增加至276家,2024年全年营收9.8亿元。

但平均客单价却有所降低,从2023年的121.3元降到2024年的109.5元;商品平均售价下降到57.8元,比去年同期的63.3元,双双降幅约10%。

名创优品发家于“三高三低”(高颜值、高品质、高频率;低成本、低加价、低价格),这套效率模型在日用百货领域所向披靡,但移植到潮玩产业却水土不服,当消费者为情感支付溢价时,“性价比”反而成为品牌矮化的推手。

叶国富的“旧脚本”本质是渠道思维——用规模换增长,但潮玩的核心竞争力从来不是门店数量。

如今的潮玩市场早已不是 2016年的空白画布,消费者对 IP 的需求,正从视觉联名的浅层吸引,转向文化认同与价值共鸣的深层连接。

TOP TOY倘若要实现拆分上市,则需要向资本市场证明其独立运营能力与增长潜力,才能抢到更多蛋糕。

03

叶国富也开始加筑TOP TOY的护城河。

近年来,TOP TOY陆续推出了原创IP DUNDUN鸡、企鹅PENPEN、中国熊猫等系列,并效仿泡泡玛特的“经纪人模式”,签约近200名设计师扶持中小IP。其中,自有IP DUNDUN鸡还曾植入《大侦探》《乘风》等头部综艺节目。

然而却始终未能打造出真正现象级的产品系列或IP,暴露出TOP TOY在自有IP开发与运营上的不足。

事实上,品牌创立之初,TOP TOY也曾尝试过走泡泡玛特的路——开发自有IP,结果却“亏得不像样”。TOP TOY创始人孙元文在接受36氪专访时坦言,“开发成本巨高,而且没有精细化地去打磨产品,也没有专业的团队去孵化和运营,卖不出去也是真的。”

相比之下,泡泡玛特已建立起成熟的IP全生命周期运营体系。为了源源不断地产出新IP,泡泡玛特一边不惜花大价钱在全球范围内挖掘艺术家,并建立了成熟的艺术家合作体系。

“这个行业最重要的门槛之一就是IP,我们早期签到了很多非常头部的艺术家,这些艺术家就像周杰伦、五月天一样,是一种稀缺资源,是无法通过资金投入再造的”,王宁曾将潮玩类比于音乐行业,市场上的音乐人有几十万、上百万,但真正有价值的音乐人可能只是前30名的重量级明星。

另一边王宁则对已有IP则精耕细作,通过潮玩展、跨界联名、IP衍生品等方式持续运营,延长其生命力。

泡泡玛特的组织团队也精细化到按IP划分的程度。王宁将原本的大产品部被拆解成多个小而精的产品团队,每个团队各自配备3D设计、工程和企划人员,按照IP、艺术家或品类进行划分运营。

这种IP全生命周期的运营能力,非一朝一夕之功,很难被其他企业快速复制。浦银国际证券报告指出,泡泡玛特是少数参与艺术家IP早期孵化和培育过程,并覆盖IP全产业链的潮玩玩家。公司自建上百人的内部创意设计及工业开发团队,帮助设计师将IP进行商业化改造,从玩具建模到上色和外包装都深度参与。

对比泡泡玛特,叶国富面临的不仅是IP、运营和渠道上的壁垒,更难跨越的对长期主义的坚持。

王宁一直强调“尊重时间,尊重经营”,摸索出独特产品和销售模式,在市场空白期推动潮玩、盲盒等行业词语被认知,这才让泡泡玛特有了先发优势。

如果从2016年名创优品IP化算起,叶国富的入局时间并不晚,但他选择了一条捷径,错过了积累和试错的时机,错失了先机。

叶国富的十元店逻辑追求的是“短周期、高周转”,而IP孵化需要的是“慢投入、长沉淀”。

从根上就错的选择,注定了叶国富只能是追赶者。

(0)
小多多的头像小多多创始人

相关推荐

  • 推特画师流浪微博

    推特画师流浪微博,从一个平台转移到另一个平台,变得是发布的规则和呈现到大众眼前的细节,不变的是创作者们想要在创作自由和关注度回馈中努力生存的处境。微博不会是起点,更不会是终点。

    2023年7月13日 创投
  • 年中长假旅游市场火爆,凯里亚德关键数据再创新高_行业动态

    受多重利好因素影响,今年为期五天的五一长假成为了众多消费者出行的重要选择,全国各地旅游市场均迎来全面爆发。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在…” />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2023年5月7日 创投
  • 一文解析医渡科技推动垂域大模型普惠与高效利用之道_行业动态

    作为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物制造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AI+医疗”如何助力“强基层”?科技创新如何驱动高质量发展?近日,由博鳌亚洲论坛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第三届大会圆满召开,医渡科技CTO、首席人工智能科学家闫峻博士分享医疗垂域大模型的建设与应用,为科技创新引领医疗

    2024年7月24日 创投
  • 海底捞夫妇又要IPO敲钟了

    海底捞海外门店撑起一个IPO。投资界-天天IPO获悉,近日,海底捞海外业务主体——特海国际,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了文件,将在纳斯达克双重上市,募集约1亿美元资金。这意味着,张勇夫妇即将迎来第四个IPO。说起来,海底捞的海外业务起于2012年,此后逐渐将足迹踏遍亚洲、北美、欧洲和大洋洲12个国

    2024年5月1日 创投
  • 瑞幸咖啡双十一狂欢:超值之选等你来_行业动态

    一年一度的双11购物狂欢节即将来临,瑞幸咖啡旗舰店为广大咖啡爱好者准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咖啡盛宴,让您在这个双11畅享高品质咖啡的同时,还能尽享超值优惠!在优惠方面,折扣力度十足,全场咖啡8.5折起。其中,经典的瑞幸咖啡SOE耶加雪菲冷萃冻干速溶咖啡,其独特的风味备受青睐,此次有显著的价格直降。还有

    2024年11月8日
  • 冲刺港股IPO!这家光伏材料商如何闷声发财?

    四月以来,上市公司纷纷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从数据上看,光伏产业链中下游的电池组件制造商有喜有忧,但仍未完全回暖。在这种情况下,有一家光伏行业上游的材料商,却在闷声发财,并在近日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这家企业正是建邦高科。它是国内光伏银粉行业龙头企业,其产品主要用于生产光伏银浆,后者

    2025年5月15日
  • 30天卖了3000万,年轻人爆买「淡班神器」

    下一个现象级鞋履产品会是它吗?伴随着夏季高温持续,进山溯溪成为户外运动者的热门选择。而与这项活动紧密相关的装备——溯溪鞋,正受到众多消费者的热烈追捧。“好喜欢丑萌丑萌的溯溪鞋”“被问了一路”“既能玩水又当凉鞋”……在小红书搜索“户外”“溯溪”等关键词,可以看到相关笔记的评论区有众多用户分享自己购买的

    2024年7月29日
  • 晚八的超市,「穷鬼」的天堂

    晚八的超市,「穷鬼」的天堂,苦外卖贵叹吃饭难久矣的都市打工人,靠着在深夜超市买打折临期食品,终于实现了“吃饭自由”。

    2023年6月19日 创投
  • 王慧文病休离岗,大模型创业到底有多卷

    王慧文病休离岗,大模型创业到底有多卷,或许连王慧文也未曾想过,当时怀着一腔热血踏上新科技浪潮,短短四个月,行业就已经卷成高压状态。

    2023年6月27日
  • 新能源汽车芯片:中国需要PlanB

    新能源汽车芯片:中国需要PlanB,如果中国新能源汽车大厦是建立在别人的芯片地基上,一旦遇到极端情况,就只能任人宰割了。

    2023年7月20日 创投
  • JakeBrown任海宝全球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裁_行业动态

    新罕布什尔州汉诺威讯—2025年4月16日—美国工业切割系统及软件制造商 Hypertherm Associates 海宝宣布,原美洲地区副总裁 Jake Brown 被任命为全球销售与市场营销执行副总裁,履新后,他将全面负责监督公司全球范围内的销售、市场营销以及服务战略的制定与执行工作。Brow

    2025年4月24日
  • 路虎是“分拆”,还是蜕变?_行业动态

    作为后疫情时代的首个国际A大展,刚刚结束的2023上海车展是汽车圈的年度大时刻,也是各家车企放出自己转型路线图的窗口期。而有一家豪华品牌在这…” />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创投 2023年5月5日
  • 雪铁龙母公司115亿入股中国新势力,买电动技术,反向合资

    零跑,刚刚被国际汽车巨头Stellantis重注投资。115.89亿元,Stellantis换来零跑20%股权,成为单一*外部股东。一个是中国大部分用户映像中的“二线”新势力、“低端电动车”厂家,而另一个则是年营收超万亿人民币、全球第四大车企。Stellantis最眼馋的,当然是零跑自研的智能、电动

    2023年10月27日 创投
  • 2.5万一部iPhone吓退果粉?果链震荡

    一台iPhone的诞生需跨越19国边界,汇聚上千个精密零部件,其中90%的组装集中在中国。中国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聚集了超过200家核心供应商,形成了“2小时响应”的集群效应,而印度、越南等地供应链配套率不足30%,关键零部件仍需从中国进口。苹果的全球供应链体系是“美国设计、亚洲制造”的经典样本,而它

    2025年4月11日 创投
  • 不完美、但成功,SpaceX星舰No.3发射的真正意义

    「事不过三」,这句中国谚语在国外一样通用。至少,对于伊隆·马斯克和他的「星舰」火箭来说确实是这样。在两次发射失败后,2024 年 3 月 14 日,SpaceX 打造的完全可重复使用火箭——星舰 Starship,在得州发射。该火箭有两部分,分别是一级助推器和二级飞船,按计划都要回收。点火后,一级助

    2024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