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柜「暗战」:从肥宅快乐水到养生续命汤

“弄完这些工作,终于可以好好过个周末了”加班一周的Xena,一边狂炫养生水,一边期待道。边熬夜边自救,养生水正被年轻人奉为保持健康的“救命稻草”。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中国中式养生水行业发展趋势洞察报告》显示,2018年时,中式养生水的市场规模仅为0.1亿元,2022年前国内仅有4个品牌

“弄完这些工作,终于可以好好过个周末了”加班一周的Xena,一边狂炫养生水,一边期待道。

边熬夜边自救,养生水正被年轻人奉为保持健康的“救命稻草”。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中国中式养生水行业发展趋势洞察报告》显示,2018年时,中式养生水的市场规模仅为0.1亿元,2022年前国内仅有4个品牌布局中式养生水,但2023年后,养生水市场规模涨至4.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50%。中式养生水市场正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预计2024年至2028年的五年内复合增速将超过88%,到2028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亿元。

曾经被嫌弃的养生水,如今被年轻人捧上了“C位”。

01

一跃而起,养生水成爆品?

近几年,年轻人的养生意识开始觉醒,代入到饮料行业便是将以无糖茶为代表的植物饮料市场继续细分,「中式养生水」一跃成为了这一波年轻人的心头好。

“中式养生水”,即以红豆、薏米、红枣、桂圆、枸杞、决明子等药食同源食材作为原料,通过煮制、萃取等工艺制成的即饮植物饮料。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中式养生水产品,有红豆薏米水、红枣枸杞水、酸梅汤、小吊梨汤等。

养生大趋势下,年轻人不愿局限于繁琐的养生壶煮水,据《Z世代健康消费趋势调查报告》显示,68%的Z世代消费者对“药食同源”概念表示认同,他们既追求养生的功效性,又注重产品的适口性和便捷性。

瓶装中式养生水诞生,正中下怀,开盖即养生,一下子抓住了现在年轻人的需求。

据快消品线下零售监测机构马上赢数据则显示,中式养生水所在的植物饮料类目,2024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速达37.64%,在饮品各细分类目中*,远高于即饮茶(无糖茶)4.1%的增长水平。魔镜洞察数据显示,2023年8月-2024年7月,主流电商平台中以红豆薏米水为代表的中式养生水销售额超过2亿元,同比增速高达162%。

消费者需求变化,这就需要企业快速迎上。2022年以前只有4家企业布局养生水,但到去年12月,国内布局养生水的品牌就有超过40家,其中不乏统一、康师傅、元气森林等饮料巨头。

例如元气森林,2023年年初,其推出包括红豆薏米水、红枣枸杞水、绿豆水在内的“好自在”。2024年,好自在销售额破10亿元。市场份额更是高达58.6%,成为继气泡水之后的又一增长爆款。

康师傅也推出中式养生系列新品,决明子大麦饮和枸杞菊花茶。统一则是从韩国引进熊津玉米须、枳椇子等“汉方”植物饮料。

好望水也推出包括薏米水、陈皮水、桂圆水等在内的“照顾系列”产品,半年内销售额破亿元。

养生水几乎在一息之间便占据了消费者的心,但饮料行业作为典型的快速消费品,消费者决策具有高度随机性,品牌转换往往发生在瞬息之间。

我们不妨往回看,当年气泡水在便利店冰柜里攻城略地时,没人料到五年后的爆款会变成装着枸杞的塑料瓶。

02

多变的饮料行业,从多糖到无糖

饮料行业自诞生以来,始终以甜蜜滋味作为核心卖点,以期为消费者提供味觉愉悦体验。但随着现代营养学对糖分研究的深化,整个行业开始了一场健康化革新。

从含糖量惊人的可口可乐,到当代无糖茶饮的盛行,这条纵贯三个世纪的产业变革轨迹,折射出消费者对健康的认知革命。从高糖、低糖、代糖,再到无糖,饮料消费市场的口味变化从未止息。

1886年,药剂师约翰·彭伯顿发明了我们熟知的可口可乐。这款饮料当时让人快乐的关键就在于糖。配方中显示:每3.8升需要超过2公斤以上的蔗糖。20世纪初,每瓶170毫升的可口可乐中就含有超过4勺蔗糖。

随着改革开放,可口可乐在中国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

但是慢慢的大众健康意识开始觉醒,饮料行业一场关于「糖」的革命,逐渐拉开大幕。

直到2018年,元气森林“0糖0脂0卡”气泡水开始在国内流行起来,引得一众品牌纷纷下场。比如百事、娃哈哈、可口可乐、蒙牛、喜茶、安慕希、Kellyone、天喔国际、王老吉等品牌推出气泡水。

2019年《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等相关文件正式印发了,提出要加快研究制定标准限制高糖食品的生产销售,加大宣传力度,推动低糖或无糖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鼓励企业进行“低糖”或者“无糖”的研发与生产。

以元气森林为代表的饮料企业,通过互联网营销的概念首次在我国实现了“0糖更健康”概念的普遍性推广。多重推动下,无糖茶饮市场正式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从康师傅、农夫山泉等知名企业到新兴品牌青年神沏等,再从传统饮料品牌如怡宝、娃哈哈到多品类企业如伊利乳业、青岛啤酒、盼盼食品等,纷纷涉足无糖茶市场,入局者愈发多元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无糖茶新上市的单品数为93个,2023年达到157个。除农夫山泉之外,康师傅、统一、三得利、可口可乐、娃哈哈、维他奶、达亦多、东鹏饮料、雀巢、元气森林、果子熟了、茶小开、让茶等新老势力纷纷入局加码。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无糖茶的风口对于大企业来说有很好的消费红利,而对于中小型的企业来说只是跟风,他们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Euromonitor数据显示,预计到2027年,中国无糖茶饮市场规模将达到124亿元,未来五年,中国茶饮市场将进入无糖茶饮高速增长期。

无糖茶饮市场在概念上区别于传统茶饮,有报告研究发现,中国无糖饮料消费者,以23-29岁的年轻人为主,近六成为女性,主要聚集在一二三线城市。年轻消费者已经成为无糖茶饮市场的主要推动力量。但他们与老茶客不同,他们对茶的认知仅停留在大类茶种上,无糖茶饮品牌们本质上并没有带来实质性的创新。如今的无糖茶饮市场似乎也逐渐走入了“同质化”发展的困境中。

那么,对于善变的消费者来说,中式养生水又能为他们提供多久的吸引力呢?

03

轮回的消费场,「养生」撞上「纵享

饮料行业的魔咒在于,消费者的健康焦虑与口腹之欲始终在博弈中螺旋上升。当养生水在写字楼里被疯狂囤货时,另一种反潮流的消费现象也开始发酵,“重新爱上可乐”慢慢成为年轻人对抗内卷的生活宣言。

据可口可乐财报显示,2024年,营收超市场预期,达到470.61亿美元,全年增长3%,2025年*季度,实现营收111.29亿美元,有机营收增长6%;净利润为33.35亿美元,增长5%。

这种轮回背后是消费心理的代际迁移。

当养生水用“药食同源”缓解年轻人的健康焦虑时,全糖可乐的复兴则暗含着对精致化生活的叛逆,一口甜腻的碳酸饮料成为最简单粗暴的情绪解药。

事实上,消费者会在不同场景切换健康与纵享类饮品,凌晨加班喝红豆薏米水提神,周末聚会却要配冰镇可乐放松。这种分裂式消费正在重塑市场逻辑:没有永恒的爆款,只有不断被重新定义的「适时性需求」。

《疯传》作者乔纳·伯杰曾说“当你停止取悦消费者那一刻,就是品牌老化的开始。”所谓的消费者“忠诚度”,其背后的逻辑是:永远有一个不断创新,想尽一切办法了解消费者并超预期满足他们的品牌。

以元气森林为例,其正从“单一爆款”向着“全线产品矩阵”进行转变,以期通过不断创新的产品打好品牌基础。

饮料行业的周期性震荡从未停歇,潮汐规律恰似一个永恒的莫比乌斯环。当养生水在写字楼里堆成小山时,凌晨便利店的冰柜正见证着可乐罐的集体出逃。那些被抛弃的气泡水在仓库角落静默蛰伏,等待新一代消费者重新赋予它们”纵享型养生”的玄学意义。

在永恒的需求悖论中,没有永恒的爆品,只有永远在寻找借口取悦自己的消费者。或许当养生水完成祛魅之时,元气森林的仓库里,早已备好了印着”复古气泡”的新版铝罐。

(0)
小多多的头像小多多创始人

相关推荐

  • 企业年金投资收益 会不会出现赔钱的情况

    作为一项大型企业才有的员工福利不少人都对于企业年金非常的重视,那么企业年金是有可能会被管理者拿去投资的会不会有亏损的情况发生呢?接下来的这篇文章内容就是跟大家聊聊这个相关的话题! …

    创投 2022年1月25日
  • 加拿大咖啡Tims也要冲万店,「县飘」会买单吗?

    咖啡品牌的规模竞速赛愈演愈烈,来自加拿大的“小红杯”咖啡Tim Hortons也坐不住了。一个月多前,Tims中国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开放单店加盟(特殊区域除外)。去年9月,该公司已启动“合伙人项目”,在北京和上海开放加盟,加盟店型为面积较小的Tims Go捷枫店(20平方米-80平方米)。而这一次,不

    2024年7月9日
  • 麦当劳降价,原因不简单

    麦当劳下调外送费,收取打包费,犹如变相降价,背后是麦当劳有些卖不动了,原因不简单,但不得不行动。01麦当劳突然宣布降价洋快餐巨头麦当劳又上热搜了,这次是因为降价。《新品略财经》关注到,12月2日,“麦当劳下调配送费收取打包费”话题冲上热搜,引发了全网关注和热议。‍据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报道,麦当劳

    2024年12月3日
  • 新茶饮催生一个小料IPO,年入5亿

    “酱香拿铁”爆了。这几日,瑞幸和茅台推出的联名咖啡“酱香拿铁”刷屏朋友圈,上线首日销售额就突破1亿元,刷新单品纪录。不久前,蜜雪冰城也宣布与中国邮政联名推出*绿色门店,“蜜雪冰城入编制”的话题引起了一波热议。新茶饮的下半场,仿佛已经进入了联名时代。频繁联名造势的背后,是新茶饮品牌在有限的市场空间里争

    创投 2023年9月9日
  • 新的一年,想搞钱的年轻人都涌入了这些小众副业

    春年是一年中难得的放松机会,但假期转眼即逝,打工人的生活即将回归。而新年后现有的工作稳定吗?会有新的面试机会吗?能跳槽升职加薪吗?成为很多人的心心念念的事儿。据统计,国内有近半数年轻人处于焦虑状态。一批又一批年轻人在社媒上分享就业困难和躺平自救心得,用发疯文学和抽象热梗自嘲,遵循着拒绝内卷不当牛马的

    2025年2月5日
  • 刚刚,广州宣布200亿基金

    投资界-解码LP获悉,日前总规模200亿元的广州东部中心发展基金首次对外正式发布,宣告广州首个由国资国企牵头组建,专门支持东部中心建设的百亿级基金诞生。其中,该基金发起人和管理机构为南粤基金——成立于2014年底,是国内最早成立的区级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平台之一。和传统的政府招商模式不同,国企牵头发起设

    2024年4月11日
  • 「油茅」金龙鱼,越游越没力

    在国内米面粮油巨大的刚需面前,金龙鱼既拥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又具备渠道供应优势,但风风火火忙了半年,还是不挣钱。分析公司日前披露的半年报,如果不是投资收益和补助的助攻,业绩会更难堪。在粮油之外,公司已重点布局了调味品、中央厨房等产品,试图通过培育新业务,助力业绩。效果如何,至今还难以看到。1、挣点辛

    2024年8月16日
  • 夏季室内外温差大,感康贴心守护帮你从容度夏_行业动态

    立夏已至,暑气渐浓。随着气温快速攀升,室内空调冷气与室外灼人热浪形成鲜明对比,频繁穿梭于冷热环境间,许多人在不经意间就成了感冒的锁定目标。在这个季节交替的关键节点,提前做好防护,备上实用的应对药物,才能为健康安稳度过夏天筑牢防线。立夏后的天气如同孩子的脸,说变就变。白天骄阳似火,温度直逼30℃,夜

    2025年5月20日
  • 太子奶再战江湖

    2023年,在商场摸爬滚打30多年的李途纯,开始总结过往的成与败。在长沙韶山北路的维一星城,他和一群00后,创办了零开始创业营。旨在为创业者提供一切可能的帮助,让他们少走弯路,少受骗,少花钱。这种朴素的发心,难免投射出他个人的商海沉浮——早年卖挂历发家,创办太子奶红极一时,迅速跌落商海,如今又从零起

    2024年2月4日
  • 10亿,安徽又一县级引导金备案

    投资界(ID:pedaily2012)消息,5月15日,绩溪县开塬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成功完成备案(备案编码:SAKU56),标志着绩溪县首支备案的产业基金正式诞生,同时这也是我县第一支产业母基金,总规模高达10亿元。该基金由绩溪县开投公司发起成立,其目标在于聚焦高端

    2024年5月24日
  • 海底捞,刺向县城

    就在不久前,一份数据触动了许多餐饮人的痛:今年上半年北京餐饮业利润总额同比暴跌88.8%,利润率更是仅有0.37%。另据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数据协会数据显示,7月上海市61家餐饮企业约千家餐饮门店,总营收14.96亿,较去年同期下降9.8%。一线城市的餐饮,已经残酷到如此程度。而另一边,以优质服务

    2024年9月4日 创投
  • 凯里亚德酒店获评“ABN指数年度国际中端酒店影响力品牌”发展成果再添殊荣_行业动态

    2023年9月21日,第 二届解码中国文旅酒店业峰会在南京隆重举办。峰会现场汇集众多行业专家,共同解读文旅业发展趋势,洞见市场需求,展望酒店行业发展新图景。凯里亚德酒店在同期举行的ABN Index 2022年度影响力品牌颁奖典礼上,荣获ABN Data亚洲旅宿大数据研究院“ABN Index 2

    2023年9月22日 创投
  • 15年淘宝大店突然关停,一个时代结束了

    “本来和姐妹们嬉闹的说过要卖到八十岁的……对不起,爽约了”。3月17日,拥有190万微博粉丝的网红达人“李大米Lidami”发表了一封“暂别信”,宣布关闭已经营5552天的淘宝女装店。信中没有详细解释闭店的原因,只表示因为开店忽视了对孩子的陪伴,“养人类小孩需要一些时间,我也顺带养一下三十年前的自己

    2025年4月9日
  • 跨境电商,海外狂飙

    自去年9月登陆美国以来,拼多多旗下跨境电商平台Temu在海外一路狂飙;不到一年,已进入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近期,Temu接连在日本、韩国上线,正式进入亚洲市场;同时,另有消息称,拼多多正在与极兔速递进行合作对接,意味着拼多多会借着极兔速递打通东南亚市场。目前来看,同样带有拼多多“野蛮生长”基因的T

    2023年8月29日
  • 万亿城市A股竞速:合肥超武汉,东莞西安追青岛

    万亿城市A股竞速:合肥超武汉,东莞西安追青岛,截至5月8日,24座万亿城市上市公司数量达3159家,占总数逾六成。

    2023年5月10日 创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