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贩零食加盟商,难熬!

4月底,中国量贩零食行业龙头鸣鸣很忙集团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开启上市之路。如果IPO成功,鸣鸣很忙将成为“港股零食量贩第 一股”。回顾这家零食巨头的成长,颇有时代特色——抓住了下沉市场的消费需求。2017年,鸣鸣很忙从一家街边小店起步,通过低价策略、加盟模式和资本助力,迅速成长为行业巨头。到2024

4月底,中国量贩零食行业龙头鸣鸣很忙集团在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开启上市之路。

如果IPO成功,鸣鸣很忙将成为“港股零食量贩第 一股”。

回顾这家零食巨头的成长,颇有时代特色——抓住了下沉市场的消费需求。2017年,鸣鸣很忙从一家街边小店起步,通过低价策略、加盟模式和资本助力,迅速成长为行业巨头。到2024年年底,其门店数量突破14000家,年零售额达到555亿元。

行业转折点在2023年。赵一鸣、零食很忙、好想来头部玩家通过激进的价格战和拓店,不断挤压本土零食生存空间,国内零食折扣店形成“北万辰,南鸣鸣”的竞争格局。

在竞争之下,鸣鸣很忙开始通过挤压加盟商生存空间,获得增长。根据鸣鸣很忙的收入构成看,其99.5%的收入来源,都是依靠向加盟商兜售产品,进而赚取差价。

也因此,加盟商的问题正成为鸣鸣很忙最 大的暗礁——2024年,鸣鸣很忙出现了273家加盟店因经营原因关闭的情况。且随着今年以来市场竞争更为激烈,这种隐忧越发成为一股洪流。

01

零食加盟生态,走向恶性循环

2025年还适合加盟鸣鸣很忙吗?

在价值星球的采访过程中,多位鸣鸣很忙加盟商道出四个字,“我后悔了”!

如果回到2020年,零食折扣店竞争有限、商业模式新奇、开店成本较低,入局较早的加盟商不仅做到1年内回本且赚得盆满钵满。老加盟商“滚雪球”式的几家或十几家开店,从银行贷款几百万开几十家店的超级加盟商更是大有人在。

但到了2025年,若想继续加盟鸣鸣很忙,除非能找到兼具成本优势和人流优势的点位。算一笔最简单的账:一家店的落地成本大概在100万左右,再加上日常进货、员工工资、水电费以及其他开支,基本一年下来也将近100万元。按这样的投入算下来,一家店的回本周期大概要2-3年。

在当前行业10%~20%的闭店率、3年以上的回本周期的形势下,新加盟商此时入局大概率会成为品牌方的“韭菜”。

零食加盟商曹宇(化名)表示,随着2024年下半年行业红利持续退潮,当前80%零食折扣店的现状是:生意好的门店投资成本高,投资成本低的店生意差。加盟商投资一两百万元,相当于给自己找个班上。

以一家开在高校周边的零食店为例,大学生购买零食虽具有频率高、复购高、客单价高的特点,但其季节性太明显——只有在两个开学季是旺季,几个月的寒暑假均为淡季。但是,高校周边房租成本高且零食折扣店的大店模式,让房租成本更高。

曹宇给我们算一个零食折扣店的盈利模型:某地级市160平方的校园店房租成本为每月4万元,人工、水电、损耗以及其他开支合计3.1万元/月。若是和友商门店打价格战,鸣鸣很忙集团会对门店进行补贴,毕竟集团不能要求加盟商拿自己的钱帮公司打价格战,这也是鸣鸣很忙利润率偏低的原因。

量贩零食加盟商,难熬!

图源:鸣鸣很忙招股书

当前零食折扣店行业综合毛利率为18%,扣除上述成本后门店净利润率不到8%。换言之,即使该门店全年营业额做到500万,按照130万元的前期落地成本,需超3年时间回本。但一方面随着零食折扣店增加密度(行业黑话称“加密”),以及24小时营业的罗森、周边夫妻店和超市、电商平台等不同零售业态的冲击,门店营业额整体呈下滑趋势,回本周期只会更长。

量贩零食加盟商,难熬!

一家加盟店的各项成本

曹宇提到的“加密”问题,在零食很忙另一加盟商张航(化名)这里同样可以得到印证。张航表示,2024年鸣鸣很忙集团和万辰集团双方通过各种方式增加店面密度、插店、翻店,为行业恶性竞争买单的却是加盟商。自己的某家校园店因品牌方放新加盟商进入后,月营业额从70万暴跌到40万。按照18%的综合毛利率计算,至少需4年才能回本,甚至大概率难以回本。

且当前围绕零食折扣店的加密、插店、转让,背后也衍生出多重利益链条,进一步让加盟商损失惨重。一是原本零转让费的门店,招商拓展人员和房东“互相勾结”,对加盟商支付的高额转让费进行分成。点位好的门店,招商拓展人员则自己开店或让亲戚朋友开店。

优质点位越来越少,正是当前很多老加盟商不愿意开店的重要原因。

但是,在几万元的单店提成诱惑下,拓展人员甚至会把店面拓展到商业广场上的铁皮房盒子店上。部分盒子店尚未开业,就被商场物业以违法建筑要求强拆,给加盟商带来巨额损失。

此外,当前一家店待转时,转让费通常定价为该店在当前行情下未来两年的利润总和。看到“商机”的加盟商,通过各种方式刷门店流水提高门店利润,然后再以高额转让费忽悠小白进场。

一反一正,先入局的加盟商净赚上百万元,但后期的加盟生态则被搅得越发混乱。

02

县域零食店,闭店潮加剧

真正消磨人的,是加盟商要日常应付的各种稽查和处罚。

零食很忙加盟商王梦(化名)称,零售场景的复杂性和门店稽查检查带来的冲突,不仅让加盟商深感无奈,甚至很多加盟商处在全年无休状态。

比如,店员前脚整理好货架饱满度,后脚被小朋友打乱,被稽查扣分;再比如还没有等到店员说完收银话术,顾客已支付离店被以服务态度欠佳扣分等等。虽然打分低不会罚款,但评分低会对门店构成其他影响,让加盟商特别忌惮检查。

加盟商除陷入招人难、留人难困境外,下沉市场消费者对零食折扣店的“抛弃”,同样让他们颇感无奈。赵一鸣加盟商刘子航(化名)表示,5月份店内软饮料和雪糕虽然整体动销较好,但这些品类利润只有几毛钱,很难赚钱。

一方面,随着下沉市场消费者对性价比关注,零食折扣店靠大牌引流、白牌盈利的模式被消费者识破后,很多消费者进店只买软饮料,其他品类零食直接电商平台搜同款。

另一方面,当前下沉市场零食折扣店已处在严重饱和阶段,很多县域乃至乡镇市场零食折扣店的核心消费为年轻宝妈、孩子、尚未结婚的年轻女性,年轻男性购买零食频率偏低,更别提中老年人本就没有吃零食的习惯。

更甚者,现如今很多年轻宝妈担心自家孩子吃太多零食影响健康,购买零食频率和客单价整体呈下滑趋势。

在物质绝 对丰富年代成长起来的10后和20后,其对零食的挑剔程度远高于其父母。换言之,性价比、健康、成本、口感等多重问题,仍是零食折扣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零食折扣店在资本市场看似繁荣,但真正契合下沉市场消费习惯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消费人群持续减少、客单价持续下滑,让国内县域的零食折扣店经常出现开业几个月转让,或仍苦苦支撑房租到期后选择闭店的现象。

03

赚钱的点位越来越少

经销商时代,乳制品、软饮料、食品头部厂商通常要向经销商设定不断增长的销售任务和打款任务。即使知道某些品类不适合,厂家业务员在高层给到的压力面前,仍会继续向经销商压货。这就出现了头部厂家业绩持续增长,但经销商仓库积压严重的情况。

这种现象在当下的零食折扣店里也在延续。一位加盟商向我们吐槽道,为减少亏损,零食折扣店总部会向加盟商强配大日期产品(库存积压较长时间的产品),尽管大日期产品进货是公司和经销商各承担50%,但考虑到对资金和门店货架的占用,加盟商承担损失远比总部承担损失高。

零食很忙加盟商赵丹(化名)表示,一般来说,大型连锁集团IPO成功上市后,加盟商赚钱的日子基本宣告结束,甚至新加盟商将会越来越难熬。因为企业若想IPO成功以及保证股价不破发,需向资本市场交出好看的GMV数据、门店数据、增长数据等等,而这就需要不断加速开店,挤占点位。

当前的零食折扣店和新茶饮因均属S2B2C模式,二者存在诸多相同之处。一方面,行业的同质化竞争意味着新茶饮和零食折扣店的竞争,本质上是点位之争。但区域市场上能够赚钱的点位是有限的,且相较新茶饮行业来说,零食折扣店商业模式的脆弱性以及大店模式,意味着真正赚钱的点位更少。

另一方面,大型连锁集团上市后,职业经理人执掌下的大型连锁集团重要工作之一为市值维护。若想始终保持市值稳定或上涨,需通过打造极 致供应链、要求加盟商进货更多商品、增加罚款力度、开拓更多市场、不断加密和开店维持或增加门店数量等方式实现。这正是当前新茶饮行业密集出海,寻找海外增量的原因。

但零食折扣店受限于SKU众多出海并非易事,这意味着零食折扣店只能在国内市场继续内卷,未来加盟商的日子可想而知。且2024年万辰集团和鸣鸣很忙集团均想攻入对方腹地,但进展均未达到预期,这意味着零食折扣店只能在自我大本营继续卷。

这也注定了量贩零食总部与加盟商的割裂——尽管资本大动作故事美好,但小加盟商们更关心的,是投入的百万本金何时回本。

(0)
小多多的头像小多多创始人

相关推荐

  • 抖音再不接入DeepSeek就晚了

    尚未接入DeepSeek的抖音,刚刚把大门又敞开了一点点。近日,字节剪映的AI视频生成工具即梦被爆出正考虑使用DeepSeek。同时,即梦迎来新的移动端负责人,原零一万物PopAI产品负责人曹大鹏走马上任,向抖音前CEO、如今带队剪映的张楠汇报。根据公开信息,曹大鹏在零一万物任职期间,一年内将出海产

    2025年3月1日 创投
  • 电商最后一个风口,谁在割韭菜?

    电商最后一个风口,谁在割韭菜?,跨境电商课程诱惑着用户下单购买,但迎接他们的往往是割韭菜的镰刀。

    2023年5月8日
  • 「无问西东」:网约车行业的拐点时刻

    时至今日,网约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选择。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网约车用户规模已达4.37亿人,一线和新一线城市渗透率达到50.3%和20.3%。伴随着线下场景的放开,出行行业再度出发。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初,全国网约车行业已完成超过25亿人次订单,市场规模已超过1500亿

    2023年9月20日
  • 零和博弈是什么意思(经济学思维来为你解释)

    生活中,每天都处在与人博弈的过程中,大至财富的争取,小至与别人的一次吵架。你该怎样赢? 面对斗争,你应当怎样与别人过招? 首先要明白一个点,你做的一切,所争的一切都只是为了某些方面…

    2021年11月6日 创投
  • 药店多过奶茶店,这是怎么了?

    药店越来越多,中国人怎么了?近期,重庆荣昌书记高洪波的一条视频刷屏了:一个门面一个门面数,十个药房,还要再开一个药房,开这么多药房干嘛?健身房只有一家。一天吃药了,吃药为光荣了?高血压、高血脂、慢性病,这样终身服药很光荣吗?高书记说的这个现象,绝非重庆荣昌一地。我随手打开APP搜索,发现自己周边1公

    2025年5月15日
  • 发给马斯克560亿美元,特斯拉为什么还涨了?

    马斯克的讨薪之路取得了重大突破。北京时间6月14日凌晨,在特斯拉2024年股东大会上,马斯克一笔当前价值约560亿美元的股权激励方案得到了股东们的表决支持。预计他将以此为据,向特拉华州法院提起上诉——后者曾在今年年初以“缺乏公平性为由”,驳回了这份天价薪酬方案。该方案于2018年通过,彼时特斯拉的电

    2024年6月15日
  • 二次押中贾玲的新丽传媒,背后站着京圈和腾讯

    最近两个月,贾玲这个名字就一直是大众讨论的热点词。除了她瘦身100斤的传奇故事之外,她取得的成绩也令人咋舌:《热辣滚烫》至今为止已经突破34亿票房,超过影片《唐人街探案2》(33.97亿),进入中国影史票房前14位。再加上54亿票房的《你好,李焕英》双双加持,让贾玲只差一步就能跻身成为“百亿导演俱乐

    2024年3月7日
  • 华为狂人余承东

    华为狂人余承东,正是在任正非的包容、爱护、鞭策,以及言传身教之下,初出茅庐的余承东,从一个做事冒失的愣头青,最终成长为华为的一员猛将。

    创投 2023年4月17日
  • 木仓科技子公司未来幻影荣获四项大奖,质量诚信树立行业新标杆_行业动态

    近日,在由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主办的2024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产品和服务质量诚信承诺”主题活动中,木仓科技旗下全资子公司武汉未来幻影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未来幻影”)凭借其*的产品质量、出色的服务表现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一举荣获“全国产品和服务质量诚信品牌”、“全国质量诚信先进企业”

    2024年3月26日
  • 打卡「网红面包自助」,我发现面包已经被中产吃成了山东馒头

    打卡「网红面包自助」,我发现面包已经被中产吃成了山东馒头,所以在此建议面包自助餐的老板娘:增加腐乳、辣椒酱、老干妈等蘸料,提供30种精美小菜自助,配着贝果吃,一定别有一番风味。

    2023年3月31日
  • 人民银行降准什么意思 下调了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

    降准的意思是,央行下调了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一般情况下,商业银行为了应对储户的存取需要,都要按照规定准备一定资金,叫做存款准备金。降低存款准备金,意味着银行有更多的活动资金可以利…

    2022年1月25日
  • 怪兽充电还有转机吗?

    商场、餐馆随处可见的怪兽充电,可能要退市了。1月6日,怪兽充电宣布,董事会于1月5日收到了中信资本旗下“信宸资本”及公司管理层发出的初步非约束性建议书。建议书指出,上述收购方将以每股1.25美元的价格收购怪兽充电的所有美国存托股票(ADS),审议价格较最新一日(1月3日)收盘价溢价约74.8%。不过

    2025年1月16日
  • 宗馥莉不是王思聪

    宗馥莉,再度掌权。此时距离她请辞,仅仅只有七天时间,也就一周而已。豪门内斗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划上句号,宗馥莉的这出以退为进,向外界展示了自己商界女强人的一面,尤其是这一次剧烈震荡中,她的身前,没有了老父亲的庇佑。直接,又锋芒毕露。那封网传7月15日落款为宗馥莉的辞职信中“部分股东就本人自宗庆后董事长离

    2024年7月24日
  • AI分布式存储「华瑞指数云」完成A轮融资

    投资界(ID:pedaily2012)1月3日消息,近日,AI分布式存储「华瑞指数云」完成了A轮融资,阿米巴资本、明势创投、卓源亚洲、同创伟业等联合投资。此前,「华瑞指数云」曾完成明势创投、齐安投资、同创伟业的Pre-A轮融资。过去一年,「华瑞指数云」全面完成了“以数据为中心”的下一代智能数据基础架

    2025年1月3日
  • MCN不是一门好生意

    从2019年到2022年,A股市场流行了三年的“MCN概念”;相信大家对于遥望科技、天下秀、盛讯达等“MCN概念股”当年的强劲表现还记忆犹新。严格地说,东方甄选在2022年的异军突起,也是这场概念炒作的自然延伸,因为东方甄选的主力投资者多为内资机构。A股机构投资者炒作“MCN概念股”的逻辑很简单,主

    2023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