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为何总遭流量反噬?

在3月以前,小米可以说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在小米汽车的巨大成功之下,小米股价一度上涨至近60港元,市值攀上1.5万亿港元。然而,最近小米一路高歌猛进的趋势骤然被打断,雷军的微博也不复从前热闹。在一片舆论之中,小米也在迎来自己更大的考验。013月以来,小米接连经历了几场风波。3月底,一辆SU7标准版

在3月以前,小米可以说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在小米汽车的巨大成功之下,小米股价一度上涨至近60港元,市值攀上1.5万亿港元。

然而,最近小米一路高歌猛进的趋势骤然被打断,雷军的微博也不复从前热闹。

在一片舆论之中,小米也在迎来自己更大的考验。

01

3月以来,小米接连经历了几场风波。

3月底,一辆SU7标准版在开启NOA智能辅助驾驶时发生车祸,车门锁死导致3人死亡。

事故引发了舆论海啸,不少人开始质疑小米智驾的能力和紧急逃生机制。在此事故之后,小米市值单日缩水800亿港元,雷军微博也停止更新。

小米为何总遭流量反噬?

但交通事故往往并不仅仅是车的问题,事故内情也难以分辨。

也是因此,事故后,小米仍有不少拥趸,也有不少人等待雷军的回归。

资本市场上,小米股价也在4月7日跌至*的36港元后逐渐回升。

在事故之后的4月,小米迎来交付高峰,一个月内交付了超过28000台汽车。

但在大面积交付之后,小米很快又卷入了更大的风波。

先是小米通过OTA更新限制SU7 Ultra的动力输出,1548匹*马力被锁定,车主需要达成赛道成绩才能解锁,否则只能使用大约900匹马力。

后来,SU7 Ultra车主发现价值4.2万元的选装件“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散热效果与宣传不符,实测功能不及预期。

小米就此道歉,但给出的补偿方案是20000积分,相当于2000元人民币,在车主眼中实在缺乏诚意,引发退车维权潮。

小米为何总遭流量反噬?

在多重危机冲击下,小米汽车4月交付量环比下降3%—4.25%,出现首次负增长。近三周销量数据显示,小米su7 Ultra的销量已经下降到400多台/周左右。

尽管小米高管表示这是必然的周期,但实则这也已经能够说明此前一片大好的形势如今似乎开始出现变化

不难发现,三个事件的症结均出于一个原因——营销。

在宣传中模糊“智能驾驶”的等级,将“辅助驾驶”宣传为“智能驾驶”,并非小米*,而是整个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但交付后出现的问题,则是小米激进的营销策略的反噬。

从安全角度考虑,小米OTA限制高马力在非专业场地使用无可厚非。

但问题在于,前期宣传之时,为了推销,小米却将高马力作为宣传卖点,但却对此进行严格的马力解锁条件,对此,消费者必然会感觉到“被欺骗”。

SU7 Ultra和纽北原型车一样的价值4.2万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具有一定的粉丝属性,不少消费者买的确实只是外观,但你不能真的只给外观,却宣传有着所谓的空气动力学特性。

某种意义上,“高端”和“性价比”难以并存。

原本,SU7 Ultra应该是小米迈向高端的一个尝试,但从预售价81.49万到售价52.99万的落差,无疑表明,小米仍旧想要吸引可以“咬咬牙”提高预算的消费者。

最终,只能两头不谈好,既无法吸引真正买得起这个档位车型的消费者,又难以讨好被宣传鼓动提高预算的消费者。

对于小米汽车来说,品牌起步相对较晚,基础也不够扎实,品牌故事几乎只有雷军的创业故事,也是因此,小米汽车几乎陷入了一味激进的夸张宣传。

但问题在于,这样的宣传策略在顺风时固然能够推波助澜,但在逆风时,也就能成为覆舟之浪。

过火的宣传,正在让小米“引火上身”。

02

雷军,几乎可以说是近几年来,甚至是互联网时代以来,国内最成功的企业家IP之一。

从开始多有争议的“雷布斯”,到后来交口称赞的“雷斯克”,雷军的流量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网红。

而在泼天的流量背后,雷军的个人财富也不断增长。

《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中,56岁的雷军以2200亿元财富位列中国第八,同比翻番,首次进入中国前十,位列全球排名第50位。

小米汽车的火热和雷军个人的热度相辅相成——

雷军个人的优质形象带来了大众对于小米汽车的信任和购买,而小米汽车火热的销量又给雷军个人的成功添砖加瓦。

在不少粉丝眼里,雷军是一名难得的“实干家”。

在《小米创业思考》一书中,雷军也提到小米自创立至今12年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用互联网的思维和方法,改造传统制造业,实践、丰富“互联网+制造”,推动商业社会的效率革命,以实现*化的用户利益和社会经济运转效率。

雷军做得很多的,实际上是用互联网思维,高举高打地重塑了传统制造业的营销方式。

从小米做手机开始,雷军的各种夸张言论就不绝于耳。

无论是“三年内冲击全球*”,还是“硬件净利润率不超过5%”,甚至是“小米消灭了中国山寨手机”,都成为了小米手机成功的注脚。

然而,在过度拔高的消费者期待之下,小米手机屡屡出现的新闻却是,屏幕和摄像头的虚假宣传,手机后壳松动等一系列品控问题,以及通过仅释放部分库存和限时抢购制造供不应求的假象。

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小米都处于毁誉参半的境地,连带着雷军也是同样伴随着种种争议。

企业和企业家的强绑定是一把双刃剑。

以马斯克为例,不少购买特斯拉的人,是折服于马斯克的个人魅力。

但当马斯克出现负面新闻,民众的更多情绪也反扑向了特斯拉,以至于砸车、开盒事件频出。

现如今,小米和雷军似乎也面临类似的境地。

现如今的小米手机已经和雷军逐渐解绑,但小米汽车却和雷军强绑定,因此小米汽车的问题最终都直指雷军本人,各种问题大家也倾向于直接找雷军解决。

也是因此,现在能拯救小米品牌和雷军个人的,只能是雷军自己。

在3月底的事故之后,雷军暂停了发博和打卡,而在最近,雷军直接修改了微博设置,只允许100天以上的粉丝评论。

小米为何总遭流量反噬?

而这样的沉默,伤害的恰恰是过去对于雷军给予更多信任的消费者

这样的事件在小米的发展过程中几乎是往复出现。

路人由于对雷军的钦佩或赞许成为粉丝,进而购买产品,但激进的宣传策略又伤害部分消费者,最后遭到部分反噬。

而这样的标签一旦带上,就很难再被摘下。

一直以来,小米都给人一种“花小钱办大事”的感觉。

在这种品牌打造的背后,是从做手机开始,小米一以贯之夸张的宣传策略。

在小米过激的宣传策略背后,最根本的原因是,钱无法买不来时间,产品开发如此,品牌打造也是如此。

去年5月,小米SU7早已开始交付,雷军却自爆,SU7 “还没跑完全生命周期路测”,而对于造车大厂而言,这基本都是要在交付之前完成的。

这不仅暴露了雷军对于宣传的不谨慎,同样也体现出了小米的激进。

不论是出于对于手机业务的担忧,还是对于汽车业务的自信,小米对于汽车业务的激进几乎是致命的。

相比手机行业的快消属性,汽车行业对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高门槛要求更严苛,过度依赖营销而忽视技术沉淀,这种反噬只会更加严重。

03

结语

小米及雷军的遭遇,并非只是单一企业的信任危机,而是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期的缩影。

过往,新能源车行业几乎都以“流量至上”,续航虚标、功能缩水等夸大宣传的问题屡见不鲜,技术名词滥用、概念过度包装等也频频出现。

这样的夸大营销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激烈竞争不无关系,由于产品渐趋同质化,车企只能在营销上各显神通。

也是因此,早从2021年开始,这种“浮夸炒作风”早已被多次批评,但仍旧屡禁不止。

短期来看,这样的营销策略虽然能够吸引眼球,但长期损害品牌价值与行业健康发展。

无论是小米,还是其他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想要真正从激烈竞争中突围,最需的,是要回归汽车工业的本质——安全、可靠与用户体验。

(0)
小多多的头像小多多创始人

相关推荐

  • 于东来踩中时代情绪了

    当下的舆论场,流量的潮向总显得汹涌、善变——越是汹涌越能将商业叙事镀一层时代情绪;越是善变越能在“造神-祛魅”的循环中将人翻转揉捻。这映射在 58 岁的于东来身上格外清晰:他带领企业划出了一条贯穿 2024 年的上升弧线,却常常因为公开言论将自己及企业裹挟进风暴之中。即便网友赛博考古于东来的讨论几近

    2024年12月23日
  • 华英证券心系无锡地方经济发展,与无锡同呼吸、共命运_行业动态

    中国经济持续蓬勃发展,地方经济的崛起成为推动国家繁荣的不可或缺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华英证券深耕于无锡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作为扎根深耕无锡的本地*投行券商,华英证券始终将服务无锡根据地实体经济作为自己的使命,心系着这片土地的发展。自2017年起,华英证券在无锡本地实体经济融资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

    2023年11月15日
  • 女继承者们的时代来临

    “我觉得这个节目好像不是很高端。”在《至少1小时》访谈节目里,新浪微博高级总裁邓庆旭问宗馥莉,“你爸没有逼你在个人问题上尽快地解决吗?”,宗馥莉这样回怼道。很少有人称宗馥莉为娃哈哈“公主”,作为独生女的她,顺其自然地留学后投入家族企业。在她的父亲宗庆后去世前,大家已经称娃哈哈是“父女档”经营。《中国

    2024年4月16日
  • 爆火的短剧制作人,如何为电影“把脉”?

    中国电影行业不行了?短剧才是未来?继暑期档一夜回到十年前,中秋档再次败北后,国庆档的态势也不容乐观。虽然今年国庆档片多类型全。但总体来说,能有爆款卖相的电影乏善可陈,传统头部影视公司主控的大电影,如《哪吒之魔童闹海》《酱园弄》等集体缺席国庆档。此外,社交媒体上的话题讨论度也不高,昨天我们已经预测,受

    2024年10月2日
  • 小黄鸭德盈快游不动了

    养鸭、卖鸭都不赚钱,但授权小黄鸭IP生意,却有着惊人的吸金能力。只通过一纸授权,小黄鸭德盈就可轻松获得授权收入,另外的电商零售业务,更是公司的另一头现金奶牛。不过,这个一本万利的生意,如今正在经受严峻考验。今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业绩突遭双降。下游被授权商们清理上年库存,以至于公司业绩拉胯。更大的风险

    2023年9月12日
  • 小红书第五次出海

    作为一个连续写了 5 篇文章关注小红书出海的作者,可以说见证了小红书出海从简单试水、迷茫、复制,到放手去做、大胆尝试、探索新方向的整个过程。虽然小红书仍然未能成功在海外打造爆品,但从另一个视角来看,3 年连续推出 Uniik、Spark、Takib、Catalog、habU、S’More 等 6 款

    2023年9月6日 创投
  • 大模型慢半拍,字节甘做「嫁衣」?

    大模型慢半拍,字节甘做「嫁衣」?,大模型市场的未来扑朔迷离,参与其中的任何一员的前途均可能有变数。

    创投 2023年5月5日
  • 成義燒坊亮相旅发大会,聚焦糖酒会,古法传承颇受关注。_行业动态

    当下,随着文旅业的复苏,全国各地都在加速推进文旅需求的释放和新动能的培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地旅游产业发展大会陆续拉开帷幕,以期通过高品质文…” />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2023年4月7日 创投
  • 一年3000亿,喂了猫和狗

    杭州,深夜,28岁的程序员张晨刚结束加班,便匆匆跑进24小时宠物店。他熟练地抓起三罐冻干鹌鹑放入购物车——这是为家里银渐层“元宝”囤的粮食。“去年双十一还给它囤了2000元的主粮,快接近我一个月的房租了。虽然贵,但是值得”,他脸上的疲惫此刻已一扫而光。这个场景折射出中国宠物经济的火爆,《2025年中

    2025年5月10日
  • 什么是外国政府贷款转贷款融资 业务简介和业务品种

    外国政府贷款转贷款融资 一、业务简介 我行可提供纯外国政府贷款、外国政府混合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等外国政府贷款的转贷款业务。第一种转贷款是全部由外国政府提供的贷款,第二种转贷款是…

    2022年1月25日
  • 继峰股份操刀,一家创业公司2折卖了

    一笔打折并购浮出水面。投资界获悉,继峰股份近日公告,控股子公司格拉默拟以4000万美元的初始交易价格,向APC公司出售ToledoMolding&Die公司(简称“TMD公司”)100%股权。而TMD公司是格拉默在2018年以2.71亿美元拿下。这意味着,此次出售TMD公司的价格还不到两折。这并非个

    2024年10月16日
  • 贾玲暴瘦100斤!佩服,但千万别学_行业动态

    “贾玲减了100斤!”“贾玲声音都变了!”“贾玲减了半个自己”……最近,贾玲为电影减肥100斤的新闻冲上热搜,成为2024年的第 一个暴击。评论区有不少人关心——这样减肥身体不会出问题吗?据电影摄影师透露,贾玲为了角色需要,在短时间内减掉了大量体重,而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一个月减肥1-3公斤

    2024年1月24日 创投
  • 今年315晚会,这些企业被曝光,有品牌全部下架

    网络虚假流量、“糟心肉”、高价“回春酒”、婚恋网站等消费问题被曝光。刚刚,以“共筑诚信,共享安全”为主题的央视3·15晚会落幕。2023年,中国大宗消费、生活服务消费在回升恢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7.1万亿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82.5%。 整体向好,但市场中也存在一定乱象。利用报废手

    2024年3月16日 创投
  • 华为辟谣20万月薪工资条(华为不会给员工发工资条)

    12月15日,一张写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工资条引发网络热议。这张图中展示了一个令无数打工人羡慕的薪资:职称为”高工”的员工一个月基本工资平均在5万元上下…

  • 2024剧集导演小变局

    好消息,12月有人飞升。坏消息,不是演员是导演。随着《九重紫》跑成年末小黑马,曾庆杰一跃从流量粉丝瞧不上的“水平未知短剧导演”成为更多观众口中“氛围感的神”、新剧《逐玉》的加分项,在行业内外都激发了新一轮关于剧集导演的讨论。2024是个剧集小年,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但是无需气馁,毕竟按照规律,低

    2024年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