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大利好,被当做鬼故事

市场被川普的行政令吓破胆。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将于周一签署一项行政命令,让美国的处方药和药品价格将立即降低30%至80%。先抓重点“立刻降低”,首先应该想到的是川普有没有这个权利让众多药企、PBM、药房和批发商乖乖就范,其次应该考虑这个降幅对药企的出厂净价有没有影响,最后最有价值的考量应该是对国内医

市场被川普的行政令吓破胆。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将于周一签署一项行政命令,让美国的处方药和药品价格将立即降低30%至80%。

先抓重点“立刻降低”,首先应该想到的是川普有没有这个权利让众多药企、PBM、药房和批发商乖乖就范,其次应该考虑这个降幅对药企的出厂净价有没有影响,最后最有价值的考量应该是对国内医药产业链的影响几何。

从盘面上来看,市场把这个对中国医药出口产业链的大利好,解读为了“鬼故事”。

01

美国的药价构成

美国的药价成本构成十分复杂,包含众多概念,但从大幅降低药价触动的蛋糕角度,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据2016年海通医药的美国医药留存收益分布统计,美国医药产业链由制造商、批发商、药房、PBM、医院/医生和保险公司众多主体构成,留存收益比例分别为67%、4%、15%、5%、7%和2%。

产业链参与者多意味着触动利益团体的抵抗力量更顽固,除了药企制造商团体外,PBM也是一个集中度很高的力量,美国80%的PBM市场被CVS-Aetna、Cigna-Express Scripts 和 UnitedHealth-OptumRx三大集团控制。

医药大利好,被当做鬼故事

从美国医疗支出资金来源来看,2022年政府(包括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支出合计占比为48%,成为医疗支出*单一支付方,而私人支出占比为52%,其中来源包括企业、个人和其他私人收入等;再抓主要矛盾,实际上美国医药市场可以主要分为政府支付方市场、商业保险支付方市场,而其中对应的主要三大支付方可以分为Medicare(“老年保”)、Medicaid(“低收入保”)和商业保险。

值得注意的是,从医院端来看,由于政府支付方议价权较高,往往个人商保支付水平更高,由此其主要的利润来自于商保支付业务,而类似Medicare政府医保业务利润率一直为负。另外从则不同主要支付方覆盖人群广度来看,商业保险显然覆盖人群更广,在美国医药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医药大利好,被当做鬼故事

(图源:华福医药)

从底线思维最坏的角度看,川普最多只能影响政府支付市场,如果按照中信医药的判断(最惠国药价政策针对占比大约10%的Medicaid),那么受到“行政令嘴炮攻击”的市场估计进一步减小。

再从落地的可行性分析,总统行政令只能对联邦医疗保险或医疗补助计划进行调控。川普曾经在1.0任期末签署过类似“最惠国”行政令剑指降低药价,但最终在联邦法院被否决。所以,这个行政令扩大影响最终好需要走到国会立法支持层面,如果立法无法落地,总统无法强制药企降低定价。

这么离谱的行政令,谁知道川普会不会像关税一样反复横跳,最后“宣了个寂寞”(家族盆满钵满)呢?

02

美国药价链条梳理

“处方药和药品价格将几乎立即降低30%至80%。” 看似吓人,但实际上我们必须搞清楚美国药品不同价格的概念,看看按最坏情况计算看账能不能算的过来。

医药大利好,被当做鬼故事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几个重要的概念,一是常用和惯用价格(U&C),U&C可以理解为自费价格(即没有投保的消费者步入零售药房所支付的药品零售价,又被称为“现金价格”);二是批发收购成本(WAC),一般指批发商支付药企制造商的价格(但其中包含可能的折扣,是批发商和药企谈判的起点价格);三是平均销售价格(ASP),包括所有折扣的平均价格(比WAC更接近真实药价,但不被公开)。

目前咱不能确定药物的起始标价,从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中CMS确定初始报价并非直接采用U&C价格,而是参考了药品的非联邦平均制造商价格(non-FAMP)以及其他因素,而non-FAMP起点较高,其确定基于高WAC和药企大量的折扣和返点策略,这就可以解释为何IRA首批10种药品的平均降价幅度为63%,而BMS在谈判后能够马上给出阿哌沙班在降价之后销售指引,且降价对销售额未产生明显影响。

如果起始价格为批发收购成本(WAC),相较U&C或者non-FAMP影响会更大,但大部分大药企依然不足为惧。

WAC的“水分”含量依然很高,据中信医药电话数据:100美元WAC药物,实际社会的净支出只有78美元,药物实际的净价只有62.2美元,可见其中间折扣和返点的情况。实际上,高WAC搭配巨额返点的案例在美国非常常见,以艾伯维的修美乐为例,其美国专利在2023年到期,尽管数款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在美国上市,这些类似药的WAC比修美乐便宜55-86%不等(其中Hadlima和Yusimry的折扣高达86%),但这些类似药市占率在2024年初仅有4%,无法撼动“高价”原研药的地位。

原因在于,艾伯维的修美乐采用高WAC高返点的模式,有研究机构指出艾伯维每年给PBM的折扣可能有数十亿美元,折扣占WAC比例可能超过50%甚至高达86%。

由此来看,先不说能否通过立法层面,在最坏打算下药企依旧能够通过调整折扣和返点来维持原有实际的收入水平,影响估计十分有限。

03

中国医药,不是利空而是利好

美国医药市场政策环境的不稳定性和“降低药价”的舆论环境,必然加剧美国药企对成本端的控制,这显然有利于中国医药产业链出海,而今天板块大跌反馈显然与实际可能的正向影响有所相悖。

在这种不确定性拉满的背景下,数据将变得更加铿锵有力。

1)临床效率: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的《中国新药注册临床试验进展年度报告(2023年)》,2023年度获批创新药从批准开展临床试验至获准上市所用时间平均为7.2年;据IQVIA Institute for Human Date Science数据(公司首次申请专利或开始临床到新药上市的时间),美国创新活性性质中位数时间2023年为13.3年,高于2022年的11.4年。略高于前9年的平均值13年。

更高的临床效率意味着什么,相信毋庸赘叙。

2)中国分子性价比:华泰医药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18日),国产创新药BD项目数量全球占比为14%,总金额占比为30%。

图片

并且,海外药企授权许可中国创新分子的代价(交易总金额)显著低于其他欧美发达国家,如果按首付款计算可能更低,展现出中国创新分子足够的“物美价廉”。

图片

3)原料药依赖:从全球原料药生产的角度看,数据统计全球原料药总产能达到1267万吨,印度占全球的12%(年产150万吨),中国产能已达到363万吨,占全球超30%。全球原料药市场占有率高,无疑彰显了国内原料药企业的质量体系过硬和成本控制能力优势。

以多肽原料药利拉鲁肽为例,基于原材料、人工、工艺效率、供应链管理及政策环境等层面,进口中国原料药成本较欧美原料药成本低近60%(想控制药物成本找国产供应商)。

医药大利好,被当做鬼故事

(图源:腾讯元宝AI,仅供参考)

另外,美国BIO报告称与中国CDMO断绝合作不利于药物获取,并且需要长达8年时间寻找替代服务提供商。

结语:国产创新药产业趋势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顺应全球医药研发困境及商业环境的必然结果。面对市场大波动和川普横跳,今年我们用《关税,杀不死创新药》诉说常识,那这一次也同样不会例外,国产医药供应链,终会崛起。

(0)
小多多的头像小多多创始人

相关推荐

  • BIDC2024品牌创新发展大会在京圆满落幕_行业动态

    2024年5月30日,第五届BIDC品牌创新发展大会在京成功举办,会议以“减装携手再出发”为主题,邀请到众多品牌建设的实践者、管理学者、经济学家、媒体*、优秀企业代表针对绿色品牌、智能制造、领导力、数字化、ESG与可持续发展、品牌建设、新型储能、产业与消费升级、美业趋势、科技创新、运营业务发展等方

    2024年5月31日 创投
  • 「中国版英伟达」解散风波

    上半年离职之后,汪群原以为不会再与自己的前司产生联系,直到不久前,他注意到了网上流传出了前司大规模裁员、近乎解散的消息。这家公司是成立于2020年的重庆高性能GPGPU(通用图像处理单元)设计企业“象帝先”,一度是头顶“中国版英伟达”“小巨人”“独角兽”等光环的明星选手。正因如此,汪群多少感到意外。

    2024年9月18日 创投
  • 亲合力母公司「亚飞生物」完成B2轮超4亿元融资

    投资界(ID:pedaily2012)12月2日消息,据动脉网报道,上海亲合力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亲合力”)其母公司亚飞(上海)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飞生物”或“公司”)近期宣布,公司已完成B2轮融资,本轮投资额超过4亿元人民币。本轮融资由国投招商领投,华创资本、宏诚投资

    2024年12月2日
  • 县城电影票凭什么比北上广还贵?

    县城的消费能力,依然令人咂舌。春节期间,00后陈少在河南信阳某县城看了《哪吒2》,一张票价75元,尽管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他依然诧异,“我姐姐在北京看的,才60元一张的票。”不仅仅是河南,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晒出自己所在“十八线县城”的电影票价,有县城票价甚至过100元,远超一线城市。相关统计数据

    2025年2月5日
  • 八年一梦新零售,结果赢家是山姆

    在行业热潮下,你会顺势而为,还是逆流而上?陈志宇决定“逆”新零售大潮而动。当时正是新零售如火如荼的2017年,但陈志宇决定离开阿里巴巴,加入沃尔玛中国,负责山姆会员店的电商业务。摆在他面前的交叉路,彼时仍在迷雾中:大家都同意,零售的未来要线上线下全渠道覆盖,但问题是,传统线下玩家和互联网公司,谁能*

    2024年4月17日
  • 东方甄选,Costco和李佳琦不可兼得

    是下一个Costco,还是下一个李佳琦?进入双十一时间的东方甄选似乎还在左右摇摆。一方面,在双十一之前刚刚推出199元会员的东方甄选,有意发力会员制与APP。努力玩积分、搭建专属社群、加码自营产品,成为粉丝眼中的“线上Costco”。而另一方面,身兼抖音、淘宝两大平台头部直播间的东方甄选,却也不得不

    创投 2023年11月1日
  • 沃尔玛「反向征税」,特朗普的天塌了

    特朗普“四海以内,罔不臣服”的美梦,大抵是惊醒了!除了自身主动上演川剧变脸,改口要对华关税大幅下降,美国也有十几个州因关税政策要把特朗普政府告上法庭。最要命的是,美国普通民众开始被各种商品涨价所影响,转头“讨伐”特朗普。如果这些还不足以使其担忧,那么商业场上的松动或许值得特朗普头疼。还记得在美方挑起

    2025年4月30日
  • 第一批小米车主,靠租车日赚3000

    雷军摸着特斯拉和保时捷过河,买小米SU7的车主,正在摸着雷军变现。距离4月3日小米SU7正式开启交付一周后,首批拿到车的车主们,已经迫不及待开始搞起了变现,对外出租成为变现主要方式之一。“当前(小米SU7)行情价是2000元-3000元一天。”在北京从事新能源车租赁和二手买卖的刘磊告诉字母榜(ID:

    2024年4月9日
  • 回购、回购,biotech的新冒险

    “信心比黄金重要。”虽然不少人认为这是一句正确的废话,但在资本市场,这句话却至关重要。9月8日,诺诚健华宣布,将以不超过2亿港元进行港股股份的回购。这是公司为了应对港股不断下行而做出的一个决定。在BTK抑制剂“退货”风波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下,诺诚健华股价于9月7日创下历史新低。在不断下行的市场之下,

    2023年9月11日
  • 吴海:把握AI创新规律,发挥国有资本引领作用

    3月21日,作为“2025全球南方金融家论坛”的重要平行论坛,“2025中国财富大会・国有资本运营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上,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海发表了题为“把握AI创新规律,发挥国有资本引领作用”的主旨演讲。以下为演讲主要观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新一代信息

    2025年3月24日
  • 全国各大保险公司客服电话一览

    序号 保险公司 全国客服电话 1 中国安全 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55112中国安定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55003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955194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

    2022年3月31日
  • VisionPro2,最新爆料

    知名苹果供应链分析师郭明錤又爆出Vision Pro最新消息,据透露,最新款的Vision Pro 2预计将于2025年下半年投入量产。此前已有观点猜测称,第二代Vision Pro功能较前代产品将会更为完备。当下,Vision Pro普遍显现人机交互反直觉、低效率等设计问题,此次郭明錤罗列出了新款

    2024年9月30日
  • 助播养成一年,美ONE做好离开李佳琦的准备了吗?

    美ONE近来接连被卷入话题漩涡。11月4日,美ONE招商专员收百万好处费一事引发关注。尽管事件早已有了结果判决,当事人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但不少网友仍将这一事件归咎于李佳琦的“直播垄断”。美ONE不得不发声明解释来龙去脉,强调“招商选品流程不存在绿色通道”,表示未授权任何第三方公司、个人或机构开展直

    2023年11月6日 创投
  • 2023年,生物医药园区众生相

    2023年的秋天,北方某地一线城市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路边,空旷的水泥地上晾晒着一大片金黄色玉米粒。于2022年4月完成竣工验收的新药研发生产基地,今年5月*家企业入驻,半年后,入驻的企业依旧只有一家。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的8栋楼宇和厂房大部分空置,给了玉米粒们平铺的空间。新园区招商滞缓,有领导班子换届

    2023年11月8日
  • 华为偷袭OPPO,意在苹果?

    OPPO召开发布会,结果华为却成了热搜*,这到底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就在OPPO召开发布会前,华为突然宣布开售Mate60,瞬间引起了网友抢购,手机很快就一机难求,并将华为送上了热搜*。华为Mate60,之所以带来巨大流量,除了强大的功能之外,还因为麒麟芯片的回归;而对于芯片的来源,手机是4G还是

    2023年8月30日 创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