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瑞被减肥药「搞怕了」

辉瑞的跑路来得猝不及防。日前,辉瑞宣布,每日一次的小分子GLP-1药物Danuglipron两项1期剂量优化研究达到了关键的药代动力学目标,并确认了可以在3期提供有竞争力的疗效和耐受性的配方和剂量。然而,这些试验数据的公布,却结束了Danuglipron的生命。辉瑞决定取消Danuglipron的研

辉瑞的跑路来得猝不及防。

日前,辉瑞宣布,每日一次的小分子GLP-1药物Danuglipron两项1期剂量优化研究达到了关键的药代动力学目标,并确认了可以在3期提供有竞争力的疗效和耐受性的配方和剂量。

然而,这些试验数据的公布,却结束了Danuglipron的生命。辉瑞决定取消Danuglipron的研发,核心原因在于,有1名患者可能受到药物诱导的肝损伤。

从结果来看,辉瑞的决定未免有些着急。毕竟,该患者肝损伤是否由药物导致还不得而知。而Danuglipron的1400多名参与者安全数据库中肝酶升高的总体频率,与已经获批的GLP-1受体激动剂保持一致。

不过,这似乎也情有可原。一方面,小分子GLP-1药物的肝损伤问题屡见不鲜,辉瑞已经多次踩坑;另一方面,减肥药竞争过于激烈,即便后续Danuglipron在有肝损伤副作用的情况下仍能上岸,护城河也未必牢固,因为随时会有更安全的对手上岸。

也正因此,辉瑞选择了及时止损。某种程度上来说,并不是辉瑞胆小,这恰恰是在火热的减肥药浪潮中稀缺的生存哲学。

/ 01 /

情有可原的辉瑞

辉瑞的选择情有可原,一切建立在其已经踩过的诸多坑之上。

口服GLP-1的路不好走,尤其是市场更为期待的小分子药物。业内对于小分子在安全性问题方面存在挑战,是有一定“预期”的。作为先驱,辉瑞也最有话语权。

围绕该领域,辉瑞在一开始做下双重小分子布局,分别是Lotiglipron和Danuglipron。

Lotiglipron率先失利,原因就是肝损伤。在2期临床试验中,入组受试者的转氨酶(肝功能受损)升高的测量结果,因此辉瑞放弃Lotiglipron,转而押注Danuglipron。

只是Danuglipron,也不尽如人意。

2023年末,辉瑞公布Danuglipron治疗肥胖2b期临床的最新数据。虽然该试验确实达到了体重有统计学意义变化的主要终点,但不良事件发生率很高。

具体来看,高达73%的患者出现恶心,47%的患者出现呕吐,还有25%的患者出现腹泻。相比于安慰剂,治疗组停止治疗的比例超过50%,严重限制了Danuglipron的临床潜力。

不得已,辉瑞表示,每天两次的Danuglipron “不会进入3期研究”,该药物的未来开发现在将集中在每日一次的形式上。而上文提及的最新研究,也就是这次事件的后续。

从Lotiglipron到Danuglipron每天两次的探索,都遇到了安全性问题,也不得不让辉瑞对每天一次的Danuglipron开发更谨慎,尤其是在竞争格局变幻莫测的当下。

/ 02 /

中等选手的尴尬

辉瑞的谨慎,与当下的市场形成了鲜明对比。从周制剂到月制剂,如今的口服GLP-1又被抢疯了。

2024年12月底,默沙东的一笔引进,让市场诧异不已。

当日,默沙东宣布,引进翰森制药的口服小分子GLP-1受体激动剂HS-10535,需要支付1.12亿美元的首付款,以及最高19亿美元的里程碑款。

考虑到HS-10535还是一个临床前分子,又是处于极为内卷的GLP-1赛道,这让市场不禁感叹Amzing。

而在今年1月9日,海外一家biotech公司Verdiva Bio宣布成立,并完成4.11亿美元A轮融资。Verdiva Bio的核心管线之一,是来自先为达生物的每周口服一次GLP-1受体激动剂。

从大药企,到海外“猎手”的出击,无不反应了口服GLP-1的热闹;而从诚益生物到翰森制药,再到先为达,不知不觉间,国产口服GLP-1成了海外药企角逐的新战场。

在这个异常激烈的战场中,药企也自然需要更加谨慎,一旦高不成低不就,则只会陷入两难的处境。

典型如海外明星药企Viking。在口服GLP-1的研发竞赛中,走在前列,其GLP-1R/GIPR双重激动剂VK2735,开发了口服和皮下制剂。今年3月份,Viking宣布用于口服的II期VENTURE试验,已经结束了280人的入组,试验为期13周,可能会在今年下半年读出数据。与此同时,Viking还将于二季度开始皮下制剂的III期测试。

鉴于*的身位,Viking受到资本市场追逐,并且在与辉瑞的并购绯闻中,市值一度超过80亿美金。

然后,辉瑞迟迟没有做出并购的决定,这也使得Viking“进退两难”。日前,Viking加强了VK2735的制造战略,与CDMO公司CordenPharma签署了一项协议,每年生产“数公吨”两种配方的VK2735。

在市场看来,Viking可能要走上自主商业化的道路,但市场对此并不感冒。从去年10月份至今,其股价已经持续6个月下跌,从最高的81美元一度跌破20美元。

原因不难理解,虽然进度*,但VK2735核心竞争力并不*。在礼来、诺和诺德已经卡住*身位的情况下,市场并不认为Viking能够脱颖而出。更何况,减肥药的新机制药物也在加速迭代,层出不穷。

Viking的遭遇,也就是中等选手的尴尬,一旦数据难以称得上惊艳,贸然投入只会陷入两难的地步。

Viking因为进度优势,已经属于极其幸运的存在,而现在的入局者挑战会进一步加大。或许,这也是辉瑞对于每天一次的Danuglipron更谨慎的原因。

/ 03 /

未来赢家属于谁?

戏剧性的是,在辉瑞决定放弃Danuglipron之后,Viking股价飙升。市场认为,辉瑞遭遇打击之后,可能会继续收购减肥药资产,属于Viking们的机会来了。

确实如此。辉瑞并没有彻底放弃减肥药资产,目前其布局的管线中,一种口服小分子GIPR拮抗剂,处于2期开发阶段。辉瑞首席科学官Chris Boshoff博士在2月份的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该分子可能成为与Danuglipron固定剂量组合的一部分。

而此次停止开发Danuglipron,也使得GIPR-GLP-1联合疗法的前景暂时消失了。这也意味着,辉瑞需要继续布局GLP-1资产,才能完成此前的战略设想。毕竟,减肥药的机会肉眼可见,而依从性更高的产品则被视为通往未来的门票。

目前主流的GLP-1药物仍是注射为主,例如,度拉鲁肽和司美格鲁肽都是每周注射一次的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相比每日注射的药物,它们的患者的依从性相对更高。

即使如此,仍然不够。在一项真实世界研究中,度拉鲁肽的依从性为58.1%,而每周注射一次的司美格鲁肽的依从性为40.3%。度拉鲁肽的持久性为142天,而司美格鲁肽为121.4天。

这也意味着,对于注射这种方式,仍有部分患者难以接受。在这个逻辑下,依从性更高的口服GLP-1显然会是更好的选择。

在广阔的市场需求与清晰的逻辑指引下,入局的冒险者必然会继续增加。只是,如何在残酷的世界生存,或许也要多思考一分,正如辉瑞一样。

(0)
小多多的头像小多多创始人

相关推荐

  • 谱尼测试集团凭实力获众多车企认可,助力汽车测试领域创新发展_行业动态

    在“双碳”政策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产品在研发初期需要进行大量测试认证,但是由于创新产品层出不穷,部分超前产品测试方案复杂,耗费大量资源,影响产品开发进度,成为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谱尼测试集团深耕汽车测试领域多年,凭借坚实的技术实力和良好的品牌服务,在汽车零部件产品的开

    2024年8月8日
  • 三星于CES2025期间发布全新条形音响系列_行业动态

    摘要:旗舰Q系列条形音响(HW-Q990F和HW-QS700F)性能*,借助 AI技术提升沉浸感和音质HW-QS700F采用突破性的自适应设计,可灵活适应各种家居环境三星电子近日推出其最新家庭音频技术成果——全新Q系列条形音响(HW-Q990F和HW-QS700F)。此次推出的旗舰产品将先进的硬件

    2025年1月14日 创投
  • 稳发展、促链接!2025法海风控年会盛典圆满举行_行业动态

    法镜高悬照古今,海天浩荡明初心。风云变幻皆成序,控驭乾坤定万钧——1月10日,法海风控2025年会庆典活动在北京拉开帷幕,法海北京总部及全国十八个省级区域中心的小伙伴们齐聚一堂,共同庆祝过去一年所取得的成就,携手展望2025更加广阔的发展蓝图。注:开篇诗词由法海小龙人AI“名家字体与语言大模型”生

    2025年1月14日
  • 「营销内卷」的反义词是什么?

    「内卷」的反义词是什么?一些营销人的答案是「外溢」。当流量枯竭、红利不再、停投停效早已是线上营销的常态,当品牌对流量和转化需求远大于平台能给到的供给,流量和转化成本的水涨船高是必然现象。这时候,无论是平台还是商家、品牌都希望找到破局的突围之法,而「外溢」的思路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可能。1、解构「

    2024年5月7日 创投
  • 傲慢的特斯拉屈服了

    傲慢的特斯拉屈服了,如今的一纸召回公告,基本坐实了特斯拉强制单踏板模式的安全隐患。

    创投 2023年5月14日
  • 体育大年,李宁为何加速掉队?

    随着安踏获得“史上*业绩”,四大本土运动用品公司中期成绩单全部出炉。安踏、特步、361度均实现营业收入和业绩的双位数增长。但李宁营业收入增速仅为2.3%,净利润下跌8.0%。在2024年这样的体育大年,李宁为何加速掉队?如今的结局,或许十几年前就已经注定了。1、李宁掉队1990年,“体操王子”李宁创

    2024年8月30日
  • 中高端专业店加速收缩

    进入2024年,中高端专业店进入了新一轮的“密集闭店期”。不少精品商超、高端餐厅、专卖店纷纷传出“闭店消息”。除了传统大卖场仍在持续闭店外,精品高端专业店也面临着变革时刻。在经济环境欠佳、入局者越来越多、消费降级的变化下,中高端专业店“突然停业”,开启了加速收缩模式。行业经营遭遇的巨大压力和挑战进一

    2024年5月7日
  • 十一将至大景点「跌倒」,小城市旅游能吃饱吗?

    “与去年相比,今年十一的客流下降幅度大约在10%左右。”西南地区某5A级景点业务负责人李阳对于十一的情况并不乐观。经历了去年疫情放开后的突然反弹,今年其所在区域内所有景点人流量都有小幅下滑。他指出,“今年消费者们明显的理性起来了。”这种消费上的理性,蔓延到了假日出行的方方面面。去哪儿数据显示,由于十

    2024年9月30日
  • 图格医疗自主原研引领革新_行业动态

    南京图格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图格医疗”)将对外科微创影像设备商业推广以及新产品的研发持续投入,确保国内外营销网络和渠道的进一步健全及产品的不断完善和迭代更新,进一步增强公司在微创外科腔镜领域的综合竞争力。图格医疗—中国微创成像技术引领者南京图格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专注于医用内窥镜

    2024年4月10日
  • 这届商家,为什么开始押注店铺资产?

    这届商家,为什么开始押注店铺资产?,时至今日,我们必须承认,当流量红利日趋稀薄后,商家们亟需寻找新的出路,作为商家经营的主阵地,淘宝天猫一直在帮助商家通过私域运营沉淀店铺资产,其对于私域运营的升级,也率先迈出了一大步。

    2023年5月26日
  • 镁信健康持续探索多元支付解决方案打通患者用药“最后一公里”_行业动态

    前不久,上海市医保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市进一步完善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创新药械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九大类、28条重点支持措施,加强“医保、医疗医药”联动协同,建立完善多元支付机制推动将更多优质的创新药械纳入基本医保和商业健康保险支付范围,提升创新药械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秉持“让品质健康惠及每一个家

    2024年2月21日
  • 大佬的离婚经济学

    大佬的离婚经济学,在离婚这件事上,东西方也算是各有特色。有人因为是感情问题,有人是为了更好投入事业,有人为了巨额财富的落袋与归属。

    创投 2023年4月6日
  • 海纳AI再获5000万融资,德同资本领投

    投资界(ID:pedaily2012)2月18日消息,海纳AI(Hina.com)近日再获5000万元融资,本轮融资由德同资本领投、求是资本跟投。这笔资金将用于AI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生态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夯实海纳AI在AI面试测评领域的优势地位,继续提升海纳AI的产品和服务品质,为更多客户提供持续

    2025年2月18日
  • 爆改经典IP,短剧的新生意经

    近日,#刁蛮公主要翻拍了#话题登上微博热搜,但很快大众发现这是一场乌龙。受到外界热议后,相关短剧出品方倪好影视传媒公司发文表示:“我们的剧集全名为《呔!刁蛮公主竟敢女扮男装欺瞒朕》。在开机仪式上,因背景板空间有限,力求布局美观协调,仅展示了《刁蛮公主》这一简称。”声明中,倪好影视强调《呔!刁蛮公主竟

    2025年3月27日
  • 李子园,还要「甜」多久?

    你有多久没喝过李子园甜牛奶了?最近,在李子园(605337.SH)2024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对于报告期内营收下滑,李子园总经理朱文秀解释称受经济环境影响,消费市场复苏乏力。之后,#李子园卖不动了#一度成为微博热门话题,引发了诸多网友的讨论。图源:微博截图作为一个创立30年的老品牌,李子园甜牛奶圆

    2024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