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端不是游戏公司的救命稻草

去年1月,马化腾在年度员工大会上批评腾讯游戏躺在功劳簿上不思进取,今年功劳簿焕发二春,一年拿下双位数增长,收获“非常争气”的五星好评[1];点点互动靠着小程序游戏弯道超车米哈游,跻身国内前三。东山再起的是少数,增长无策的是多数。根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已经发布财报的多家游戏公司里,预盈的公司只占

去年1月,马化腾在年度员工大会上批评腾讯游戏躺在功劳簿上不思进取,今年功劳簿焕发二春,一年拿下双位数增长,收获“非常争气”的五星好评[1];点点互动靠着小程序游戏弯道超车米哈游,跻身国内前三。

东山再起的是少数,增长无策的是多数。根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已经发布财报的多家游戏公司里,预盈的公司只占三分之一。*世界这样的大户,也迎来上市后首次亏损。

乱流之下,“多端互通”变成为数不多的锚点。

长期以来,移动端(手机)桌面端(PC/游戏机)是泾渭分明的两个市场,对应着迥异的需求偏好与产品逻辑。

2020年9月,《原神》登陆多个不同平台,在性能各异的终端间维持了相对一致的游戏体验,终端间清晰的分界线开始模糊。

2021年,《原神》挤进PS4游戏畅销榜单,此后连续四年锁定前十,与《使命召唤》、《堡垒之夜》等现象级作品难分伯仲,让“多端互通”成为行业*共识。

去年年中,网易因游戏《射雕英雄传》的惨淡丢掉了Q2和Q3的盈利增长。但年底,依靠跨端游戏《燕云十六声》和《漫威争锋》的增长,让网易以1.7%的利润增率惊险过关。

但眼下凛冬未远,这架引擎的余温能把游戏行业带出泥沼吗?

一笔获客的账

“跨端”是一个技术问题,但也是一个算账问题。

作为*个吃螃蟹的开发商,米哈游立项《原神》时面对着两个大背景:

一是移动互联网的流量日趋集中,游戏渠道商的话语权依然强大,加之手机游戏用户规模增长放缓,不可避免的造成获客成本持续提高。

二是从研发投入与内容规格看,《原神》并不是一个手机游戏,更像是一个PC游戏,从而拉高了开发成本。

截至2020年,全球游戏开发成本的前五十里没有移动游戏,但原神改变了这一点。

即便考虑通胀,《原神》依旧是全世界成本最高的游戏,9亿美元的开发成本是《荒野大镖客2》和《命运》的近1.5倍。作为对比,《黑神话·悟空》开发成本“只有”7000万美元左右[2]。

跨端不是游戏公司的救命稻草

在两方面成本双双上涨的情况下,《原神》需要足够大的市场,才能消化高昂的开发成本,并维持相对可观的利润率。这很可能是米哈游决定跨端开发的原因之一。

虽然国内的PC/主机市场规模远不及手机,但对游戏开发商来说,前者有一个无法撼动的结构性优势:低廉的“筛选成本”。

手机是个刚需消费品,因而开发商需要从约等于人口总数的手机用户中“筛选”出受众,接着“筛选”出愿意花钱的玩家,然后进一步“筛选”出愿意花大钱的玩家。

每一次“筛选”的过程都是不菲的投入。《原神》上市前一年,副总裁姚晓光曾披露,中国游戏用户的付费渗透率约6.5%[3]。

但Steam这类平台和PS5这类硬件对应的功能极其明确——没有人会买一台PS5放在客厅里观赏。因此,平台和硬件开发商,实际上帮游戏开发商“筛选”出了有支付能力和意愿的群体。

另一方面,PC市场虽然基数低,但过去几年的增长速度,大幅度跑赢了同期的手机游戏市场。

按照Newzoo的统计,2020-2024五年间,全球PC游戏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88%,高于移动端的1.43%和主机端的-1.22%。根据Canalys的口径,2024年Q4,全球PC市场已经实现了连续五个季度的稳健增长。

号称最不关心PC的日本市场,居然也连续四年稳定增长。这种情况下,再冷漠的开发商也抗拒不了PC的诱惑。

跨端不是游戏公司的救命稻草

这种情况下,只要PC/主机市场的预期收入,能够覆盖新增的开发成本,对游戏公司来说就是一笔划算的账。

同时,米哈游将手机游戏中“玩家持续付费”的经营思路,成功迁移到了桌面端,极大拉高了单个玩家的购买力上限。

2023财年,PlayStation畅销榜前十的游戏为索尼创造了150亿美元的游戏收入,《原神》位列其中。按照机构的估算,《原神》在桌面端的收入高于大本营移动端。

事实证明,米哈游“多端互通”的策略,成功吃到了移动端和桌面端两头的好处。有了榜样作为模范,“我行我上”的想法就会开始蔓延。

跨端,拉大身位

明确的成功打动了大批VC、游戏公司和制作人。《原神》上线两年之后,“多端互通”的研发思路迅速扩散,成为产业界的共识。

2021-2023年,跨端游戏的版号占比和数量也迎来了连续三年的增长。整个多端互通游戏的市场收入,相比2019年整整翻了十倍。

跨端不是游戏公司的救命稻草

头部大厂自然不能免俗,腾讯投资琳琅天上工作室,《三角洲行动》一部游戏单季度的双端营收就超过10亿,PC端流水分布和ARPU甚至表现更优秀。

而网易的财报里,跨端的《永劫无间》、《逆水寒》和《燕云十六声》拎出来就是兵。

上能挣钱,下能救命,没有厂商想错过跨端。但是进入的门槛到底有多高,只有从业者才明白。

一是技术上,跨端意味着不同终端都至少有合格的表现,这是对游戏开发商的研发与项目管理能力的一场大考。

更高规格的图形效果,意味着开发难度的几何倍增,把电脑和主机才跑得动的画面塞进手机,难度约等于把大象塞进冰箱。

个中艰险远比看上去更甚。在去年,动视公司在把旗下客户端大作《使命召唤:战区》移植到手机上时,就出现了成批的事故。动视公司的年纪约等于现代电子游戏产业,但依旧像新手一样陷进卡顿、掉帧和发热的陷阱里。

国内厂商也不甘落后,叠纸游戏用《无限暖暖》贡献了一个反面教材:为了更好的图形表现,叠纸在游戏开发过程中升级引擎,结果《无限暖暖》在移动端的图形表现和桌面端差别过大,和口碑一起飘摇的还有收入预期。

网易这种久经考验的大厂,也在《燕云十六声》上栽过跟头——因为测试期间移动端表现欠佳,被迫推迟了上线的时间。

“PC和主机保证上限,移动端做基础引导”一度是跨端游戏的金科玉律,但跃升的技术难度带给行业更常见的问题是“一根筋,两头堵”。

二是开发规模上,跨端要求的是开发、优化、运维团队规模的共同倍增。并非所有公司都能适应成本的迅速扩张。

由于不同硬件的架构差异,一个游戏在PC和移动端长得可以一模一样,但背后的工作流重合率远比想象中低。这也就导致了游戏公司的人员规模,和跨端游戏的数量一起膨胀。

根据推算,米哈游在《原神》上投入的员工规模在21年就超过了1000人,作为对比,一口气推进《巫师1重置版》、《赛博朋克2077》续作、《巫师》衍生游戏“天狼星计划”和《巫师4》在内的CPDR公司,2024年全部员工数量也就是1200人上下。

按照米哈游创始人刘伟的说法[4]:“每做一个稳定内容,都是有一条明确管线的,从*天开始干什么,到半年后生产完如何验收,中间环节都有着明确的进度与标准。”

这也是为什么,在21-22年游戏引擎换代升级、游戏技术门槛下降的情况下,游戏行业的成本依旧在水涨船高:大型游戏开发的难点并非技术,而是不同环节有效组织的项目管理。一旦开发流程与预期出现偏差,很容易出现成本失控。

一个成熟的游戏厂商,即便能够处理复杂但复杂的工作流,也未必能快速催熟一批全新的项目管线。管理三十个人的团队和管理十个人的团队相比,难度相差不是三倍,而是十倍,这是没有写进财报里的风险敞口。

除此之外,跨端也拉长了游戏初试的开发和运营周期按照腾讯副总裁马晓轶的口径,2013年,12个月可以开发一款游戏,但现在则最少需要24-36个月[5]。

成本、周期和规模一同走高,无限度拉高了产品的失败概率,和失败代价

在20年之前,用上百人的工作室体量,拉上千万投资去做游戏已经算豪赌,但在《原神》掀起的跨端大潮面前,这份规模和手笔只能算作勤俭节约。

纸上看起来都是划算的账,但游戏开发商在揽瓷器活之前,恐怕也得扪心自问,自己手里有没有那个金刚钻。

回到防守

跟随跨端游戏一起浮上台面的,是游戏领域最成功的商业模型:服务型游戏(Game as a Service,GaaS)。这是一个被育碧提出的理念,旨在把已经发布的游戏变成一个持续更新的服务,用已经验证过的消费内容反复汲取利润。

米哈游显然深谙其道,将《原神》定义成更新周期为42天的长期服务。2021财年前三季度,持续更新的《GTAOL》给母公司Take-Two带来了16.5亿美元的收入,而游戏本体的销售只有8.9亿美元。

用工业化方式稳定更新的结果,是《原神》和《GTAOL》发布以来始终挂在各端流水榜单前列,代价是整个米哈游公司在过去五年只有三款新游戏发布,而R星干脆让玩家等了十二年《GTA6》,还没有等到。

赢一次就要一直赢的背后,是游戏的长青化,更是新游戏竞争压力的一路走高。

2016年,Eric Barone独自一人开发出了《星露谷物语》,在没有买量和宣发的情况下卖出了4000万份,用非标准化的才华大获成功成为行业里备受追捧的传奇。

九年过去了,初心没变的独游制作人们把Steam游戏数量冲上高点,同时又满头问号地发现,销售额超过10万美元的游戏比16年反而少了150部。

跨端不是游戏公司的救命稻草

突围的新产品越少,行业就越倾向于固化和集中。在中国,腾讯和网易去年的游戏产值占据整个行业的86%。按照点点数据的口径,2024年,移动游戏领域top50的作品吃掉了七成以上的份额。

一面是新游戏连年高涨的立项成本,一面是见顶在即的整体收入,市场的风险传递全端。

在这个意义上,跨端的流行,恰好是头部公司对于整个行业现实的反馈,毕竟给有希望赚钱的游戏多一条腿,比多一个游戏更安全。

在游戏行业,创意和才华总能来日方长,但是抗风险的能力却愈发稀缺。这也是跨端背后,真正的游戏规则:当非标准化的奇迹远离,行业会重新向确定性强的地方聚拢。

动荡的时候,钱和人一样,都会自动寻找安全的地方。

尾声

如果游戏不是一门稳定的生意,那就反复集中消费的确定性,最终利润会重新聚集到行业巨头的手里。这是过去四年里,多端这个这个始于技术的故事真正的尾声。

A股上市公司吉比特的董事长卢竑岩,在去年的临时股东会上直抒胸臆,称自己有一种“卷透了的迷茫”,在卷成本、卷流量、卷降价都到头之后的疲倦——每一个增长引擎都比想象中更快的燃尽了[6]。

跨端撑住了游戏行业,但没人知道可以撑多久。在多端的潜能耗尽之前,游戏行业还需要下一个安全词。

参考资料

[1] 马化腾年会讲话:去年「降本增效」落实不错,IEG“非常争气”,管理无功便是过,游戏陀螺

[2] 开发成本最高电子游戏列表,维基百科统计

[3]腾讯姚晓光:为什么我们要做国产自研游戏,手游那点事

[4] 年轻公司如何创造幻想世界?米哈游:中国风、工业化与热爱,澎湃新闻

[5]对话腾讯马晓轶:没有外界认为的“焦虑”,不走人海战术,游戏可以干一辈子,游戏葡萄

[6]吉比特临时股东会会议发言纪要

(0)
小多多的头像小多多创始人

相关推荐

  • 今天,瑞幸第10000家门店开业

    今天,瑞幸第10000家门店开业,在商业战场,短期进攻靠狠,长期防守要稳,但进攻与防守往往是同时进行的,如今,既要增长速度,又谋求规模效益的瑞幸,正在攻与守之间,寻找自己的平衡。

    2023年6月5日 创投
  • 青岛社保查询

    【青岛社保网上查询】 青岛养老保险查询 青岛医疗保险查询 青岛公积金查询 【青岛社保查询大全】 青岛市养老保险经办机构查询 青岛市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查询 青岛医保定点医院查询 青岛医…

    2022年3月31日
  • “司美格鲁肽脸”扯出千亿变局

    眼周凹陷、皮肤松弛、下颌轮廓改变,短短几个月,好像忽然之间老了10岁……这就是最近社交媒体上引起热议的“司美格鲁肽脸”(Ozempic Face),是除了胆囊炎、呕吐之外,减肥界“新宠”司美格鲁肽最让“瘦身”男女们难以接受的“副作用”。“这种现象与肌肉和脂肪流失有关。”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内分

    2024年7月14日
  • 持续大幅增收提效,硬核创新药企逆势崛起

    时代机遇,是许多企业会提起的话题。确实,都说时势造就英雄,过去两年外部环境处于极端“HRAD”模式,全球大部分biotech受到了波及。但外部环境可以解释部分原因,却无法包圆一切。仍有企业在逆势加速崛起。三季报公布,又有这样的新成员浮现:迪哲医药。前三季度公司收入规模达3.38亿元,同比增长744%

    2024年11月1日
  • 业绩飘红,股价大跌,给扎克伯格整无语了

    是什么,让华尔街市场策略师把“投资圣经”扔进垃圾桶?是什么,让散户社交平台官方在线发疯,连发十几条X(推特)信息?是Meta,它带着2024财年第 一季度财报来了,几个小时内“惊艳”世人两回:第 一回,全线飘红的业绩,增长强劲;第二回,应声下跌的股价,跌幅惊人。Meta的业绩表现没什么可挑剔的。20

    2024年4月25日
  • 品誉咨询——强基固本:重塑企业之魂_行业动态

    品誉咨询-杨振天老师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一个企业的基因!企业文化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模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征的文化现象,它涵盖了企业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等方面,是企业的灵魂和维系企业生存发展

    创投 2023年12月18日
  • 新风医疗/和睦家医疗深化与华平投资战略合作

    投资界(ID:pedaily2012)3月14日消息,近日,中国高端私立医疗服务企业新风医疗/和睦家医疗宣布,与全球私募股权投资领导者华平投资深化战略合作,后者进一步增持和睦家医疗股权。此次合作升级彰显了华平投资对和睦家医疗发展战略的信心,将进一步帮助和睦家医疗确立其在中国私立医疗产业中的领先地位。

    2025年3月14日
  • 乐明药业完成近亿元融资,中金私募领投

    投资界(ID:pedaily2012)6月7日消息,近日,乐明药业(苏州)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乐明药业”)宣布完成近亿元融资,本轮由中金私募领投,成铭资本跟投,老股东富汇创投和锐合资本鼎力支持并友情加码,浩悦资本担任本次交易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将助力公司创新制剂品种的研发、生产、注册,并重点加速

    2024年6月7日
  • Netflix股价重回巅峰期,国内视频平台学得了吗?

    近日,国际流媒体巨头Netflix发布了2024年Q2业绩报告,净利润和会员规模增长均超出预期。其中,NetflixQ2营收为95.59亿美元,同比增长增长16.35%,净利润为21.47亿美元,同比增长44.35%。会员规模方面,全球流播放服务付费用户的总人数达到了2.78亿人,同比增长16.5%

    2024年7月24日
  • 国产软件板块的股票有哪些 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

    最近这一段时间,国产软件板块受到了不少投资者的关注,那么国产软件板块的股票有哪些呢?这篇文章就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介绍几家相关的上市公司。 信息发展:食品溯源市场占有率超过40%,…

    创投 2022年1月25日
  • 晶科能源N型TOPCon电池优势明显_行业动态

    优势一:效率高。N型硅片的少数载流子寿命比P型硅片高至少一个数量级,将会极大提升电池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带来更高电池转化效率; 晶科能源2…” />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2023年6月7日
  • 推荐一个不被拒的贷款,试试百度好会花!

    说到贷款,很多人反馈因为自己信用不好,又没有资产抵押做抵押贷款,所以在一些贷款平台/机构/银行申请借款时总审批不通过,就会让希财君推荐一个不被拒的贷款产品,那么接下来就一起去看看吧…

    创投 2022年3月31日
  • 第二增长曲线能否撑起联想?

    第二增长曲线能否撑起联想?,在逐渐复苏和ChatGPT所带来的的新机遇下,联想如何在新的财年中实现收入和利润的双增长,还是值得期待的。

    2023年5月29日 创投
  • 豪能汇出席金砖充换电论坛,加入光储充换产业联盟_行业动态

    2024年5月21日至24日,2024第三届上海国际充电桩及换电站展览会(简称“上海充换电展”)暨2024第十届中国国际电动汽车充换电产业大会(简称“金砖充换电论坛”)系列活动在上海举办。大会期间,光储充换产业联盟正式成立,豪尔赛集团旗下豪能汇新能源受邀加入联盟,并参加联盟的成立大会及揭牌仪式。豪

    2024年5月30日 创投
  • 无人驾驶概念真正的龙头 看机构都是怎么说的

    在A股市场上,很多的投资者都非常想知道,有哪些公司是无人驾驶领域的真正龙头,这篇文章就介绍几家机构非常看好的! 锐明技术:公司产品包括具备安全驾驶辅助、驾驶员状态智能识别及盲区行人…

    创投 2022年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