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音乐节怎么熬出头?

今年的音乐节,还得“熬”。步入3月,户外演出开始回暖,音乐节接连官宣。截至发稿,已有泡泡岛音乐与艺术节、草莓音乐节、春游音乐节、河流音乐节等10余个音乐节官宣,落地时间普遍集中在春暖花开的第二季度。近些年,随着现场音乐行业的集中井喷、潮起潮落,来到2025年,音乐节市场也有了新变化。1. 音乐节之变

今年的音乐节,还得“熬”。

步入3月,户外演出开始回暖,音乐节接连官宣。截至发稿,已有泡泡岛音乐与艺术节、草莓音乐节、春游音乐节、河流音乐节等10余个音乐节官宣,落地时间普遍集中在春暖花开的第二季度。

近些年,随着现场音乐行业的集中井喷、潮起潮落,来到2025年,音乐节市场也有了新变化。

1. 音乐节之变

从前两个季度来看,比起往年,今年音乐节可谓戴着枷锁跳舞。 

首要的,便是场次供给进一步延续去年下半年的下降趋势。截至5月,包含3月在内已有超过40场音乐节官宣,但相较于前两年同期超过60多场的火热,今年的同档期远低于此前同期水平。

另外,则是一线城市音乐节演出依旧冷清,演出城市继续下沉。目前,仅北京1场(超级草莓音乐节)、上海2场(海底捞火锅音乐节、DIESEL音乐节),广深罕见为零;而昆明、苏州、成都等新一线、二线为密集发生区,鄂州、上虞等三四线及以下城市也同样依靠本土音乐节IP活跃。

2025年,音乐节怎么熬出头?

不仅如此,提前锁定票房普遍成为共识。据音乐先声观察,今年音乐节的预热宣传均有所提前,不少在1月初就开始官宣第二季度的演出排期、预售。比如排期均在5月的草莓音乐节(福州、成都、北京、日本)、夏都梦想季音乐节、长春哦啦音乐节等,均在2月集中官宣排期、阵容、票价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前两年“演出刺客”被吐槽后,今年音乐节的票价有所趋向中间值。单日单人普票售价(正价)普遍维持在200元至700元区间,100元档位票价增多;并且,不少音乐节还选择剔除VIP票,即便设置VIP档位票也普遍在600元档位上下。比起前两年单日正价票集中300到800元区间的高价票泛滥,今年票价回落相对明显。   

同时,对比此前酒饮、奶茶、美妆等快消品牌等多领域品牌跨界冠名、亲自主办音乐节的盛况,目前来说这一现象在今年也相对降温。

一方面,除却地方文旅外,房地产行业、酒饮品牌仍跨界活跃在音乐节,比如已经官宣的金辰地产·德州新青年音乐节、高沟酒南京江豚音乐节、畅轻北京超级草莓音乐节等;另一方面,美妆、奶茶等快消领域品牌则逐渐退出音乐节冠名之争。并且,如元气森林、蜜雪冰城、汤达人等此前跨界主办的品牌音乐节也在减少,目前也仅有海底捞主办的上海火锅音乐节、DIESEL主办的仅有8组嘉宾的小型音乐节,以及老玩家斑马精酿音乐节。

出现这一变化,最为明显的原因便是去年音乐节出现的疲软期,令上头的品牌方们开始有所保守。尤其像如去年五一期间的元气森林音乐节,临近当天演出前取消所造成的金钱损失、舆论事故等情况,严重影响了品牌信誉。

这也令品牌跨界演出市场的目标流向更稳定的赞助或舞台冠名,以及向大力总冠名演唱会分流。比如老狼、刀郎等歌手演唱会便由酒饮品牌冠名;诸如霸王茶姬则更为活跃,逢知名艺人演唱会必有其身影。此外,二次元IP、影视联名等也为品牌营销提供了便捷化破圈思路。   

当然,对于消费者而言,最为关心的阵容问题也有变化。

前两年的拼盘圈钱热降温,综艺人、相声演员等跨界音乐节也有所减少,但华语音乐人的复制粘贴式的“换乘”阵容如旧,同质化趋势仍然严重。截至目前,房东的猫、夏日入侵企画、痛仰乐队、万 能青年旅店等依然坐稳今年音乐节出勤率最高的演出艺人之列。并且,单一厂牌打包音乐节的现象也渐起,一定程度上也为音乐节加入新鲜感。

相比去年,部分主办方也开始力求高度差异化的阵容,提升竞争力。据音乐先声统计,目前共计约有超过400多组艺人参与第二季度音乐节,海外艺人占据12%左右,其中日籍艺人居多,大多签约2场以上演出。比如莫干山生浪音乐节共计有6组中国台湾地区艺人、9组外籍艺人,且并未启用热门内地音乐人压阵,反而以小林未郁、当山真玲、HITORIE等6组热门日本音乐人作为压轴。

与此同时,大家心知肚明的受不可抗力因素影响的延期、取消,还在继续。像原定将于3月15日举办的长江采石矶·森林绿洲音乐节,便在上周宣布取消并退款,这也引发诸多乐迷不满。

总体来看,随着捞钱热过去,音乐节也在走向务实,但同时,主办方面临的生存压力也是一山更比一山高。

2. 怎么熬出头?

“4月12号、13号不办音乐节是犯天条了吗?”

事实上,经历过去年各大假期音乐节扎堆带来的市场透支后,今年的音乐节也开始对小长假、黄金周“祛魅”。一个明显的市场趋势,便是于假期中举办的音乐节场次明显开始减少,反而开始往假期前后的双休日迁移。

比如截至目前,在清明节假期共有芒禾音乐节、莫干山生浪音乐节、矩浪音乐节、五百里音乐节、银河左岸音乐节、大麓青年音乐节6场(按同一地点算作一场);而在清明节前的3月底却有超过13场,节后至五一前期则有11场。即便是在五一假期,目前仅有6场音乐节官宣。对比去年3月同期,仅是提前公布加入五一假期的音乐节便有14场,最终整个五一共计31场、落地23场,且全国开花。

同时,相比往年大量音乐节连开多日的现象,今年的音乐节演出也普遍选择了单双日的节奏。比如在清明节的6场音乐节中,只有莫干山生浪音乐节为三日全勤。

2025年,音乐节怎么熬出头?

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与演出成本和收益的波动有关。

经历过前两年的演出井喷,国内艺人的出场费也在频频走高,早已成为主办方最 大的成本焦虑。再加上大众对高票价的抗议,也促使主办方不得不减少场次、降低票价,提升视听配置、服务,以求增加票房吸引力。同时,文旅、品牌跨界热潮的降温,也造就了今年音乐节招商情况的低迷,只有草莓音乐节、泡泡岛音乐与艺术节、迷笛音乐节、新青年音乐节等为数不多的品牌持续获得市场青睐。

而音乐节逢长假必因人流巨大出现舆论风险的定律,也令不少音乐节主办方选择撤出混战,但也同时造就了今年清明节假期后第 一个双休日多场音乐节扎堆的又一混战现象。

我们也注意到,草莓音乐节、泡泡岛音乐与艺术节等本土音乐节也在今年选择落地海外,开启海外征途。   

结合目前各大音乐节IP的试水动作来看,摆在市场面前的依然还是创新性这一顽疾。尤其是随着乐迷的审美疲劳、消费紧缩,且对阵容差异化阈值的拔高,择优观演、看重性价比成为了首要前提。

因此,如上述提到的海外艺人、港台艺人的增多,包括偶像流量的接纳,都为阵容的多元化、多样性提供了选择。但如何合理性搭配、满足多圈层受众需求,依然是难题所在,像是大麓青年音乐节、芒禾音乐节等便因阵容配置的跨圈被吐槽“太混了”。

在经历过饭圈化增值后,2025年,说唱歌手在音乐节遇冷,演出场次锐减。据音乐先声观察,队长、Capper、罗言等头部选手则是目前为数不多参演多场音乐节的Rapper。在买方市场下,流量不再是万 能牌,包括在去年较为活跃的多组偶像艺人、综艺人,也在今年“息影”。但诸如黄子弘凡、王源等有着一定代表作的高流量、具票房号召力的偶像则成为热门演出嘉宾。

换言之,最终还是需要磨合消费者的真香需求,从阵容、体验等造就的口碑效应来突破受众圈层,吸引消费。 

当然,站在主办方角度,消费者购票前后的营销破圈,也需要深度发力。

比如草莓音乐节、泡泡岛音乐与艺术节便在售票前期大力推行的校园代理板块,便是通过打入年轻一代“自来水”打破受众圈层;不仅如此,创新场景营销也同样是当下音乐节实操性较强的营销方式,像是春游音节所打出的“重体验、不需要关心阵容如何”的口碑便是如此。

说到底,音乐节是体验经济的产物,消费者需要的是高质量的现场体验,音乐节的消费升级也需要主办方紧跟时代的步伐,深度了解青年文化,以此迭代产品内容。此外,随着补贴演出新政和如今对于“限韩令”的放松讨论,也不免令音乐节市场面临着一定的向好,或许也将重获新生机。

3. 结语

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去年演出票房收入中,音乐类演出撑起了全部演出中92.4%的销售票房。而有着流量聚合效应、拉动文旅业态消费的大型演出,已然在经济、文化等方面成为了消费升级的风向标。

但同时,潮退过后,疲软期也同样出现,一如去年下半年开始的遇冷。这也意味着,行至当下,需要音乐节市场的各个环节,真正逐渐走出扎堆、同质化的“演出快餐”制作形式,回归理性后全新洗牌。当然,即便目前的现状差强人意,但市场也在倒逼主办方更关注口碑和受众体验、提升服务,音乐节市场或也将“柳暗花明又一村”。

毕竟,作为“行走的GDP”,音乐节还仍是大有可为。

(0)
小多多的头像小多多创始人

相关推荐

  • OpenAI投资的自动驾驶公司,倒闭了

    OpenAI投资的自动驾驶公司,倒闭了。自动驾驶公司Ghost,最近在官网发布了“最后通告”。通告很短,标题开门见山,表示公司业务将关停,接着Ghost在正文自我表扬了一番,然后解释了关停的原因。成立6年来,Ghost先后提出了三大解决方案,每个方案都很与众不同,先后融资近15亿元,参投者包括Ope

    2024年4月7日 创投
  • 「宁王」日赚过亿,追兵渐近

    10月19日晚,宁德时代发布今年三季度业绩报。数据显示,公司三季度实现营收1054亿元,同比增长8.28%,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增加10.66%。今年前三季度,宁德时代营业收入2946.77亿元,同比增长40.10%;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11.45亿元,同比增长77.05%。以此计算,今

    创投 2023年10月22日
  • 下沉、出海、多元化,酸菜鱼们花式突围

    下沉、出海、多元化,酸菜鱼们花式突围,在消费者喜好和口味不断变化的当下,如何在产品、场景、营销等各方面持续吸引并留住消费者,将是酸菜鱼品牌能否突围成功的关键。

    2023年4月24日
  • 广汽腾讯联手,即将收获一个IPO

    抢滩Robotaxi商业化运营,如祺出行三年半亏损超16亿。上线四年,这家聚焦大湾区的网约车公司正式冲刺港股IPO。8月18日晚间,如祺出行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中金公司、华泰金控和农银国际为联席保荐人。如祺出行由广汽和腾讯联合创立。今年年初,广汽曾透露,旗下如祺出行在按计划推进IPO相关准备工作。8

    创投 2023年8月21日
  • 专注照明20载,鸿利智汇加速布局汽车照明赛道_行业动态

    作为全球最 大的汽车市场和最 大的汽车生产国,中国自然而然也是全球最 大的车灯市场,而在国内汽车市场“卷”文化愈演愈烈的形势下,车灯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件,其市场格局也逐渐被打破,大批国内供应商悄然崛起。究竟谁能抓住机遇占据主导优势一路杀出重围,目前尚未可知。但拥有车规级LED封装-模组-车灯完整

    2024年6月28日
  • 消除类游戏,有多赚钱?

    1975年,窘迫的史蒂夫·乔布斯为了一笔奖金,从游戏开发商雅达利(Atari)创始人诺兰·布什内尔(Nolan Key Bushnell)手中接下一项任务,开发单机版Pong(即后来的“打砖块”)。乔布斯和被他拉到项目里的程序员沃兹尼亚克(后来成为苹果的联合创始人)都不会想到,这个击中一次就会少一块

    2024年7月10日
  • 外地银行卡可以在本地注销吗 四大行的银行卡都是可以的

    外地银行卡可以在本地注销吗?据悉不同银行对银行卡异地注销的规定不同,例如,四大行的银行卡可以异地注销。 1、通过工行、农行、建行、中行、交行等了解到,在省内办的中行、工行借记卡,可…

    创投 2022年1月25日
  • 出类8萃,服务+油,轻喜到家8周年庆即将火热开启_行业动态

    近期,深圳轻喜到家科技有限公司(文内统称轻喜到家)即将迎来成立8周年庆,作为国内互联网+到家服务头部企业,至今已布局中国35个中心一线城市,…” />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创投 2023年7月11日
  • 常州新能源母基金招GP

    投资界(ID:pedaily2012)9月20日消息,规模50亿元的江苏常州新能源产业专项母基金(有限合伙)(简称:产业专项母基金)发布公告,公开遴选产业子基金管理机构。产业专项母基金由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母基金与常州共同出资设立,旨在支持常州市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融合发展,优化地方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4年9月21日
  • AI芯片公司,宣布解散

    据透露,AI 半导体初创公司 LeapMind 将于 2024 年 7 月 31 日解散。该公司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松田宗一(Soichi Matsuda)在发给相关方的电子邮件中表示,“我们认为,为了实际使用人工智能,我们需要同时考虑软件和硬件,而且,这样的公司很少。”世界各地都有这种想法,所以我们不

    2024年7月22日
  • 大数据时代,企业如何通过创新技术实现新质生产力?_行业动态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IoT和智能终端的发展,我们正处在一个数据爆炸的时代。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 2022年中国数据产量达8.1ZB,同比增长22.7%,全球占比达10.5%,位居世界第二。截至2022年底,我国数据存储量达724.5EB,同比增长21

    2023年9月15日
  • 冯源资本在合肥设立一支半导体产业基金

    投资界(ID:pedaily2012)10月24日消息,近日,由冯源资本发起设立的合肥冯源仁芯基金成功在中基协完成备案,正式进入实质投资运营阶段。合肥冯源仁芯基金规模4亿元,主要投资于半导体上下游及延伸领域(新能源、新材料等) 的成长期及成熟期优质项目。基金设立得到合肥市及新站区等地方政府引导基金的

    创投 2023年10月24日
  • 芯擎科技宣布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加码国产高算力汽车芯片

    高性能车规级处理器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擎科技”)正式宣布,已顺利完成数亿元的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二期基金领投,基石资本等跟投,融资资金将用于已规模化供货的7纳米车规级芯片“龍鹰一号”的进一步量产和供货、基于“龍鹰一号”的高端智能座舱及舱行泊一体

    2024年3月28日
  • LP偏爱CVC,VC/PE怎么办?

    LP偏爱CVC,VC/PE怎么办?,我觉得做产业投资,一定要理解政府,能够跟政府做一个深入的交流。我们还要有一个专业服务于政府的团队,基本上做到了24小时的一个随时服务,随时对接。

    创投 2023年8月1日
  • 「神药」司美格鲁肽将冲击这九大药械市场,百亿级的收入没了?

    “神药”司美格鲁肽对于其他领域的商业影响,甚至达到了隔山打牛,敲山震虎的作用。跨界来的冲击最是无情,当诺和诺德宣布司美格鲁肽治疗慢性肾病临床疗效显著后,国际透析巨头们股价立刻暴跌。无独有偶,礼来宣布替尔泊肽显著缓解NASH症状后,一堆肝病生物技术公司也惨遭抛售。随着司美格鲁肽影响领域的不断扩大,药企

    2024年4月3日 创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