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无反相机产业链初现

根据相机及影像产品协会(CIPA)公布的数据,2024年1月至5月,中国市场相机出货量全球占比达到23.4%,跃居继美洲之后的全球第二大市场。在智能手机冲击下曾一度遇冷的相机市场,如今因直播电商、短视频等新兴产业的崛起而重新焕发生机。产品创新与流量经济的交织,正在为传统行业打开一条全新的消费路径。日

根据相机及影像产品协会(CIPA)公布的数据,2024年1月至5月,中国市场相机出货量全球占比达到23.4%,跃居继美洲之后的全球第二大市场。在智能手机冲击下曾一度遇冷的相机市场,如今因直播电商、短视频等新兴产业的崛起而重新焕发生机。产品创新与流量经济的交织,正在为传统行业打开一条全新的消费路径。

日本佳能副社长、执行董事小泽秀树也表示,2023年中国数码相机市场实现了25%的增长,其中无反相机更是增长了31%,预计2024年这一增长势头将持续,无反相机的增长有望达到35%。随着近年来国内相机市场的日益扩大,用户对于国产相机的呼声越来越高。

但一直以来,国内相机市场被日本品牌占据。根据调查公司Techno System Research的数据,在2023年无反相机全球出货量中,*为佳能占41%,第二为索尼占32%,第三为尼康占13.2%,第四为富士占8.0%,其他品牌占比5.5%。主流品牌都是来自日本的相机公司。

不过,近年来,国产相机产业链频频传来各种消息。今年早些时候,许多小米粉丝在雷军的社交媒体账号下请愿,希望他能开发数码相机,相关话题“#雷军能不能生产一下相机#”一度登上热搜榜首位,之后一些数码博主也声称大疆(DJI)或将发布无反相机,而就在此前大疆控股了著名相机制造商哈苏,八月份又传出国产全球*1.8亿像素全画幅CMOS芯片试产成功,一系列的利好消息让久盼国产无反相机的摄影爱好者为之振奋。

1、什么是无反相机?

无反相机对应的是传统的单反相机。

在数码单反相机中,反光位于镜头和相机传感器之间。它呈 45 度角,将镜头发出的光线通过五棱镜结构引向光学取景器,供观察。因此,即使在数码单反相机关闭的情况下,用户能通过取景器看到场景。按下快门按钮后,镜面向下翻转,露出传感器,最终生成数字图像。这个过程有一些缺点,那就是反光镜需要占用机身空间,并且反光镜的升降需要反应时差。此外,受限于棱角和反光镜结构,单反相机的镜头设计受到制约。

在此基础上,随着CMOS技术的进步,无反光镜相机取消了反光镜,使相机的速度更快,体积更小,自动对焦能力更强。相对于传统单反相机,无反相机的结构更简单,机身更小巧,受到用户广泛青睐。

那么无反相机的研发难在哪里?为什么高端相机市场基本都被日本厂商垄断?

实际上高端相机并非是单纯的相机,而是由相机机身代表的半导体,人体工学设计,芯片设计,嵌入式软件,AI,色彩科学,可换镜头所代表的光学设计,机械结构设计,镀膜技术等组成的一整套基于光学的数码成像系统。

这其中,CMOS感光传感器、光学镜头是相机技术的核心。

首先是CMOS芯片,目前相机的CMOS芯片基本被日本索尼公司垄断。索尼之所以相机这么强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卖了很多手机传感器,通过在手机传感器上快速迭代很多种新技术,进而反哺相机CMOS芯片的研发,实现了又能赚钱又能加快研发的良性循环,并最终反哺其相机业务。去年索尼甚至发布了全球*款搭载全画幅全域快门CMOS的民用量产的相机A93,一时间引发业界震动。民用相机目前只有佳能还在坚持使用自己的CMOS芯片,其他相机厂商都采用索尼的芯片。

其次是镜头研发,与手机模组普遍依赖高分子材料(塑料咳咳咳)、片形颇为极端的非球面模组不同,相机镜头的模组可能更接近我们传统定义的“精密光学仪器”。无论是玻璃的选型、片形的设计、还是镜筒的规划、镜片的组装,现代相机镜头都是非常复杂的东西,集光学、电子、机械等数个领域的挑战为一身。高端相机镜头研发还需要克服着自动对焦,镀膜,变焦等技术难点。

目前,日本的相机厂商们已经和上游的相机产业零部件企业,达成了较为稳定的供货、设计、交流关系。再加上强大的专利壁垒,使得后来者难以对抗。

2、国产相机芯片和零部件崛起

无反相机的核心,CMOS图像传感器和镜头,非常考验企业半导体和光学领域的积累。

CMOS图像传感器主要作用是把图像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是摄像头模组的核心部件,随着摄像头对拍照、摄像、图像识别、身份验证等功能需求的增加,CMOS图像传感器市场规模也增长迅速。国内近年来在半画幅和全画幅CMOS领域逐渐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部分指标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今年八月份,中国合肥的晶合集成(Nextchip)与中国上海的思特威(Smartsense)发布了业内* 1.8 亿像素全画幅传感器(180MP Type2.7)试产成功的消息,打破了日本索尼在超高像素全画幅 CIS 领域的长期垄断。

晶合集成基于自主研发的55纳米工艺平台,携手思特威共同开发光刻拼接技术,克服了在像素列中拼接精度管控以及良率提升等困难,成功突破了在单个芯片尺寸上,所能覆盖一个常规光罩的极限,同时确保在纳米级的制造工艺中,拼接后的芯片依然保证电学性能和光学性能的连贯一致。

资料显示,这款传感器具有 1.8 亿像素的静态图片输出能力,8K30FPS 的视频输出能力,PixGain HDR 能力。本次传感器开发中,思特威主要负责传感器的设计,而晶圆代工(foundry)则由晶合集成提供。

另一家CMOS领军企业则是长光辰芯,其诞生于“新中国光学摇蓝”的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是国产高性能CMOS图像传感器龙头企业。

2023年,大疆与长光辰芯自主研发的4900万像素全画幅CMOS图像传感器发布,型号为GCINE4349。这是一款采用堆栈背照式技术的高端芯片,具有120fps、110dB超高动态范围等优异的参数。芯片由长光辰芯牵头,联合华睿科技、大疆创新及大疆百旺共同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历时三年研制成功,打破了我国在超高清成像芯片及系统方面长期依赖国外进口、发展受限的局面。

国产镜头的发展同样喜人。

数码时代“可换镜头相机”的 AF 镜头产品可以追溯到 2016 年,小米生态链下的小蚁相机 M1。同时发布的还有 M43 卡口的 42.5mm 定焦镜头,和 12-40mm F/3.5-5.6 套头。这两枚国产的 AF 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打开了国产相机镜头的 AF 时代。

近年来,唯卓仕、中一光学、永诺也在镜头领域取得不俗的突破。永诺还发布了国内*也是*一款自动对焦变焦镜头YN12-35mm F2.8-4M。不过这款镜头只适用于M4/3卡口。国内还没有完全解决变焦组多镜片精密玻璃机床、镀膜等等很多产业链的技术。

国产相机产业链具雏形,国产coms已经研制成功,老蛙,永诺,铭匠这些镜头厂商也深耕行业多年具备了相当强大的技术储备,许多国产电影机也早就在世界市场上面崭露头角,国内航天用高分相机也展现了我国具有世界*的镀膜水平(只是没有技术下放),国产手机厂商在手机相机方面硬软件的*内卷催生出了一系列的例如降噪,防抖等方面的技术。其他的如色彩科学、ISP芯片、EVF、自动对焦技术等,国内也有相关的技术储备。

目前还缺少一个能把众多厂商的技术整合起来的公司。

3、民用相机市场复苏,国产厂商被寄予厚望

虽然民用相机市场有限,但实际上相机技术也在高精尖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光学仪器:相机技术和光学仪器一脉相承,比如眼镜镜片、显微镜、望远镜等等,主要的公司都是徕卡、蔡司、佳能、富士、奥林巴斯之类的,有意思的是,这些公司都做过相机。因为相机上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镜头,没有好的镜头,再好的机身也没有意义。而光学仪器又是一个需要大量技术积累的行业,大量发明专利、科研成果不是砸钱就可以轻易得到的。

半导体设备:尼康和佳能不仅是相机制造商,还是光刻设备商。光刻机的原理,其实和相机非常相似。位于光刻机中心的镜头,由20多块锅底大的镜片串联组成。ASML的镜片是蔡司技术打底。镜片材质做到均匀,需几十年到上百年技术积淀。相机某种程度上便是这种高精尖技术在民用领域的下放。

近年来,国内相机市场呈现复苏态势,为数码相机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消费者也殷切希望国产厂商能推出物美价廉的产品来打破日系厂商在相机市场的高利润垄断。目前有可能性出相机的是永诺和大疆,永诺深耕相机镜头领域与直播相机(yn455、433、450);大疆在专业视频领域开花结果,而且资本雄厚。从以前的国产家电、国产手机到国产汽车,国人对于国产产品的信任度越来越高,日本厂商形成的品牌效应这一点并非不可撼动。

(0)
小多多的头像小多多创始人

相关推荐

  • 雷军逼疯车圈大佬

    三个半小时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超2700万、账号新增36万粉丝……一系列令人眼红数据的背后,不是炙手可热的影视明星,而是车圈新晋“网红”雷军。只是简单地记录了将小米SU7 Pro从上海开到杭州、为杭州SU7车主交付车辆,轻轻松松地赢得了别人望尘莫及的流量。开挂的小米汽车,掌握了流量密码,用泼天的流量整

    2024年5月21日
  • 51WORLD十周年:从愿景到现实的跨越_行业动态

    2015年,一次美国加州自驾游,一场来自硅谷的VR体验,让51WORLD创始人李熠决心将前沿技术引入中国,创立51VR(后更名为51WORLD)。一年后,受SpaceX“火星时代Season 1”的启发,李熠与团队决定启动地球克隆计划,通过数字孪生技术构建与现实世界映射的虚拟地球,让人类文明在虚实

    2025年2月19日
  • 专注基座大模型,智谱AI已完成超25亿人民币融资

    投资界(ID:pedaily2012)10月20日消息,北京智谱华章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已累计获得超25亿人民币融资,参与方主要包括社保基金中关村自主创新基金(君联资本为基金管理人)、美团、蚂蚁、阿里、腾讯、小米、金山、顺为、Boss直聘、好未来、红杉、高瓴等多家机构及包括君联资本在内的部分老股东跟投。

    2023年10月20日
  • 库克带张一鸣飞?

    库克带张一鸣飞?,在会晤张一鸣近5年后,库克带领苹果造出了新的风口。是借力起飞、直上青云,还是目送苹果依靠VisionPro绝尘而去、继续沿着既定道路前行,张一鸣需要尽快做出抉择。

    创投 2023年6月13日
  • OpenAI危险了

    OpenAI危险了,OpenAI的产品虽然在技术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以插件形式构建的ChatGPT生态,在生态建设方面却竞争乏力。

    2023年8月8日 创投
  • 水果涨价不可持续(分析价格变动的原因及影响)

    中新网6月17日电 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17日表示,当前,生猪和猪肉的价格都和2015年以来的平均水平基本相当,猪肉价格目前保持稳定。水果价格上涨主要是与此前的异常天气因素有关,涨…

  • 9年老店「一夜跑路」!门店桌上还有未收的咖啡杯……

    近日,一则“没听说过咖啡店跑路的,会是开始吗?”的帖子,在社交媒体引发关注。网友所爆料的跑路方是北京永旺梦乐城“漫咖啡”门店。或许因为走得太仓促,《风暴眼》实地探访发现,透过紧锁的咖啡店玻璃门,依然能看到,室内的木制展示柜已经清空,门口处有用来包装物品的气泡膜散落一地,靠窗的两张木桌上,还能看到顾客

    2024年10月30日
  • 121005基金天天净值查询(今天最新净值)

    金融界基金08月31日讯 国投瑞银创新动力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国投瑞银创新动力混合,代码121005)08月28日净值上涨2.48%,引起投资者关注。当前基金单位净值为1.1…

  • 千万变穷的中产,挤爆折扣店

    2023年堪称中国零售业发展历程中的转折点,零售商们在全新的市场环境中深切意识到,唯有主动求变,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稳脚跟,否则将难以生存。宏观经济波动、人口结构变迁以及消费习惯的演变构成了零售业基本面的深层驱动因素,而这也预示着行业将进入充满变数的发展新阶段。一大重要变化是“折扣业态”在国内零售业

    2024年3月27日
  • 一路狂飙,山西汾酒稳了吗?

    山西汾酒想讲一个弯道超车的故事,故事开场轰轰烈烈,这几年的发展也的确惬意。眼下,到了半山腰,超速变得吃力。汾酒依然坚信“三分天下有其一”,只是这一时刻不知何时到来。01 山西汾酒,增长“炸裂”2022年白酒消费场景缺失,导致渠道层面库存积压严重。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此前指出,疫情三年,白酒渠道扩

    2023年10月8日
  • 花样营销失灵,极狐等待华为「开药」?

    花样营销失灵,极狐等待华为「开药」?,极狐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现在很多人想看,到底华为能不能给极狐开出“药方”。

    2023年6月9日
  • 被外资雪藏,又一民族品牌危矣

    2014年6月24日,一条“重啤卖最后股份 老山城要消失了吗”的微博话题引起网友热议,也引发了人们对这一经典民族品牌未来命运的担忧。曾几何时,在重庆,随便走进一家夜啤酒摊,都能听到喝得二麻二麻的人招呼店家:“老板,再拖箱老山城!”而今,陪伴重庆人半个多世纪的山城啤酒在市场上已难寻踪迹,一场“山城啤酒

    2024年8月17日 创投
  • 为什么说AI的尽头是生物制药?

    AI的尽头究竟是什么?有投资者说是光伏,也有投资者说是电力,而英伟达给出的答案则是生物制药。在英伟达2023年投资版图中,除AI产业根基算法与基础建设外,生物制药是其重点布局的核心赛道。英伟达医疗保健副总裁Kimberly Powell甚至直言:“既然计算机辅助设计行业捧出了*家2万亿美元市值的芯片

    2024年3月27日
  • 全球首款AI盘小龙盘发售,超10亿个U盘面临淘汰?_行业动态

    (成都,中国) – 在智能AI技术风靡全球的背景下,一项令人震惊的消息传出:超过十亿个U盘、硬盘等存储设备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AI盘开始崭露…” />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创投 2023年4月23日
  • 「浩微生物」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金雨茂物领投

    投资界(ID:pedaily2012)11月28日消息,近日,苏州浩微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浩微生物”或“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金雨茂物领投,南京创投、无锡金投跟投,翎杉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金额将用于推进现有多条核心管线的临床进度和商业化。医疗器械的创新,往往来

    2023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