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低史低又史低,为什么iPhone总在降价?

6月的一个下午,北京王府井苹果直营店店员张晴(化名)在10分钟内连续处理了3位顾客的退货需求。其中一位顾客刚刚在店内购买了最新款的Apple Watch,走出店门仅仅几分钟,她发现电商平台上参与618大促的同款产品比店内便宜近600元,于是折返回来当场退掉了刚买的手表。另外两笔退款,也是类似的原因。

6月的一个下午,北京王府井苹果直营店店员张晴(化名)在10分钟内连续处理了3位顾客的退货需求。

其中一位顾客刚刚在店内购买了最新款的Apple Watch,走出店门仅仅几分钟,她发现电商平台上参与618大促的同款产品比店内便宜近600元,于是折返回来当场退掉了刚买的手表。另外两笔退款,也是类似的原因。

在线下直营店购买苹果产品的,通常是对价格最不敏感的一批用户。“但不敏感也有限度,线上便宜得太多,就连我都有些心动。”张晴告诉雪豹财经社。

电商平台狂卷低价,苹果产品的线上线下差价被不断放大。在刚刚结束的618年中大促期间,这一差距被放大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史低史低又史低,为什么iPhone总在降价?

苹果的价格体系被搅乱,受影响的不仅仅是从不降价的线下官方直营店,遍布全国的线下授权分销商、零售商们的利润空间也被大幅挤压。从价格更低的电商平台上“进货”,能赚取比官方渠道进货更高的利润。

乱价背后的苹果,一面享受着618霸榜的傲人成绩,一面默默吞下降价这剂苦药。

1、iPhone乱价

接待完3位退货的消费者后,张晴拿出手机看了看天猫苹果旗舰店。叠加平台优惠和88VIP会员折扣,iPhone 15 Pro Max的售价已经比直营店低了近3000元。

iPhone的销售有很强的周期性。通常从9月新品发布开始价格逐步走低,在次年6月降到*点。再加上苹果官方很少降价促销,每年618,各大电商平台都会喊出“iPhone降至历史*价”的口号。

其中,天猫苹果旗舰店是苹果官方*授权的线上直营店。“连官方授权直营的价格都卷成这样,顾客只逛不买、退货,都可以理解。”

据张晴介绍,进入6月后,她每天为店里顾客讲解最多的是,在线下直营店购买苹果产品可以享受14天无理由退换货,旧设备可以当场抵扣,而且在店里做数据迁移更方便。

“以前用户可能会为了这些服务付出几百、一千元的溢价,但当溢价超过两千,对许多人来说可能就过于奢侈了。”张晴告诉雪豹财经社。

三线城市手机零售商刘浩(化名)6月6日拿到的官方分销渠道批发报价单上,128G的iPhone 15和iPhone 15 Pro,进货价分别是4700元、6050元。“通常会在进货价的基础上加价一到两张(100~200元)来卖。”刘浩告诉雪豹财经社。

作为对比,两款机型的官方售价分别为5999元和7999元。

但比起从官方分销商手里拿货,还有利润更高的进货渠道。

就在刘浩拿到报价单的同时,各大电商平台的618年中大促开启。在拼多多百亿补贴频道中,iPhone 15和iPhone 15 Pro的售价比官方渠道拿货价低300元左右,京东、淘宝、抖音商城的价格也均低于官方批发价。

一群被称为“平台扫货人”的黄牛由此诞生。

他们在各个电商平台比价,挑选其中价格*的购买,然后适当加价后卖给线下零售商。电商平台售价与线下拿货价相差的几百元,就是他们的利润空间。

即便从黄牛手里加价回收iPhone,零售商依旧比从官方渠道进货更有利可图。从事苹果授权分销12年的孙平(化名)告诉雪豹财经社,“黄牛加价一张,零售再加价一张,还是比从官方授权渠道拿货便宜100多元。”

这批从电商平台流出来的iPhone,经过黄牛和零售商的两次加价后,一部分卖给了线下购物的消费者,“还有很大一部分又从零售商手中回流到电商平台”。

薅电商平台补贴羊毛的不只有黄牛和线下零售商。一位拼多多商家告诉雪豹财经社,京东和抖音商城也是他们的进货渠道,今年各平台对“同行扫货”的管控明显没有之前严格。

在这个链条中,黄牛和零售商赚取了倒卖的利润,平台则获得了流量和GMV。

为应对线上渠道的低价攻势,苹果官网在618期间推出了400元的旧设备抵扣补贴。但对比电商平台动辄千元的降幅,这样的力度显得有点小打小闹。

2、失控的价格体系

苹果正在失去对其产品价格的掌控力。

客观上,苹果庞大且复杂的销售体系,为其产品的价格调整提供了腾挪空间。

苹果在中国的销售渠道分线上和线下。在线上渠道中,苹果官网和淘宝Apple官方旗舰店是官方直营,京东的Apple产品自营旗舰店、山姆会员店、苏宁易购等,则是官方授权的线上经销商。

线下渠道更为复杂,又分为直营、直供和分销三层。

直营和直供主要覆盖一二线城市,直营店包括北京三里屯、王府井店和上海静安店等,直供渠道则是各大商场常见的Dragonstar、Coodoo等苹果优质经销商(Apple Premier Reseller)。

一二线以外的城市,则主要由苹果的授权分销商覆盖。目前苹果官网上有23家授权分销商,它们负责把苹果的产品分销给二级分销商,再分发到全国上万家苹果零售店。

史低史低又史低,为什么iPhone总在降价?

体量越大的授权分销商,拿货价格越低。

一位授权分销商的地区仓储负责人告诉雪豹财经社,爱施德、天音等规模较大的分销商拥有较高的议价权,它们的拿货批发价往往*。行业内把这些低价iPhone的流通,称为iPhone“二级市场”。

但同样,只有出货量足够大的电商平台和二级经销商,才能从这23家大分销商手中拿到*价的货源。这个二级市场,是拼多多和华强北的主要货源地。

不仅如此,电商平台获得*价货源后,还会再进行一轮补贴,从而进一步拉大了与官方渠道的价差。处在苹果销售体系不同环节的淘宝和京东,虽然拿货价格更高,但在全网比价的风潮下,也通过高额补贴将价格打到了与拼多多相近的水平,低于部分官方分销渠道的批发价。

因此,对于刘浩这些小的线下零售店和档口来说,与其在二级市场找低价货源,不如在大促期间直接从线上进货。

电商平台的低价战争打得越凶,苹果的价格体系就越失控。

2019年,拼多多刚上线百亿补贴频道时,iPhone价格比苹果官网仅便宜几百元。此后几年,随着各电商平台卷入低价竞争,iPhone线上价与官方定价的差距越拉越大。2023年618期间,iPhone 14 Pro的全网*价比官方定价低了约1500元。到2024年,2000元以上的差价已随处可见。

苹果并非一直对乱价行为视而不见。2020年,苹果曾对当年新上市的iPhone 12系列产品进行了严格的线上价格管控,严禁授权分销商将低价货源流向电商平台。

但随着近年来苹果在国内面临的激烈竞争和手机出货量下滑,苹果对线上的控价早已松动。

3、患上“降价依赖症”

降价虽然会对品牌形象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但在销量面前,库克选择了让后者的数字更好看。

近两年,苹果不仅不再对分销商的货源流到线上严防死守,官方直营店铺也一改往日的高冷风格。

2022年7月,苹果官网打破惯例,首次在新机发布前推出非教育优惠的折扣活动。从当年7月29日至8月1日,部分官网商品可享150元到600元不等的优惠。

5个月后,苹果又在官网推出跨年促销活动,消费者用指定支付方式购买符合条件的产品可享立减优惠,优惠幅度100~1000元。

2023年618前夕,苹果“入乡随俗”地在天猫开启了官方旗舰店首播,全系商品都有不同程度的优惠。其中原价7999元的128G版本iPhone 14,优惠后价格为6499元,便宜了1500元。虽然该优惠活动以平台补贴为主,但作为国内*苹果授权的线上直营平台,背后离不开苹果的默许。

事实上,苹果的确从降价中尝到了甜头。

IDC数据显示,2023年Q4和全年,iPhone出货量在国内市场均排在首位,市场份额分别为20%、17.3%。在今年淘宝、京东公布的618手机销售榜上,iPhone 15、iPhone 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三款机型,毫无悬念地霸榜前三。

史低史低又史低,为什么iPhone总在降价?

IDC认为,虽然苹果在国内高端市场受到竞品明显冲击,加上自身产品升级幅度有限,导致吸引力下降,但是在第三方渠道较大幅度的降价促销推动下,还是吸引了较多消费者。

但与此同时,苹果也患上了“降价依赖症”。

进入2024年,iPhone销售再次承压。张晴告诉雪豹财经社,以往iPhone的销售淡季会从四五月开始,但今年春节过后,淡季就提前到来。

刘浩也观察到,苹果的分销商从今年2月底开始,出货价就几乎“一天一降”。3月8日妇女节前后,二级市场上的iPhone批发价已降到和618接近的水平,“今年苹果的618早开始了3个月”。

没有了双11、618大促的今年一季度,iPhone迅速失去了市场*的位置。据IDC,Q1苹果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6.6%,从上季度的市场份额*滑落至第四位,市场份额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至15.6%。

Counterpoint Research的分析师Ivan Lam认为,苹果在中国的销售已经越来越依赖线上渠道的打折优惠。

金字招牌正在日渐失色的苹果,焦虑不可避免。

德国著名管理学学者、曾提出过“隐形冠军”概念的赫尔曼·西蒙(Hermann Simon)在他的《定价制胜》一书中写道,对高端产品来说,任何促销和打折活动都是毒药。太频繁的打折或太大的折扣力度都会损害高端定价战略。

但对苹果来说,在当前的中国市场不卷价格,就会被用户抛弃,入乡随俗可能才是现阶段*的生存之道。

(0)
小多多的头像小多多创始人

相关推荐

  • 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到小县城?

    留在大城市拼搏,还是回到小县城工作?这不是一个新鲜的问题,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一直被反复被提起。过去十几年来,中国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离开村镇,奔赴城市工作、谋生。对他们来说,城市工资更高、生活更便捷,娱乐和消费场景极度丰富,是所谓现代生活的标配。“离土、出村、不返乡”

    2023年9月9日
  • 4万座「围城」,圈住100万个达人梦

    4万座「围城」,圈住100万个达人梦,相生相克,相爱相杀——网红和MCN之间的恩怨故事,用这两个词来形容再恰当不过。

    创投 2023年4月10日
  • 当代年轻人找到新的精神「马杀鸡」

    文化名人,成为了年轻人心中的新“顶流”。前段时间,快60岁的余华到韩国开签售会,现场人山人海,来的大部分都是头发五颜六色的年轻人。为了能和余华有几十秒的交流时间,不少网友表示,整宿没睡,凌晨就出门排队,还有人整整排了9个小时才拿到亲笔签名。在现场,余华也贡献了不少名场面。有粉丝想让他在书上签个“暴富

    创投 2023年10月7日
  • 招商资本联合上虞国投发起设立50亿元母基金

    投资界(ID:pedaily2012)12月12日消息,近日,招商资本与绍兴市上虞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虞国投”)联合发起设立的50亿元产业母基金–绍兴市上虞区金葵舜盈产业发展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上虞金葵产业基金”)完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工作。上虞

    2024年12月13日
  • 比亚迪投70亿在印度建厂

    比亚迪投70亿在印度建厂,比亚迪现在急着在印度投资建厂,可能有点过于心急,王传福可能也低估了印度。擅长空手套白狼的富士康在印度都捞不着好处直接退出芯片项目,老实人比亚迪在印度面临的状况无疑让人更为忧心。

    创投 2023年7月18日
  • 中软国际(00354.HK)公布2022年度业绩: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再创历史新高_行业动态

    2023年3月29日,中软国际有限公司(00354.HK)发布2022年度业绩。在充满挑战的经营环境中,公司2022年实现高质量稳健增长,营…” />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创投 2023年3月31日
  • 是时候重塑mRNA的预期了

    每当提到mRNA,我们心中总是五味杂陈。2023年9月,我们曾警示了当时mRNA疗法的巨大泡沫。虽然一个月后,mRNA新冠疫苗的发明者斩获诺贝尔奖,但依然无法阻止资本泡沫的破裂。斯微生物、艾博生物和丽凡达生物并称为“中国mRNA三巨头”。斯微生物于2024年9月进入破产程序;艾博生物与沃森生物合作的

    2025年4月23日
  • 电池厂的新年

    “现在瑞普兰钧、欣旺达、包括蜂巢能源都在裁员,大家对今年的预期还是很差的。”最近,一位接近蜂巢能源的动力电池行业从业者曹义(化名)向「甲子光年」吐槽。尽管每年开年都是动力电池行业的淡季,但不时传出的停产、裁员和降价消息,无法让从业者找到安全感。更让曹义感慨的是,动力电池热潮退得太快了。2022年是动

    2024年2月5日
  • 中秋国庆双节落幕,丽怡酒店品牌斩获佳绩_行业动态

    2023年中秋节、国庆节假期,文化和旅游行业恢复势头强劲,全国假日市场平稳有序。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中秋节、国庆节假期8天,国内旅游出游人数8.26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71.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4.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29.5%,按

    创投 2023年10月8日
  • 那些「整顿职场」的年轻人,后来都怎样了?

    那些「整顿职场」的年轻人,后来都怎样了?,对于大部分人而言,韩剧《我的解放日志》才书写了更真实的社畜处境,“每次萌生离职念头时,我都告诉自己至少要撑过暑假,既然如此,那就中秋连假之后再说,这样到了年底会很凄凉,春天也还算可以忍受,最后就这样度过了一年四季。”

    2023年4月10日
  • 谷歌趁OpenAI内讧重组AI团队,挖来硅谷最高华人高管BillJia

    除了暗自蓄力猝不及防发布Gemini,Google在做什么?还在内部重组AI团队,在对外挖角高管,在对手“犯错”时厉兵秣马重塑竞争力。以上就是量子位刚刚获悉的爆料。据说Google先是悄悄将所有关于AI的部门关停休克,然后重组出代号“Core AI”的新部门。以及更重磅的是,Google还从外面挖来

    创投 2023年12月10日
  • 职业年金最少交几年?辞职后要补交吗?

    职业年金最少交几年 职业年金至少要累计交够15年,达到退休年龄的时候才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如果现在不再交纳了,那么,已经交的保险也要等到够退休年龄的时候把进入个人账户的保险金额一次…

    创投 2022年3月31日
  • 火锅届顶流CP:假背刺,真捧哏?

    从对立到互鉴:海底捞与巴奴的竞争哲学。花钱为对手做广告,在商业世界很罕见,但宝马和奔驰却玩得不亦乐乎。2016年3月,恰逢宝马100周年,奔驰特意发广告示好,“感谢100年来的竞争,没有你的前30年,其实很无聊……因此,我们来了,贺老朋友的百岁生辰!”。“心机婊”奔驰的言下之意是,论发展历史,宝马是

    2025年4月2日
  • 三大母基金扬帆起航,引领区基金百亿齐放

    三大母基金扬帆起航,引领区基金百亿齐放,近年来各地纷纷出台政府产业基金和引导基金,目标直指百亿、千亿,但资金如何落实、管理如何落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浦东新区通过引领区基金的实践,为行业做出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2023年6月22日
  • 科沃斯与杉川战火升级,扫地机器人走向何方?

    9月6日,科沃斯旗下新品地宝X8 PRO PLUS拿下两项2024 IFA(德国柏林国际消费电子展)产品技术创新大奖——“家庭清洁机器人品牌奖”与“家居清洁解决方案金奖”。但科沃斯尚未将这两项大奖暖热时,其和杉川机器人围绕该款产品的“战火”却持续升级。结合杉川机器人《起诉状》来看,杉川机器人旗下品牌

    2024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