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中,DoNews写到:随着不断的更新和迭代,短剧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内容产品。它现在承载着互联网公司的更多目标,包括品牌形象塑造、产品推广、带货营销,以及增加用户在平台上的停留时间。
一时之间,电商平台、短视频平台、MCN机构、影视剧制作方、剧情号供应商等都以不同的姿态和诉求汇聚到短剧市场里来。
“微短剧+”,已然成为了今年最热的话题之一,就连官方队伍也开始进场。2024年1月12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推出“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下文简称“计划”),各地纷纷跟进,一众平台也相继布局,全国掀起了文旅短剧创作热潮。
文旅短剧的风起,各方人士也都入局。只是,当短剧进入文旅赛道后,二者该如何有机结合?披着短剧外壳的城市宣传片,又能否取得成功?
01.
雨后春笋
创作计划里提出,2024年要创作播出100部“跟着微短剧去旅行”主题的优秀微短剧,推动一批实体取景地跟随微短剧的热播“出圈”,营造跟着微短剧去全国各地“打卡”的新风尚。
计划一出,各地纷纷响应,几个月时间里,文旅短剧便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
嗅觉灵敏的“实干派”们选择与影视公司合作,推出文旅短剧宣传当地人文风光。例如江西婺源1月底开机的奇幻微短剧《世另我》,重庆3月份初开机的微短剧《重庆遇见爱》,以及云南建水的玄幻微短剧《天南灵泉传》和河南洛阳的《顾先生的白月光》等等。
从长远角度出发的“宏观派”们,则通过发布文旅短剧相关政策,以期吸引更多微短剧项目入驻,实现带动效应。
行动力超前的杭州临平区在1月底率先发布了“2024·来浙行大运”微短剧精品创作计划剧本征集启事暨青年网络编剧激励扶持计划,力推杭州大运河文化,意图通过文旅微短剧打造“古今运河时尚临平”的城市文化IP以及“杭州城东新中心”。
与此同时,在广州南沙牵头下,粤港澳大湾区也正式成立了短剧影视产业基地,超过100名知名导演、制片、演员受邀参加成立仪式。
2月初,黑龙江省紧随其后,从开展征集评选活动、组织创作生产培训、召集主题采风采访三方面,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主题创作活动。
3月初,杭州余杭区豪掷千金,设立了总额2亿元的网络微短剧发展基金,给予微短剧创作全链路支持,并在3月底建成网络微短剧审查分中心。
同月,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在京举办跟着微短剧去旅行·“短剧游北京”创作计划发布活动,提出了“京貌·生机无限”“京韵·价值无穷”“京创·创新无界”“京潮·魅力无边”“京尚·活力无尽”五大创作方向,推出开展征集评选、深化选题规划、组织采风调研、提供专业支持、加大资源倾斜力度、推动北京各区与平台机构结对合作、建设线下互动体验区域、强化线上宣传推介八条措施。
4月份,亚洲电视数码媒体有限公司发布“鲲鹏计划”,将开放经典IP供改编,每年投入10亿资金用于微短剧的创作和拍摄。
敏锐的互联网视频平台也都躬身入局开发文旅短剧,以现金激励、流量扶持等方式布局市场。
短视频平台,像快手星芒开通文旅题材微短剧特别合作通道,对引入的优秀微短剧给予千万级平台流量扶持;抖音发布“辰星计划”,以最高500万现金扶持+1亿流量曝光支持,助力微短剧走向精品化,其中《天涯小娘惹》《寻宋》《我的归途有风》分别聚焦国潮文化、传统艺术以及地方风景。
长视频平台,芒果TV旗下的大芒计划工作室,联动澳门、福建泉州、长沙、桃花源景区、安徽宁国、苏州、福建平潭岛、广东惠州,推出《我们之间的秘密》《我等海风拥抱你》《不止是合租的关系》《你的岛屿已抵达》《别打扰我种田》《一梦枕星河》《那个重逢的夜晚》《夏日出逃热恋岛》等短剧。
爱奇艺刚播出让新疆阿勒泰在短视频平台上爆火一圈的《我的阿勒泰》;腾讯讲述传统曲艺文化的《锦月安笙》,地方风光的《青山绿水那朵云》《温度》,致力于乡村农旅事业发展的《飞扬的青春》…..
自计划发布后短短几个月时间,这条赛道上已然人头攒动,文旅短剧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
02.
骨感现实
各地纷纷涌进文旅短剧赛道的原因很简单。
相比常规的影视作品,微短剧的制作周期更短、成本更少、门槛更低,一般的文旅单位和小微视频公司也能够入局。比起短视频来,它的故事承载力和创作空间又更加广阔,更能满足有深度、有质量、有内容的文旅传播需要。
而另一方面,近两年来,网红城市长期占据热搜榜单,从淄博到哈尔滨再到甘肃天水,网红城市在高曝光下,迎来城市口碑飙升以及当地旅游业切实的增长。争做网红城市的想法,也使各地方文旅部门愿意尝试下短剧的内容形式,说不定突然就将城市带火了呢?
但现实总是比理想“骨感”一些。
6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文旅短剧似乎并未在市场上激起太大的水花。广电总局计划一年创作播出100部优质文旅短剧,如今已公布两批、累计28部推荐作品,完成了不到三分之一,其中热度较高的《我的归途有风》播放量近1.9亿,对比同期播放的都市题材短剧《大过年的》10亿播放量有明显差距。
小程序短剧编剧CC对DoNews分析到:“文旅短剧难有爆款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故事性薄弱,抓不住观众。看市场上的文旅短剧,要不是一味宣传旅游,仿若旅游宣传片;要么就是模范小程序短剧的爽文叙事,看起来尴尬,文旅沦为背景板,没有了‘话语权’。”
在CC看来,前期小程序短剧能抓住观众的点,主要就在于故事情节的爽感,即使如今精品化,这个点依然不变。而文旅短剧肩负地方宣传的任务,从某种角度算是“官方”出品,所以在内容尺度上比一些长视频影视有过之无不及,在有效宣传的情况下,再做到故事有爽点,很不容易。
事实上,别说做到兼顾爽点与文旅宣传,一些地方却是连短剧这个事都没弄明白。据一位从业几年的编剧爆料:“早前接到某省文旅的短剧剧本邀约(没给任何方向,只说是宣传当地文旅的),因为当时手上没活,就接了下来。可之后对方却没了音信。直到大半个月后,对方才再来找我对接。原来,对方这期间是拿着我的名号去省里的各市招标攒局了。”
这名编剧很无奈的说到:“她们甚至都没想好怎么做,就开始下场了。”
此外,DoNews在小红书上也看到,有博主讲述文旅短剧创作过程中的困难,除了上述CC说到的,还要应付一些文旅局的“不懂瞎指挥”,让剧本创作变得更加混乱。
短剧的一大特点是时间短,在有限的时间内制造了人物冲突、反转,进而吸引观众。但做文旅短剧,更多的是要细细感受城市风貌、人文特色,再通过故事的想象力让观众加深对城市的印象。
《我的阿勒泰》便是将两者融合较为成功的案例,不过其改编的原著,因文中治愈的文字早已走红,这也说明文旅短剧中,内容也永远是中心。
目前来看,虽然有了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文旅微短剧赛道看似一片欣欣向荣,但繁荣之态的背后,可能是不少选手还未了解好底层逻辑,只是抱着“以小博大”的赌徒心理进场一试。
当然市场发展也并非几个月就能判断,在政策的扶持下,更多专业人士的下场,文旅短剧的风也未必吹不起来?只是当下需要大家静下心来摸索,文旅短剧抓住观众内心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