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注定继续被智能手机「诅咒」20年

我们注定继续被智能手机「诅咒」20年,智能手机一直在“诅咒”那些试图取代它成为人类智能中枢的消费电子设备,迄今为止是成功的。它得益于智能手机本身变得更强大,而不是智能手机在不断降价基础之上持续的出货量攀升。

智能电动汽车新势力为什么要造智能手机?这件事困惑我很长一段时间了。

先是蔚来汽车,这已经不是秘密了。如果按计划的话,智能电动汽车企业的*智能手机将在今年第二季度开启内测,旋即在第三季度发布。它不会免费配送给蔚来汽车的车主,而是预计以5000元人民币以上的价格公开发售。谈及原因,蔚来汽车的创始人李斌曾经公开表示:智能手机相当于一辆智能电动汽车的“车钥匙”,如果自己不做,就意味着“钥匙”掌握在别人的手里。

好一个不容置疑的理由。紧接着,我们又看到了吉利汽车收购魅族之后的*个大动作:3月30日,除了“魅族20”作为魅族“新一代旗舰手机”的发布,吉利旗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领克,还发布了搭载*代魅族Flyme Auto 车载人机交互系统的新款车型“领克08”。这款新的领克08的“钥匙”,自然在魅族的手上。

几乎是同一时期,我听说深圳和东莞的几家智能手机公司,也都有跟当地*的新能源汽车厂商比亚迪合作“提供钥匙”的计划。智能手机和智能电动汽车之间的关系,一下子变得更有意思起来了。

它们引发的思考却远不止这些。其中最根本需要被回答的几个问题是——

为什么方兴未艾的智能电动汽车越来越重视作为“钥匙”的智能手机?

为什么智能电动汽车玩家不惜通过并购智能手机厂商,甚至自己下场生产智能手机的重资产投入解决钥匙在谁手里的问题?

手机和车,谁才是真正操控一辆新能源汽车娱乐化智能化体验的本体?

我们都觉得华为和小米躬身入局参与新能源智能汽车的研发和生产是摆脱其智能手机增长困境的重要布局,那么,成熟的智能电动汽车玩家反过来造智能手机,又有哪些关键性的风向标意义?

我们再把这些问题归纳为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时至今日,智能手机还是不是一个好的生意?

从数据上看,你很难说智能手机仍然是一个好的生意,从全球到中国都是如此——2022年,中国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累计2.72亿部,同比下降22.6%。更有报告显示:2022年四季度全球手机出货量下跌了15.4%。

相比之下,新能源智能汽车显然是朝阳般的存在:TrendForce发布报告称,2022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包含纯电动车、插电混合式电动车、氢燃料电池车)销售量约 1065 万辆,同比增长 63.6%。而来自中汽协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了93.4%。

但是,爆发式增长新能源智能汽车,与出货量日显疲态的智能手机的依存关系,变得更紧密了。操控一辆智能电动汽车的身份识别、语音、智能路线、娱乐体验甚至自动驾驶等交互功能的关键,仍然被保留在一款智能手机的特定APP上。也就是说,一辆新能源汽车的“钥匙”并不生长在它的本体上,仍然交给了智能手机。

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蔚来要有自己的智能手机,为什么吉利要收购魅族,为什么小米相信自己参与新能源造车有其它人难以匹敌的优势,为什么vivo、OPPO和荣耀一直在暗中进行着一些智能车载相关的投资布局和研发;以及为什么业界普遍对苹果造车充满了忌惮(尽管它的进程明显放慢了),为什么人们从不意外、甚至有些期待特斯拉的智能手机……

从这个意义上看,只要新能源汽车汽车的人机交互体验仍然需要大量借助智能手机实现和完成,只要新能源汽车的“车钥匙”还是智能手机,那么智能手机的发展就依然有着清晰的路径和创新的空间,甚至随着创新的突破创造出新的爆发增长点。

这就有点儿像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数据和应用的爆发式增长,反过来促进了世界上最古老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数据中心在过去10年的爆发式增长,规律总是相通的。

但问题是,为什么新能源汽车如此牵动人类产业甚至文明进步进程的一个行业,仍然会离不开智能手机对它的操控和影响?这真是一个奇妙的诅咒。

无法被破解的“诅咒”

不仅是新能源汽车,过去的10年间,全世界的科技创新者都在试图创造出一个能颠覆智能手机在人们数字智能生活场景下体验的全新终端设备和场景,只不过它们无一例外地在智能手机的“诅咒”下,回到了与智能手机连接的原点。

还记得Google的智能眼镜Google Glass么?还记得Snapchat推出的可以自动拍照的眼镜装置么?还记得苹果和摩托罗拉的层出不穷的智能手表么?还记得全球出货量最高的小米手环么?还记得琳琅满目的智能烟感器、智能空调、智能扫地机器人甚至智能电饭煲等智能家居么?它们无一例外地带着“未来感”横空出世,又都不可避免地成为了智能手机的一个附庸功能,而且仅仅是阶段性的附庸。它们需要智能手机作为中枢,它们所需的算力、数据甚至交互都来自遥控它们的智能手机,这就是我们过去10年经历过的一切。

直到今天,人们开始寄望于智能电动汽车取代智能手机成为颠覆性的个人智能中枢,但很快人们发现,智能手机仍然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存在。人们对用一款智能手机APP来操控一辆汽车里的一切,似乎是一种本能地、驾轻就熟的动作,方向盘旁边那块巨大的中控屏幕,似乎是一辆新能源汽车的内部空间里*与“智能”有点关系的部分,而它更像一个超大号的智能手机。事实上,从早些年有人信誓旦旦地宣称新能源汽车是“四个轮子的智能手机”开始,智能手机对新能源汽车的遥控和钥匙一般的存在,就成了一个无法被破解的“诅咒”。

从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到智能眼镜,再到智能汽车,它们无一能取代智能手机成为人类的操控一切的中枢,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智能手机有多“智能”,而是一款智能手机的外在物理形态和内在元器件结构带来的算力性能,决定了它是最适合被人类用来“操控一切”的智能终端设备。

不得不承认,比起一部随身便携、随便划动屏幕就能进行任意操控指令的智能手机,靠眨眼和语音操控挂在脸上的一小块迷你屏幕的智能眼镜,抑或是戴上沉重的头盔享受虚拟现实的沉浸感,再或是抬起胳膊再深低下头、用另一只手操控比指尖大不了多少的一块屏幕的智能手表和手环,感觉都太糟糕太违和了。而当人们面对一辆智能电动汽车的时候,智能手机仍是一把远近程都可以灵活操控它的钥匙。

对普通人来说,他们不会随时待在自己的汽车里,也不会随时盯着自己的手表和手环,但他们肯定一刻也离不开自己的手机,智能手机的尺寸大小、便携感和人们对它形成的长期依赖,在新的终端设备层出不穷的过程中,非但没有削弱反而强化了它“操纵一切”的中枢地位。

另一方面,好像只有智能手机的算力持续提升,能够被它不断增加的新功能和新性能陆续地吃掉,从而让智能手机成为被使用效率最高的设备。说句实话,现在大部分的智能电动汽车都在浪费它们的CPU的算力,一辆汽车的功能远远未在算力层面得到释放和开发;而较为小型的智能手环、手表、眼镜和智能家居,其形态和容量本身更限制了它们成为更强大的计算终端,因此也注定无法提供更复杂的功能。

相比之下,过去的15年,智能手机的CPU和GPU持续升级,却几乎没有一丝被浪费的余地,一颗更强大的CPU和GPU旋即被更强大的AI语音交互、智能影像、人脸识别和整体系统性能的提升吞噬,以至于智能手机具备了越来越多的功能,直至蚕食了一些旧有的物种——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智能手机疲态初现的2022年,围绕成像技术的跨界合作与人工智能革命进一步加快了智能手机取代数码相机的进程。vivo与蔡司、华为与徕卡的跨界联合,加上芯片、算法和光学技术的全面自研,让手机成像技术超越微单正在成为现实。当然,这只是智能手机作为人类最强大的手持数码设备,功能更强劲、用途更多元的一个维度而已。

因此,2022年智能手机在全球和中国遭遇的顿挫,在很大程度上可能是一个阶段性现象——当前全球的消费需求下滑加剧了这种局面。市场咨询机构Counterpoint认为: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会重返2.8亿台以上,而高端部分的表现会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人们对影像、音频、流畅的系统、遥控车机和家居等有日益强烈的需求,而智能手机的算力、算法和性能几乎是*能满足这些需求的,那么没有理由不相信智能手机不但会长期存在,而且会继续发展。

如果我们把视野拉得更长一点,更有历史感一点的话,我们能意识到:人类对于一部强大的手持数码设备的依赖,远远地早于智能手机的诞生。

早在iPhone问世前,手机就已经有着超过20年的历史了。从摩托罗拉到诺基亚到黑莓,从三星到LG, 还有移动互联网史前的早期华为、中兴和vivo——即便无法实现强大的联网与丰富的交互体验,这些今天已经快被遗忘的古早期手机产品,一直沿着一条道路缓慢地演进,即承载人类除了手机通话之外更多的交互和数字生活功能,例如电子邮件、音乐、影像和阅读。可以说,人类通过一款手机实现更丰富便捷的数字生活体验的愿景,是建立在智能手机诞生之前的。而智能手机加剧了人们用手机操控一切数字生活——甚至其它数字终端——包括汽车——的依赖。除非人类能发明一种更便捷,更适合个体轻松操控与交互的智能设备,否则,人们对智能手机操控万物互联的依赖是不可逆的。从这个意义上,不仅仅智能手机,几十年前诞生的“大哥大”蜂窝网络移动电话,都算是人类社会的伟大发明。

把历史拉到这个长度,我们更不难发现中国智能手机产业发展的一些基本趋势——

自从智能手机诞生以来,中国智能手机的产业基本呈现过三个阶段的竞争格局:

2010年,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爆发的前夜,市场格局的主导者是“中华酷联”,即中兴、华为、酷派和联想。彼时智能手机市场尚未从功能型手机时代高速依赖电信运营商渠道的模式中走出来,从产品策略、定价和营销上仍保留着功能型手机时代的各种残余。谁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密切,同时转型智能手机的动作又快,能推出性价比合理的定制化智能手机,谁就能主导市场,这就是“中华酷联”的由来。

到了2016年,随着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进入爆发期,“中华酷联”的格局瓦解,“华米OV”成为新的秩序主导者。华为以其强大的产品、渠道和营销能力,迅速布局消费者市场,取得了在中国甚至全球压倒性的成功。小米以其性价比策略和强大的线上营销能力跃居市场第二。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并非一线手机玩家的华南消费电子厂商vivo和OPPO,以其差异化的产品策略和线下渠道的拓展能力,迅速成为市场的三、四名,且做好了进军全球市场,布局东南亚地区的准备。

我们注定继续被智能手机「诅咒」20年

再到2022年,市场格局再次发生深刻变化,“VO荣米”的格局隐然形成。华为因为来自美国打压的不可抗力迅速跌落,与此同时,vivo和OPPO开始轮番居于中国市场的前两把交椅,形成咬合缠斗之势。重组的荣耀“替补”了昔日华为的角色,在两年的时间里迅速成为市场的第三名。小米仍然是中国头部的智能手机厂商之一,但势头不复昔日。

我们注定继续被智能手机「诅咒」20年

图源:counterpoint

这一格局的变化背后,隐藏着一条清晰的主线:谁一直专注智能手机的技术升级、深度研发和先进制造本身,谁一直围绕着做强智能手机的性能和功能,进而辐射周围可以联网的大大小小的设备,谁就能在日益竞争白热化的智能手机市场持续前行,锻造自己牢不可破的核心竞争力。这一核心竞争力从来就不是价格,甚至不是所谓的性价比,而是让智能手机始终成为人类最强大的智能操控中枢,摆脱“夕阳行业”命运的技术力和产品力。

智能手机亟需下一次产业升级

智能手机一直在“诅咒”那些试图取代它成为人类智能中枢的消费电子设备,迄今为止是成功的。它得益于智能手机本身变得更强大,而不是智能手机在不断降价基础之上持续的出货量攀升。

智能手机市场已经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调研机构Counterpoint的最新报告称,2023预计高端部分的表现会好于市场平均水平。2022年中国500美元售价(约4000元人民币)以上的智能手机销量占到了总销量的26%以上,接近7000万台。而在中国智能手机黄金爆发期的2016年,高端智能手机的比例只有11%。

这一切都提供了与当前智能手机产业发展脉络相一致的佐证:高端智能手机是驱动智能手机长期发展的推动力。如果套用一个时代发展的重要语汇来概括智能手机发展的“密码”,那就是,智能手机产业亟需下一次产业升级。

这意味着它必须放弃同质化的参数比拼、价格屠龙和营销铺陈,转而提升智能手机在芯片、软件、系统、人工智能、计算摄影、屏幕和材料等方面的底层技术创新和设计升级,为智能手机成为新的物种,从“智能手机1.0”向“智能手机2.0”的进化、产生更强的生命力和商业价值,进行长期的实践。

vivo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胡柏山的在前一段时间公开表示过:只有回归用户,采取差异化的产品战略,创造新的市场,才能避开“内卷”。从不知名的功能型手机玩家到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执牛耳者,这是见证过历史,懂得历史规律的vivo自己对智能手机的高质量发展给出的答案。

智能手机的下一次产业升级,离不开智能手机底层系统的性能提升。

我们注定继续被智能手机「诅咒」20年

图源:vivo

以vivo为例,它把系统的提升写进了公司四大“长赛道战略”,亦自有其深意。比起在芯片、影像、软件交互等某一个领域的自主研发和技术精进,系统的提升是一个综合工程,也是一款智能手机完整体验感和竞争力的关键,更是需要长期投入的赛道。它的要义在于减少对硬件的片面依赖,突破性能瓶颈,让智能手机从系统底层获得解放。

为此,vivo首先以芯片为技术战略控制点,以自研和联合研发的方式,将芯片作为支撑影像、操作系统和性能等长赛道的战略支点。在此基础上,vivo对自身的操作系统OriginOS进行底层重构,形成新的战略控制点,从计算、存储和显示三个维度深度定制和改造OriginOS的内核,进行基于系统的底层创新。这些投入是巨大的,在一两代新的产品上也恐难呈现最直接的效果,但从长期看,一个智能手机品牌若要活得久、活得好,有全球竞争力,这些功课没有一项可以落下,这也是苹果和华为的经验反复验证过的。

智能手机的下一次产业升级,迫切需要智能手机在工业设计上一场深刻的革命。

为什么折叠屏对智能手机的未来那么重要?因为它将进一步深度满足智能手机不仅作为一款移动智能终端,而且作为实现跨设备、跨平台的云端互联,以及操作电脑、平板、智能汽车等其它终端的人类“智能中枢”的延展性。某种程度上,除了对工业设计的追求,智能手机的折叠屏化更多是人们对智能手机在不同场景下实现更复杂多元功能的要求使然,是智能手机越来越重要的一个明证,也是智能手机在工业设计上革新的方向。

一款折叠屏的智能手机,在实现双屏幕的跨平台、多场景和并行的多种操作的同时,得以保持一款智能手机必须具备的便携性和轻巧,是对智能手机的工艺设计的巨大挑战。当然,它也是除了苹果之外,从三星到华为,从vivo到OPPO,从荣耀到小米等所有Android智能手机厂商都致力于突破的方向,更是它们冲击高端市场的利器。相较于苹果,所有的Android智能手机品牌都存在严重“差异化”的焦虑,折叠屏无疑是一个解决焦虑的战略方向——毕竟在一个苹果未曾下注的方向持续投入,是谁能掌控和定义未来智能手机的一场赌局。

在智能手机折叠屏化的创新进程中,中国厂商具有更明显的优势。这当然与中国移动互联网更丰富的数字生活与娱乐体验,以及更多元化的万物互联的场景有关,它们都催生了人们对高端折叠屏智能手机的需求。

在折叠屏的实践中,最新的消息是Google对其自有智能手机品牌Pixel的折叠屏尝试。而最近的一款机型,则是vivo在原来折叠机的基础上,发布的新款vivo X Fold2和小折叠机型vivo X Flip。值得注意的是,vivo不再将折叠屏智能手机看作一种尝试,而是将其作为“旗舰产品”看待,一上市即全方位进入大众市场,这意味着vivo清楚没有人会为创新的代价买单,在折叠屏的用户体验上没有退路,它只能是一次在用户体验和技术与设计创新上得到*平衡的尝试。

智能手机的下一次产业升级,全球化必须是一种基本的能力。

不同于苹果,世界上大多数智能手机品牌的全球化能力都是后天锻造的,对中国厂商来说更是如此。曾经,华为是中国智能手机和通讯设备走向全球的标杆和模板,尽管目前因为国际环境面临着严重顿挫,但继承了华为衣钵的荣耀正在收复全球市场的失地,在中东地区和拉丁美洲开始发力。小米曾经是中国智能手机品牌走向全球的另一个经典模板,即通过相对低价的“Redmi”品牌迅速攻克印度和东南亚等市场,进而在欧洲市场取得新的成功。

相较之下,vivo的全球化路径更为稳健,以vivo为例,从试水东南亚和南亚,再拓展到俄罗斯、中东和非洲市场,最后再走向欧洲大陆,这是一个持续了9年之久的,从外观设计到供应链、从渠道到运营商网络,从商业到营销策略,以本地化推动全球化的旅程。

对全球化拓展,vivo品牌副总裁贾净东认为它首先解决的是一家头部智能手机厂商的“安全规模”问题,即一家智能手机厂商只有达到每年8000万台以上的出货量,才能确保它不下牌桌的市场地位,对供应链的话语权,以及内部现金流支持研发加大投入的能力。而中国存量智能手机用户规模的瓶颈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特征显现,都意味着单一的中国市场不再能解决8000万台的出货量规模,从而让更强的全球化拓展能力成了一种必然的要求。

而另一方面,中国的智能手机厂商在全球的扩张,本质上还意味着另一种影响力,即争夺全球*的Android高端品牌门票。历史表明,智能手机在高端市场最多只能存在三个品牌,这意味着Android市场充其量只有两个高端品牌的席位——甚至只能有一个。因此,无论是三星,荣耀,还是vivo、OPPO,实则都在争抢这几乎*的一张“高端俱乐部”的门票。毫无疑问,它也承载了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在全球建立品牌心智、成为真正全球化品牌的梦想。

智能手机的下一次产业升级,更期待智能手机进化为新的物种。

智能手机已经诞生16年了,它已经不是一个新物种了。那么,未来智能手机还能不能自我进化为一个新的物种?这是一个关系到智能手机生命周期的问题,但似乎并没有答案。

现在,智能手机已经是智能电动汽车的钥匙了,未来它还能怎么进化?要想回答这个问题,似乎还得从目前全球最热门的“ChatGPT现象”说起。

毫无疑问,OpenAI开发的ChatGPT打开了通用人工智能的大门,让大语言模型(LLM)一时间变成了全球*互联网+人工智能科技公司的必备。这一热潮同样地席卷了中国,百度和阿里巴巴先后推出了自己的大语言模型,而腾讯和字节跳动的大语言模型也在秘密研发中,更遑论各种创业团队推出和即将推出的大语言模型实践。

接下来可以预见,基于大语言模型提供的开放API接口而诞生的“新型应用程序”将层出不穷,成为从全球到中国都势必掀起的新一轮创业热潮。不过,它们肯定不会再以一个个需要通过应用程序商店下载的“移动APP”的面目出现,而是直接地依托在一个可以交互对话的“聊天机器人”身上,以更隐蔽更聪明的方式,提供更智能、动态和个性化的服务。

那么,未来很可能无处不在的基于大语言模型的“聊天机器人”——无论它是ChatGPT还是Google的Bard,或者是百度的“文心一言”或阿里巴巴的“通义千问”,它们会长成什么样子?它们会“寄生”在谁的体内?目前软银收购的机器人公司Boston Dynamics开发的机器人已经内置ChatGPT了,那么未来会不会所有的机器人身体里都住着一个大语言模型机器人?或者说,还有没有更合适的能容纳一个大语言模型的“机器人”?

很可能你会发现,这个大语言模型机器人的最理想载体,还是智能手机。

别忘了,Siri就是内置在苹果iPhone底层系统上的“聊天机器人”,只是它还并不太聪明,但它已经能够直接操控很多内置在iPhone里的APP了。那么,如果一部智能手机,它的底层系统内置了一个ChatGPT,在这部手机上面,会发生些什么?

vivo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胡柏山近期有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他认为,如今的智能手机是1.0版本,未来的智能手机2.0,会因为ChatGPT技术的底层支撑,使之成为你真正的秘书,把你要做的事告诉它,它就会整理出一个优先顺序,还会安排你每天的行程。

看上去,比起身体里住了一个大语言模型的人形机器人或机器狗,一部底层系统内置了大语言模型的智能手机,更像是人们最习惯的、最易操控的和最“贴身”的聊天机器人。其实,现在用智能手机使用ChatGPT的人已经不在少数了,原因无它,就是习惯和方便。智能手机“进化”成基于聊天机器人而非移动APP的新物种,并非天方夜谭。

如今的手机SoC迭代到了4nm,运行内存进入到了16GB,有必要吗?是不是性能过剩?在胡柏山看来,如今的智能手机其实都是为未来的应用储备算力。他认为,智能手机“进化”到2.0时代,在三五年之内是可以实现的。

那么,问题来了。谁会成为那个首先成为内置大语言模型的智能手机型聊天机器人?甚至谁会成为那个首先开发出自己的大语言模型的智能手机厂商?这真的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

我只想说,就我所知道的情况,vivo自己的大语言模型已经在研发当中。如果是一家中国的智能手机厂商,无论它是华为还是vivo,率先推出了自己的大语言模型,我们也不应该感到意外。

在全球和中国经历了10多年前移动互联网给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变革之后,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经济体和科技创新中心——中国和美国,正在前所未有地开启通用人工智能应用于大语言模型的尝试与探索,并在寻找各行各业重新被大语言模型重塑的具体场景和实践。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大语言模型是信息技术下一次革命的载体。

这意味着智能手机对整个世界的诅咒结束了么?别忘了,大语言模型和它的应用场景是系统,是接口,是工具,是软件,它离不开硬件——最显而易见的是芯片带来的算力,同时,它也离不开另一种硬件,即人们操作它的设备,能够随时随地操控它的强大的智能终端。

这听着是不是很耳熟?

没办法,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可能还得继续被智能手机“诅咒”20年。

(0)
小多多的头像小多多创始人

相关推荐

  • 阿斯巴甜疑似致癌,想吃口甜太难了

    阿斯巴甜疑似致癌,想吃口甜太难了,世界上最常见的人工甜味剂之一——阿斯巴甜将于今年7月首次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

    创投 2023年7月10日
  • 地摊穿「长衫」,攻占CBD

    地摊穿「长衫」,攻占CBD,摆摊已经成为了年轻人创业就业的新选择,以及年轻人体面赚钱最主要的副业手段,成为网约车和外卖骑手之后,第三大轻创业模式。

    创投 2023年7月6日
  • 美国互联网+护理狂飙半年,投资人追着这3个风口跑

    美国互联网+护理狂飙半年,投资人追着这3个风口跑,在美国数字健康领域,2023年上半年共有244笔融资,共融资61亿美元。RockHealth称,”如果下半年继续保持这样的增速,将迎来2019年以来,资金量最低的一年”。

    2023年8月13日 创投
  • 银行流水在哪里打印 来看看这里

    银行流水是用户的银行卡账户交易明细的体现,是用户的交易凭证。在申请贷款时是需要向银行提供银行流水的,这种时候就需要去打印个人的银行流水了。你知道怎么打印银行流水吗?知道该去哪打印吗…

    创投 2022年3月31日
  • 光伏行业近期的几个传说与真相

    导语:光伏行业,到底隐藏着哪些远离真相的论断?近期,光伏板块迎来久违的反弹,主因是近期欧洲光伏库存去化显著。这无疑是在“打脸”去年三季度对欧洲积压库存量的悲观预期。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眼下国内光伏企业的基本面,传闻“供给出清,即将复苏”,又未免显得过于乐观。你以为掌握了真相。殊不知,你是被精心设计

    创投 2024年1月17日
  • 义乌缺货,你双十一“种草”的商品涨价了吗?

    程刚的企业即将迎来三场硬仗:双十一、双十二和过年。 其中40%的库存建立在两个月前,平价建仓,剩余60%库存进价已经上涨了5%,而进入十月,进货价已经不是唯一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能…

    创投 2021年10月26日
  • 共启新程,巡回发布·杭州站|以用户为原点,帅康0烟感集成烹饪中心构筑健康新厨房友好体验_行业动态

    在新消费浪潮中,消费理念正在发生着变化。随着新一代消费者的崛起,他们追求品质和服务,希望获得更好的生活体验。最新数据显示,近期消费者对于个人满足和健康的关注不断增长。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调研《2022年中国兴趣消费趋势洞察白皮书》数据,中国90后和00后已成为消费生力军。其中,六成以上的年轻人将取悦

    2023年11月6日 创投
  • 基金基础知识(拿多少钱买基金才算不亏)

    很多朋友买基金的理论和知识并不缺乏,但还是一直亏钱,就是因为在本金处理上出了问题。 一个很简单的理解就是,拿1万本金买一只基金赚了3千,如果当时拿出100万本金,是否一定能赚30万…

    创业分享 2021年11月6日
  • 线上拼多多,线下名创优品:增长奇兵的同一战略

    从“五环外代表”到“中概股*”,一份三季度财报让拼多多实现了华丽转身。营收同比增长94%、经营利润增长60%、经调整净利润增长37%……*分量的数据一经公布,拼多多股价随即涨超18%,在11月29日晚市值超越阿里巴巴,成为美股市值最高中概股,彭博社更称之为“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一个分水岭”。时至今日,

    2023年12月7日 创投
  • 探索创新,助力低碳!亚培烯斥资千万打造上海应用中心

    今年,亚培烯上海应用中心在上海国茸浦江科创园正式投入运营,这是亚培烯高速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该中心汇聚了业界资深科学家,引进国际先进设备,持续创新研发低碳环保新材料,面向全球市场,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技术应用解决方案,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01 集聚上海优势资源,高精尖设备齐上阵上海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

    创投 2023年8月18日
  • 筹集至少100亿美元,沙特拟重启沙特阿美公司股票增发

    据内部人士透露,沙特正在考虑恢复于2024年2月份增发沙特阿美股票的计划,这可能使其成为近年来*规模的股票发行之一,发行金额接近100亿美元。沙特拟增发100亿美金股票,或将成为近年来规模*的股票发行之一沙特阿拉伯正在与顾问团队合作,目标是通过在沙特证券交易所出售股票获得至少 400 亿里亚尔(10

    2024年2月1日
  • 大模型迎来“AppStore时刻”,OpenAI给2024的新想象

    一夜之间,OpenAI公布了多个重磅消息,引发市场关注。钛媒体App 1月5日消息,今晨,OpenAI公司向所有GPT开发者们发布一封邮件称,下周将上线自定义的“GPT Store”商店,这有望推动ChatGPT开发者生态不断完善。据悉,GPT Store被誉为大模型领域的苹果App Store应用

    2024年1月7日 创投
  • 核污水背刺日本化妆品

    8月24日,日本终究还是把福岛核污水排向了大海。据媒体报道,日本本次计划在17天内排放7800吨核污染水,而剩下核污水彻底排放完还需要约30年。虽然日本坚持说排放的核污水已经经过处理,不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但这套单方面的说辞却不足以服众。日本产品,尤其是食品、化妆品的安全性,正遭到质疑。

    2023年8月25日
  • 泽安生物医药完成超千万美元Pre-A+轮融资,启明创投领投

    泽安生物医药完成超千万美元Pre-A+轮融资,启明创投领投,新募资金将用于系统性验证天然免疫衔接抗体技术平台(InnateEngagerPlatform),推进多个核心品种的临床前研究、IND申报和早期临床试验,并进一步扩充全球团队。

    2023年5月31日
  • 国庆股市放假2022调休安排(炒股必备日历)

    2022年资本市场走势同样值得期待,投资者可通过关注定期公布的经济数据、重要会议以及产业大事件等信息辅助决策。 为此,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整理出部分经济数据发布、重要会议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