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tech人才市场,今年没有「金三银四」

Biotech人才市场,今年没有「金三银四」,这个求职季,Biotech行业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试图从数位资深生物医药领域猎头的观察中,感受Biotech招聘市场景气度、职位供需、薪酬调整,以及更重要的,行业的风向变化。

今年春天,Biotech行业,传统的“金三银四”似乎没来:公司和候选人互相打量,但很少能达成双向奔赴。

一边是求职者感到工作越来越难找,“花了好几个月终于找到工作了。今年Biotech对于给应届生开放的职位确实很少。” “之前挺火的几家企业,我去年面试的时候,很容易就拿到offer了,但听说今年变得很难。”另一边则是一些公司的职位高悬,无人填补。

中国Biotech来到2.0和3.0时代的分水岭,人才成为突破的关键,人才的流动更是勾勒出行业的新版图。猎头显然是最了解这份版图的群体之一,他们既和候选人有密切接触,也和Biotech公司不同BU、甚至创始人打交道,且不少Biotech猎头自己也出身于医药行业。

这个求职季,Biotech行业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试图从数位资深生物医药领域猎头的观察中,感受Biotech招聘市场景气度、职位供需、薪酬调整,以及更重要的,行业的风向变化。

Biotech谨慎,求职者求稳

“从我的角度看,这个金三银四冷淡了很多。大公司在砍项目,压缩编制;中小Biotech融资不易,做原研原创的公司到临床还有一段距离。今年看机会的人很多是被动选择。”一直专注在临床开发领域的猎头刘欢向我们描述了今年招聘季的基调。

近日Fierce Biotech公布了其统计的2023年*季度裁员数据,结果显示美国市场共有56家生物制药公司裁员,比2022年同期增加了87% 。国内市场情况虽然没有统计数据,但是大家也都感受到了寒意。

Biotech运作一直是靠市场资金支持的,尽管今年国内已经看到很多积极信号:二级市场回温,重磅licensing交易不断,但很多公司还是要面临现金流问题,因此会控制早期研发投入、冻结HC甚至缩编,保证重要项目的推进。

一些候选人原来所在的公司项目被撤掉,还有一些候选人由于看不到晋升涨薪的希望,或者被告知年度调薪取消,危机意识促使他们出来看机会。

不过,看机会并不等同于换工作。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公司会顾虑频繁跳槽的候选人,以往三年一跳的候选人即可被视为非常稳定,一到两年跳槽一次的候选人相当常见,而随着市场趋于理性,公司会期待跳槽间隔时间更长的员工。

“做一个项目一般要两到三年的时间,跳得太频繁的人意味着不能完整跟完一个项目;在行业人才极度紧缺的时候,这点可能被忽视,但是行业回归理性后再找工作时,可能就要面临降薪,甚至有的人选就要出局了。”一位资深医药猎头表示。

Biotech的招聘决策周期也比以往长了很多,有些公司会反复对比候选人资质,或者不断调整JD,以找到更合拍的人,并降低试错的成本。

另一方面,“求稳”、“苟住”成为大部分候选人的心态,他们更谨慎地看待职业生涯,不再过度追求高薪或是特别前沿的领域,也不再容易被描绘出的资本愿景所吸引。在一些“找工”交流中,求职者们相互提醒:要选择有核心技术而不仅仅是处于热门领域的公司,对于公开信息非常少、没有核心论文或专利,面试吹得天花乱坠而无法深入了解的公司,要保持警惕。

“遇到不错的机会,候选人会出来聊,但做跳槽决定的时候,会非常小心。除非是原来的team或公司真的到了生死存亡边缘了。”一位服务早期Biotech和18A上市Biotech多年的猎头证实了这点。

“好职位不多,好的人更少”

生物医药行业是个高质量人才聚集的领域。供需不平衡的环境下,优秀的人聚在一起,“内卷”不可避免。

“说实话,现在好职位不多,而且公司对候选人的要求明显提高了一截。”一位猎头介绍,以研发总监为例,一些具体的画像包括:做过医生,有基础医学或转化医学研究经验;有大企业的经验,管过临床开发团队,甚至从0到1、到10地组建过团队;涉及两到三个领域,熟悉研发全流程和GCP;有成功的早期研发案例,*是有项目推进到IND,有注册申报的经验和资源。

究其原因,是Biotech在进化的过程中,对于新的新一代管理层或科研*有了更高期待。

瀚纳仕上海生命科学团队高级经理Karl Zhu在此前的受访中表示:Biotech最初需要的是研发人才,随着管线的推进,需要各类商业化运营的角色,特别是能够理解并且和研发临床等上市前部门对话并合作的高级商业管理者。

一位猎头分享了他在*季度看到的案例:有候选人因为非常擅长和监管机构打交道而被创新疗法公司相中,给出的offer几乎是上市药企的两倍。

很多Biotech还把招贤纳士的目光放到了海外,这是由于高端早期研发和CMC人才供给主要来自欧美等Biotech发达地区,以及在集采的压力下,出海是很多公司的重要出路,Biotech愿意花价钱请稀缺的、熟悉海外体系和市场的人才。

“以前基本是在国内做mapping,现在要去海外找人。”一位服务长三角地区Biotech的猎头对我们表示,“这些人才经验丰富,既能帮助他们做全球化的临床布局,也方便之后和MNC谈合作。”

这导致原本就不多的好机会有了更多竞争者。但来自CGL Consulting的Research&CMC方向猎头Hank Yang指出,海外人才对于归国这条道路也有很多考量。比如有些人回国的动机是照顾家庭,有些人则是在美国大药厂工作多年后探寻合适的出路,他们会对比未来在美国和在中国对自己事业发展或创业发展的适配度。中国公司的企业管理文化、薪酬福利待遇和是否有足够的灵活性让海归人选平衡跨国家庭生活等等方面也都会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好职位不多,好的人更少——这是多位猎头的一致感受。“高端人才的供给是在减少的,真正好的人出来,公司都会去抢。同时,本土人才伴随公司的发展和产品的开发流程在快速成长,所以中端人才的供给在增加。但有些职位供大于求了,人多得溢出来了。”

例如,根据CGL Consulting统计,Biotech在临床医学、临床运营方向的招聘需求同比下降了超过50%,但此前临床方向吸纳了大量就业,今年找机会的相关人才变得“很难要得上价格”。“Development这部分人才如果没有朝着满足临床、控制成本的方向发展,那么肯定会出现一波人员上的优胜劣汰。”

机会在哪儿?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Biotech在摸着美国Biotech前行,也经历了相同的行业阶段:万物竞发的初期,和资本的蜜月期,再到现在退潮后的泡沫挤出期。由于疫情催化和经济环境变化,退潮比想象中来得早了很多。

美国Biotech在多轮筛选中基本分化为了两条道路:一种是此前常被讨论的biopharma,但能像Moderna等公司一样走到pharma这步的是极少数;另一种是一直保持Biotech的特色,即擅长技术突破、早期研究、成果转化等。

“以后大部分Biotech就会是Biotech,无心也无力成为Biopharma,”一位猎头指出,“所以研究能力是关键,因此做Research的人才,包括CMC的人才,不会太受环境影响,且依然有涨薪。”

美国Biotech的另一路径是被M&A,但国内的并购市场尚不成熟,也没有像国外一样有很多大药厂能接住Biotech资产。不过,近年来国内有Biotech开始学习美国Biotech的合作研发或license out思路,也为自身带来了有力背书和现金流,2023年一季度数据显示,国产创新药license out已披露金额的9项交易总数超80亿美元。

Biotech做licensing的想法越来越活跃,BD需求水涨船高。

跨境BD交易机构、雅法资本创始人蒋晓阳接受动脉新医药采访时也表示,国内生物医药行业处于BD转折点,之前出现了license in人才过剩,现在很多公司希望把产品授权海外,而License out的BD是严重不足的。“因为这类交易复杂度、门槛更高。当然也有一些资深BD,能够很快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角色,既能从事产品引进,也能够去对外授权。”

CGL Consulting管理合伙人Cherry Mu称:“我们统计,BD人才的需求比去年增加了30%以上,不过目前来看BD人才的供应依然受限。现在一些Biotech的做法是寻找一些可阶段性合作的BD顾问,或是找战略、法务、财务等出身的人转做BD。好的BD一将难求,公司之间人才争夺激烈。”

Cherry Mu出身临床专业,从事猎头工作近20年,一直服务外资和初创生物医药公司,对Biotech几年来的发展和人才变化有深刻感受。

“Biotech回归理性,意味着技术和管线缺乏竞争力、又没有解决临床需要的公司会被逐渐清出,行业里的人的水分也要被挤出去。这是正常的发展路径。”

(0)
小多多的头像小多多创始人

相关推荐

  • 当跨国药企加入「内卷」

    过去,跨国药企在国内医药市场享有“超国民待遇”。在2015年国内正式取消大部分药品政府定价策略之前,只有*品种的药物可以自主定价。当时,*品种基本是跨国药企的天下,所以大部分跨国药企的专利药都能在国内定下较高的价格。比如,在电影《我不是药神》中为人所熟知的格列卫,在国内的售价一度超过2.58万元/盒

    2023年10月18日
  • 复仇失败,漫威娱乐董事长成了迪士尼裁员的1/7000

    复仇失败,漫威娱乐董事长成了迪士尼裁员的1/7000,从将最有价值的漫威影业剥离漫威娱乐,到如今解雇珀尔马特,迪士尼经历了漫漫长路。

    创投 2023年4月1日
  • 马斯克梦碎

    搞电动车、初创火箭,让特斯拉和Space X做到*,成为全球最会赚钱的人。在很多人眼中,马斯克似乎没有搞不成的事。但这一次,他的梦想,稀碎了。01、结束了很突然。2023年12月下旬,曾经因马斯克倡立而风光无限的“超级高铁”明星公司Hyperloop One,宣布自己即将倒闭。经营10年,走向终局时

    2024年1月28日
  • 当年轻人买走了6成高端护肤品

    当年轻人买走了6成高端护肤品,当年轻人需要高端护肤,有哪些国货护肤品牌率先向中高端出击?这些品牌为此做了哪些突破?年轻人又为什么愿意买单?

    2023年3月27日 创投
  • 广西百色40亿母基金招GP

    广西百色40亿母基金招GP,母基金由百色市属国有企业广西百色工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广西百色城市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广西百色能源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广西百色农林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出资发起设立,规模40亿元,计划带动160亿元以上的社会资本,形成200亿元以上规模的基金集群。

    创投 2023年4月28日
  • 投资难收益差?腾讯理财通上的FOF了解一下?

    这两年,基金成为了很多人投资理财的首选,新进基民的数量也是越来越多,但在实际投资过程中,由于市场风云变幻,不少人发现自己在基金选择和操作时机上都存在一定困难,并最终导致投资收益难达…

    2022年1月25日 创投
  • 大厂回暖:BAT核心业务上涨

    近日,BAT、京东、网易、拼多多等多家已上市互联网大厂先后披露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据时代周报记者统计,总体来看,这6家科技大厂中,京东(JD.O;9618.HK)的第三季度营收最高,达到2476.98亿元,同比增长1.7%;阿里巴巴(BABA.N;9988.HK)紧随其后,第三季度营收2247.

    2023年12月6日 创投
  • 硬科技公司,上市不该有捷径

    硬科技公司,上市不该有捷径,但残酷的现实是,即便是曾经风光无两的SPAC,恐怕自己都是一尊泥菩萨,救不了硬科技公司。

    2023年7月19日 创投
  • 打造北京朝阳公园文化新地标,泡泡玛特城市乐园“轻”上阵_行业动态

    近期,泡泡玛特城市乐园在朝阳公园正式开业。据悉,该城市乐园是国内*潮玩行业沉浸式IP主题乐园,也是泡泡玛特*线下乐园。在泡泡玛特城市乐园里,游客能和热门IP形象打卡互动,也能抢先入手限量潮流玩具,还可以在童话氛围中体验特色美食……沉浸式解锁焕活城市文商旅融合空间新体验。开园首日,乐园的每个区域均是

    创投 2023年11月10日
  • AI文生图有没有著作权?国内首例案件公开审理

    ‍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公开审理了我国首例“AI文生图”著作权案,案件在多个媒体以及社交媒体上进行直播,吸引了17万网友观看。前不久,国内多个AI大模型陆续正式面向社会开放,AIGC领域已经成为当下热门概念。但与此同时,AI创作的内容是否享有和人类原创内容一样的相关权益等问题也引发大量讨论。因此,国内

    2023年9月5日
  • 江苏,正批量诞生IPO

    谁是IPO之王?近日,清科研究中心发布2023年IPO年终盘点:过去一年中企境内外上市共399家,其中江苏和广东均有64家中企上市排名并列第一。这是江苏第一次位列榜首。2021年江苏IPO数量还排在全国第三,位于广东、浙江之后;2022年仅次于广东;而2023年数量上就已经跟广东打平,但首发融资额已

    2024年1月21日
  • 大学生创业贷款条件 能够提供近半年的银行流水

    大学生创业贷款条件?据悉大学生创业贷款条件 ①18周岁以上的应届毕业大学生或者毕业两年以内的大学生,有合法身份证,有固定的营业场所和居住地址。 ②大专以上学历。 ③有经营许可证 ④…

    2022年1月25日
  • 马斯克扔下车圈核弹:FSD可以给其他车企用!预言自动驾驶ChatGPT时刻正在到来

    马斯克扔下车圈核弹:FSD可以给其他车企用!预言自动驾驶ChatGPT时刻正在到来,通用汽车的“铁娘子”CEO玛丽博拉跟之前的大众掌门赫伯特迪斯很像,都是坚定支持推动智能汽车革命的人。她刚刚在一场演讲中,公开承认、称赞特斯拉是电动汽车的领军者。

    创投 2023年6月6日
  • AIGC中场休息,半导体行情来了

    AIGC中场休息,半导体行情来了,除了AIGC,近期的还有很多事件催化都在利好半导体,比如国家补贴的加速推出,地方扶持政策也在加速落地。

    2023年3月31日 创投
  • 地方文旅,在抖音排队「要饭」

    谁是最近一周抖音涨粉最快的达人?河南文旅起码可以获得一个提名,1月9日至今,原本粉丝只有10多万的河南文旅抖音账号涨粉到180多万。不到一周的时间里,河南文旅发布了超过100条有关当地文旅的短视频,官方调侃:“电脑都冒烟了”。随后,山东、河北、山西、沈阳、吉林等地区的文旅账号也加入进来,开启了高强度

    2024年1月16日 创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