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宫斗」GPT-5

马斯克「宫斗」GPT-5,作为OpenAI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之一,马斯克对其态度一直较为耐人寻味。

2023年之前,恐怕谁也没想到,AI有一天能用如此速度,席卷全球。

距离ChatGPT点燃全网讨论热度不到半年,GPT-4、Microsoft 365 Copilot、Midjourney V5、文心一言、Google PaLM API等众多巨头级 AI 大模型及应用已经纷纷落地。

这些前沿科技成果在为大众带来震撼的同时,也难免让人产生担忧。一场“降临派”与“拯救派”的较量在默默展开。

近日,生命未来研究所(Future of Life)公开发布一封名为《暂停大型人工智能研究》的公开信,将这场较量放在了明面之上。公开信中呼吁,所有人工智能实验室应立即暂停比GPT-4更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的训练,为期至少6个月。

该机构在信中提到:“只有当我们确信其影响将是积极的,并且其风险是可控时,才应该开发强大的人工智能系统。这种信心必须有充分的理由,并随着系统潜在影响的大小而增加。”

“人工智能实验室和独立专家应该利用这次暂停,共同制定和实施一套共享的安全协议,用于先进的人工智能设计和开发,这些协议由独立的外部专家进行严格的审计和监督,并应确保它们是安全的。”

特斯拉和推特的首席执行官马斯克、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蒙特利尔学习算法研究所所长约书亚·本吉奥(Yoshua Bengio)等众多科技领域从业者和AI专家都在这封公开信上留下签名。截至发稿前,总人数已经达到1794名,并仍在持续增加。

01

马斯克与OpenAI“宫斗”始末

作为OpenAI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之一,马斯克对其态度一直较为耐人寻味。过去几个月,马斯克对 OpenAI 相关信息持续轰炸,一会儿强调 AI 安全性的问题,一会儿又“阴阳” OpenAI 的代码库,而他作为*位投资者,什么都没有得到。

2015年,马斯克和阿尔特曼一起担任联合主席,当时,OpenAI的目标是“以最有可能造福整个人类的方式推进数字智能,不受产生财务回报需求的约束”。

但他在2018年离开了OpenAI的董事会,并撤销了一大笔赞助款。杂志《财富》报道称,马斯克虽然支持人工智能,但特斯拉智能驾驶技术与OpenAI之间有“潜在利益冲突”。

当时特斯拉正在为自动驾驶开发自己的人工智能,并在与OpenAI竞争人才。2022年离职的特斯拉自动驾驶主管Andrej Kapathy就是其中之一。他是 OpenAI*秀的人才之一,且是AI界著名网红,在推特和Medium上非常活跃。

但在OpenAI,大多数员工对这个故事并不买账。《Semafor》采访了八位熟悉内情的人士后发现,马斯克在2018年离开的原因是夺权失败。他认为该公司已经严重落后于Google,于是,马斯克提出了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他来掌控OpenAI并亲自运营。然而,阿尔特曼和其他创始人拒绝了马斯克的提议。

在这场权力之争失败后,马斯克选择离开公司,并取消了一笔大规模的捐赠计划。这使得OpenAI无法支付在超级计算机上训练人工智能模型所需的巨额费用。6个月后,OpenAI从微软那里获得了10亿美元的投资,不仅是资金,还有微软提供的基础设施的专业知识。

这或许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在离开OpenAI后,马斯克就一直在批评后者,甚至矛头直指其*的支持者微软。3月16日,马斯克还在Twitter上表示,“我最早向OpenAI捐赠了1亿美元,当时它还是非营利的机构,没有所有权,也不受任何人控制。”他还抨击微软“将OpenAI占为己有”。

在越来越不可调和的矛盾面前,阿尔特曼也终于没忍住爆了粗口。在最近与科技记者卡拉·斯威舍(Kara Swisher)的播客中,阿尔特曼用“混蛋”(jerk)来形容马斯克。

有意思的是,此前阿尔特曼的名字也曾出现在公开信上。后续,经证明,此签名为虚假签名,很快被移除。

对于公开信,阿尔特曼也并未做出直接回应。但在30日早晨,他在Twitter发表了一些关于通用人工智能的观点,OpenAI的另一位创始人格雷格·布罗克曼(Greg Brockman)也转发了阿尔特曼的推文,并再次强调OpenAI的使命是“确保AGI惠及全人类”

02

都在担忧什么?

“宫斗权谋”故事总归令人兴奋,但相比于马斯克,名单上的大部分人则真正是对当前突然加速的AGI(通用人工智能)发展感到担忧——尤其是发展的速度。

在这封信的组织者之一、生命未来研究所所长马克斯·泰格马克(Max Tegmark)看来,“把这说成是一场军备竞赛是不幸的,这更像是一场自杀竞赛。谁先到达那里并不重要,它意味着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可能会失去对自己命运的控制。”

更加具有争议性的一点是,在这项新技术以光速发展的同时,大型科技公司却一直在致力于裁减评估部署AI相关伦理问题的团队员工。今年1月,微软在万人级别大裁员行动中,解散了所有的伦理道德与社会团队。随后,Meta、谷歌、亚马逊和推特等公司都裁减了其“负责任的人工智能团队”(Responsible AI)的成员,这些团队负责为使用AI的消费产品提供安全建议。

颇为讽刺的是,推特的“道德人工智能(Ethical AI)”团队,也在裁员中全军覆没,彼时距离马斯克接手推特只不过刚刚两个月。

在AI发展堪称光速的当下,这么多相关员工被解雇让众多业内人士感到震惊和不解。Alphabet 旗下 DeepMind 的前伦理和政策研究员安德鲁·斯科特(Andrew Strait) 表示,“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这样的团队的时候,有这么多相关员工被解雇。”

“这些东西正在塑造我们的世界,”长期以来批评AI系统缺陷的企业家、学者加里·马库斯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我们面临着不负责任的企业、广泛应用、监管缺失和大量未知因素引发的‘*风暴’。”

但同时,马库斯也明白,说服更广泛的科技界同意暂停是很困难的。

图灵三巨头之一杨立昆(LeCun)认为,所谓“暂停研发”,不过就是“秘密研发”罢了,这与一些签名者所希望的恰恰完全相反。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由于竞争立场关系,杨立昆一直对ChatGPT甚至聊天机器人持反对态度,他曾直言,“ChatGPT满嘴胡诌,你们却对它如此宽容,但我家的Galactica才出来三天,就被你们骂到下线了。”

这次因为这份公开信,展露出了与OpenAI冰释前嫌的信号,也是令人啼笑皆非。

与此同时,马库斯认为,公开信中提到的“如果不暂停,应由政府强制暂停”的可能性也很小,因为立法者在监管AI方面做得很少。

昨日,美国科技伦理组织人工智能与数字政策中心(CAIDP)要求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禁止 OpenAI 发布新的商业版 GPT-4,目前后者对此尚未做出回应。

加州共和党众议员杰伊·奥伯诺尔特(Jay oberolte)表示,美国政界对这项技术了解不多,“你会惊讶于我花了多少时间向我的同事解释人工智能的主要危险不会来自邪恶的机器人,它们的眼睛里会射出红色激光。”

2021年,欧盟政策制定者倒是提出了一项法律,旨在规范可能造成伤害的AI技术,包括面部识别系统。该措施预计最早将于今年通过,它要求公司对AI技术进行风险评估,以确定它们的应用将是否影响健康、安全和个人权利。

但前谷歌大脑成员、在线教育平台Coursera的创始人吴恩达在政府介入方面,表示了强烈的反对。他认为,让政府暂停他们不了解的新兴技术是反竞争的,这会树立一个可怕先例,是糟糕的创新政策。

“在推进技术发展的同时,让我们也对安全进行更多的投资,而不是扼杀进步。”吴恩达如是呼吁。

(0)

相关推荐

  • 宣战微软:马斯克的新战争

    宣战微软:马斯克的新战争,马斯克和微软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矛盾?这个矛盾为何会在当前爆发?微软为什么要用广告作为敲打马斯克的工具,而马斯克又为何以数据问题进行回击?这场马斯克和微软的争斗又会对整个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2023年5月1日
  • 抢不到五月天门票的年轻人,都在哪里发疯?

    抢不到五月天门票的年轻人,都在哪里发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身临其境“的氛围感让音乐真正实现了人与人的连接。而技术的进步,也让视频平台有更好的手段来保存、还原音乐现场的魅力。

    2023年6月7日
  • 美妆巨头陷入焦虑:做VC、清库存、卷向线下

    美妆巨头陷入焦虑:做VC、清库存、卷向线下,留给国货美妆品牌的挑战还在不断增加。整体来看,国货美妆品牌过去一年通过降本增效努力“活”下来,走出过往的流量舒适区,它们必须尽快探索出新的增长点。

    2023年6月25日
  • 投资人出差去西宁

    投资人出差去西宁,历史的序幕徐徐拉开。基于锂电产业逐渐将光能、风能、电能的能量侧链条全面打通,一张令人遐想的西宁蓝图正在铺开。

    2023年4月24日 创投
  • 空调大鳄李兴浩商海40年

    房地产行业产业链上又一家企业的危机浮上水面。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建筑装饰企业深装总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装总”)股东李兴浩被公安机关控制,案件已开庭。有消息称,李兴浩涉案与其持股的深装总有关,但该消息目前尚未能得到多方交叉验证。据《每日经济新闻》消息,其所涉案件号码显示有“刑”字。时

    2023年8月23日
  • 网购找骂,一次赚300元

    双十一即将来临,可能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有些“聪明过头”的网友们,已经开启了“无底线模式”,网购后,想办法让店家骂自己,然后网购不花钱,还能赚300元。社交平台上,一些拼多多、淘宝商家发布吐槽帖,评论区里不乏“难兄难弟”。他们遇到的问题相似,不是被“仅退款”,就是被投诉服务态度不好,投诉一旦成立就会

    2023年9月26日
  • 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长沙的园区们可以做什么?

    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长沙的园区们可以做什么?,聚焦“研发”和“国际”,长沙城市的发展方向已经与国家的发展趋势共同交织,“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定位,将长沙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2023年8月1日
  • 「新」宅男女神诞生:13天超20个热搜,被全网争抢

    「新」宅男女神诞生:13天超20个热搜,被全网争抢,数据显示,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在2021年时已达到近4.6亿人,其中Z世代占比达60%以上。这些大众眼中的“过气明星”在B站翻红,一方面说明二次元用户对于优质内容有较高的消费欲望,另一方面也说明,只要业务能力抗打、愿意和年轻人打成一片,明星也可以跨越时间周期得到长红。

    2023年5月18日
  • 什么是首套房贷款 其实有两个标准

    首套房其实有两个标准:首先是你去户口所在地和买房所在地的房管局查册,证明在你名下没有房产。 因为我国房产登记还没有全国联网,甚至市与市之间,区与区之间都没有联网,所以各地税务部门主…

    2022年1月25日
  • 汤臣倍健半年度业绩预告:归母净利润约13.63亿元至15.72亿元_行业动态

    近年来,全球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通过科学与技术的进一步赋能,正在朝着新的方向发展,持续满足新时代消费者多元化的营养补充需求。在这一领域,汤臣倍…” />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utf-8

    2023年7月12日
  • 大模型赛道正热:卷场景、卷芯片、卷人才

    大模型赛道正热:卷场景、卷芯片、卷人才,在如今的草莽阶段,龙蛇起陆,速度意味着胜利,早一分时间集齐人才、算力、资金等资源,就意味着多占一分胜算与先机。

    2023年5月11日
  • 飞腾CPU助力全国数十所学校点亮信息科技“开学第一课”_行业动态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又是一年开学季。为了迎接新学期的到来,全国各地众多学校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开学*课”。这其中,来自天津、北京、湖南、四川的数十所学校,以自主可控的信息科技教室为依托,将信息科技设为“开学*课”,超10000名学生体验到国产“芯力量”。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2023年9月11日
  • 半导体工程师跳槽去光伏产业

    8月初,一位在扬州扬杰从事半导体封装的CVD工程师跳槽到了位于扬州的晶澳科技光伏TOPCon电池工厂,这位工程师告诉记者,长三角半导体企业中的大量一线生产普工,正批量地跳槽到光伏产业,主要从事TOPCon电池中的CVD工序。CVD属于薄膜沉积工艺下的分支,原是用在芯片制造上的工艺,随着芯片制程的进步

    2023年8月20日
  • 先通医药完成超11亿元人民币新一轮融资,国投创业、金石投资等出手

    先通医药完成超11亿元人民币新一轮融资,国投创业、金石投资等出手,先通医药已在心血管、阿尔茨海默症、肿瘤等领域率先布局了十余款靶向治疗和精准诊断放射性药物,在放射性药物研发、临床试验、注册申报、生产、销售等方面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023年7月3日
  • 美团难摘「星」

    美团难摘「星」,美团本身的用户基因、管理机制,切入重里子的“大众酒店”当然没问题,但对讲究面子的高星酒店,也这么打,在他们眼里就是被逼着“削足适履”,自然抗拒。

    2023年8月7日 创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