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工作4年半中,我觉得我保持的比较好的一点就是:
“因为从小种下创业的梦想种子,让我不管任职于哪家公司,都会主动的观察和分析该企业的商业模式”
不能只自己当做打工仔,不能只完成被安排的工作任务;应该要主动以老板或者投资者的视角,去重视这家公司成功的模式。
你之所以能够选择这家公司,那么一定是这家公司具备足够吸引你的亮点;
可能是该公司行业前景好,薪酬待遇佳,又或者是公司创始人和公司文化符合你的价值观。
其实以上种种,无非表达的是这家公司的商业模式值得你深入观察和学习!
之前一直在默默实践这个理论,但是未整理成文本输出,正好重新运营起这个公众号,为了让自己更好的输入,只能让自己主动输出!
1、如何培养商业的敏感度
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
当你还是一位职场工作者的时候,如果盲目的选择去学习上市企业的商业模式,很容易因为自己的经验和能力不足,就算花费2倍的精力也很难理解并付诸于实践。
其实培养商业的敏感度,最快捷高效的方法就是从自己身边的工作开始就可以了,因为你身处该公司,里面的老板、员工、产品、服务也都是你最熟悉的!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从身边去发现并培养商业敏感度呢?
下面的内容来源顾小北的《快点收藏,别让老板看见了!职场上,如何培养商业性思维》顾小北总结的非常好,他的文中提到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学习:
怎么做呢?以职场为例:
比如,你在公司,你可以通过产品,渠道,流量,变现这四大渠道来进行详细的观察
产品方面:
- 你公司的产品是什么?
- 为什么做这个产品?解决了什么需求?
- 竞品是怎么样的,你家的优势又在哪里?
- 产品是如何定位的?
- 产品背后的人群是怎么样的?
- 产品是如何定价的?
- 引流款,利润款,爆款是如何的?
渠道方面:
- 公司的产品是入驻了哪些渠道?
- 哪个渠道上是最赚钱的?
- 做了多久?
- 人力配备怎么样?
- 团队绩效是如何考核的?
流量方面:
- 怎么样引流的?
- 怎么沉淀用户?
- 沉淀到哪里?
- 怎么做裂变的?
- 对外的文案是怎么写的?
- 对外的海报是怎么做的?
- 和哪些人合作?
- 怎么谈判的?
- 合作的利益是怎么分配的?
- 哪种流量效果最好?
- 和客户合作的话术是怎么样的?
- 有什么提高复购的办法?
至于变现,前面做好了,自然就能变现,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这没什么好说的。
其他方面的观察:
- 如何做公司的文化?
- 如何做激励制度?
- 公司赚钱的模式是怎么样的?
- 品牌是如何占据用户的心智?
所以,你看,即便是上班,两者无形中的差异性就来了。
顾小北说:“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在今后的创业中,速度会非常快,会少走很多弯路,因为人家一开始,就不断的模拟,观察,在心里反复演练。而有些人就是领工资,天塌下来都无所谓。”
2、最容易学习的商业模式是你的公司
只要你一天在公司上班,你就可以比别人多做一步,多思考几个问题;
这样你对于公司的商业模式的运转会更清晰,看待公司的角度会更多!
而且平时只需要你主动跟各部门的同事沟通,上面的问题很可能因为你工作领域过于专一,在你这个位置没有办法理解透彻!
那么这个时候,你有非常多的机会去找各部门的老大,约他们一起吃饭,把你心中的疑惑,跟他进行沟通交流,让该部门的老大给你专业通俗的解释;
这样就可以轻松高效地让理解公司的商业模式,并且该部门的老大甚至会觉得你这个人,很有想法,未来会跟你保持更紧密的沟通!
就像顾小北文中传达的观点,在平常的时候,看到很多事,你要多问为什么:
- 为什么这东西能赚钱?
- 为什么要那样做,而不这样做?
- 他们的引流方式如何?
- 他满足了用户什么样的需求点?
有的时候会提问,往往比你会回答更重要!
上面顾小北说的职场观察,是不应该存在心理压力,因为这是正常的行为,但要记住,在公司里面,你的一切行为都应该符合公司的利益。
这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
保持一颗谦卑感恩的心,坚持长期主义,坚持利他主义!
加油!欢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探讨你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