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表明96%的90后员工厌恶加班,四种加班模型折射出职场的阶层

一份最新的职场调研报告显示,与80后只有70%厌恶加班相比,90后厌恶加班的员工高达96%,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进步。预计00后员工,应该是100%厌恶加班了。

90后整体厌恶加班,是因为年轻一代职场人彻底放弃在职场“苦熬”就能出头的价值观。

调查表明96%的90后员工厌恶加班,四种加班模型折射出职场的阶层

在80后群体,尤其是80后早期,目前在40岁左右的人,还真是通过加班加点,吃苦耐劳,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所以,有少部分80后并不厌恶加班,而且他们中一部分人还是加班文化的助推者。

但时代发展到今天,好分割的资源都已经分割完了,容易用“劳力”和“劳心”的原始方式获得的奖赏越来越少,无论怎样加班苦熬,也很难在资源分割上占到任何优势。

调查表明96%的90后员工厌恶加班,四种加班模型折射出职场的阶层

用大白话说就是:今天年轻人的成长事实上与加班无关或者关联性不大。

所以,近些年,尤其是近几年来,无论领导如何打气,如何洗脑,如何鼓动,如何下命令,如何灌鸡汤,几乎都没有任何人再愿意加班加点拼命的干了。

干得越来越多,收益却都差不多。努力付出,成长却在变慢。——这也是今天大部分普通职场人的困惑。

调查表明96%的90后员工厌恶加班,四种加班模型折射出职场的阶层

很多时候,不加班的人不一定待遇拿得少。不努力的人不一定就没有成长空间。这是一个玄学问题,当然本质上就是人际关系和靠山的问题。

因为加班与收益并不成正相关,因此,年轻的职场人是否愿意主动加班,在被迫加班时,是否尽心尽力地工作,其实也就成了一场博弈。

调查表明96%的90后员工厌恶加班,四种加班模型折射出职场的阶层

————————————————

当下职场大体有四种加班博弈的模型。

第一种加班模型:老板高回报,员工低收益

这种模型下,员工很累,但得到的却不多。这种模型往往对应的员工是踏实肯干的员工。

这种员工往往任劳任怨,无论是正常上班时间,还是加班时间,他们都能有同样的工作状态。

调查表明96%的90后员工厌恶加班,四种加班模型折射出职场的阶层

在这种模型下,领导和单位顶多也就付出了一点微薄的加班费,但得到的却是和正常上班日一样的高回报。

比如,一名优秀的员工。在周末进行商务谈判,给企业拿下了500万的订单。但按照公司规定,该员工当天的周末加班费是100元!

调查表明96%的90后员工厌恶加班,四种加班模型折射出职场的阶层

第二种加班模型:老板低投入低回报,员工低付出低回报

这种模型下,员工不是很累,也能得到收益,但是领导和单位所能得到的收益微乎其微。

这种模型下,单位付出了一定的经济代价,但并没带来很好的经济回报,对单位而言,对领导而言,是不划算的。

比如,单位规定周末的加班费是100元一天。有5名员工周末加班守客户电话,结果周末一个客户电话都没有接到。于是单位付出了500元加班费,一点收益都没有。5名员工各得到100的加班补助,在单位玩儿了一天,但即便是玩儿,也毕竟是上了一天班。

调查表明96%的90后员工厌恶加班,四种加班模型折射出职场的阶层

第三种加班模型:单位零付出零回报,员工产生收益负数

在这种模型下,单位倒是没有任何付出,但是员工却不仅没有得到任何回报,而且出现收益负数。

比如,领导强制要求加班待岗。或者规定晚上九点前不准离岗等等。这种带有明显领导个人风格的霸王性加班条款,单位是不会额外支付加班费的,但说实话,在这种压榨模式下,谁愿意在加班时间或者工作延长时间里面干事儿呢!

这种模型下,单位虽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经济付出,但却影响了员工的正常休息,产生了负收益,长期的负收益一定会产生不良情绪,反而会影响员工正常上班时的表现。

这种加班模型本质上是双输的模型。

调查表明96%的90后员工厌恶加班,四种加班模型折射出职场的阶层

第四种加班模型:单位高付出高回报,员工高付出高回报

这种加班可能就是所谓的“996福报”。

也就是说,单位虽然付出了很高的加班费代价,但也同样获得了很高的经济回报。

员工亦然,虽然在接受996,007的压力,但同样也得到了超越所有行业的高收入。

这种模型是一种双赢的模型,是一个基于压力和竞争结构体中的双赢模型。

在这个模型中,接受加班是个人自愿行为,因为有高额经济回报的驱动。

上述四种模型,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加班类型和情况。

调查表明96%的90后员工厌恶加班,四种加班模型折射出职场的阶层

——————————————————

在职场,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地接受四种加班模型,可以折射出你当前所处的阶层。

第一种加班模型折射的是蚁族阶层

老板高回报,员工低收益。

蚁族们为了站稳脚跟,为了奋力攀爬,用青春换明天,忍受压榨。他们对未来有很高的期待和抱负,不计回报,只求自己得到锻炼成长。只求能够在大城市有立锥之地。

调查表明96%的90后员工厌恶加班,四种加班模型折射出职场的阶层

第二种加班模型折射的是夕阳产业的普通工薪阶层

老板低投入低回报,员工低付出低回报。

舍不得投加班费的老板,有的是因为穷,而有的是因为的确没钱。

这种模式往往折射出一个行业已经苟延残喘,想更加勤奋,更加努力,来换取生机活力,但实际收效甚微。

所以,这种加班模型往往只适合普通的工薪阶层,他们拿着单位微薄的加班费,周末时间在单位耗着,用单位的电,用单位的网,打打游戏混日子而已。反正哪天单位垮了,他们又另外去找份工作混日子。

调查表明96%的90后员工厌恶加班,四种加班模型折射出职场的阶层

第三种加班模型折射的是某些特殊行业的工薪阶层

单位零付出零回报,员工产生收益负数。

这种加班完全是费力不讨好,损人不利己,而且这种加班还具有明显的强制性。

同时兼具上述特点的一定是下面三种行业:

第一,公务员单位。规矩强,让加班必须无条件加班,没有价钱可讲。而且不会发加班费。

第二,事业单位。同上。

第三,G企。也是非常讲规矩的行业。必须服从命令,不会给你讲道理。但是人该发钱的时候,也挺大方。

调查表明96%的90后员工厌恶加班,四种加班模型折射出职场的阶层

上述三种行业,尤其是在遇到迎接某种检查的时候,或者完成某项大任务,攻坚任务的时候,可以同时让全体职工加班三个月,半年不休假都有可能。

虽然每个人都想反抗,但反抗无效。要么辞职走人,要么接受加班。说实话,在这三个行业的人,谁又愿意轻易辞职呢?

调查表明96%的90后员工厌恶加班,四种加班模型折射出职场的阶层

第四种加班模型折射的是大城市的新富新贵阶层

单位高付出高回报,员工高付出高回报。

这种模型其实是皆大欢喜的模型。

没有进入这种行业,没有相应的高能力,你想去加这个班可能还没机会。

比如科技产品研发,比如某高精尖技术攻关小组,一般人有这机会去加这个班吗?

可一旦进入了这种类型的加班圈子,那就意味着非富即贵了。

目前各大城市,各互联网大厂年薪几百万起的大神们,基本上都是这第四种加班模型。

人加一天班产生的收入,估计都顶得上普通行业普通工薪层一年的工资了。

调查表明96%的90后员工厌恶加班,四种加班模型折射出职场的阶层

(0)
小多多的头像小多多创始人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