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作者费孝通简介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费孝通《乡土中国》

七十多年前,在《乡土中国》这本薄薄小书的开篇,费孝通先生留下了这样一个结论。

由此,一个理解中国社会的新视角诞生了,这不再是居于庙堂之上的俯瞰,而是来自基层乡土社会的观察,从文化本位的视角重新构建中国的多元与一体。

早在1936年,师从马林诺夫斯基

(Bronislaw Malinowski)

的费孝通,便以博士论文《江村经济》而震惊学界,该论著被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也开启了国际学界对中国社会与人情的认识之门。

乡土中国作者费孝通简介

布罗尼斯拉夫·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生于波兰,在英国成为著名人类学家,“民族志之父”,现代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

随后的近七十年里,费孝通先生始终投身于对中国乡村的考察和思考,耄耋之年依然笔耕不辍,诲人不倦,为中国的社会学和人类学铺下了广阔牢固的基石。

2005年4月24日,费孝通先生于北京逝世,享年94岁。

乡土中国作者费孝通简介

费孝通

今年是费孝通先生忌日的15周年。

新京报·文化客厅系列活动第36期,我们将举办第九届“费孝通思想研究讲坛”线上特别版,邀请到费孝通先生的博士生、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赵旭东,为你讲解费孝通先生的乡土研究范式,回望中国社会在乡土中生长的过去。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费孝通先生与《乡土中国》,赵旭东特发来一篇文章作为本次活动的介绍。

读懂费孝通

从《乡土中国》出发

撰文 | 赵旭东

费孝通一九四七年出版的《乡土中国》一书,它代表了那个时代对中国社会理解的新视角的形成,即一种来自基层乡土社会的观察,而非庙堂之上居高临下的那种俯瞰视角的深度理解。

一个中国学人,也从中开始了一种理解中国之路的探寻,并尝试着要从一种文化本位视角去做一种有关中国的多元与一体关系的观察和思考,这种观察和思考将成为一种对中国意识的本土社会科学方法的理解之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费孝通思想中印辙清晰的人类学、社会学以及民族学相互融为一体的理解中国之路。

乡土中国作者费孝通简介

《乡土中国》这本书最初的出版距离现在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而费孝通先生2005年4月24日离开这个他所热爱的世界也已经有十五个年头了,但在我们的汉语世界之中,似乎对于《乡土中国》一书的阅读的渴求不仅不减,而且在变得愈来愈强烈了,人们试图从这份阅读之中也自然渴望从中获得一些对新环境、新处境以及新选择的新启示。

与此同时,这也许是一种当下中国人最为正常不多的一种思想应对了,因为我们有太多的人在面对一种城市化生活的转型,有太多的人在面对越来越多时间离开自己家乡而迁移进入城市之中去生活的选择,甚至可以说有太多的人将面对在并非自己所曾经熟悉的生活空间里的一种心灵孤岛般的生活应对。

乡土中国作者费孝通简介

因此会有很多人似乎有一下子突然被抛掷进了一个由越来越多陌生人所组成的社会之中的那种生活世界的陌生感,也许,在街头,我们彼此之间可以高度地礼貌和互敬,但却真正少有曾经的传统熟人社会的那份彼此相互关注、关心和关爱的情感存在。

在此意义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在去追问这一切何以会发生?又何以会在中国发生?曾经的乡土中国究竟是一幅怎样的风貌?

对于全部这些追问,我们无论如何都需要重新启动一次对于费孝通所写下的《乡土中国》一书的新阅读、新思考以及新理解。

在一个中国发展的极为特殊的新时代里,我们或许也需要从《乡土中国》的文化逻辑来一次真正的再出发,来一次真正的基于费孝通思想研究的社会科学诗和远方的心灵朝圣之旅。由此而去全方位地理解我们自身,理解我们周遭的语境,理解国际范围内日益涌现出来的一系列新的文化转型。

乡土中国作者费孝通简介

也许,在这样的氛围之下,一起去重新阅读《乡土中国》或许是一个相对会增加自信以及文化自觉力量的不错选择。

如果我们想要去理解自己过去的生活,理解彼此和谐相处之道,理解对中国而言的乡村之重,那首先便要去理解《乡土中国》这本薄薄小书的精髓。

读懂《乡土中国》或许可以读懂费孝通,可以明白他所写下全部文字的硬核究竟是在哪里;同样地,我们要想理解中国的未来,也需要能够真切理解《乡土中国》这本小册子激发和启示我们的所思所想,或许由此才能真正解决当下的各种对未来的迷惑以及种种现实生活困境的存在,还有希望可以在哪里去做一种寻找的出路所在。

长在土里的庄稼无法移动,

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

有赖于泥土的生活,使一个人像植物一样在一个地方生下根,

在悠长的时间里去摸熟周遭的生活,

如同母亲认识她的儿女。

读懂费孝通

从《乡土中国》出发

乡土中国作者费孝通简介

| 活动时间 |

2020年4月24日周五晚19:00

线上微信群直播分享

| 主讲 |

乡土中国作者费孝通简介

赵旭东

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研究员。

| 你将了解 |

☆ 曾经的乡土中国究竟是一幅怎样的风貌?

☆ 中国的人情社会是因何构建的,又是如何在现代化的洪流中被解构的?

☆ 城市化的生活中,我们彼此之间可以高度地礼貌互敬,却鲜少再出现过去的传统熟人社会间的彼此关注、关心和关爱的情感。而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又何以在中国发生?

☆ 面对着城市化生活的转型,我们从族群走向个体,被一一抛掷进了由越来越多的陌生人所组成的社会之中。身处在并不熟悉的生活空间里,我们该如何应对心灵孤岛般的生活?

☆ 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先生的文化本位视角是如何体现的?我们又该如何建立起自身对于故土的文化自觉?

☆ 通过《乡土中国》的阅读,我们该如何全方位地理解我们自身,理解我们的周遭的语境,理解国际范围内日已涌现出来的一系列新的文化转型?

| 活动主办 |

新京报·文化客厅 × 北京外研书店 × 北京市大众读书会

| 特别支持 |

书萌

| 书店联盟 |

经开书房、成都散花书院、福州鹿森书店、纸的时代书店、在溪书屋、北京社科书店、彼岸书店、西安知无知书店、云胡书坊、刀锋书酒馆、陆上书店、上海三联书店·微言小集、南京二楼南书房、郑州方庭书店、成都三联韬奋书店、青苑书店、独秀书房、寻麓书馆、野百合书店、小黑鱼读书会、漓江书院、外图厦门书城、南昌美书馆

本场活动地点

新京报·文化客厅线上活动群

入群方式

扫描群二维码可直接入群

乡土中国作者费孝通简介

群满200人后

可添加文化客厅线上小助手入群

乡土中国作者费孝通简介

读者提问

若有问题想向嘉宾提问

可点击网页

http://shupingzhoukan.mikecrm.com/T0G8iUu

新京报·文化客厅

用文字搬运想象

活动策划:吕婉婷;文案编辑:崔健豪; 海报设计:魏斯瑞;

编辑:董牧孜,校对:柳宝庆。

(0)
网赚圈子的头像网赚圈子注册用户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