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的腾挪策略

最近,在得到上学习经济学家何帆的《中国年度经济报告》。他在课程里讲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生存策略——腾挪。

腾挪的思维,就是先顶住,再铺开,最后连成一片。

他在说到这一点的时候,我就想起了山西省的零售业。

那一提起山西省,我们就会想起很会做生意的晋商。一部经典的《乔家大院》,更是把晋商用“义、信、利”来赢得合作者支持和信任的生意理念,一一展现在屏幕上。

在2016年后多次到达山西,无论是省会还是周边的榆次区,包括离太原较远而离西安更近的运城市,和这里的各区零售商都有多次的交流。

同一个省里我却总是听到不同的两个问题:

有很多县城里的零售他们问:我们这里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了,要怎么办呢?

在太原的零售商问:我们这中央工厂要如何提升效率?

而这两个问题放到劳动及求学的人口流动的变化上,答案就变得不难回答。

从近期的数所来看,太原这个城市的人口增长率26。24%,晋中的人口增长率是4%。而这些新增人口大部分是从山西周边的县城迁入的。而流动影响力,是形成一个逐步减弱的扩散圈,离太原市隔壁吕梁市人口增长率是-8.82%,离得较远的晋城市人口增长率是-3.71%.

咦,有人会说,比离太原更远的不是运城吗?是的,但这里离西安更近啊,很多人选择的是去西安就业生活。

那在这样的人口变动下,零售发展在山西省内形成了冰火两重天的状态。

1. 来看火热的一面,就是太原零售圈。

太原零售第一大特点就是“便利店多如牛”,说到便利店很多人就会想起“7-11”,但在太原基本看不到。而是“三步一唐久五步一金虎”这两大便利店品牌为主导,店数约占到全市便利店总数的80%。根据《2021年中国便利店TOP100》显示,唐久、金虎(含旗下的早早)双双跻身前二十,门店数分别为1588家、1436家。

太原当地还有一个美特好零售连锁,是复合型业态结合,目前有313家大小店。

可美特好的强,并不是把自家店开多生意做大,而是后台的输出能力,人才聚拢在太原市,数字技术型人才自主开发的零售管理数字化系统——全球蛙。

加工技术型人才把中央厨房转型成了预制菜、烘焙、卤烤加工等食品加工,变成自产自销的零供一体化的企业。

那这些能力在太原市密度溢出后,这些数字及食品加工除了自用,大部分转换成贸易供应给周边县城零售市场及美特好的加盟商。

2. 那再来看冰的一面,县城人口净流出后的零售状态。

临汾市及运城周边很多小县城的零售店,年轻人少老年人多,零售的生意真的不太好做啊。那再看这里的增长率高的零售商,打的是一套主动向上连接的组合拳。

这里离西安近,沾染着西安多元的商业视野,这里又离中国中原商贸核心的郑州近,一天就能打个来把差异化商品进到店里来。

我的一个客户,经常跑到西安商业中心消费,收集了前沿的消费信息。再换双运动鞋,带着采购去郑州采购差异化商品。也主动和像美特好这种有商品开发能力的零供一体化企业合作。那能这么快的切换转换,也源于高铁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

她看到的,年轻人减少并不代表没有,那就有服务剩下的年轻群体,用快速变动的差异化商品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进店。那老年人多,更要服务好,那就关闭原二楼的营业面积,扩大中间通道,加强防滑,方便老年人进店的购物顺畅。

何帆老师今天说到的“腾挪”策略,在山西零售业中形成了一个看似对立,但实则是在不断在融合的格局。

人才向中心聚拢后,将能力产品化又向下沉市场输出;下沉市场经营者通过向长生长,来增加经营能力。

两股需求碰撞后产生新的合作形式,这背后就是“腾挪”带来的力量。

(0)
小叮咚的头像小叮咚注册用户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